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疯牛”世界“抗战”十七年(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董勤勤[2](2015)在《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传染病流行猖獗,是民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深入分析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的地理规律、公共卫生体系与疫灾的互动及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能够为现代传染病的研究提供历史背景和经验教训。本文以民国报纸及20世纪80-90年代的新方志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及文献梳理方法,对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及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进行了剖析,主要得到了以下几条结论:一、民国时期的三十八年间,湘鄂赣皖地区每年均有疫灾发生,波及县数从5个到132个不等,波及地域范围呈波动上升趋势,民国三十五年(1946)到达顶峰,民国七年(1918)和民国二十一年(1932)为疫灾流行的次高峰;历年流行传染病的种类数均在2种以上,82%的年份同时流行5种以上传染病,其中民国三十年(1941)和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疫种最多的年份;天花、霍乱是流行最为频繁、波及区域最广的两种传染病,年年流行,且平均每年分别波及15个和11个县,痢疾、疟疾、流脑、鼠疫次之,白喉、伤寒、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猩红热则较少流行;夏季是瘟疫的重灾季节,秋、春季次之,冬季较少;地区总体及各省份的十年疫灾指数均较高,瘟疫近于年年流行,疫灾广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民国七年(1918)、二十一年(1932)、三十一年(1942)、三十五年(1946)分别出现疫灾广度高峰,疫灾广度分别达到21.7%、32.3%、33.7%、46.3%,且四个高峰期之间的时间跨度呈缩小趋势,疫灾总体上呈现加剧趋势。二、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95%的县曾发生过疫灾,湖南平江县为疫灾流行最为频繁的地区,疫灾频度高达55.3%,平均不到2年就有一次疫灾暴发,其次为夏口、长沙、芜湖县,疫灾频度分别达到52.6%、50.0%、50.0%,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疫灾。湖南东北部的平江-湘阴-长沙-浏阳-湘潭一带、湖南中南部的衡阳-祁阳-宝庆一带、湖北西部的巴东-长阳-宜昌-宜都一带、湖北东部的汉川-夏口-武昌-黄冈一带、江西中部的南昌-丰城一带,以及湖南的芷江、沅陵、常德、临武、茶陵,湖北的公安、随县,江西的南丰、上饶、九江、浮梁和安徽的芜湖、怀宁这些地区为疫灾多发地区,均有11个及以上年份流行瘟疫。各种传染病的流行也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多发区始终与区域总体重灾区一致。三、民国初期,湘鄂赣皖地区各省于内务司、警察厅设卫生科,管理全省医药卫生,各县在民政或警务部门派一二人兼管卫生;民国十八年(1929)后,各省陆续于民政厅下设卫生处,直属省政府管辖,管理全省卫生行政事宜,各县则相继建立了行政事业合一的县卫生院,负责各县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医师医药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饮食卫生管理制度,为开展卫生管理工作,矫正和规范市民行为提供了依据。四、西医传教士于清末民初来华开办教会医院,拉开了湘鄂赣皖地区医疗设施建设的序幕,此后各地区公、私立医院逐渐崛起,民国十八年(1929)后各县卫生院也陆续成立,至于私人诊所更是不胜枚举。红十字会分会、中医师公会、中华医学会、护士学会等医疗卫生组织纷纷成立,成为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仅存在临时防疫处、夏令卫生运动委员会、种痘局、检疫站等临时性的卫生防疫机构,地方防疫工作前期由民政科、警察局、公安局兼管,后期由各地方卫生院负责。每于疫病流行之时,地方也曾设立过时疫医院、隔离病院等临时性防疫医院,有些综合医院还出现了传染科的设置。六、然而,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是脆弱的,卫生行政机构极不完善,卫生管理制度缺乏经常性,统治腐败,卫生经费捉襟见肘,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医疗设施落后,医卫人员不足,药品短缺,传染病发病多,死亡甚众。因此,每于疫病流行之时,社会各界亦能积极采取一些救治措施,于政府,曾组建临时防疫机构,制定防疫计划及法规,派医派药赶赴疫区急救,召集医士研究治疫良方,强制注射疫苗,管制交通,管理医药市场,举办卫生运动等;于社会团体,曾免费施诊施药,免费施种疫苗,收埋尸棺,开展卫生宣传与教育等;于普通民众,亦能主动接种疫苗,注意清洁卫生,但更多的是建醮酬神和逃徙他地。七、值得庆幸的是,瘟疫的屡屡冲击启迪了民智,众多防疫制度纷纷涌现,迷信防疫习俗遭到抨击,卫生清洁运动定期化,疫苗接种主动化,儿童保健活动也开始出现,防疫制度、防疫习俗、防疫思想均取得了新的进步。
邵鹏[3](2014)在《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 ——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联,可以被视为媒介研究向记忆研究的拓展,也可以被视为记忆研究向媒介研究领域的延伸。其实,无论在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还是在历史学、传播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记忆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记忆所关系到的不仅是人类个体对于所经历过去的认识,也是人类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而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则不仅关系到群体与社会如何建构与传承自身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也关系到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冲刷、积淀与更替。