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踝关节扭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五色疗法,运动扭伤,王昭章
踝关节扭伤论文文献综述
覃光辉,万旭英,孙保木,吴胜兵,时良慧[1](2019)在《五色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案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五色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方案、操作方法、原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1期)
黄晓宇,孙梦元[2](2019)在《针刺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针刺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对比针刺疗法与针刺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的差异,通过实践研究,为进一步证实和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及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中纳入3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通过计算机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共15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共15例)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与频次的同时,对目标踝关节进行给予肌内效贴技术。实验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即两组患者在年龄(对照组21±1.93岁;治疗组20±2.15岁)、性别(对照组男12例、女3例;治疗组男13例、女2例)、损伤程度(对照组1级9例、2级6例、3级0例;治疗组1级8例、2级7例、3级0例)、扭伤方向(对照组足内翻14例、足外翻1例;治疗组足内翻15例、足外翻0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3天后、治疗7天后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选择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10分疼痛逐级递增,患者自我评价疼痛的主观感受评估)、踝关节围度(采用改良踝关节8字测量法,并与健侧对比)、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分析(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经络检测恢复或接近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络检测有明显改善;有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消失,经络检测有改善;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及经络检测无明显改善)。常规针刺治疗,基于损伤的性质以气机阻滞、经脉不通为主,取阿是穴、昆仑穴直刺,配以足叁里、阳陵泉斜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具采用华佗牌1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25×40mm。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肌内效贴方法选择3条4爪型贴布,肿胀严重的一侧贴2条,对侧贴1条,起点位于内侧踝或外侧踝的上部,通过贴布间交叉和贴布自我交叉,全面覆盖于肿胀部位,另外选择1-2个X型贴,对疼痛点进行改善,最后使用1条I型贴,加固踝关节稳定性,拉力方向与受伤方向相反。该方法在传统针刺疗法之后进行,每天1次,每次保持24小时左右,7次为一疗程。研究结果: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前5.50±1.03;治疗3天后4.01±0.93;治疗7天后3.04±0.58。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5.78±1.21;治疗3天后3.01±0.69;治疗7天后2.20±0.61。对照组脚踝围度:治疗前43.54±1.27;治疗3天后42.10±0.92;治疗7天后40.71±0.86。治疗组脚踝围度:治疗前44.09±1.01;治疗3天后40.89±1.21;治疗7天后39.43±1.09。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均为100%,但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0.00%;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6.67%。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以及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的(P<0.05)。研究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在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及时在急性期进行处理,可以尽可能避免踝关节稳定性降低、疼痛持续、周围肌肉状态下降等现象。本研究发现,单纯使用针刺治疗和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种方法对急性踝关节损伤均有疗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消除肿胀、提高功能。但是通过对比两组间的叁次评估,发现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在疼痛缓解程度以及疼痛降低的效率上要优于单纯使用针刺疗法,并且在消除肿胀的效果上也更佳。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均有效,未出现无效的现象,但是考虑到治愈与显效的情况更加推荐使用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方法。综上,在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针刺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方法。本研究对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中产生的急性踝关节扭伤进行干预并观察分析,并不能代表性的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急性踝关节扭伤。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样本量的局限性,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以及不同年龄人群,有待进一步讨论证实。(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单威,Isobel,Thompson,莫鉴明,方迪培[3](2019)在《应用MBIM技术的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学机理分析——以一例2012年汤姆斯杯比赛中运动员踝关节扭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据流行病学报道,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人新发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也很常见,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也无法避免。发现并正确解读踝关节损伤的机理,是防治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延长专业运动员运动生命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量化和解读踝关节损伤的机理。在这些方法当中,最直接的方法是能够分析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实际瞬间,这就给踝关节损伤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难题,因为在实验室中让受试者模拟踝关节损伤,造成人为的伤害,不符合人体实验的伦理学要求,而在实际运动中,我们也无法准确预判何时会发生踝关节损伤,并对其加以研究分析。在这样的前提下,基于模型的图像匹配运动解析技术(model-basedimage-matchingmotionanalysis technique,MBIM)的方法便应运而生。这种方法最初为挪威运动科学学院的Tron Krosshaug博士所发现并应用于运动中膝关节ACL损伤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种研究方法:与实验室的经典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研究结果:高度相关,且精准性和可重复性也很高,因此便直接应用于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研究当中。