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论文-汪余礼

审美感论文-汪余礼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审美感通,审美感通学批评,生命境界,诗性智慧

审美感论文文献综述

汪余礼[1](2019)在《审美感通学批评:内涵、特质与旨趣》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感通学批评"是一种立足于中国本土感通思想,以"审美感通"为始基,以"面向作品本身"为第一原则,以"再植灵根重续慧命"为基本意向,以探讨作品、作者"生命境界与内在智慧"为核心旨趣的新型审美批评。展开来说,其特质主要在于"感通"二字,其旨趣主要有二:一是探析作品中隐蕴的生命境界和人生智慧,并纵横勾连交互阐发,接通历史文化命脉;二是探讨作品中隐含的诗性智慧,建构文本诗学,丰富本土文论话语。这两种旨趣可融合为一,共同指向当代文化创造。审美感通学批评不仅是一种努力切近文艺作品本体的批评方法,更是一项致力于"再植灵根重续慧命"的精神事业。(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7期)

陈小红[2](2018)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教育界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加强对学生中华文化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美感,以愉快的心情阅读和学习。在阅读汉语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拥有自己的内在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感教育,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去感受美、认识美、体会美、创造美的一种情绪体验过程,它对学生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感悟人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一味强调记忆学(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8年10期)

汪余礼[3](2017)在《审美感通与成人之美——兼论艺术教育的根本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审美感通,审美感通的核旨在于成人之美(让人成为人并达到美的境界)。只有在审美过程中真正感通了,才能领会作品中"成人之美"的智慧、趣味与境界,进而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只有真正"成人之美"了,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走出当今艺术教育的困境。因此,审美感通与成人之美,可以构成当今艺术教育的两个核心理念。但更重要的不是理念,而是在教学和生活上真正让人发光,让"成人之美"作为一种良性循环延展下去,而这正是当今时代艺术教育的根本使命。(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7年11期)

汪余礼[4](2017)在《审美感通学批评的文艺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感通学批评"区别于其他批评方法的独特之处,归根结底是源于对文艺本体、文艺功能、文艺创作规律、文艺审美标准等元问题的不同理解。在文艺本体论上,审美感通学批评认为文艺作品不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作者自我、审美形式叁维耦合的结晶;其本体并不局囿于"形式",也不在"生活"或"人类",而存在于作者生命、作品生命、观者生命叁者融会互动所形成的动态结构中。这个动态结构同时也最能说明文艺作品的创造之秘。文艺作品的创造本质上是一个"说不可说"的过程,是作家在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艺术创造本身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调动诗性智慧进一步去深入探索、巧妙表现的过程;创作的关窍不在于"反映生活",而在于"倏作变相",以陌生化、合律化的形式传达个体深沉的生命体验。在文艺价值论上,审美感通学批评认为文艺的价值不限于认识、娱乐和教诲,而主要在于感动人心、感兴生命、增进共通感、成人之美(让人成为人并达到美的境界)和涵育创造性人格。在审美标准论上,审美感通学批评认为,文艺作品所传达的生命体验越是深厚独特,作品所渗透的诗性智慧越是丰富高妙,作品所采用的审美形式越是新颖和谐,其整体感通人情、拓展人心的力量越大,其艺术价值就越高。(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7年02期)

赵丹丹[5](2017)在《人的视觉感受性及审美感对沙发色彩的要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发逐渐在家具市场兴起以来,沙发的市场竞争也就在逐渐激烈起来。沙发把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沙发作为一个家具当然地具备实用性的特征,但随着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以及人们逐渐对审美的要求提高,尤其对沙发的色彩要求更加多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沙发的色彩与人的视觉感受性是密切相关的。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沙发的色彩与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7年02期)

唐文婷[6](2016)在《浅谈袖舞的审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袖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洗礼,不但没有被人们所遗忘反而沉淀出独特的艺术美感,袖舞的独特美感在于它柔美不失力量、简单不失华美、宜动宜静,既不夸张浮华,又不失舞蹈本身的内涵。袖舞的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袖舞代表着不同的审美感,每一时期的审美感都充分表现着当时的年代感。本文就袖舞的几种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的分析袖舞的不同审美感特征。(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王世德[7](2014)在《审美感“五度”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创造,扩大到一切美的创造,要使人产生美感,不仅要形式美,能吸引人,感染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内容美,思想感情美,精神境界美,而且要这种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和谐,水乳交融,溶合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难分何为内容,何为形式,何为技巧,何为材料。而且还不能满足于能使人产生美感,还要进一步加强美感的"五度",这就给一切美的创造者提出了更高的、更深的、更强的,也是更难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4年07期)

