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雄虫论文-张琪文,花若晗,王聪,林嘉,宋学森

不育雄虫论文-张琪文,花若晗,王聪,林嘉,宋学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育雄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橘小实蝇,抗生素处理,肠道可培养共生菌,生物学参数

不育雄虫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文,花若晗,王聪,林嘉,宋学森[1](2019)在《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橘小实蝇是一种对果、蔬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害虫,应用昆虫不育技术(SIT)防治橘小实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手段,但辐照会使不育雄虫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肠道灭菌处理来探究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对橘小实蝇生物学及形态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处理组在不育雄虫的蛹重、逆境存活率以及竞争交配力等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另外,抗生素处理组和对照组不育雄虫的存活率曲线图表明处理组不育雄虫的寿命时长显着低于对照组,利用Weibull分布拟合模型判断得知两组橘小实蝇存活率曲线均符合基本模型中的Ⅰ型。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肠道可培养共生菌来改善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生理健康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思宁,黄居昌,叶光禄,陈家骅[2](2013)在《应用寄生蜂和不育雄虫防控田间橘小实蝇》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胡建峰,杨建全,陈家骅,黄居昌,季清娥[3](2011)在《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田间释放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研究了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经辐射后田间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雄虫经辐射后释放,第6天最远扩散距离可达207.89 m,田间最长存活期为15 d,与田间野生雌性橘小实蝇交配后,其卵不育率为91.15%,而对照区卵不育率仅为21.02%,达到了较好的释放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季清娥,郭庆亮,陈家骅[4](2011)在《ME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交配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研究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ME)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交配能力的影响,将来自橘小实蝇蛹色伴性遗传品系的羽化前2天的雄蛹,经100Gy的137Cs辐照(剂量率为1.00Gy/min),羽化后的不育雄虫达到10-12日龄时饲喂ME,分别以未饲喂ME的不育雄虫、野生普通种的雄虫作对照,野生普通种的雌虫作交配对象,对不育雄虫交配总次数、连续交配次数、交配竞争能力以及对野生雌虫再次交配发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雄虫可多次连续交配,一些雄虫连续交配次数可达到9次,但连续交配总次数、平均单头连续交配次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不育雄虫的累积交配次数为344.33±12.55次,单头平均交配次数为6.88±0.25次,与对照无显着差异;饲喂ME的不育雄虫与未饲喂ME的不育雄虫、野生雄虫同时与50头野生雌虫竞争交配时,饲喂ME的50头不育雄虫与50头野生种雄虫竞争时的交配成功率为44.67±2.40%,而未饲喂ME的不育雄虫的交配成功率为22.00±2.31%,二者间差异极显着(t=-6.8,P=0.002,MCI>0.5)。研究表明饲喂ME不能增加不育雄虫交配总次数及连续交配次数,但可以大幅提高不育雄虫的竞争交配能力;同时不育雄虫饲喂ME后对初次交配5日后的雌虫再次交配发生率没有显着影响,但可以提高初次交配10日、15日后雌虫的再次交配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核农学分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1)

王波,季清娥,陈家骅[5](2010)在《蛋白饵剂对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的引诱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橘小实蝇为研究对象,研究蛋白饵剂对不同日龄、不同释放密度不育雄虫的引诱作用,以及施用蛋白饵剂后不同时间、添加多杀菌素对不育雄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蛋白饵剂对不育雄虫的引诱率明显低于同日龄正常雄虫,5日龄时最高,分别为36.24%和48.93%,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引诱率会不同程度下降。不育雄虫释放密度对引诱率无显着影响,0.25~1.00头/m2的释放密度下引诱率为33%~58%。不论是挂瓶法引诱,还是混入0.02%多杀菌素后点喷,蛋白饵剂对不育雄虫的引诱效果均随蛋白饵剂施用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挂瓶法前2d引诱的不育雄虫数量占总引诱数量的65%,添加多杀菌素法该比例则达到80%,5d后这2种方法不再有引诱效果。残留的多杀菌素对不育雄虫无触杀作用。(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黄居昌,郑思宁,陈家骅,胡建峰,耿军灵[6](2010)在《柑橘园释放寄生蜂和不育实蝇雄虫防治橘小实蝇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福州柑橘果园开展释放橘小实蝇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和实蝇不育雄虫防治橘小实蝇的试验,结果表明: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平均扩散距离在100m以内;当距离放蜂中心点半径为10m时,害虫卵的平均寄生率高达70%;当距离放蜂点半径达70m时,平均寄生率降至6%,即随着距离放蜂点半径的扩大,寄生蜂的寄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以放蜂点为中心,统计东南西北不同方位相同半径范围内寄生蜂的寄生率,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期刊2010-11-26)

