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破乳有效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破乳剂,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胞外蛋白
破乳有效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侯宁,李大鹏,杨基先,马放[1](2013)在《生物破乳菌XH-1的破乳有效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破乳菌XH-1(Bacillus mojavensis)的破乳效能进行研究,并对该菌所产生的破乳剂有效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破乳菌XH-1全培养液针对O/W型模型乳状液24h破乳率为86.0%,48h破乳率可达100%;XH-1菌的破乳有效成分为胞外分泌物质,该物质耐低温、不耐高温、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尿素处理后其基本失活;采用不同蛋白质粗体方法对破乳活性物质进行处理,发现粗提产物均具有较好的破乳功能,说明该物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经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及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发现该生物破乳剂的有效成分为破乳菌株XH-1发酵产生的胞外蛋白类物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徐旸[2](2009)在《一株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分析及其强化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破乳剂是多种有效成分共存的复杂体系。目前对破乳有效成分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于人工调控活性物质的产量导致破乳能力不稳定、效率不高是其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的根本原因。系统分析生物破乳剂成分可使代谢调控、改善其破乳性能成为可能;同时寻找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破乳效率也可为生物破乳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破乳菌的分离、筛选为基础,摸索破乳菌培养条件,明确环境因素对其破乳效能的影响;深入研究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有效成分,优化提取、纯化手段,分离出破乳活性物质并利用现代化表征技术加以解析;初步探讨破乳菌株混合强化培养对破乳性能的提升。结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及破乳性能测试,从大庆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破乳菌,经16SrDNA鉴定,明确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编号XH-1。通过破乳实验及生物量的测定,对影响破乳菌生长和菌体发酵液破乳能力的培养条件进行考察,使用MMSM培养基,得出最适于培养液破乳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6.5,培养温度30℃,摇床转数140rpm,培养时间24h。该菌株培养液表现出优良的破乳性能:室温下,接触时间48h,40%投加量可实现O/W模型乳状液完全破乳;46℃下,接触时间10h,排油率在80%以上;55℃下,接触时间10h,排油率为100%。通过对破乳活性成分分布及有效成分耐热性、耐酸碱性的考察,借助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手段确定蛋白类物质为该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有效成分之一,同时蛋白在溶液中的构象对其破乳能力至关重要。破乳活性物质存在于细胞外,粘连在菌体周围或游离于发酵液中,菌体本身不具有破乳能力。采用反复冻融手段及蛋白变性剂处理后,除菌上清液仍保持至少30%破乳活性,证明非蛋白类组分在破乳过程中的作用。提取破乳有效成分,通过对粗提产物破乳能力、产量的比较,选择最佳粗提方法。结果发现:XH-1上清液中提取出的多糖、脂类、脂肽类物质基本不具有破乳能力;25%~45%硫酸铵分离及有机溶剂沉淀法均可有效地将破乳活性物质提取出来。使用乙醇沉淀法进行粗提,提取产率高,产物破乳效果好,方法可重复性强。改进提取工艺,粗提产率可达91%,室温下48h粗提产物排油率接近100%。通过对粗提产物成分及分子量分布分析发现:粗提物是多种蛋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和分子量低于1000D的小分子产物共存的复杂体系。选用HiTrap Butyl-S FF疏水相互作用层析,结合Superdex75凝胶排阻层析的分离方法,纯化粗提产物,得到破乳活性物质。纯化产物溶液经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单峰,通过质谱鉴定确定为具有PEG结构单元的小分子。这些物质分子量分布范围从200~1000D,在溶液中聚结为胶团,在破乳过程承担重要作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比较破乳能力不同组分间差异。酶切差异条带后进行质谱分析,并在数据库中比对,得到四种蛋白,其中一种为疏水蛋白。确认疏水蛋白为破乳有效成分之一,鉴定为Phosphate-binding protein。将破乳菌XH-1与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改进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强化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效率。强化培养液在室温下,接触时间48h可使O/W型模型乳状液完全破乳。与单一菌株发酵全培养液相比,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6h以上),降低了破乳剂投加量,提升了破乳能力和稳定性。乳状液pH 3~7的条件下,强化培养液可维持较高破乳活性。具有良好耐温性,乳状液温度在20~120℃,破乳剂排油率变化率在15%以内。强化培养后,生物破乳剂仍主要依靠发酵过程中产生代谢产物破乳,上清液排油效果为全培养液的87%。强化培养是提高破乳活性的更为简便、有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3-01)