媒介记忆研究是传统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媒介不仅成了记忆在历史传承中所必备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而且媒介的介入、使用与影响也使得记忆的分享与传递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记忆的时间轴线被无限拉长,记忆的空间边界被极大拓展。同时,全球性、多样化的媒介内容与形态更使得记忆研究的视野变得极为广阔。本论文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历史文化研究、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对于记忆研究的前期成果,立足当今媒介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记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考察新媒体与全球化语境下媒介记忆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研究和探讨媒介记忆在不同地域或空间的特点和功能,思考和建构媒介记忆的社会层级和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对媒介记忆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梳理,并提出对于媒介记忆概念以及研究范畴与领域的清晰界定,理清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媒介记忆自身的理论体系建构奠定基础。其次,对媒介记忆的运作机制展开剖析,提出媒介记忆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媒介记忆运作的影响因素。第三,文本以三章的篇幅,从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三个不同角度对媒介记忆的功能与效用进行梳理和阐述,并充分反思媒介记忆对于不同社会单元可能形成的正负效应。第四,本文进一步将媒介记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以病理分析的方式探究记忆障碍、记忆失真、媒介失忆等问题背后的根源。最后,本文从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宏观角度,对媒介记忆的未来进行展望,认为数字化的媒介记忆是人类记忆的归宿,而全球脑的建构和升华将开启人类更加广阔的记忆空间。
高山[4](2013)在《越界与间离——葛亮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葛亮的小说从容练达,叙事冷静沉着,题材跨越南京、香港两地,斩获两岸三地多项文学大奖,近年获得社会和文学评论界一致关注和好评。纵观葛亮近10年的小说创作道路,厚重的家族文化底蕴、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学专业素养以及南京和香港的生活经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文化越界的独特视野,而这些因素对其小说颇具间离效果的艺术特色的形成也功不可没。
张犇[5](2012)在《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迄今已逾百年。清季民元是其奠基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基于现实需要,始大力发展民航,开辟了2条主要航线,空运规模日渐扩大。抗战时期,中国民航事业受到毁灭性打击,而又在后期绝处逢生,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航业也形成了由中国、中央两大国有航空公司为主的格局,其中中美合资的“中航”居主要地位。战后至新中国成立这四年多时间,中国民航在产业规模上迅速膨胀,而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旧民航也随之分化。中国民航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空难史。从外国人在中国国内的首次飞行表演失事,到冯如的遇难,再到徐志摩的“吻火”,一路空难悲剧。战后四年,民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民航飞行密集度提高,但由于航空软硬件不完备,基础不牢固,造成大量民航失事。“复员运输”期间有7次空难,之后又经历了空前的民航失事高潮,在1946年、1947年两年之交,前后不足50天时间内,国有两民航公司重大失事8架次,死伤共计173人,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和舆论大哗。这一系列事件对于中国民航业发展影响颇巨,当局采取了很多措施予以弥补,在完善航空场站设施、制定制度法规和机构改革等方面都有建树。此后,民航运营环境渐好,但也续有数次失事,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航空公司的资产损失又有了新的动向。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主要的民用航空港,在这一阶段繁忙的空运中起着枢纽作用,而发生于此期的大小民航空难或多或少都与之有些关联,此期的民航空难史是民国上海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挖掘档案、报刊资料,对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在上海失事事件做了全景式梳理,对于灾难发生的现实环境、失事情形、抢险过程、善后处理、申诉情形、责任承担、社会影响等,尤其是遇难人员各自的惨烈状况和人生故事做了全面的展示,并以此为核心,向前后延伸,对民国末期民航空难予以系统性爬疏,旨在展现当时社会生活的这一重要侧面。