这一方法的实质是在视频上通过匹配3D骨骼来分析人体运动的轨迹和规律,以解读运动中骨性关节扭伤的实际状况,通过进行运动学分析,找到关节扭伤的可能机理,并将所得数据应用于关节损伤的防治。本研究便是应用MBIM的方法来分析一例在2012年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场上,马来西亚国家羽毛球队的着名运动员李宗伟发生踝关节损伤时踝关节的实际运动情况,以期为MBIM研究积累更多典型案例,更好的理解和解读踝关节损伤发生的机理,从而为踝关节损伤的防治做出贡献。研究设计:选择一例比赛中典型的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案例,此案例视频可以从至少3个不同角度清楚的观察到踝关节扭伤前后的踝关节运动轨迹。应用3D动画软件,将骨盆、大腿、小腿和足的骨骼模型模拟匹配到视频当中,对同一动作的4个不同拍摄角度进行同步骨骼动作匹配。要求4个摄像角度下,同一技术动作的骨骼动作均匹配完好,且前后骨骼动作之间保持良好的连贯性,方视为匹配有效,所得角度、速度和角速度等数据方为有效数据,纳入数据统计。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汤姆斯杯的比赛中李宗伟踝关节扭伤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4个不同角度的拍摄画面。通过图像转化、同步,呈现于Poser43D动画软件中,从动作发动开始,直至扭伤结束,共计13幅图像。图像中的羽毛球场地作为虚拟背景环境,根据运动员实际动作轨迹,匹配3D骨骼模型,直接呈现踝关节扭伤前后踝关节的移动、扭转、翻转情况,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解读。在进行骨骼匹配的过程中,要求同一动作在4个不同角度下,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都达到匹配要求,从而保证3D骨骼能够完美呈现实际的动作情况,且13副视频图像在连续播放的过程中,3D骨骼的动作环环相扣,连贯性良好。研究结果:1.踝关节损伤瞬间,足背从趾屈转为背屈,同时快速足内旋和翻转。背屈、内旋和翻转几乎同时达到峰值。2.在本案例中背屈的峰值为68度,内旋的峰值为65.12度,翻转的峰值为113度,其中翻转的变化幅度最大。3.足外侧缘着地之后的0.126秒,足背屈、内旋和翻转程度瞬间剧增,背屈角速度峰值为1619.05度/秒,内旋角速度峰值为1550.39度/秒,翻转角速度峰值为2690.48度/秒,这个结果与之前的报道相接近(Fong et al 2012,Mok et al 2011),但本次案例分析中观测到的内旋和翻转角度更大,角速度也更大。4.损伤发生后,机体快速反应,矫正动作,背屈、内旋和翻转逐渐平复,背屈恢复最快。研究结论:踝关节损伤时,突然的剧烈足内旋和翻转是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内旋和翻转的角度和速度是影响损伤程度的关键。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加强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肌肉的强度练习或增加保护措施,在足外侧缘着地瞬间,尽力快速启动动作矫正,减少足内旋和翻转程度,从而减低踝关节扭伤的程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海鹏,黄柳和[4](2019)在《巨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巨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科收治的行保守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RICE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巨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VAS评分、踝关节功能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明显的改善踝关节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韩思龙[5](2019)在《针灸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踝关节扭伤患者治疗中采取针灸推拿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6月—2019年2月诊治的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以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针灸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OFAS量表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OFAS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扭伤患者治疗中采取针灸推拿疗法可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恢复,并显着提升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20期)
岳振双,汤样华,胡中青,郑文杰,熊振飞[6](2019)在《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共纳入78例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弹力绷带缠绕足背至踝上后支具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从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和功能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VAS评分为(3.21±0.40分、2.38±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9±0.47分、4.02±0.15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3、4周踝关节肿胀程度[(1.30±0.22)cm、(0.75±0.20)cm、(0.35±0.10) cm]明显低于对照组[(2.41±0.19) cm、(1.88±0.26) cm、(1.65±0.18) cm],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4周,治疗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具有经济实惠,副作用较少等优点,但观察时间尚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冯金洪[7](2019)在《步态加简化摇拔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使用简化摇拔手法结合步态分析进行踝关节扭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且病历完整的54例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7例,给予对照组步态分析治疗;对研究组实施简化摇拔手法和步态分析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扭伤关节恢复情况,使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经过治疗后,使用该专业标准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实施治疗两周后扭伤关节的疼痛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低,且其压力重心摆动距离相比于对照组更小,组间各项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踝关节扭伤治疗时,使用步态分析治疗法结合简化摇拔手法可以促进扭伤部位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工作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2期)
武天坤,孟醒,杨栋,吴国学,张思森[8](2019)在《自制中药封包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封包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0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合型踝关节扭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43例。对照组口服肿痛安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院自制中药封包9号方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中药封包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自制中药封包,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热波特·肉孜,陈平波[9](2019)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踝关节为人类重要的负重骨关节,发生急性扭伤的概率高于其他关节,治疗时间延误或治疗方式不妥可导致许多并发症,如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十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日常工作。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项:保护性制动、冰敷、中医治疗、臭氧关节腔注射和手术治疗等,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临床并无同一的治疗规范和疗效标准。未来的研究大趋势为制定更加便利、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未来研究的最终目的为最大限度的恢复运动功能锻炼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0期)