陆丽君[3](2007)在《生物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鉴定及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生物破乳菌株TR-1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物破乳剂机理、应用两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生物破乳菌株TR-1的鉴定;(2)生物破乳菌株TR-1破乳途径的分析;(3)TR-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纯化和鉴定;(4)TR-1生物破乳剂的应用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破乳菌株TR-1经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16S rDNA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确定为产碱杆菌属。(2)TR-1全培养液的破乳能力主要来源于TR-1培养过程中生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与胞壁紧密结合,能使全培养液的表面张力由接菌初始时的56.3mN/m下降至29.0mN/m左右,其破乳能力不随菌体的高温灭杀及超声破碎而丧失。(3)用有机溶剂提取TR-1干粉表面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适宜条件为:萃取剂选用叁氯甲烷-甲醇(2∶1,V/V),干粉/萃取剂比例以0.1g/150mL(6.67×10~(-4)g/mL)为宜,抽提时间以12h为宜。(4)经薄层层析、红外光谱鉴定,TR-1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5)实验室小试的结果表明TR-1生物破乳剂的应用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无不良影响,且能显着降低采出水的COD,有利于采出水的达标排放。对采出水回注系统而言,生物破乳剂能降低采出水的均匀腐蚀速率,减少水中TGB的数量,并减少采出水硫酸钡结垢的趋势。与化学破乳剂相比,提高了回注水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7-03-01)
破乳有效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破乳剂是多种有效成分共存的复杂体系。目前对破乳有效成分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于人工调控活性物质的产量导致破乳能力不稳定、效率不高是其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的根本原因。系统分析生物破乳剂成分可使代谢调控、改善其破乳性能成为可能;同时寻找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破乳效率也可为生物破乳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破乳菌的分离、筛选为基础,摸索破乳菌培养条件,明确环境因素对其破乳效能的影响;深入研究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有效成分,优化提取、纯化手段,分离出破乳活性物质并利用现代化表征技术加以解析;初步探讨破乳菌株混合强化培养对破乳性能的提升。结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及破乳性能测试,从大庆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破乳菌,经16SrDNA鉴定,明确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编号XH-1。通过破乳实验及生物量的测定,对影响破乳菌生长和菌体发酵液破乳能力的培养条件进行考察,使用MMSM培养基,得出最适于培养液破乳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6.5,培养温度30℃,摇床转数140rpm,培养时间24h。该菌株培养液表现出优良的破乳性能:室温下,接触时间48h,40%投加量可实现O/W模型乳状液完全破乳;46℃下,接触时间10h,排油率在80%以上;55℃下,接触时间10h,排油率为100%。通过对破乳活性成分分布及有效成分耐热性、耐酸碱性的考察,借助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手段确定蛋白类物质为该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有效成分之一,同时蛋白在溶液中的构象对其破乳能力至关重要。破乳活性物质存在于细胞外,粘连在菌体周围或游离于发酵液中,菌体本身不具有破乳能力。采用反复冻融手段及蛋白变性剂处理后,除菌上清液仍保持至少30%破乳活性,证明非蛋白类组分在破乳过程中的作用。提取破乳有效成分,通过对粗提产物破乳能力、产量的比较,选择最佳粗提方法。结果发现:XH-1上清液中提取出的多糖、脂类、脂肽类物质基本不具有破乳能力;25%~45%硫酸铵分离及有机溶剂沉淀法均可有效地将破乳活性物质提取出来。使用乙醇沉淀法进行粗提,提取产率高,产物破乳效果好,方法可重复性强。改进提取工艺,粗提产率可达91%,室温下48h粗提产物排油率接近100%。通过对粗提产物成分及分子量分布分析发现:粗提物是多种蛋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和分子量低于1000D的小分子产物共存的复杂体系。选用HiTrap Butyl-S FF疏水相互作用层析,结合Superdex75凝胶排阻层析的分离方法,纯化粗提产物,得到破乳活性物质。纯化产物溶液经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单峰,通过质谱鉴定确定为具有PEG结构单元的小分子。这些物质分子量分布范围从200~1000D,在溶液中聚结为胶团,在破乳过程承担重要作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比较破乳能力不同组分间差异。酶切差异条带后进行质谱分析,并在数据库中比对,得到四种蛋白,其中一种为疏水蛋白。确认疏水蛋白为破乳有效成分之一,鉴定为Phosphate-binding protein。将破乳菌XH-1与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改进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强化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效率。强化培养液在室温下,接触时间48h可使O/W型模型乳状液完全破乳。与单一菌株发酵全培养液相比,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6h以上),降低了破乳剂投加量,提升了破乳能力和稳定性。乳状液pH 3~7的条件下,强化培养液可维持较高破乳活性。具有良好耐温性,乳状液温度在20~120℃,破乳剂排油率变化率在15%以内。强化培养后,生物破乳剂仍主要依靠发酵过程中产生代谢产物破乳,上清液排油效果为全培养液的87%。强化培养是提高破乳活性的更为简便、有效的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乳有效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侯宁,李大鹏,杨基先,马放.生物破乳菌XH-1的破乳有效成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
[2].徐旸.一株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分析及其强化培养条件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3].陆丽君.生物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鉴定及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