刘影[6](2012)在《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文中研究表明疾病的历史即人类的历史,麻风是—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它与人类的文明史是共存的,麻风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本文是以福建为着眼点,从史学层面运用公共卫生等相关理论研究麻风病的防治问题。本文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档案数据、实地访谈等真实资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注重观点和材料的结合,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病理学、哲学等跨学科、多角度出发,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并截取1912年—2010年这一时段,对福建省在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公共卫生和麻风病防治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回溯性对比研究,并着重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风病在福建省的防治历程以及防治成果,进而从不同层面梳理出在此历程中党和政府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加强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和对麻风病弱势群体的关注,明确反映出彻底消灭麻风病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解除人民群众疾苦的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这也是党和政府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张雷[7](2011)在《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取缔会道门工作研究 ——以黄淮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会道门亦称会门、道门或秘密社会,是带有浓厚宗教性质和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黄淮地区的会道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势力大的特点。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阶段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社会进步性,往往成为广大农民和其他下层民众反抗“官厅”暴政的主力军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继而“保家卫国”的有效组织形式。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国民党特务的拉拢、利用和客观环境的变化,黄淮地区会道门组织的消极性、反动性、破坏性日趋暴露,逐步蜕变成国民党反动派利用的工具。建国初期,黄淮地区的会道门广布谣言、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甚至多次蒙蔽、胁迫广大教众和信徒发动暴乱,妄图“变天”,严重威胁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黄淮地区的党组织和地方政权迅速平息了会道门暴乱,同时在政策策略上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稳住、限制、瓦解转向重点打击和全面取缔。中共取缔会道门的策略、实践是不拘一格的,针对不同的会道门组织采取不同的取缔方式,即使是对同一组织取缔也根据其政治态度和反动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取缔方式:对暴乱前的会道门进行积极侦查和政治瓦解;对暴乱后的会道门进行镇压和分化;然后进行必要的善后处理和宣传,特别注意对一般教众、信徒的教育和争取工作。从而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在正确政策、策略的指导下,中共采取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彻底瓦解了衍生数百年之久的会道门组织。取缔运动并不是单纯的采取镇压和消灭等消极性措施,而是与民主改革、宗教改革、社会革新运动相结合,同步进行,从社会根源和组织上排除了会道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权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使党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总能运用自如,恰到好处的处理相关问题。不容否认的是,由于中共更多的把会道门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加以对待,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社会属性,因此在取缔会道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地方打击面过大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的发生。
杨金辉[8](2009)在《你的眼里有一条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黑铁山的秋天可不像鲁北平原的秋天那样清一色的单调,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奇魅世界。满山的枫林和漫坡的高粱地,像一片片燃烧的霞,逶迤纵横起伏连绵;另还有一块块断断续续的黄,远远望去,不仅光怪妖娆而且扑朔迷离,这景色一直蔓延到九顶山脉。九顶山脉大大小小由北向南环绕而成的七八
澄水[9](2009)在《爱在云之南》文中认为她从来不忍心给自己爱的人哪怕一丝一毫的牵绊,她对世间的种种苦难生出一种慈悲心肠,这种慈悲让她在往后的岁月中像一株永不开花的植物般默默给予,静静终老。
