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学态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移情说,移我情,移世界,同情
西学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夏云龙[1](2019)在《宗白华朱光潜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和美学界兴起了用审美移情来解释审美心理及审美本质的热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西方移情论美学开始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由于移情理论与中国文化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契合,西方移情论美学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吕溦、蔡元培和宗白华等人对其进行了评介。叁、四十年代,朱光潜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评介了西方移情论美学,并建立起自己的美学理论框架。本文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研究对象,着重探析二者的“移情说”和“移我情”,以便明晰二者对西方移情说的不同理解与接受方式,探索他们在对待西方美学观念体系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本文将从以下叁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本文阐述了朱光潜“移情说”的思想根源及其特质。本文从西方移情美学中寻找朱光潜“移情说”的思想根源,分析他对西方移情思想的接受与创新,并归纳出朱光潜“移情说”的思想特质,即他的“移情说”理论会通了中西美学思想。朱光潜“移情说”的内核来自立普斯的“移情说”和谷鲁斯的“内模仿”,它是对立普斯和谷鲁斯美学理论的批判与综合。其次,本文论述了宗白华“移我情”的思想根源及其特质。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寻找宗白华“移我情”的思想根源,并归纳出宗白华“移我情”的思想特质,即宗白华的“移我情”和“移世界”构成审美的必要条件。然后论述宗白华对西方“移情说”的批判与吸收,从而形成他独特的生命美学观。最后,本文将朱光潜的“移情说”和宗白华的“移我情”进行比较,认为二者虽具有相同的审美理想,但对待西方移情说的态度和接受方式却存在根本分歧,他们的这种分歧彰显了他们论证方式和思考方式的差异。由于朱光潜和宗白华对待西方美学理论时具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观念考虑,因而他们在阐释审美经验时采取了不同的路径。朱光潜在分析美感经验时,将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经过物我之间的投射而达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统一;而宗白华是在主客未分的前提下,通过“移我情”实现了物我的完整统一,正是如此,宗白华才成功避免了西方主客两分思维模式的陷阱。朱光潜和宗白华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中,他们对西方美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接受态度给了我们建构中国美学的不同可能性,有助于我们在中西美学交流碰撞中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与态度。(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竞艳[2](2018)在《晚明士人的西学态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士人在心性自由与经世致用之间展开激烈的论辩。在这两种思想的交锋中,西学悄然而至,对晚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明士人对西学持不同的态度,或接受,或排拒,并在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针锋相对。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针对晚明变革的社会环境,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发表自己不同的西学观点,体现了晚明士人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文化自觉意识。(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胡颖楠[3](2017)在《浅谈甲午战争前后翁同和对西学态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翁同和(1830~1904),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号松禅。曾在同治、光绪两朝出任帝师,是光绪年间帝党的主要领导人物,在中国晚清时期的传统封建知识分子中具有代表性。《清史稿》这样评价翁同和:"同和居讲席,每以忧勤惕厉,启沃圣心"。而纵观翁同和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翁同和对洋务以及变法基本持反对态度。而随着甲午战争惨败,中国局势的变化,翁同和的思想也随之改(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7年08期)
陈志辉,江晓原[4](2014)在《西学的移用与致用:从道光六年彗星见事件看乾嘉学者对四行说的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道光六年(1826)春有彗星出现,两广总督阮元幕僚李明彻据此认为将出现旱灾,改变了阮元先前认为将会有战争的判断,并影响其决策。阮元原来的判断基于中国传统星占理论,李明彻的判断则是对西方自然哲学中四行说理论的实际运用。李明彻关于彗星的西学知识源于清初游艺的《天经或问前集》,又把相关内容辑录到其《圆天图说续编》之中,但在一些注解中加入了"五行"字样,是对四行说的移用,并淡化了原着带有的基督神学色彩。把整个事件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显示出乾嘉学者对四行说的普遍态度:总体上排斥耶稣会士输入的、基督神学化的四行说,但接受四行说揭示事物关系的"实理"及其具体的操作运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夏晶[5](2011)在《傅兰雅和狄考文——西学译介的两种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傅兰雅和狄考文作为19世纪晚期在西学译介方面卓有声望的两位西士,在是否引进阿拉伯数字、是否全面修订化学元素译名等问题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和矛盾,而这也折射了他们翻译方法和翻译视角的根本差异。(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李冬梅[6](2010)在《张之洞西学态度对晚清政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内存在差异,而内在的连贯性则是始终如一的。引发其西学态度产生变化的因素来自于当时国内外大背景的变化,而其内在连贯性则体现在对西学认识扩大和内涵理解的深入。系统梳理张之洞的西学态度演变及其对晚清政策的影响,从其西学态度的变迁,探究清末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0年29期)
