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家与《十万个为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李菲,黄书霞[1](2020)在《从飞车到激光:新中国科幻文学的“科学”想象与意象重构》文中提出本文在文学人类学视野中,以晚清以来本土科幻文学的"科学"想象与意象为起点,试图探讨新中国科幻文学"十七年"(1949—1966)至"黄金时期"(1979—1983)的重要阶段中,有关科学的代表性意象、图像和符号所发生的转换和改造。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科学"想象如何被建构和表述,折射出20世纪民族国家社会改造的曲折进程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动因与关联。
薛小情[2](2020)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畅销书出版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普图书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利用好科普图书进行科学传播?从这一问题出发,本文选择科普畅销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畅销书出版和科学传播。本文所选择的科普畅销书是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图书三大电商从2017年开始设立单独的科普图书销量榜单以来销量排行前100名的科普图书。文章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82本(套)畅销书的题材、作者和出版市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Web2.0时代的社交媒体技术对畅销书出版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三方面带来的新变化。最后从科学传播视角出发,总结科普畅销书从传统科普迈向新的科学传播形态所做的一些新的探索和面临的矛盾性困境,为科普图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图书的出版与传播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在不同的技术环境和社会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在以连接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环境下,科普畅销书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草根”科普作者成为内容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科普作品进入到畅销书领域,被高度节点化的人成为重要的图书信息传播媒介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场景化的传播形式更加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从科学传播角度来看,这些新变化正是科普畅销书为适应当下从传播科普转向科学传播所做的有益探索,凸显了科普图书在为科学和公众提供协商空间上的重要性。但同时,作为“文化的生意”,书籍的媒介特性和畅销书的大众化、市场化本质与科学传播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破解这种困境必然需要出版机构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平衡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张泰旗[3](2019)在《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以《科学文艺》杂志为中心,梳理“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考察科幻文学这种具有鲜明现代性特征的文类与“现代化”政治的密切互动关系,以及科幻文学经由这种互动而生发出的丰富面向和发展可能。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幻文学随即井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爆发,“科幻小说”作为“污染源”之一遭到定点打击,“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与科幻文学的整体发展同步,《科学文艺》在全国科学大会后创刊,一时风头无两,尔后于“清污运动”劫余转型,开始“自负盈亏”。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文艺》的变迁可以视作“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从兴盛到低迷的缩影。在“现代化”政治中,政治主体从工农群众悄然变为科学家(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变的背景下,与“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幻文学承担起了塑造科学家形象的任务。同时,科幻文学中那些看似“去政治化”的技术幻想,实际也蕴涵着“现代化”政治的个人主义逻辑。同一时期广泛存在的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幻小说,则体现了科幻作家超前于时代的对于现代性后果的敏感。同样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特异功能”的支持者力图最大限度地探索与开发人的潜能,以便更快地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由此观之,“特异功能探索”这种在80年代被官方默许甚至鼓励的复杂现象背后是“现代化”发展逻辑。而科普界对科幻小说的批判同样遵循“现代化”思维模式,认为科幻文学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理应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不应尝试逾越科学的边界。这种科学普及观念发轫于晚清时期的科学小说观,在1950年代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成型,并延续至改革开放初期。而“黄金时代”时常被忽视的非小说类科学文艺创作同样值得关注。其中,科学童话通过纯真的想象表达了成人们对儿童这一未来的“现代化”主体的想象和期望;科学诗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的审美表达的困境;科学报告文学重新构建了专业性的科学家的合法地位;而科学小品“美文”属性的回归则与“现代化”的经济指向性相一致。在科幻小说被指斥为“伪科学”的情况下,科学童话、科学诗、科学报告文学和科学小品等其它科学文艺类型在“科普”与“科幻”之间构成了一个缓冲地带,也为今天几乎等同于科幻小说的科幻文学留下了值得重温的历史资源和观念启示。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科幻文学史进行局部梳理,并探究“黄金时代”的科幻文学与“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幻文学开放式发展的可能道路。