韦林池[10](2008)在《广西革命历史小说论》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革命历史小说是数量众多且非常有代表性的叙事文类,是当代“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年时,中国已经拥有一支思维活跃、素养深厚的革命历史小说家队伍,还有成千上万热爱革命历史小说的读者。在众多的革命历史小说中,广西革命历史小说以其特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虽然对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学界鲜有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系统研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学界对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侧重于对着名革命历史小说家及其作品的个案研究,而对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做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却很少。有的研究者论着撰文时往往只着重于某某大家,难免会忽略其他有价值的作品,也就不能对这段历史做出公正评价。因此,我们必须多角度地审视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发掘它在艺术探索上的成就、经验与不足,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学术任务。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充分吸收现有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发展情况,力求深入探讨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区别于国内其他革命历史小说的特点及其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引言,广西革命历史小说概貌,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广西革命历史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四项突破,结语六个部分。引言主要界定本文研究的“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概述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基本情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不足,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广西革命历史与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的关系以及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独特之处。通过对广西革命历史的简单回顾,可以发现广西革命历史内容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的特点。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家站在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回顾革命历史,充分肯定其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方面的价值意义,创作了一系列的革命历史小说,使革命历史文化精神得到继承。因而他们的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具有历史重构的意义。通过与国内其他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照,可以发现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出现时间晚于国内其他革命历史小说,并走过了一条从借鉴、模仿到创新的发展之路,而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的涉入,则使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区别于国内其他革命历史小说,显示出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独特之处。第二章主要论述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奇特的南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独特的广西民族风俗画,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山歌,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土语,典型的民族人物、揭示独特的民族性格五个方面考察。第三章论述广西革命历史小说中三类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分析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在革命人物类型塑造上的特点。对早期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形象的塑造,对广西革命领袖形象的塑造以及卓有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拓宽和丰富了中国革命历史人物画廊,显示了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家的胆识和魄力,也突显了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开拓精神,这些努力对整个中国文坛无疑都具有值得注意的价值。第四章从创作模式的突破、文学观念的突破、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突破、深化作品主题的努力四个方面来探讨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家不仅摆脱了“左”的思想的禁锢,创作态度比较从容、自如,而且不断地多方面借鉴现代艺术的新成果,积极主动地更新小说的旧观念,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多方面地进行新的艺术尝试和思想开拓,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结语总结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广西革命历史小说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选择这样一个研究对象,不仅有利于发掘它的成就与不足,而且对广西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
二、防“疯牛”世界“抗战”十七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疯牛”世界“抗战”十七年(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