胡亚平,乔松义,孟祥奇[10](2019)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群体较为广泛,给人们的健康、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中西医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中西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存在问题,且踝关节扭伤的康复及预防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0期)
踝关节扭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针刺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对比针刺疗法与针刺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的差异,通过实践研究,为进一步证实和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及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中纳入3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通过计算机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共15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共15例)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与频次的同时,对目标踝关节进行给予肌内效贴技术。实验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即两组患者在年龄(对照组21±1.93岁;治疗组20±2.15岁)、性别(对照组男12例、女3例;治疗组男13例、女2例)、损伤程度(对照组1级9例、2级6例、3级0例;治疗组1级8例、2级7例、3级0例)、扭伤方向(对照组足内翻14例、足外翻1例;治疗组足内翻15例、足外翻0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3天后、治疗7天后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选择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10分疼痛逐级递增,患者自我评价疼痛的主观感受评估)、踝关节围度(采用改良踝关节8字测量法,并与健侧对比)、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分析(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经络检测恢复或接近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络检测有明显改善;有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消失,经络检测有改善;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及经络检测无明显改善)。常规针刺治疗,基于损伤的性质以气机阻滞、经脉不通为主,取阿是穴、昆仑穴直刺,配以足叁里、阳陵泉斜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具采用华佗牌1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25×40mm。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肌内效贴方法选择3条4爪型贴布,肿胀严重的一侧贴2条,对侧贴1条,起点位于内侧踝或外侧踝的上部,通过贴布间交叉和贴布自我交叉,全面覆盖于肿胀部位,另外选择1-2个X型贴,对疼痛点进行改善,最后使用1条I型贴,加固踝关节稳定性,拉力方向与受伤方向相反。该方法在传统针刺疗法之后进行,每天1次,每次保持24小时左右,7次为一疗程。研究结果: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前5.50±1.03;治疗3天后4.01±0.93;治疗7天后3.04±0.58。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5.78±1.21;治疗3天后3.01±0.69;治疗7天后2.20±0.61。对照组脚踝围度:治疗前43.54±1.27;治疗3天后42.10±0.92;治疗7天后40.71±0.86。治疗组脚踝围度:治疗前44.09±1.01;治疗3天后40.89±1.21;治疗7天后39.43±1.09。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均为100%,但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0.00%;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6.67%。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以及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的(P<0.05)。研究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在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及时在急性期进行处理,可以尽可能避免踝关节稳定性降低、疼痛持续、周围肌肉状态下降等现象。本研究发现,单纯使用针刺治疗和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种方法对急性踝关节损伤均有疗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消除肿胀、提高功能。但是通过对比两组间的叁次评估,发现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在疼痛缓解程度以及疼痛降低的效率上要优于单纯使用针刺疗法,并且在消除肿胀的效果上也更佳。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均有效,未出现无效的现象,但是考虑到治愈与显效的情况更加推荐使用针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方法。综上,在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针刺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方法。本研究对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中产生的急性踝关节扭伤进行干预并观察分析,并不能代表性的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急性踝关节扭伤。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样本量的局限性,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以及不同年龄人群,有待进一步讨论证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踝关节扭伤论文参考文献
[1].覃光辉,万旭英,孙保木,吴胜兵,时良慧.五色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案介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2].黄晓宇,孙梦元.针刺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单威,Isobel,Thompson,莫鉴明,方迪培.应用MBIM技术的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学机理分析——以一例2012年汤姆斯杯比赛中运动员踝关节扭伤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陈海鹏,黄柳和.巨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
[5].韩思龙.针灸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
[6].岳振双,汤样华,胡中青,郑文杰,熊振飞.自拟外伤1号方熏洗治疗Ⅰ-Ⅱ度急性踝关节扭伤[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
[7].冯金洪.步态加简化摇拔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武天坤,孟醒,杨栋,吴国学,张思森.自制中药封包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9
[9].热波特·肉孜,陈平波.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胡亚平,乔松义,孟祥奇.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