尹璐[4](2019)在《李四光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李四光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是二十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他在地质学领域颇有建树,是近代有名的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早期见证者。通过对学术前史分析,笔者发现,虽研究李四光者不在少数,但较缺乏对其科学传播之研究,而我国同样少有从本国科学家为出发点,探究其科学传播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李四光为研究对象,结合科学传播相关理论,探讨了李四光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的来源、理论基础、内容、特点和意义以弥补前人相关研究缺陷并从中挖掘当下的意义和启示。本文采取文献法为主要方法,在重解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的方法完成本研究。在正文中,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李四光科学传播所产生的背景,既着重分析了其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特征,又密切本文研究中心,论述其科学传播与人生经历、家乡、家庭氛围间的关系,并尝试进行科学传播相关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指出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集中体现在科普读物、演讲和科学论着之中;并据此总结出其科学传播思想之目的、方式及内容和国际化态度;第三部分,分别以时间和领域为切入点,论述了李四光科学传播实践的具体内容,凸显出其科学传播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第四部分,主要以科学教育、科学性着作和科学传播的指导思想和效果为维度,分别将李四光的科学传播与丁文江和任鸿隽的科学传播进行比较以凸显其特点;第五部分,以前文研究为总基础,结合史实和现状,进一步挖掘其历史影响和当今价值,指出其对科学家及科学传播从业者之价值。在结语部分,则进一步对全文总结,并简要论述了李四光之历久弥新的研究意义。全文通过分析李四光的科学传播,欲丰富我国近现代科学家之于科学传播事业的研究。
马萍[5](2018)在《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3年公布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以下简称NGSS)在中国科学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大多采用“科学探究”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遇到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科学教育的经验,探索适用于我国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是一项重要的、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课程教学研究。本论文在研究NGSS的结构及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从美国引进的以NGSS为指导的小学科学课程《十万个为什么》及其教学设计《十万教师手册》,具体分析其与NGSS的联系性,并基于NGSS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重组,结合生命科学领域案例进行分析与展示,以期为将NGSS科学教学理念融入我国科学教育,改善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同时帮助中国小学科学教师理解与运用NGSS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并将这一课程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融入中国的小学科学课堂中,为中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目的与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思路,并呈现国外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梳理NGSS文本的内容,阐明其结构与理论,包括NGSS开发与发展、标准结构与编排方式、三个维度及其内涵。第三部分,总结NGSS的课程设计,包括NGSS的课程观念、小学生命科学课程目标、NGSS的实施指导原则。第四部分,基于NGSS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具体案例。本部分由三项内容构成。一、介绍《十万教师手册》的教学设计并基于NGSS进行教学设计分析与重组;二、基于NGSS的《十万教师手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选择生命科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多方面进行详尽分析;三、基于NGSS展示融入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教学设计案例。通过生命科学领域的四个经典案例,试图揭示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特点。第五部分,基于《十万教师手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的考察,分析并总结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情况,探讨其带来的启示。
冯伟民[6](2017)在《漫谈古生物科普创作》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古生物科普创作成果不断,硕果累累,在国家级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中屡获褒奖。《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它与《渐行渐远的南极大陆》《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征程:从鱼到人》《童话古生物丛书》科普图书获得了2013—2016年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称号,《征程:从鱼到人》和《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还分别获得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作品金奖和银奖。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古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和