第四章 烈士遗物 |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
第六章 外国神父 |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
(2)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的基本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2 政区沿革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 |
3.1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的疫灾数据一览表 |
3.2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的时间分布 |
3.2.1 年际变化 |
3.2.2 季节分布 |
3.2.3 周期规律 |
3.3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的空间分布 |
3.3.1 整体空间分布 |
3.3.2 单个疫种空间分布 |
3.4 小结 |
4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
4.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
4.1.1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4.1.2 卫生管理制度 |
4.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4.2.1 省、县(市)、乡三级医疗体系 |
4.2.2 专科医院与医院分科化 |
4.2.3 医卫组织 |
4.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
4.3.1 省、市、县的防疫组织 |
4.3.2 专门的防疫医院及传染科室的设立 |
4.4 小结 |
5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公共卫生体系与疫灾的互动 |
5.1 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 |
5.1.1 疫灾对公共卫生行政体系的冲击 |
5.1.2 疫灾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冲击 |
5.1.3 疫灾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冲击 |
5.2 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
5.2.1 政府对疫灾的应对 |
5.2.2 民间群团组织对疫灾的应对 |
5.2.3 普通民众对疫灾的应对 |
5.3 小结 |
6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影响下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 |
6.1 防疫制度的变迁 |
6.1.1 专门防疫制度 |
6.1.2 环境卫生法规 |
6.1.3 饮食防疫法规 |
6.1.4 学校防疫法规 |
6.2 防疫习俗的变迁 |
6.2.1 迷信防疫习俗 |
6.2.2 节日防疫习俗 |
6.2.3 日常生活习惯 |
6.3 防疫思想的变迁 |
6.3.1 防控传染源的思想 |
6.3.2 防控传播途径的思想 |
6.3.3 防控易感人群的思想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的疫灾序列 |
附录2. 汉寿县《夏令卫生运动标语》十二条 |
附录3. 《湖南省夏令卫生运动实施办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 ——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多元交织:媒介记忆的研究场域 |
1.1 研究缘起:媒介的记忆与遗忘 |
1.2 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后裔” |
1.3 多学科研究思路的混合与交织 |
1.3.1 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 |
1.3.2 媒介对于记忆选择和建构的机制 |
1.3.3 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 |
1.3.4 媒介记忆运作的病理分析 |
1.3.5 媒介记忆的未来 |
1.4 媒介记忆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
1.5 研究的视角、方法与创新 |
1.5.1 媒介记忆研究的视角 |
1.5.2 媒介记忆研究的方法 |
1.5.3 媒介记忆研究的创新 |
2 媒介记忆的立体透视 |
2.1 正确理解和界定媒介记忆 |
2.1.1 媒介记忆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2 从社会记忆视角理解媒介记忆 |
2.1.3 从个人记忆视角理解媒介记忆 |
2.1.4 区别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 |
2.1.5 区别媒介记忆与文化记忆 |
2.1.6 表象、符号:媒介记忆的特性 |
2.2 媒介记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2.2.1 个体记忆:媒介记忆研究的发端 |
2.2.2 社会记忆:媒介记忆的理论视角 |
2.2.3 档案记忆:媒介记忆的共享工程 |
2.2.4 数字记忆:媒介记忆的未来展望 |
3 匆忙与理性:媒介记忆机制与镜像 |
3.1 媒介记忆的内在运作机制 |
3.1.1 媒介浅层记忆 |
3.1.2 媒介深层记忆 |
3.1.3 媒介底层记忆 |
3.2 媒介浅层记忆周期 |
3.2.1 媒介生产周期 |
3.2.2 议程设置周期 |
3.2.3 受众兴趣周期 |
3.2.4 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
3.3 媒介深层记忆的互动机制 |
3.3.1 深层记忆的物质层面 |
3.3.2 深层记忆的精神层面 |
3.4 媒介底层记忆的内驱机制 |
4 记忆的延伸: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 |
4.1 不同视角下的个体记忆 |
4.1.1 个体记忆:不完美的“储藏室” |
4.1.2 个体记忆:无处不在的记忆痕迹 |
