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虹1李爱斌通讯作者王轶2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2.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通过早期心理干预,达到预防和早期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方法:将门诊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6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人,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每周2次,10次一个疗程。治疗前及3月后所有患者均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空腹血糖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情况,治疗组患者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心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对控制疾病的发展,结合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04-02
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是近几十年来被广泛认识和研究的一种常见疾病【1】,随着病变加重,病人心、脑、肾等多脏器受到损害,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因此预防和早期控制糖尿病对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通过对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在糖尿病初期,通过心理干预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旨在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材料和来源
1.1患者来源:所有患者来源于门诊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68人。平均年龄41±6.87岁。男女比例42/26。
1.2分组与方法:
1.2.1分组: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人。对照组男女比例19/15,平均年龄39±7.53岁,空腹血糖8.13±2.06mmol/L;治疗组患者男女比例23/11,平均年龄42±6.13岁,空腹血糖8.42±1.9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男女比例、年龄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
1.2.2方法: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常规给予降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就给予心理干预,每周2次,10次一个疗程。与患者协商尽量每周可以到医院检测血糖,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试,以倾听为主听取患者的诉说,结合心理测试结果,针对患者主要的心理需求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和干预。如因故不能按时到院接受检测和心理辅导的患者,按时进行电话随访,填写焦虑测试调查表(表一)。
1.2.3本研究使用的主要心理疏导的方法如下【2】:
1.2.3.1糖尿病科普知识教育,生活中不吸烟、不喝酒,高纤维素饮食,少食多餐【3】,使病人获得自身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2读报读休闲刊物,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社会紧张情绪,解除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1.2.3.3鼓励运动,包括游戏、体操等,它兼有体育方法和心理疗法的双重作用,以分散病人的紧张情绪、调整心理平衡,从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另外鼓励病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治疗前及3月后所有患者均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照两组患者的血糖及量表情况。
1.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目前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1.3.1评分内容:
评分标准: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O)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
HAMA14个条目所评定的症状包括14项(见表一)。
1.3.2结果解释:
按照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一般来说,HAMA总分高于14分,提示被评估者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
1.3.3自制调查表如下(表一):
1.4统计学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情况可见,治疗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3讨论
采用心理疏导疗法对糖尿病初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个体干预中,获取充分的信息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诊断后,向患者讲述心理生理的一般知识,使患者心中有数,相信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同时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能力,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5】。课题研究表明糖尿病初期患者配合心理干预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宋倩.糖尿病循证营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杂志,2010,7(1):18-23
[2]王英.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第四卷第15期
[3]鲍海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46-47
[4]姚玉芳.胡波.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及临床转归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1):10-14
[5]黄爱国.心理疏导疗法常用的心理干预技术[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