管汝陶[7](2017)在《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户籍人口达到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9.1%。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群体,与之相关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视及着力解决的重点,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各产业的高速发展,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短板,如何有效处理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演变,农民作为“三农问题”中的主体,对信息的需求也是日渐增强。互联网迅速、便捷、经济、省时的特点可以弥补农业生产中漏洞和疏忽,互联网与“三农”科普的有机结合是互联网发展大势所趋的产物,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和农民进步的必要之举。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15年9月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科普知识的公民比例有明显增加,达到53.4%,已经超过了报纸(占38.5%)、仅次于电视(占93.4%)位居第二,成为民众获取科普内容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但是在过往的五年时间内,农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却比较迟缓,仅仅比原来提升了0.19%。由此可见,目前互联网对于“三农”科普的融合程度不理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研究国内外各领域对科普的定义与理解,本文从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等关键词出发,探讨定义了三农科普领域科学普及的内涵,并通过中国民众的阅读习惯的探讨、广东农民科学素质调研、广东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三农科普传播模式中的传播主体、信息来源、科普时机、科普激励、科普载体、科普渠道、受众接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判,从而为中国三农科普工作的改进、推动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张九庆[8](2015)在《中国科普影视的转向态势及其对未来的启示》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中国当代科普影视在六大方面的转向态势:传播媒介从影视频道转向视频终端,叙事风格从说明型转向故事型,叙事方式从讲座访谈转向实证求真,受众参与从被动收视转向互动娱乐,工作团队从体制单位转向创意单元,绩效评价从收视率转向评估体系。这些转向态势将对未来科普影视发展产生一系列挑战,迎接这些挑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张亚娜[9](2014)在《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苏联在科学技术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与此同时,苏联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断被引介到中国,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影响的三个主要阶段:苏联科普作品的初步译介时期、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繁荣时期和重温经典时期,论述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剖析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原因,并对现阶段中国的科普创作提出建议。
李乔[10](2014)在《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文中认为国内科普创作不景气,科普作品缺乏精品、缺少读者的状况,已是近些年来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科普读物不好看?""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更多地喜欢读国外的科普和科幻作品?""为什么科学家愿做科普的人很少?""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怎样的环境和土壤?"随着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我国科普出版史上堪称空前的强大创作、编审阵容编创出版,科学家和科学媒体工作者都在思考,在探讨。
二、科学家与《十万个为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家与《十万个为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时代的科普畅销书出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科普图书 |
二、科学传播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出版与传播的研究 |
二、关于科普图书的研究 |
三、关于科学传播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普畅销书基本情况分析 |
第一节 科普出版逐渐走热及其成因简析 |
一、科普出版逐渐走热 |
二、科普出版逐渐走热成因简析 |
第二节 基于三大网络书店畅销榜的科普畅销书基本情况分析 |
一、三大网络书店的数据选择依据 |
二、题材: 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多样化趋势明显 |
三、作者: 科学共同体是中坚力量,“民间”科普队伍力量壮大 |
四、出版市场: 参与主体多,民营出版企业成长迅速 |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科普畅销书出版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个体地位的突出: 从内容生产到“把关” |