4.2 媒介记忆:个体记忆的“外包” |
4.2.1 媒介记忆想象中的“外包” |
4.2.2 媒介记忆现实下的“交互” |
4.2.3 交互记忆系统中媒介记忆的特性 |
4.2.4 交互记忆系统中媒介记忆表述特征 |
4.2.5 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博弈 |
4.3 新媒体时代蜕变的个体记忆 |
4.3.1 互联网改变个体记忆方式 |
4.3.2 个体记忆过程正在蜕变为采购过程 |
4.3.3 媒介信息进入快速消费时代 |
4.3.4 新媒体:瓦解个体记忆的幕后黑手 |
5 记忆的保温: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 |
5.1 集体记忆:建构与共享 |
5.1.1 哈布瓦茨的集体记忆理论 |
5.1.2 集体记忆概念的拓展 |
5.2 媒介记忆:集体记忆的“保温瓶” |
5.2.1 作为教育的媒介记忆 |
5.2.2 作为空间的媒介记忆 |
5.2.3 作为内容的媒介记忆 |
5.2.4 作为仪式的媒介记忆 |
5.3 媒介记忆:集体记忆的“刻写者” |
5.3.1 有选择的“刻写者” |
5.3.2 多样化的“刻写者” |
5.3.3 有影响的“刻写者” |
5.4 媒介记忆:集体记忆的“加湿器” |
5.4.1 媒介记忆:模糊集体的边界 |
5.4.2 媒介记忆:创造集体的认同 |
6 记忆的理由:媒介记忆与社会记忆 |
6.1 社会记忆:控制与约束 |
6.1.1 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 |
6.1.2 记忆的道德伦理观 |
6.2 媒介记忆:媒介以什么理由记忆? |
6.2.1 媒介记忆的责任 |
6.2.2 媒介为何而记忆? |
6.3 媒介该记忆什么? |
6.3.1 留住“日常记忆” |
6.3.2 汇聚“记忆微光” |
6.3.3 挽救“濒危记忆” |
6.3.4 管控“离奇记忆” |
7 障碍与损伤:媒介记忆的病理分析 |
7.1 记忆障碍:房间里的大象 |
7.1.1 媒介记忆的干扰障碍说 |
7.1.2 媒介记忆的空间限制说 |
7.1.3 媒介记忆的权力控制说 |
7.2 记忆失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7.2.1 媒介记忆的压抑说 |
7.2.2 媒介记忆的衰退说 |
7.2.3 媒介记忆的分散说 |
7.3 媒介失忆:大脑中的“橡皮擦” |
7.3.1 媒介失忆与传播科技革命 |
7.3.2 人是媒介失忆的主要责任者 |
7.3.3 商业企业:媒介失忆的幕后操盘手 |
7.3.4 媒介失忆:制度层面的轻忽与遗忘 |
8 数字化野火:媒介记忆的未来 |
8.1 人类记忆的四次革命 |
8.1.1 人类记忆的语言革命 |
8.1.2 人类记忆的书写革命 |
8.1.3 人类记忆的传播革命 |
8.1.4 人类记忆的数字革命 |
8.2 人类记忆革命的特点 |
8.2.1 记忆的存储日趋精细化 |
8.2.2 记忆的编码日趋复杂化 |
8.2.3 记忆的分享日趋简单化 |
8.3 数字化与媒介记忆的未来 |
8.3.1 媒介记忆的大数据时代 |
8.3.2 媒介记忆的云存储时代 |
8.3.3 媒介记忆的高智能时代 |
8.4 数字记忆与人类记忆的归宿 |
8.4.1 个体记忆的数字化“茧房” |
8.4.2 群体记忆的媒介化存在 |
8.4.3 社会记忆的数字化图书馆 |
8.4.4 全球脑的数字化跃迁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
(4)越界与间离——葛亮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5)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民航事业的艰难步履 |
一、 中华民航小史 |
二、 战后国内民航事业的基本状况 |
三、 抗战前后迭次航机失事事件追述 |
第二章 圣诞夜下的惨烈一幕 |
一、 三机失事的整个经过 |
二、 被难人员及家属的血与泪光 |
三、 1947 年初的国内空难恐怖 |
第三章 惨剧之后棘手的善后工作 |
一、 如何发生 |
二、 如何赔偿 |
三、 如何追究 |
四、 如何改进 |
第四章 惨剧外的回响 |
一、 彼时世上空难多 |
二、 骇时奇祸终尘封 |
结语 |
主要参引文献 |
附录 |
一、 总附表 |
二、 关于民用航空失事的若干文献 |
后记 |
(6)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公共卫生与麻风病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一、初步公共卫生的形成 |
二、公共卫生定义阐释 |
第二节 麻风病 |
一、麻风的名称 |
二、麻风的历史 |
三、麻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四、麻风的传染 |
五、麻风的防治概况 |
(一) 治疗方面 |
(二) 隔离方面 |
第二章 1912-1949年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救济 |
第一节 公共卫生概况 |
第二节 麻风病救济纵览 |
一、麻风病人的悲惨境遇 |
二、麻风救济的总体概况 |
三、各地情况及其相应救济措施 |
(一) 福州市 |
(二) 厦门市 |
(三) 莆田市 |
(四) 三明市 |
(五) 泉州市 |
(六) 漳州市 |
(七) 南平市 |
(八) 宁德市 |
(九) 龙岩市 |
第三节 从诸麻风病例案看旧制度下的公共卫生 |
一、系列麻风病案 |
二、小结 |
第三章 1949-2010年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历程 |
第一节 公共卫生概况 |
第二节 麻风病防治 |
一、适时制订有关麻风病防治的公共卫生政策 |
(一) 处理建国前遗留的外资津贴医院和学校 |
(二) 政策措施上的支持 |
二、建立省级和各地麻风病防治机构 |
三、加强麻风病防治队伍建设 |
四、开展调查尽早发现麻风病人 |
五、大力宣传推进健康教育 |
六、妥善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
七、加强管理促成健康生活氛围 |
八、接轨国际加速麻风病防治进程 |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总结 |
一、建国初五年防治工作的奠基 |
(一) 建国初麻风病分布情况 |
(二) 防治情况 |
(三) 奠基阶段防治成效总结 |
(四) 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 |
二、1955—2010年的防治成效总结 |
(一) 患病动态 |
(二) 患者情况 |
(三) 现有皮防机构、麻风患者及治愈者状况 |
第四章 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中的以人为本 |
