导读:本文包含了节点设备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C8051F996,nRF905
节点设备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颖[1](2019)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列车关键设备监测节点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设计网络节点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了网络节点无线通信的射频电路,完成对列车关键设备网络节点监测传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其中,电路设计主要包括C8051F996主控模块设计、nRF905射频通信模块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郭宝宁[2](2018)在《面向电力设备的温度检测节点功耗研究及自供电电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网中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的温度检测是避免电网设备故障与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采用非接触式的无线测温技术是近年来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针对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的温度检测节点,该节点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超低功耗单片机PIC18LF14K50与无线射频收发芯片MRF49XA组成,可实现休眠等待、数据采样处理与无线通信3种工作状态。通过设置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关键参数,对温度检测节点的平均功耗进行测试比较,总结归纳了节点功耗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温度检测节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TC3588-1芯片的自供电电源管理单元,采用成熟可靠的感应电流取能技术满足温度检测节点的自供电需求。研究表明,当节点处于充满电状态时,一旦切断能量源,节点仍能持续稳定工作47h,足以维持温度检测节点的正常工作直至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8年06期)
陈睿,郭成帝,徐壮,朱清祥[3](2018)在《基于WiFi技术的多节点设备自组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统主要研究的是WiFi网络的搭建和互联,以及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计,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络模型,并通过该局域网进行多个独立站点的数据传输和无线控制。每个站点主要由ARM系列单片机stm32f103最小系统和WiFi模块ESP8266组成站点。各个站点和手机共同连接于路由器或者某一站点发出的WiFi信号。手机上位机可以对各站点的数据进行监控和无线测控。该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一个需要多点同时测控及布线不方便的场合。(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15期)
王能辉[4](2018)在《多节点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节点网络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由采集节点和主控节点组成,采集节点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负责采集网络设备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主控节点,主控节点通过Web服务将采集的数据发布出去,网管人员通过Web访问主控节点来实时获取大量设备数据,以对网络设备进行精细化、动态地管理。实际部署发现,通过浏览器访问主控服务器查看网络拓扑的平均时间在2 s以内,能够满足网络管理人员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14期)
庄菲[5](2018)在《关于重要设备管理物联网节点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研究了重要设备管理物联网节点设计的相关问题,并以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联网设备管理的节点设计问题做深入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入手,阐述了医疗设备管理物联网节点设计的思路。总体而言,本文所介绍的物联网设备管理节点的设计具有可行性,能满足设备管理的要求,因此,应该在更多地区做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冯健清[6](2017)在《时间触发以太网的节点设备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太网已经成为大部分互联网络的基石,人们也在以太网的基础上构建出了许多有用的网络和服务。但是由于以太网的设计,使得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帧先天上存在冲突的可能性。所以,在许多工业控制、航天航空数据传输领域,人们依旧倾向于使用实时性和可靠性更好的协议。近年,业界也更多的将时间触发的概念引入各个底层协议当中,期待得到具备更好的实时性,通用性和可靠性的网络协议,以此来解决通信中的可靠性问题。本文即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着手分析了他人关于实时性以太网技术的协议方案,并提出了自己的设备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本文分析了以太网的现今常用的技术方案,分析了其在实时性上的缺陷。而时间触发理论的提出恰好可以弥补了这一关键性问题。以IEEE1588和SAE AS6802为代表的时间同步协议也可以解决网络节点的时钟漂移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具体技术构成,包括时间同步的方案和数据传输的方案。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文章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TTE (Time Triggered Ethernet)的系统结构分析,时间同步算法分析,软件层次设计和模块划分,软件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案。基于时间触发的以太网络主要由感知实时数据的节点设备,支持实时数据的交换设备和稳定可靠的链路,这叁个部分构成。本文主要关注节点设备的软件实现。在基于Xlinix的FPGA开发的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在Linux的操作环境下进行软件开发。完成了包括驱动,环境构建软件,配置软件,应用软件在内的几大软件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最后对本文所实现的节点设备进行了实际环境下的测试。通过分析实现方案和测试数据,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5-16)
武若晗[7](2016)在《基于节点控制的机械设备涂装设计流程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祖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速,设备制造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品的功能集成加深,附加价值也越来越多,在制造技术上国内外厂家相差越来越少,所以技术已经不能成为企业引领潮流的战略,反而对品牌的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占领的高地,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外观涂装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目前的涂装设计理论研究多停留在感性的设计阶段,没有形成流程化的设计思路。本文旨在寻求一种引导设计思路的机械设备涂装设计流程,此流程可以引导设计思维,做到高效且多产出设计方案。这是本文重点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机械设备涂装设计,在深入分析了涂装设计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色彩理论知识和涂装关键节点确定涂装设计流程。建立机械设备的涂装方案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将涂装方案库细分,分为七个二级方案库。这些二级方案库涵盖内容针对以下叁点来进行:色彩关系,形态元素,表面肌理,所以排列组合后七个方案库分别为:色彩库,形态库,肌理库,色形库,色理库,形理库和色形理库,不同的节点设计需求对应不同方案库的搜索使用。通过涂装设计的关键节点将涂装设计流程贯穿起来,将原有优质设计方案重新应用到新的产品涂装设计中。最后,通过消失模生产线涂装的设计实践来验证此流程理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12-01)