一、内容生产: “草根”科普作者影响力增强 |
二、协同过滤: “民间”科普作品的出版 |
第二节 人作为媒介: 在图书信息传播中的影响力 |
一、基于“口碑”的个体传播 |
二、基于“信任感”的“信任代理”传播 |
三、以“个人影响力”为核心的群体传播 |
第三节 人的需求: 传播形式变化的核心 |
一、读图时代的审美需求 |
二、文本内容的跨媒介延伸 |
第四章 科学传播视域下科普畅销书的新探索和矛盾性困境 |
第一节 为科学和公众提供协商空间 |
一、传受主体多元化 |
二、冷媒介的“热传播” |
三、内容生活化、去深度化 |
第二节 科普畅销书面临的矛盾性困境 |
一、书籍的媒介特性与双向互动传播的矛盾 |
二、畅销书的大众化特性与知识娱乐化的矛盾 |
三、市场化的逐利性与传播科学精神的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三大网店畅销书榜单的科普畅销书(2017-2019) |
致谢 |
(3)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史述 |
1.2.2 “黄金时代”重要作家作品论述 |
1.2.3 对80 年代中国科幻文学的深入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概要 |
2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概观 |
2.1 新时期科幻文学的井喷 |
2.2 高潮与回落:《科学文艺》的创办与转型 |
3 “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科幻想象的展开 |
3.1 归来之士:科学家形象的重构 |
3.2 漫游未来:“去政治化”的技术崇拜及其文化政治 |
3.3 “超级大国”的阴影与意识形态斗争 |
4 “特异功能”、“伪科学”与科幻小说的“科学性” |
4.1 文学想象、科学探索与社会骗局的交错 |
4.2 “伪科学”与“科文之争” |
4.3 实用主义科幻观与科幻界的理论探索 |
5 被忽视的想象:科学文艺中的非小说类创作 |
5.1 科学童话:改革年代的新人想象 |
5.2 科学诗:科学的审美表达与困境 |
5.3 科学报告文学:“改革政治”的多重话语策略 |
5.4 科学小品:日常生活的回归及其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B 书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李四光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有关李四光的研究现状 |
1.2.2 有关科学家的科学传播研究现状 |
1.2.3 有关科学传播的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与难点 |
1.3.1 创新点 |
1.3.2 难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的产生背景 |
2.1 所处时代 |
2.1.1 晚晴以来西学东渐下的时代变迁 |
2.1.2 近代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 |
2.1.3 国家对建设的迫切需要 |
2.2 家乡、家庭及其人生经历 |
2.2.1 李四光的家乡与家庭 |
2.2.2 李四光的人生经历 |
2.2.3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形成的重要历史节点 |
3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的文献载体 |
3.2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的具体体现 |
3.2.1 在科学传播的目的上:处处彰显“科学救国”的思想 |
3.2.2 在传播的方式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3.2.3 在对待中西方科学传播上:重视国际化交流 |
4 李四光科学传播实践的主要内容 |
4.1 李四光科学传播实践的阶段 |
4.1.1 第一阶段(1921年以前) |
4.1.2 第二阶段(1921-1936) |
4.1.3 第三阶段(1937-1948) |
4.1.4 第四阶段(1949-1971) |
4.2 李四光科学传播实践的主要领域 |
4.2.1 第四纪冰川之科学传播 |
4.2.2 地质力学之科学传播 |
4.2.3 石油大发现之科学传播 |
4.2.4 地震研究之科学传播 |
5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的特点 |
5.1与丁文江比较 |
5.1.1 在科学教育方面 |
5.1.2 在科学着作方面 |
5.1.3 科学传播的指导思想及效果 |
5.2 与任鸿隽比较 |
5.2.1 在科学教育方面 |
5.2.2 在科学着作方面 |
5.2.3 科学传播的指导思想及效果 |
6 李四光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
6.1 对当时的影响 |
6.1.1 对地质教育及民族科学事业的影响 |
6.1.2 对国民经济及国际地位的影响 |
6.2 对现今的影响 |
6.2.1 对现今科学家的影响 |
6.2.2 对现今科学传播从业者的影响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中美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 |
1.1.2 美国小学科学课程与《十万教师手册》的引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概念界定 |
1.4.1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 |
1.4.2 科学与工程实践 |
1.4.3 小学科学课程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章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结构与理论 |
2.1 NGSS的开发与发展 |
2.1.1 NGSS的开发背景与步骤 |
2.1.2 NGSS对《框架》的运用与发展 |
2.2 NGSS的标准结构与编排方式 |
2.2.1 NGSS的标准结构 |
2.2.2 NGSS的编排方式 |
2.3 NGSS中的三个维度 |
2.3.1 学科核心概念(DisciplinaryCoreIdeas) |
2.3.2 科学与工程实践(ScienceandEngineeringPractices) |
2.3.3 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Concepts) |
第3章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课程设计 |
3.1 NGSS的课程理念 |
3.2 NGSS小学生命科学课程目标 |
3.2.1 小学生命科学表现预期与三个维度 |
3.2.2 小学生命科学的英语语言要求 |
3.3 NGSS的实施指导原则 |
第4章 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4.1 基于NGSS的教学设计重组 |
