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屯留特色农业产值两个亿(论文文献综述)
边云涛[1](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杨文杰[2](2021)在《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朝自公元1115年立国,至1234年,历时119年,国祚虽短,但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了精彩纷呈的一页。山西作为金朝统治下的中心区域之一,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大量的木构建筑得以营建并保留下来,就全国现存金代木构建筑数量而言,山西占全国同期总量的80%以上,独树一帜。大定年间介于金朝中期,这一时期金国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建筑领域同样颇有成就。据统计,山西现存具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大定木构建筑为23座,位列金朝各时期之首,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实物样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以“金大定时期”为切入点,以该时期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类比推理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木构建筑营造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总结大木作特征方面稳定的营造手法以及营造规律,并梳理营造特征在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个性表现。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界定研究对象和案例,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形成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第二部分:对金代山西地区历史背景、分期以及行政区划进行梳理论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统计分析山西境内金代木结构建筑,并进行分类汇总,以全面的视角阐释木构建筑时空分布规律和山西金代建筑大木作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以建筑营造背景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领域分析论述金大定时期山西地区的历史背景环境,对大定时期营造高峰的盛况进行佐证,分析历史环境和建筑营造之间的密切关联。第四部分:对大定时期山西现存木构建筑、省内分区以及案例特征研究内容三方面进行阐述。选取山西东南部、中部、北部及南部四大区域内的17座大定木构建筑实例,从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梁架结构体系、铺作特征以及建筑比例与尺度四个层面入手,通过数据的分析计算、对比等方式,分析金大定年间木构建筑大木作特征,总结区域共性及个性表现。第五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归纳文章内容,包括建筑营造环境、归纳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各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以期为今后山西地区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及理论参考。
周鹏[3](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张敏[4](2020)在《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水平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和程度,这个单一指标只能反映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而城镇化实际涉及范围很广,因此要结合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本文的城镇化质量采用山西省市域和县域的综合城镇化质量指标,城镇化水平用山西省市域和县域城镇化率来表示。从市域和县域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得出11地市和11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城镇化水平即城镇化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山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其多方面得分并作图与分析;然后,对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协调关系类型并作图与分析;最后,提出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健康发展的建议。通过分析得出,山西省城镇化质量地域分布差异显着,发展较不均衡。基于市域和县域的城镇化质量均自东向西逐渐变低;晋中、晋东南、晋北和晋南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依次降低,县域中市辖区的城镇化质量普遍偏高,在晋北和晋中地区较为典型。此外,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依次按照社会、经济、空间城镇化质量的顺序差异逐渐减小。因此要注重缩小社会城镇化质量的差距,促进山西省城镇化全面综合发展。山西省普遍存在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不协调的现象,且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协调关系和城镇化率的基本不相关,三种协调关系类型在各个阶段都有出现。山西省市域和县域两个尺度的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基于县域的晋北、晋中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发展基本协调,晋东南地区城镇化质量超前于城镇化水平,晋南地区则以基本协调型和滞后型为主。此外,不同维度的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类型也有所不同,太原、忻州、吕梁、临汾、晋城和晋中的经济、社会、空间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相对协调,其他市域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前或滞后。山西省正在努力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针对四大地区不同现状需要制定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白勇[5](2020)在《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扶贫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精准扶贫模式的提出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产业扶贫作为扶贫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脱贫工作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产业扶贫中,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当地特色,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扶贫模式,采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带动当地脱贫致富,使得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基于此,本文选取山西省长治市属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产业扶贫下的特色农产品流通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了解长治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种植情况,明晰长治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现状,认为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当地贫困市县实现脱贫摘帽。调研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流通中存在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电商覆盖面较低、生产流通标准化不高、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升级等问题。结合长治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应通过夯实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做好配套物流;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搞好产销对接;优化农产品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期货交易及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路径等举措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特色农产品产业对贫困地区的“真扶贫”作用。