辛永利,靳伟平,贾钊,陈飞茹[8](2016)在《1394总线叁节点仿真设备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单纯依靠机载环境进行1394总线验证测试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资源有限,而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急需开发相应的地面仿真设备进行总线系统综合化仿真测试。结合1394协议在领域的需求,研发了一种满足1394协议的总线叁节点仿真设备,该设备实现控制计算机(CC)、远程节点(RN)、总线监控(BM)、加载维护(LM)一体化设计,集节点数据收发、配置加载、故障注入、通信监控、拓扑显示、远程加载等功能于一体,可用于实验室环境下搭建完整的1394总线通信系统,构建各机载子系统设备之间复杂的互联情况,全面系统地完成总线仿真应用测试,为领域的机载总线应用提供支持与保障。(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韩一鹏,田泽,牛少平[9](2016)在《一种SAE AS5643叁节点仿真设备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新一代航空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的要求,对标准的IEEE-1394B总线协议加以限定,形成了SAE AS5643。叁节点仿真卡是用于地面上模拟1394总线功能的设备,包含3个可配置的节点,可配置成根节点或者远程节点连入系统总线,完成SAE AS5643通信协议的处理并且可以数据监控。文中阐述了基于FPGA的叁节点仿真卡设计实现,所有模块用Verilog代码实现,并结合Xilinx ISE开发环境和Qusta Sim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了时序仿真,并通过FPGA验证了正确性。文中所阐述的设计均已实现,FPGA综合报告已经满足,虚拟仿真与FPGA测试已经开展,基本功能已经达到设计目的。该设计实现了叁节点仿真卡,具有多通道同步,节点可配置,数据收发、数据监控、故障注入、心跳字初始值步长值设置,VPC与CRC自检测等功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6年03期)
高力为[10](2015)在《地球物理采集节点设备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探测设备的器件正向着更高精度的ADC、处理能力更强的CPU、以及更加先进的传感器的方向升级换代,以采集到更高保真、更丰富、更清晰的地震数据。然而当前采集设备体积庞大,在探测大范围地理区域时,传输电缆长度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实时处理和保存数据、时钟同步难度大。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探测方案,利用GPS的精准授时信号同步各节点设备的时钟,构成一个探测网络。把GPS、ARM、FPGA、ADC集成到一个板子上,组成一个独立的探测节点,缩小了设备体积以便携带。节点设备使用内部电源供电以脱离电缆长度的限制,同时使用强大的CPU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当前地球物理采集设备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接着研究了GPS精准授时在地球物理探测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技术。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物理节点设备的总体设计结构,包括硬件电路的数据传输流程设计、硬件电路的PCB元件布置方案,FPGA部分采集数据以及数据封包逻辑总体设计,ARM部分采集数据解析与同步时钟对齐分析程序总体设计。第叁章详细介绍了地球物理节点设备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电源部分的供电电源设计与器件选型,数据采集处理的详细电路设计与相关器件介绍,数据存储分析电路的详细设计与相关器件介绍,接着介绍了本论文设计采用的ADC采集芯片,最后介绍了模拟信号源的相关设计第四章首先从FPGA的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进行介绍同时讲述了FPGA的仿真工具与开发环境,接着介绍了ADC控制器的逻辑设计,GPS数据采集的逻辑设计与GPS的授时信号及数据汇总模块的逻辑设计,最后介绍了双RAM乒乓操作的逻辑设计。第五章介绍了linux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背景以及针对本论文所设计系统编译Uboot、内核kernel与linux文件系统,随后介绍了根据FPGA与ARM进行通讯所必要的数据采集接口设计,以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文件的转换与转换之后的数据基于GPS授时信号的合并处理,最后介绍系统测试所用的模拟信号源的程序设计。第六章主要对本文设计的实际电路进行设备性能的测试,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同时测试多节点时所采集到的数据在PPS信号的对齐校准下是否数据同步,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做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01)
节点设备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电网中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的温度检测是避免电网设备故障与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采用非接触式的无线测温技术是近年来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针对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的温度检测节点,该节点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超低功耗单片机PIC18LF14K50与无线射频收发芯片MRF49XA组成,可实现休眠等待、数据采样处理与无线通信3种工作状态。通过设置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关键参数,对温度检测节点的平均功耗进行测试比较,总结归纳了节点功耗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温度检测节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TC3588-1芯片的自供电电源管理单元,采用成熟可靠的感应电流取能技术满足温度检测节点的自供电需求。研究表明,当节点处于充满电状态时,一旦切断能量源,节点仍能持续稳定工作47h,足以维持温度检测节点的正常工作直至电网恢复正常运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点设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晓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列车关键设备监测节点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郭宝宁.面向电力设备的温度检测节点功耗研究及自供电电源设计[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8
[3].陈睿,郭成帝,徐壮,朱清祥.基于WiFi技术的多节点设备自组网设计[J].电子世界.2018
[4].王能辉.多节点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8
[5].庄菲.关于重要设备管理物联网节点设计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
[6].冯健清.时间触发以太网的节点设备软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7
[7].武若晗.基于节点控制的机械设备涂装设计流程体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6
[8].辛永利,靳伟平,贾钊,陈飞茹.1394总线叁节点仿真设备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6
[9].韩一鹏,田泽,牛少平.一种SAEAS5643叁节点仿真设备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
[10].高力为.地球物理采集节点设备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