季清娥,宋芸,陈家骅[7](2009)在《甲基丁香酚对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简称ME)饲喂经过100 Gy ~(137)Cs辐照的橘小实蝇不育雄虫,测试ME对不育雄虫的影响,探讨协调田间综合防控橘小实蝇过程中性诱灭雄与不育技术应用的矛盾。对羽化后8 d的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饲喂ME,在饲养条件下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分,以未饲喂ME的同龄不育雄虫作对照,观察寿命;在饲喂ME后的次日下午测试不育雄虫的交配竞争能力;以及分别在饲喂ME后的第1、3、5、7、9天,测试饲喂ME后的不育雄虫对ME的趋性。结果显示饲喂ME的不育雄虫平均寿命为17.54±4.48,显着短于对照组;交配竞争系数为0.59±0.046 6,大于0.5,增强了交配竞争力;对ME的趋性显着低于对照组。(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期刊2009-11-18)

季清娥,杨慧,陈家骅,胡美玲[8](2009)在《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雄虫间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和福建7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雄虫共3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COI)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在获得的650bp序列中,共有72个变异位点、32个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3种;对所有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散乱,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族群;结合遗传变异指数(Fst)和净遗传距离(Da)分析认为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虫源间、不同来源的野生虫源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较低。研究认为应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橘小实蝇,在饲养过程中需针对不同防治区引进野生虫源复壮,以确保不育雄虫和野生虫源相匹配,提高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彭镇华,王善武,崔应时[9](1994)在《桑天牛成虫行为及雄虫辐射不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了桑天牛成虫行为,初步研究了60Coγ射线对雄虫的辐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雄虫占60%,飞翔能力强寿命长,雌雄虫需在构、桑树上进行补充营养,交尾均不止1次,雌虫产卵量大;60Coγ射线对雄虫取食、活力、寿命、交尾及孵化幼虫,均有明显影响,雄虫不育剂量的上限为163.2G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S1期)

T.J.Ennis,李兆麟[10](1985)在《用不育雄虫防治云杉芽卷叶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杉芽卷叶蛾(Choritoneura fumierana)是北美东北部为害最大的鳞翅目害虫。它使加拿大的很多地区以及美国的部分地区的金钱云杉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种卷叶蛾是一种当地土生害虫,在不进行防治的森林中大约30年严重为害一次。由于存在取样问题,平常年份种群密度的估计不很确切,但每公顷成虫数约为100—5000头。为害猖獗时幼虫密度能达到每平方米针叶1000头,因而每公顷100,000到1000,000头成虫还可能是最保守的估计.(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1985年S1期)

不育雄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育雄虫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琪文,花若晗,王聪,林嘉,宋学森.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2].郑思宁,黄居昌,叶光禄,陈家骅.应用寄生蜂和不育雄虫防控田间橘小实蝇[J].生态学报.2013

[3].胡建峰,杨建全,陈家骅,黄居昌,季清娥.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田间释放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季清娥,郭庆亮,陈家骅.ME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交配能力的影响[C].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核农学分会论文集.2011

[5].王波,季清娥,陈家骅.蛋白饵剂对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的引诱作用[J].核农学报.2010

[6].黄居昌,郑思宁,陈家骅,胡建峰,耿军灵.柑橘园释放寄生蜂和不育实蝇雄虫防治橘小实蝇试验[C].第叁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2010

[7].季清娥,宋芸,陈家骅.甲基丁香酚对橘小实蝇辐照不育雄虫的影响[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2009

[8].季清娥,杨慧,陈家骅,胡美玲.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雄虫间遗传分化[J].核农学报.2009

[9].彭镇华,王善武,崔应时.桑天牛成虫行为及雄虫辐射不育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

[10].T.J.Ennis,李兆麟.用不育雄虫防治云杉芽卷叶峨[J].核农学报.1985

标签:;  ;  ;  ;  

不育雄虫论文-张琪文,花若晗,王聪,林嘉,宋学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