周璞[6](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郑雪[7](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投资大、涉及面广、农户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通过生态补偿激励和引导农户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来达到生态修复与改善社会福祉的目的。截止到2019年,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在植被覆盖、土壤保持与增收减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虽然坚持基本农田毫不动摇的原则,但是在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会引起大面积的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换,可能会加剧耕地资源紧张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地生态系统。因而退耕是否会增加耕地压力,对耕地安全状况又有何影响,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掌握退耕期间耕地利用以及耕地生态安全的变化和空间差异,从实证层面探究退耕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对于后续的退耕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为退耕区耕地生态预警提供借鉴。本文以山西省114个区县为研究区域,首先,分析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并比较山西省的重点退耕县与非重点退耕县在退耕前后耕地利用变化的差异;其次,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00-2015年山西省各区县的耕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承载力以及耕地生态压力指数,以此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山西省的耕地生态安全;最后,基于山西省114个区县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能够促进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移,有效增加生态脆弱区的林地和草地面积,重点退耕县相对非重点退耕县的退耕强度更大。a.从耕地利用变化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耕地面积均显着减少,但重点退耕县耕地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非重点退耕县;b.就耕地转移情况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的耕地主要转出去向为草地和林地,非重点退耕县耕地的主要转出去向为建设用地;c.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耕地转林草地的效果更显着。(2)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整体表现较好,从时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时间上看,a.耕地生态安全以很安全和较安全为主要类型,但2000年-2015年耕地生态盈余的区县数量减少,耕地赤字的区县数量增加,耕地生态安全有所变差;b.从空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整体以生态盈余区为主,耕地生态赤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对耕地的使用程度高的粮食主产区,以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3)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退耕强度越大,越有助于减少耕地生态压力,从而提高耕地生态安全。a.累计退耕面积对耕地生态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累计退耕面积每增加1%,引起耕地生态压力减少0.0664%;b.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累计退耕面积都对耕地生态压力有负向影响,重点退耕县的影响更大并且显着,进一步说明了退耕强度大有利于降低耕地生态压力;c.累计退耕面积与耕地生态压力之间为U型关系,在一定区间内随着累计退耕面积的增加,耕地生态压力降低,有助于提高耕地生态安全,但超过一定的阈值后,退耕将不利于耕地生态安全。
孙森辉[8](2019)在《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补齐农业短板的客观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地方仍存在着发展缓慢、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显得尤为迫切重要。本文在概括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成果,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长治市现代农业作为样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对长治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运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采取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定性分析了长治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政府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监管不力,农民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技术创新,强化市场监管,注重农民培训,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旨在促进长治市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赵欣[9](2018)在《山西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文中指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是区域综合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的一对关系,同时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和重视的研究领域。当前各省市乃至全国都存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步、不协调一致的现象,造成各区域间发展差距大,城乡发展差距大。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部分地区发展速度与水平都至关重要,影响着整体发展趋势,尤其是长期处在落后贫困状态中的县域,脱贫难度大。山西省位于吕梁山和太行山两大山区之间,除中部盆地外,大多数县域分布在山区之中且贫困县居多,在经济和人口方面受自然和地形条件影响,发展缓慢。因此对县域人口经济一致性和协调程度成为衡量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指标,在山西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运用山西省2006-2016年人口数据和经济产值数据,计算了全省人口与经济密度以及分布均衡指数,从整体上研究全省地域范围内人口和经济的空间集散程度;对全省107个县域的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进行计算,并按分类体系分为五类,揭示县域尺度的人口经济一致性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变化;在县域的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基础上计算了11个地级市的人口经济偏离度系数,定量揭示市际差异与格局。借助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类型中的县域计算得分和排名,详细分析了五个类型的县域在人口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类型人口经济一致化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整体人口密度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人口分布不均衡。县域人口密度差距大,南部人口较为密集,北部稀疏,且省会和地形为盆地的县域人口分布集中;各市域人口增长速度保持较好,但各市也呈现出人口分布不均衡,差距大的现象。全省平均经济密度增长较快,县域经济与人口分布情况相似,也是不均衡状态,县域间差距大,部分人口密度高的县域与经济密度高的县域重合。(2)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不断集聚,其中经济集聚程度更高,速度更快;人口经济一致化速度慢,县域数量少,经济发达的县域一致性强,但强化度弱,经济欠发达县域一致性弱,但强化程度高,人口集聚高的县域数量多于经济集聚高的县域;各市域降幅较小,晋北地区偏离度整体偏高,晋南和晋中地区偏离度低,各市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全省一致化表现为弱强化。(3)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县域发展条件占优势,煤炭等资源丰富,人均GDP产值高,生产方式粗放,以第二产业为主,人口数量少;人口经济基本一致县域也是经济以矿产资源为主的第二产业,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县域自然资源储量少,自然环境差,第三产业发展慢,人口负担重且素质较低,农业产值占比较高,经济结构落后。(4)山西省人口经济一致化对策,经济集聚高的县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吸引人口迁入,引进人才;人口经济一致县域应提高城镇化水平,保持人口与经济平衡状态;人口集聚高的县域应经济发展为主,努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改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