4.1.1 《十万教师手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
4.1.2 基于NGSS对《十万教师手册》教学设计的分析与重组构想 |
4.2 基于NGSS的小学生命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
4.2.1 教学目标分析 |
4.2.2 教学准备分析 |
4.2.3 教学过程分析 |
4.2.4 教学评价分析 |
4.3 基于NGSS的小学生命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4.3.1 《背上的宝宝》教学设计: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
4.3.2 《夜行动物》教学设计:建立和使用模型 |
4.3.3 《为蟹痴狂》教学设计:构建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
4.3.4 《企鹅的力量》教学设计:分析和解释数据 |
第5章 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试用中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农 |
2.1.2 科普 |
2.1.3 新媒体 |
2.1.4 传播模式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三农科普传播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 |
3.1 理论基础 |
3.1.1 沟通理论 |
3.1.2 社会资本理论 |
3.1.3 关系强度理论 |
3.2 影响因素 |
3.2.1 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媒体应用习惯 |
3.2.2 国民阅读习惯 |
3.2.3 科普信息传播渠道 |
4 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渠道对比分析 |
4.1 三农科普网站传播现状 |
4.1.1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4.1.2 中国农业信息网 |
4.1.3 中国农村科普网 |
4.2 三农科普微信传播现状 |
4.2.1 农业类科普微信公众号 |
4.2.2 健康类科普微信公众号 |
4.3 本章小结 |
5 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模式 |
5.1 三农科普渠道的选择 |
5.1.1 农民接收信息的影响因素 |
5.1.2 三农科普优先选择的渠道:微信平台 |
5.2 三农新媒体科普传播模式的构建 |
5.3 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的主体 |
5.4 三农科普信息的来源:基于科学谣言的案例分析 |
5.5 三农科普的时机:抓住热点事件或热点话题进行科普 |
5.6 三农科普的激励:付费邀请专家撰写科普信息 |
5.7 三农科普载体优先考虑视频或动画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科普影视的转向态势及其对未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代科普影视发展的六种态势 |
1.1 科普媒介:从影视频道转向视频终端 |
1.2 科普叙事:从说明型科普到故事型科普 |
1.3 科普方式从讲座访谈转向实证求真 |
1.4 科普受众:从被动收视到互动娱乐 |
1.5 科普团队:从体制单位到创意单元 |
1.6 科普评价:从收视率到评估体系 |
2 转向后中国科普影视面临的挑战 |
2.1 科普影视工作者的观念束缚 |
2.2 故事娱乐性与科学严谨性的平衡 |
2.3 科普影视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供需矛盾 |
2.4 科普影视缺乏协作与整合机制 |
3 发展我国科普影视的对策建议 |
3.1 注重科普影视的市场属性 |
3.2 搭建有助于科普影视原创的平台 |
3.3 促进科学家与相关人士的交流沟通 |
4 结束语 |
(9)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苏联科普作品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科普发展影响的阶段划分 |
1.1 初步译介时期 (1931—1949) |
1.2 繁荣时期 (1950—1961) |
1.3 重温经典时期 (1978—) |
2 结语 |
(10)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家与科学普及与传播 |
2 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精神 |
3 科普是一门专业, 需要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组织 |
4 科普是一门艺术, 需要文理兼融、不断创新 |
5 网络环境下, 科普如何面对“大师”及其形形色色的谣言 |
四、科学家与《十万个为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飞车到激光:新中国科幻文学的“科学”想象与意象重构[J]. 李菲,黄书霞.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02)
- [2]互联网时代的科普畅销书出版传播研究[D]. 薛小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 ——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D]. 张泰旗. 重庆大学, 2019(02)
- [4]李四光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D]. 尹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NGSS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 马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6]漫谈古生物科普创作[J]. 冯伟民. 科普创作, 2017(03)
- [7]三农科普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D]. 管汝陶.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中国科普影视的转向态势及其对未来的启示[J]. 张九庆. 科普研究, 2015(06)
- [9]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影响研究[J]. 张亚娜. 科普研究, 2014(04)
- [10]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J]. 李乔. 科技传播,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