第一节 “人本”理念在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事业中的体现 |
一、“人本”与“民本” |
二、建国后麻风病防治事业中的“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文化层面解读公共卫生领域的麻风病防治问题 |
一、社会文化影射下的麻风病防治 |
二、个体所蕴含人文精神的渲染 |
结语 |
福建省麻风病防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取缔会道门工作研究 ——以黄淮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及理论、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黄淮地区会道门的发展演变 |
一、黄淮地区会道门的滥觞 |
二、黄淮地区会道门的勃兴 |
三、黄淮地区主要会道门的蜕变 |
第二章 中共取缔会道门的原因 |
一、革命形势发展和中共执政兴国的必然要求 |
二、主要会道门彻底走向反动的必然选择 |
三、经济、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
第三章 中共取缔会道门的理论 |
一、中共取缔会道门的指导原则 |
二、中共取缔会道门的一般策略及特点 |
三、中共取缔会道门的方式 |
四、中共取缔会道门的主要步骤 |
第四章 中共取缔会道门的实践 |
一、积极的劝导、揭露和政治瓦解 |
二、坚决进行镇压 |
三、善后处理和宣传工作 |
第五章 中共取缔会道门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切实加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 |
二、实行综合治理和宣传教育 |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
四、将取缔会道门与社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爱在云之南(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清平乐 |
醉太平 |
苏幕遮 |
惜红衣 |
第二章 |
剑器近 |
阮郎归 |
红窗怨 |
意难平 |
夜飞鹊 |
锁寒窗 |
惜分飞 |
好离乡 |
第三章 |
沁园春 |
小重山 |
永遇乐 |
石州慢 |
归国谣 |
双红豆 |
侧犯 |
第四章 |
深院月 |
丁香结 |
伤情怨 |
倦寻芳 |
玉簟凉 |
霜叶飞 |
花犯 |
击梧桐 |
第五章 |
扫花游 |
倒犯 |
解佩令 |
诉衷肠 |
金错刀 |
破阵子 |
夜行船 |
东风第一枝 |
第六章 |
长亭怨 |
解语花 |
喝火令 |
思帝乡 |
六州歌头 |
锦缠道 |
黄河清 |
第七章 |
一落索 |
撼亭秋 |
一叶落 |
青玉案 |
临江仙 |
浪淘沙 |
第八章 |
折红英 |
花舞 |
连理枝 |
飞龙宴 |
第九章 |
风入松 |
声声慢 |
水调歌头 |
采桑子 |
定西番 |
(10)广西革命历史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广西革命历史小说概貌 |
第一节 广西革命历史与广西革命历史小说创作 |
第二节 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独特之处 |
一、出现时间:晚于国内其他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
二、发展之路:从借鉴、模仿到创新 |
三、内容:独有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 |
第二章 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
第一节 奇特的南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第二节 独特的广西民族风俗 |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山歌 |
第四节 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土语 |
第五节 典型的民族人物,独特的民族性格 |
第三章 广西革命历史小说中的人物类型 |
第一节 早期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形象 |
第二节 广西革命领袖形象 |
第三节 独立自主的革命女性形象 |
第四章 广西革命历史小说的四项突破 |
第一节 创作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突破 |
第三节 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突破 |
第四节 深化作品主题的努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防“疯牛”世界“抗战”十七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2]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 董勤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3]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 ——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D]. 邵鹏. 浙江大学, 2014(11)
- [4]越界与间离——葛亮的意义[J]. 高山.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3(04)
- [5]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D]. 张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6]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D]. 刘影.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取缔会道门工作研究 ——以黄淮地区为中心的考察[D]. 张雷.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2011(10)
- [8]你的眼里有一条河[J]. 杨金辉. 山东文学, 2009(S3)
- [9]爱在云之南[J]. 澄水. 青年文学, 2009(09)
- [10]广西革命历史小说论[D]. 韦林池.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