武甲斐[10](2017)在《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期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农业的功能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农业对于国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产业部门,有着决定性的战略作用和关键性的战术功能。当前,是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整合,以及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增强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业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不可调和,必须利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行变革、选择一条可以有效消除资源条件制约的发展途径,这就需要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具体化。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有着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发源地,曾在特定历史时期引领了农业的创新与发展,使山西省成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旗帜和典范。当前条件下,诊断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明确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对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场域分析、对策建议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生产方式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以农业区位条件为基础、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管理方式为主要脉络,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营效益、农业协调发展能力为主要衡量依据,即期场域研究为微观验证的基本研究思路,分析论证了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要素禀赋、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动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目标与路径选择。具体结论如下:(一)本文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山西省农业的生产效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网络平台调查法对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进行了特征性分析,运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评价了山西省农业的协调发展能力,综合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特征和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特征得出,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发展极不协调,农村居民家庭自主经营、创造效益的能力在减弱,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扶持政策的依赖在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转,农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低,农业要素规模效率支撑了山西省农业的粗放式发展,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由经营性收入开始向工资性收入转变,2014年山西省农业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达到极限,2015年成为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起点。(二)通过场域的案例剖析,总结归纳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问题;二是农业经营中的人力资本问题;三是农业管理中的财政支农问题;依据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特征的实证分析,总结归纳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动力因素,其中山西省经济深陷“资源型陷阱”,传统资源型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到尽头,全省上下认识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坚定了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成为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为重要的外部动力;由于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发展现状背离了农业生产主体、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管理主体的根本目标,因而产生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生动力,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方式追求效率提升的动力;二是山西省农业经营方式追求效益提升的动力;三是山西省农业管理方式追求产业协调发展的动力。(三)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具体包含以下三大特征:第一是生产集约型农业,农业生产效率高,11个地市农业生产的超效率DEA值大于1,农业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是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农业经营效益好,农村居民家庭自主经营、创造效益的能力较强,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基本持平,农业经营主体的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是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农业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与农业人口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社会系统形成良好互动,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家庭劳动力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根据山西省的区位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管理方式发展的轨迹,山西省农业应该将“莱茵+生态+智慧”模式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即从农业发展形态上以发展中小农场为主,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选择生态智慧发展路径,借助旅游、休闲、养老、养生、景观这些农业资源业态,突破农业产业经营效益的局限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宽农业的增收渠道,利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链条的整合,将本地化农业进行特色化、共享化、一体化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发展“功能农业”,构建概念增长极;二是推进玉米去库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和社群农业,四是增强果蔬品牌实力,推动杂粮、畜牧品牌建设;五是发挥家庭农场功能,推广人才带动型模式;六是打通“两点一廊道”,打造农业优势集聚区;七是成立农业信用公司,激活社会资金;八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再造一元农业管理生态。