黄玉顺[7](2009)在《反应·对应·回应——现代儒家对“西学东渐”之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儒家的思想,可以分为叁期:近代儒学(晚清)、现代儒学(狭义)、当代儒学。他们对"西学东渐"之态度也分为叁个递进的阶段:从形下的反应性的吸纳,到形上的对应性的比照,乃至于全面的回应性的融通。其间,他们不仅从未丧失过自己的中国文化主体性,而且最终进入了对于这种主体性的渊源性思想视域的追溯,即是在当下共在的生活情感的渊源上重建儒学,以解决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祝春亭[8](2009)在《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待西器东传和西学东渐的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闭关锁国是清朝对外政策总体描述。不论是顺康时期的"禁海",还是乾嘉道时期的一口通商,清朝也没有完全割断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总览鸦片战争前的西器东传和西学东渐,呈现出西器东传宽,西学东渐紧;西器东传快,西学东渐缓;西器东传畅,西学东渐塞的特点。天朝自大和文化专制促使朝廷错误地选择西器与西学,报复性的惩罚终于在鸦片战争中发生。(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杨宏伟[9](2008)在《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及其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之洞一生经历了道光至宣统五个朝代,几乎与动荡的晚清社会相始终。他身为清廷官员,为国富强,为民富裕,不断的吸纳西学。练军操、强军实、办企业、修农政、兴商业、开学堂、废科举,先后成为洋务殿军和新政主角,并主张在军事、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期望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维持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张之洞在引进吸纳西学的过程中,由于受身份、传统思想教育、学识和见识等多方面影响,虽然始终宣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对待西学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甲午战争以前、维新变法前后和新政变法叁个不同历史时期,以叁种既有连贯性,又有较大差异性的西学为用态度,形成起伏上升的积极消化吸收传播西学的态势。学习内容由西方的军事制造、百工技艺逐渐扩大到西方制度和政治体制。温和稳健的变法主张较多被清朝最高统治者采纳,对于戊戌以后清政府教育、政治改革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张之洞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西学的态度,对西学诸学科的态度和原因分析,及其对清末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张之洞在推进西学传播,促进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该项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9-05)
刘晓娟[10](2007)在《从李鸿章对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鸦片战后"中体西用"论的流行,李鸿章虽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名重臣,但他却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西学和利用西学等。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比较流行,但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却是李鸿章等洋务派人士,他们本想借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西学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士人在心性自由与经世致用之间展开激烈的论辩。在这两种思想的交锋中,西学悄然而至,对晚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明士人对西学持不同的态度,或接受,或排拒,并在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针锋相对。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针对晚明变革的社会环境,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发表自己不同的西学观点,体现了晚明士人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文化自觉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学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1].夏云龙.宗白华朱光潜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李竞艳.晚明士人的西学态度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
[3].胡颖楠.浅谈甲午战争前后翁同和对西学态度的变化[J].新课程导学.2017
[4].陈志辉,江晓原.西学的移用与致用:从道光六年彗星见事件看乾嘉学者对四行说的态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夏晶.傅兰雅和狄考文——西学译介的两种态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6].李冬梅.张之洞西学态度对晚清政策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0
[7].黄玉顺.反应·对应·回应——现代儒家对“西学东渐”之态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8].祝春亭.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待西器东传和西学东渐的态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
[9].杨宏伟.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及其演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刘晓娟.从李鸿章对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