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极性语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行语,“Adj+爆,炸”,极性程度补语,语义韵
极性语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星宇[1](2019)在《极性程度补语“爆”和“炸”的语义韵辨析及其形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Adj+爆了""Adj+炸了"作为新兴的程度表达,理性意义相似,但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发现,其共现语境中的语义韵存在一定的差别,"爆"更偏向于消极语境,"炸"更偏向于积极和中性语境。本文从两重隐喻关联的认知心理角度和社会交往心理角度对"爆炸家族"的产生和泛化作出解释,进一步指出这类新兴极度程度构式在搭配上可能存在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从消极义到积极义、从纯口语到书面形式的口语体的发展传播路径。(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9期)
张东赞[2](2016)在《名物极性语义属性的投射与形容词程度属性的量度——以“极其”功能的嬗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度副词作为一类重要虚词,主要作用是凸显、量度事物性状的程度属性,从而使其从量幅转化为量点。对"极其"的语义分析和历时考察证明"极"自身所具有的[至高]语义特征是"极其"转化为程度副词的语义基础。在句法结构中,主语的明确性使"其"的指代作用降低是"极其"转化为程度副词的重要句法条件。(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黄卫春,周冬卫,钟茂生,熊李艳[3](2014)在《一种改进的词汇语义极性分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极性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汉语词汇极性分析对词汇的义原考虑的不够全面,使得极性分析存在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更有效的词汇语义倾向性计算方法。首先找准一组褒贬中性词库,进而提取出待测词与词库中基准词词汇的极性义原、词性、其他义原,计算相应的相似度;并分别给出合适的权重值。由此计算出待测词与基准词的相似度,最后判断待测词的语义极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语义极性倾向判别准确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24期)
陆志军[4](2014)在《湘方言“连不P”句式的强否定极性及其句法、语义允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湘方言"连不P"句式作为非典型的"连"字句具有独特的句法表现特征。文章从生成句法学和词汇语义学两个层面来考察湘方言"连不P"句式的强否定极性及其语义允准机制:生成在[Spec,NegP]位置上的强否定极项"连"字与否定标记词"不"形成"标志语—核心词一致关系"而得到强否定极性的允准;该极项必须在逆真实性语境中得到允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言军[5](2014)在《框式结构的生成与语义、语用特点——以强调极性程度的“要多X有多X”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多X有多X"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种框式结构,它由两个不变项和一个可变项组成,语义上强调了一种极性程度,这一语义的来源是基于隐喻的引申,即从"数量大"映射到"程度高"。可变项X在语法类别上以形容词为主,其次是描述性特征强的名词和少数几个心理动词,在形式类别上以肯定形式为主,否定形式数量极少。"要多X有多X"格式在更大的句法片段中倾向于充当谓语、定语,做补语以及独立做小句数量相对较少。在语用上,其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表达需求,同时也把抽象的程度跟听/读者的个人体验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4年01期)
周红照,侯明午,颜彭莉,张叶青,侯敏[6](2014)在《语义特征在评价对象抽取与极性判定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与评价对象抽取相关的7类语义特征:评价触发词、评价消解词、评价对象绝缘词、后指动词、前指动词、心理动词和指向定语的评价名词,以及与极性判定相关的5类语义特征:褒义性名词、贬义性名词、语义偏移型名词、度量衡形容词和语义构式。从引入语义特征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特征两方面进行阐述。实验证明,语义特征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评价对象抽取及极性判断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黄蓓[7](2013)在《极性强化词的语义走向——以absolutely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bsolutely为例,结合共时与历时主观化框架,对英语极性强化词的语义演化路径加以追踪,发现abso-lutely的意义体现了客观义<主观义<交互主观义的单向演进趋势。对照汉语对应成分"极",可以发现英汉对应范畴在语义演化路径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潘峰[8](2012)在《论汉语颜色词的两极性语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颜色词两极性语义是一种"文化义",表现为其词义、词素义和言语义,隐含于其词内和词间的贵贱、尊卑、高低、是非、好坏、善恶、正反、顺逆、生死、臧否、增减、老少、春夏秋冬和东西南北以及男女等两极性语义,存在于人们认知的权势、价值、生命、情感、经济、时空和性别范畴里,是汉语颜色词词义及其演变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李恒,江桂英[9](2011)在《语音和语义:从索绪尔的音义二重性到Langacker的音义二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于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也可以找到其思想的影子。本文从较少学者关注的索绪尔的音义二重性和Langacker的音义二极性比较出发,认为两者在语音和语义方面主要存在叁点不同,即:认知语法认为不能仅从内部研究语音语义,将其当作一种心理现象;认知语法将语音语义的研究扩展到词汇以外的层面;两者对象征联系的解释不同,后者继承了前者的思想并有所发展。(本文来源于《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潘峰[10](2011)在《论汉语颜色词两极性语义的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颜色词的是非、好坏、善恶、吉凶、尊贱、正反、臧否等两极性的语义,是由汉民族尊正贱间、天人合一、趋吉避害、尚神信教的心理认知,尚色、服色等本土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现代外来文化的认知,以及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的认知,共同观照、历时层积而成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极性语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程度副词作为一类重要虚词,主要作用是凸显、量度事物性状的程度属性,从而使其从量幅转化为量点。对"极其"的语义分析和历时考察证明"极"自身所具有的[至高]语义特征是"极其"转化为程度副词的语义基础。在句法结构中,主语的明确性使"其"的指代作用降低是"极其"转化为程度副词的重要句法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性语义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星宇.极性程度补语“爆”和“炸”的语义韵辨析及其形成路径[J].文教资料.2019
[2].张东赞.名物极性语义属性的投射与形容词程度属性的量度——以“极其”功能的嬗变为例[J].武陵学刊.2016
[3].黄卫春,周冬卫,钟茂生,熊李艳.一种改进的词汇语义极性分析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4].陆志军.湘方言“连不P”句式的强否定极性及其句法、语义允准机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5].张言军.框式结构的生成与语义、语用特点——以强调极性程度的“要多X有多X”为例[J].江汉学术.2014
[6].周红照,侯明午,颜彭莉,张叶青,侯敏.语义特征在评价对象抽取与极性判定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黄蓓.极性强化词的语义走向——以absolutely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3
[8].潘峰.论汉语颜色词的两极性语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2
[9].李恒,江桂英.语音和语义:从索绪尔的音义二重性到Langacker的音义二极性[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
[10].潘峰.论汉语颜色词两极性语义的认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