二、屯留特色农业产值两个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屯留特色农业产值两个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2)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案例选择 |
1.2.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2.2 研究对象的案例选择 |
1.2.3 相关名词定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系统研究法 |
1.4.4 类比推理法 |
1.4.5 跨学科研究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框架结构 |
第2章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与建筑概述 |
2.1 山西自然与人文背景概述 |
2.1.1 山西自然背景 |
2.2 山西金代历史背景概述 |
2.2.1 金国缘起与历史分期 |
2.2.2 山西人文背景 |
2.2.3 开拓期 |
2.2.4 兴盛期 |
2.2.5 衰退期 |
2.3 山西金代行政区划概述 |
2.3.1 西京路 |
2.3.2 河东北路 |
2.3.3 河东南路 |
2.4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概述 |
2.4.1 概况 |
2.4.2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纪年分类 |
2.4.3 山西金代木结构建筑区域分类 |
2.4.4 山西金代建筑特征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分析 |
3.1 社会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
3.2 政治军事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
3.2.1 军事形势 |
3.2.2 政治制度 |
3.2.3 国家政策 |
3.3 社会经济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
3.3.1 农业的恢复 |
3.3.2 工矿业的发展 |
3.3.3 商业的繁荣 |
3.4 思想文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
3.4.1 宗教文化 |
3.4.2 思想教育 |
3.4.3 民间祭祀 |
3.5 其他环境对于建筑营造的影响 |
3.5.1 地理条件 |
3.5.2 气候条件 |
3.5.3 资源条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与特征研究概述 |
4.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现存情况 |
4.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概述 |
4.2.1 山西木构古建筑分区概述 |
4.2.2 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地域分区 |
4.3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研究概述 |
4.3.1 平面及柱网特征 |
4.3.2 梁架结构特征 |
4.3.3 铺作特征 |
4.3.4 建筑比例与尺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东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5.1 东南部长治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5.1.1 建筑概述 |
5.1.2 营造特征分析 |
5.2 东南部晋城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5.2.1 建筑概述 |
5.2.2 营造特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西其他区域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6.1 山西中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6.1.1 建筑概述 |
6.1.2 营造特征分析 |
6.2 山西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6.2.1 建筑概述 |
6.2.2 营造特征分析 |
6.3 山西南部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分析 |
6.3.1 建筑概述 |
6.3.2 营造特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营造背景总结 |
7.2 山西金大定木构建筑特征总结 |
7.2.1 平面布局及柱网排列 |
7.2.2 梁架结构体系 |
7.2.3 铺作特征 |
7.2.4 比例与尺度 |
7.2.5 其他细节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关键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
2.1.1 相关概念辨析 |
2.1.2 主要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土空间规划 |
2.2.2 空间智能算法 |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
2.3 文献评述 |
2.4 研究框架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4.2.1 驱动因子选择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
6.2.1 自然增长情景 |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
6.2.3 综合发展情景 |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区域概况 |
2.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的内涵 |
2.1.2 城镇化水平的内涵 |
2.1.3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2.1.4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的涵义 |
2.2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2.1 诺瑟姆曲线 |
2.2.2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2.3.1 山西省人口城镇化现状 |
2.3.2 山西省经济城镇化现状 |
2.3.3 山西省社会城镇化现状 |
2.3.4 山西省空间城镇化现状 |
2.4 数据来源 |
3 山西省城镇化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城镇化水平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
3.1.1 人口类指标的方法 |
3.1.2 土地利用类型指标的方法 |
3.1.3 带眷系数法 |
3.2 山西省城镇化水平现状分析 |
4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与分析 |
4.1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
4.1.1 数学方法选择 |
4.1.2 层次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4.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确定 |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分析 |
4.3.1 基于市域尺度的山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分析 |
4.3.2 基于县域尺度的山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分析 |
4.4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
4.4.1 基于市域的四大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
4.4.2 基于县域的山西省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
5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
5.1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象限图分析 |
5.1.1 象限图法概述 |
5.1.2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象限图分析 |
5.2 山西省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
5.2.1 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关系分类 |
5.2.2 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的空间分析 |
5.3 不同维度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
6 研究结论、建议及不足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3.1 创新点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简介 |
2.3 现代化流通对产业扶贫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 |
3.1 长治市概况 |
3.2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 |