张晶,张佳音[8](2014)在《艺术媒介与审美感兴——论艺术创作发生的内在物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兴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一个普遍性的范畴,有不可替代的创作论内涵,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有着发生学的重要作用。一般性的理解是创作主体在与外物的偶然遇合中兴起情感,从而产生创作冲动。感兴具有独特的美学理论价值,对于理解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建构当代文艺美学都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艺术媒介是带有西方艺术理论色彩的美学命题,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凭借特定的物质性材料,将内在的艺术构思外化为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品的符号体系。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媒介内化到艺术思维的发端即感兴阶段,诗人或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媒介感来感悟和把握世界,并在头脑中形成审美构形。感兴是艺术发生的基本动因,也是艺术杰作诞生的重要条件。在感兴过程中就包含着艺术媒介的内在物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4年03期)

汪余礼[9](2014)在《“深沉阴郁的诗”与“不可能的存在”——对《海达·高布乐》的审美感通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审美感通学批评的视角来看,可以发现易卜生晚年创作的《海达·高布乐》已经远远突破了《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现实主义戏剧的范型,而真正进入了现代主义的核心。海达不是一般的颓废者、叛逆者,而是一个内心隐藏着"深沉阴郁的诗"和"莫可名状的魔"的先锋者。她的魔性突围,源于虚无感与荒谬感,最终又见证着存在本身的悖谬。易卜生创作此剧的旨趣,不是要提出问题来讨论,而是要通过反思海达的魔性突围来"反抗一切有意识的头脑能接受的东西",进而探索"不可能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王向远[10](2014)在《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感"字的基础上,空海最早将"感兴"作为概念使用,世阿弥最早将"感"字有意识地、明确地作为一个戏剧美学概念加以使用。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中国是以心感物,心离不开物,心受制于物;日本是以心"感心",心可离物而独立。日本特色的审美感兴范畴是"哀"与"物哀"。其中"物哀"之"物"被置换为"物之心",从而将"物"加以"心"化,称之为"物心"。中国的"感物"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背景,日本的"哀"、"物哀"则包含着朴素而又过剩的感性与情绪;"感物"是天人合一、物我和谐、情理适中,有"乐感"的性质,"哀"、"物哀"则是情理失衡、物我错位、自我倾斜,有"哀感"的倾向;"感物"是阴阳和谐,刚柔相济,"哀"、"物哀"则具有阴阳失调、阴盛阳衰的女性化色彩。(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4年02期)

审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教育界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加强对学生中华文化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美感,以愉快的心情阅读和学习。在阅读汉语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拥有自己的内在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感教育,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去感受美、认识美、体会美、创造美的一种情绪体验过程,它对学生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感悟人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一味强调记忆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感论文参考文献

[1].汪余礼.审美感通学批评:内涵、特质与旨趣[J].中国文艺评论.2019

[2].陈小红.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感[J].新课程(综合版).2018

[3].汪余礼.审美感通与成人之美——兼论艺术教育的根本使命[J].四川戏剧.2017

[4].汪余礼.审美感通学批评的文艺学基础[J].长江学术.2017

[5].赵丹丹.人的视觉感受性及审美感对沙发色彩的要求探析[J].大众文艺.2017

[6].唐文婷.浅谈袖舞的审美感[J].艺术科技.2016

[7].王世德.审美感“五度”论[J].美与时代(下).2014

[8].张晶,张佳音.艺术媒介与审美感兴——论艺术创作发生的内在物性特征[J].江海学刊.2014

[9].汪余礼.“深沉阴郁的诗”与“不可能的存在”——对《海达·高布乐》的审美感通学批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

[10].王向远.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2014

标签:;  ;  ;  ;  

审美感论文-汪余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