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悬沙输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IKE,MT模块,悬沙扩散,航道疏浚,金塘港
悬沙输移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锡钰,耿宝磊,赵鹏,黄美玲[1](2019)在《航道疏浚施工期悬沙扩散输移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航道疏浚的水下开挖作业扰动海床底泥使之悬浮扩散,影响海洋环境。模拟悬浮泥沙随水流运动的扩散输移过程,预测分析对周边海域的影响,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参考。采用MIKE21 HD模块建立浙江金塘港海域二维潮流模型,并利用实测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MIKE MT模块模拟悬沙的扩散输移过程,计算得到悬沙的浓度大小与潮流流速成反比关系,结合该海域张潮期流速小于落潮期流速的特征,将疏浚的施工时间分为涨潮期施工和落潮期施工,分别计算不同施工期的悬沙扩散输移过程。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悬沙的扩散输移与潮流流速和流向以及岸线相关;涨潮期施工,悬沙浓度大于1mg/L的包络面积最大为0.93 km~2,落潮期施工的最大面积为1.62 km~2;选择落潮期进行疏浚施工将有效地降低悬沙对周边海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9-08-23)
赵金鹏,范代读,涂俊彪,张悦,刘伟[2](2018)在《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春季水文环境特征及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春季航次观测数据,分析了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温度、盐度及浊度等水文环境要素特征;并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该区兴化湾南日水道连续观测站位资料,以揭示该海域悬沙输移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春季兴化湾及邻近海域温盐变化受木兰溪径流、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共同控制,湾外东南侧海域受高温高盐台湾暖流控制,西北侧近岸海域受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流显着影响。调查海域悬沙浓度总体较低,外海泥沙通过南日水道向兴化湾内输移,但净输运量非常有限,仅为0.32×10~(-4)kg/(m·s)。平流输沙与潮泵输沙是南日水道泥沙净输运的主要机制,底沙再悬浮作用较显着,且剪切扩散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郝林杰,邵宇阳,童朝锋[3](2018)在《长江口北槽悬沙输移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了分析,将悬沙通量分解成了8个动力项,从平流输沙、潮泵效应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叁方面综合分析了长江口北槽的悬沙输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文资料实测年份时,北槽输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来沙;平流输沙项占总体净输沙的比重最大;潮泵输沙所占比例较小;航道内的各测点的垂向净环流输沙主要受欧拉余流控制;深水区悬沙含量垂向变化明显,河口浅水区,表底余流方向不同,垂向净环流输沙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杨林[4](2017)在《废黄河口海域悬沙时空变化及输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近岸海域主要由海州湾海域、废黄河口海域、淮河口海域、辐射沙洲与长江口北支口外海域等组成,具有形态独特、成因复杂的辐射沙脊群,并一直处在潮流、波浪和径流等海洋水动力因素作用下,具有极其复杂的运动规律。其研究多年来备受众多海洋学者的关注。悬浮泥沙的运输和堆积,是研究水下叁角洲、海底沙脊和近岸浅滩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该区域悬浮泥沙分布特征和悬浮泥沙输运的控制因素,不仅可以了解河口及海岸的演变规律,而且对近岸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研究和理论支持。本文基于2012年冬季(收集)和2014年冬季在废黄河口海域进行的定点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通量机制分解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黄河口海域的输水和输沙过程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悬沙输运过程对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在进一步了解河海岸物质输运机理、揭示废黄河口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的原因以及淤泥质岸线的治理维护等方面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废黄河口海域各站位在每个涨落潮周期出现1至2个明显的含沙量峰,峰值的个数、出现时间及峰值悬沙浓与各站位所处位置、涨落潮动力过程、盐水楔运动、盐度产生的水体密度分层等密切相关。近岸区域在盐淡水交汇地带,盐都分布通过影响涨潮期间流速垂向分布进而影响悬沙浓的时间变化过程;盐度密度分层能够减弱水体紊动强度和水流挟沙量,其对紊流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小潮期间离岸区域部分站位潮周期含沙量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在涨落潮高流时段和涨潮流转落潮流时段,泥沙再悬浮对含沙量变化也有重要影响。运用瞬时物质输运分解法分析废黄河附近海域获取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总结出废黄河口海域的悬沙输运机制。总体而言,余流主要受欧拉余流控制,斯托克斯余流的流速相对较小。近岸和离岸区域的净输水量基本与欧拉余流的流速的空间分布相一致,离岸区域的单宽净输水量较大,近岸区域的较小。欧拉余流的流向与净输水的方向相似。近岸区域的含沙量相对较大,均值为0.988kg/m3;离岸区域的含沙量相对较小,均值为0.251kg/m3,与各站点的潮流流速的空间分布正好相反。废黄河口海域悬沙输移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平流输移项和潮泵输移项,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平均流输移项。悬沙输移过程对废黄河口海域的水下岸坡的冲淤变化有重大影响。近岸区域的输沙方向为离岸,离岸区域的输沙方向为向岸,但近岸输沙的量值要大于离岸区域。近岸区域的底层泥沙受到波浪和潮流的作用,经过起动、悬浮和输送等过程,从而对水下叁角洲造成侵蚀。(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7-05-01)