3.3 特色农产品在产业扶贫中的成效 |
第四章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
4.1 流通现状 |
4.2 沁县沁州黄小米产业扶贫流通典型案例 |
4.3 主要问题 |
第五章 经验借鉴 |
5.1 山西阳高电商发展中的流通经验 |
5.2 湖北英山县神峰扶贫的流通经验 |
5.3 新疆巴楚留香瓜流通经验 |
5.4 重庆云阳产业扶贫中的流通经验 |
第六章 主要对策建议 |
6.1 夯实物流基础设施 |
6.2 实现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
6.3 积极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
6.4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完善配套物流 |
6.5 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好产销对接 |
6.6 优化农产品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期货交易 |
6.7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路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2.5 研究进展评述 |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环境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 |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7)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
1.3.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 |
1.3.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
2.2 耕地生态安全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人地关系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1.4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GIS空间分析法 |
3.3.2 基于改进的耕地生态足迹模型测度耕地生态安全 |
3.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
第四章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
4.1 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
4.1.1 1990-2015年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
4.1.2 1990-2015年非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
4.1.3 1990-2015年山西省耕地转林草地时空格局变化 |
4.2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 |
4.2.1 2000-2015年耕地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变化 |
4.2.2 2000-2015年耕地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变化 |
4.2.3 2000-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变化 |
第五章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定 |
5.3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4 估计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现代农业 |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2.1.2 现代农业的特点 |
2.1.3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创新经济理论 |
3 长治市发展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
3.1 区位交通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 |
3.1.3 交通条件 |
3.2 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
3.2.1 气候条件 |
3.2.2 土地资源 |
3.2.3 水资源 |
3.3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3.4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3.5 政策条件 |
3.6 文化教育条件 |
3.7 环境保护状况 |
3.8 旅游文化资源 |
3.9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
4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4.1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4.2 产业结构 |
4.3 龙头企业 |
4.4 品牌建设 |
5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生态效益 |
5.1.2 社会效益 |
5.1.3 经济效益 |
5.2 评价方法介绍 |
5.3 评价结果 |
5.3.1 数据的来源 |
5.3.2 长治市现代农业各项指标综合分析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6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 化肥农药使用过量,面源污染治理缓慢 |
6.2 农民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短缺 |
6.3 政府投入不足,筹资渠道不完善 |
6.4 基础建设滞后,发展后劲不足 |
6.5 种植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益不高 |
6.6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品牌建设步伐缓慢 |
6.7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质量监管有待提高 |
7 长治市发展现代农业对策建议 |
7.1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 |
7.2 鼓励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
7.3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 |
7.4 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
7.5 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
7.6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
7.7 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
7.8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
7.9 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山西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人口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人口经济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山西省人口分布基本特征 |
2.1 山西省人口概况 |
2.2 山西省人口分布基本特征 |
2.2.1 山西省县域人口分布特征 |
2.2.2 山西省市域人口分布特征 |
3 山西省经济分布基本特征 |
3.1 山西省经济概况 |
3.2 山西省经济分布基本特征 |
3.2.1 山西省县域经济分布特征 |
3.2.2 山西省市域经济分布特征 |
4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一致性水平分析 |
4.1 山西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状况 |
4.2 山西省县级尺度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 |
4.2.1 人口分布与经济空间一致性数量关系变化 |
4.2.2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一致性空间分布变化 |
4.3 山西省市级尺度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 |
4.3.1 山西省各市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变化 |
4.3.2 山西省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空间变化 |
5 山西省人口经济一致水平各类型地区发展条件分析 |
5.1 人口集聚远低于经济集聚地区发展条件 |
5.1.1 典型县域评价体系 |
5.1.2 发展条件分析 |
5.2 人口集聚略低于经济集聚地区发展条件 |
5.2.1 典型县域评价体系 |
5.2.2 发展条件分析 |
5.3 人口经济基本一致地区发展条件 |
5.3.1 典型县域评价体系 |
5.3.2 发展条件分析 |
5.4 人口集聚略高于经济集聚地区发展条件 |
