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物;总高测量;垂直度测量;测量定位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兴建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施工阶段都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从基础施工、建筑物定位、场地平整,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都离不开测量定位。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垂直度测量、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总高测量、标高测量、轴线放样、标高复核等。本文就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控制进行研究。
2.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控制
(1)建筑物的定位选择。
应该根据建筑物占地面积和平面布局特点来选择建筑物的测量定位,如按道路中心线,或者原有建筑物进行测量定位,那么定位选择的依据就是外廓完整、永久性的建筑。如测量定位是按城市控制点进行,那么定位选择的依据就应该选择高精度的方向、点位;如测量定位是按建筑红线桩,那么定位选择的依据就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也就是建筑红线),同时,较短的边还应该采用长的已知边去测量定位。
(2)建筑物的定位方法。
建筑物的定位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极坐标法定位、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定位,极坐标法定位适用于定位任意形状的建筑物,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情况;直角坐标法定位适用于定位矩形建筑物,其方法精度较高、施测方便、计算简单,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如果在测量定位的过程中,出现难以量距的问题,那么定位的时候就可以选用角度交会法。由于测设误差,若三条方向线不交于一点时,会出现一个很小的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当误差三角形边长在允许范围内时,可取误差三角形的重心作为点位。而距离交会法较为适宜测量建筑施工中细部位置,它大多应用于测设点和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整尺,且量距方便、建筑场地平坦的地方,可以根据两段已知距离来将点的平面位置交会出来。
(3)建筑物定位测量。
建筑物定位测量应该注意加强内业和外业的检核,遵循“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建筑物测量定位之前,应该预先校正、检验定位测量所使用的工具、仪器,如果检验不合格,就不能采用。同时,建筑单位还应该给施工单位确认建筑物的角坐标,提供相应的规划测量位数据。建设单位要预先审核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确定好施工总平面定位图,并与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接,此外,复验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坐标点。如果误差很小,那么验收合格;如果误差很大,那么就应该与设计协商解决这些问题,待修正之后再进行正式的定位。
而在施工现场务必应该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同时,还要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及时保护水准点,避免受到破坏。通过高程控制网,可以传递和测量建筑物高程;通过平面控制网,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放线和测量定位。在工程定位后,建设单位应该组织总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之后,那么才能够开始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
3.建筑物的总高测量及垂直度测量控制
(1)建筑物的总高测量方法
建筑物总高点的昂角可以通过经纬仪来对其进行测量,同时,运用±0.00基线和经纬仪之间的测量距离。经纬仪的高度可以通过±0.00基线测出,再结合总高点昂角,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总高点和经纬仪之间的高度,最后得出建筑物的总高。当然,随着测量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也可以通过红外线测量仪直接得出其总高度。
假设在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Hd=8.500m,而附近有一个水准点只高程为8.350m,现要求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测设到木桩上。在B和水准点A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水准点上立尺,若尺上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程8.350+1.050=9.400m。根据视线高程和室内地坪高程即可算出桩点尺上的应有读数为9.400-8.500=0.900m然后在B点立尺,使尺根紧贴木桩一侧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水平视线在尺上的读数为0.900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000标高的位置。
当要测定楼的标高或安装厂房内的吊车轨道时,只用水准尺已无法测定点位的高程,就必须采用高程传递法,即用钢尺将地面水准点的高程(或室内地坪±0.000)传递到楼层地坪上或吊车梁上所设的临时水准点,然后再根据临时水准点测设所求各点的高程。
(2)建筑物的垂直度
第一次对建筑物垂直度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建筑物还没有开始装修、但是建筑物主体基本已经封顶完毕的时候。第二次测量可以选择在建筑物主体装修竣工之前进行。可选用经纬仪和吊垂线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建筑物装修之前,将垂线从建筑物屋面的边轴线处吊下,然后再采用经纬仪来与垂线相互垂直,在同轴与底层处垂线形成的轴线偏差,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垂直度偏差。建筑物装修之后,垂线就能够直接从屋面的外墙大角处吊下,其垂直可以采用经纬仪对其进行控制。垂直度偏差实质上就是垂线在大角与底层形成的偏移。
参考文献
[1]黄达东.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1(08):123-125.
[2]刘金亮,郑爱民,张晓雷.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10,27(07):115-117.
[3]李静,薛洪春.谈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18(17):145-148.
[4]吴东起.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4(28):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