5.4.1 典型县域评价体系 |
5.4.2 发展条件分析 |
5.5 人口集聚远高于经济集聚地区发展条件 |
5.5.1 典型县域评价体系 |
5.5.2 发展条件分析 |
6 山西省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6.1 人口集聚远低于经济集聚类型县域发展战略 |
6.2 人口集聚略低于经济集聚类型县域发展战略 |
6.3 人口经济基本一致类型县域发展战略 |
6.4 人口集聚略高于经济集聚类型县域发展战略 |
6.5 人口集聚远高于经济集聚类型县域发展战略 |
6.6 总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 |
1.5.1 创新点 |
1.5.2 主要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1.1 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2.1.2 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发展方式 |
2.1.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发展方式的立论依据 |
2.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立论依据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 |
3.1 区域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
3.2 区域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框架 |
3.3 场域视角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 |
3.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
3.4.1 制约因素 |
3.4.2 动力因素 |
3.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 |
3.5.1 由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型农业转变 |
3.5.2 由小规模兼业农业转向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转变 |
3.5.3 由环境掠夺型农业向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 |
3.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
4.1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区位条件 |
4.1.1 山西省的自然区位条件 |
4.1.2 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区位条件 |
4.2 山西省农业生产方式现状 |
4.2.1 农产品供给总量与结构 |
4.2.2 粮食生产总量与生产结构 |
4.2.3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
4.3 山西省农业经营方式现状 |
4.3.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4.3.2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 |
4.3.3 农业特色化经营发展情况 |
4.4 山西省农业管理方式现状 |
4.4.1 农业产业总体规划 |
4.4.2 农业扶持政策 |
4.4.3 农业产业管理水平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特征的实证分析 |
5.1 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
5.1.1 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法 |
5.1.2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
5.1.3 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的特征分析 |
5.2 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评价 |
5.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网络平台调查法 |
5.2.2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
5.2.3 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的特征分析 |
5.3 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
5.3.1 构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
5.3.2 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 |
5.3.3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
5.3.4 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的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场域视角下的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案例剖析 |
6.1 县域场域视角的农业管理方式分析 |
6.1.1 县域场域的发展调查 |
6.1.2 县域场域的分段抽样及典型特征 |
6.1.3 县域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合作社场域视角的农业经营方式微观验证 |
6.2.1 合作社场域的发展调查 |
6.2.2 合作社场域的典型模式 |
6.2.3 合作社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家庭场域视角的农业生产方式微观验证 |
6.3.1 家庭场域的发展调查 |
6.3.2 家庭场域的典型模式 |
6.3.3 家庭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及动力因素 |
7.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
7.1.1 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问题 |
7.1.2 农业经营中的人力资本问题 |
7.1.3 农业管理中的财政支农问题 |
7.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动力因素 |
7.2.1 外部动力因素 |
7.2.2 内生动力因素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8.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 |
8.1.1 向生产集约型农业转变 |
8.1.2 向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转变 |
8.1.3 向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 |
8.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8.2.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 |
8.2.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
8.3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8.3.1 发展“功能农业”,构建概念增长极 |
8.3.2 推进玉米去库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8.3.3 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和社群农业 |
8.3.4 增强果蔬品牌实力,推动杂粮、畜牧品牌建设 |
8.3.5 发挥家庭农场功能,推广人才带动型模式 |
8.3.6 打通“两点一廊道”,打造农业优势集聚区 |
8.3.7 成立山西省农业信用公司,激活社会资金 |
8.3.8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再造一元农业管理生态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屯留特色农业产值两个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山西金大定时期木构建筑营造背景及大木作特征研究[D]. 杨文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4]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性研究[D]. 张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D]. 白勇.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6]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 郑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孙森辉.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山西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D]. 赵欣.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D]. 武甲斐. 石河子大学, 2017(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