樊立东,童朝锋,孟艳秋[5](2016)在《博贺湾海域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多个动力项,并分别从平流输沙、潮泵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叁方面分析了悬沙输移机制。结果表明: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拉格朗日余流基本沿涨潮方向,离岸越远,余流值越大,欧拉余流大小与拉格朗日余流相近,斯托克斯余流接近于零;平流输沙在悬沙净输移中占主导作用,其中欧拉余流输沙作用方向与涨落潮优势流相关;博贺湾海域潮泵效应输沙作用不强,潮泵作用由涨落潮潮流和含沙量在潮周期的不对称性引起;垂向余环流输沙作用很弱,垂向净环流输沙和拉格朗日余流和含沙量的垂向分布有关。(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6年06期)
朱佳骅,孟艳秋,童朝锋,时健[6](2016)在《福建围头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福建围头湾大潮期间潮汐、潮流、悬沙实测资料,分析水流输运,同时利用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平流项、潮泵效应项和垂向净环流输移项,对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金门岛东侧余流,部分流向湾口,部分流向安海湾。金门岛与大嶝岛之间的余流,沿涨潮流向湾内,悬沙净输移方向和余流方向保持一致;平流输沙对悬沙净输移起主导作用;水域潮泵输沙贡献较大;垂向净环流输沙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6年02期)
童朝锋,郑联枭,孟艳秋,时健[7](2016)在《兴化湾悬沙输移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处理兴化湾各测站的水沙实测资料,通过探讨平流输沙、潮泵效应输沙、垂向净环流输沙机理,分析研究了兴化湾海域悬沙输移特征,进而讨论了净输沙对研究区域地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潮汐作用下,外海泥沙沿兴化水道与南日水道向湾内输移,但对湾内淤积产生的影响较小;平流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对悬沙的净输移起主要作用,水深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受平流输沙的控制,而浅水区垂向净环流输沙影响更强;潮泵输沙以悬沙与潮流变化相关项为主,输沙量小于平流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的输沙量;浅水区垂向各层余流方向不一致,悬沙各层混合均匀,深水区表底层的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含沙量垂向变化明显;输沙造成湾顶淤积,造成海湾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陆源泥沙。(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樊咏阳[8](2016)在《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悬沙输移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区域是河流入海水沙等物质汇集的场所。径流动力与海洋动力的相互作用强弱交替、动态变化,造成了入海河口独特的水沙运动、地貌演变特性。河口区域是内陆通向海洋的门户,往往经济发达,分布有重要的港口、航道,其在径、潮相互作用影响下的水沙输移、地貌演变及趋势预测历来受到广大学者及工程师的关注。如何结合径潮相互作用的变化特点及成因,分析其在河口悬沙输移、地貌变化中的影响作用是河口泥沙运动、河床演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研究河口盐分运移、咸潮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长江是世界第叁长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口是长江水沙入汇东海的重要区域。广义来说,长江口范围自安徽省大通县至长江口外绿华山潮位测站,自上而下呈逐渐放宽的喇叭状。在叁峡水库蓄水拦沙作用影响下,入海径流洪峰削减,流量坦化,泥沙输运量急剧减少,深刻改变了河口区域的径流特性,径潮相互作用势必调整,同时还会导致河口区域的悬沙输移、盐度分布、地貌形态等特性发生改变。已有研究关注到了在径潮相互作用中,径流、潮汐动力的改变对水、沙、盐等指标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存在径流控制河段向着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然而,这些研究中对长江河口束窄段、分汊段不同部位受径流调节、地貌变化影响下,径潮流相互作用中径流控制作用增强还是潮汐控制作用增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水库蓄水后,入海泥沙不同组分及其来源问题缺乏定量分析;对入海水沙条件以及径潮相互作用变化下,河口悬沙的粒径分布调整、分组沙输移规律变化的研究稍显不足。为此,本文根据长江大通以下河段近60年来的水文、地貌数据,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揭示了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及成因,并结合泥沙运动规律以及地貌形态的变化过程,分析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不仅对河口航道整治、取水工程等工程设施的兴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水沙运动的响应特点及机制,河口河床演变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径潮相互作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临界指标。基于平均潮位、月均潮差、径流流量的实测结果以及MIKE21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多年变化中,入海径流、外海潮汐以及地貌变化是影响径潮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年内各站点月均潮差与径流流量、外海潮汐的相关关系,验证结果良好。通过径流流量增大的同时该站点潮差是否存在减小趋势为判别标准,划分了径流控制河段及潮汐控制河段。徐六泾断面以上,当地形发生冲刷时,潮汐动力增强,月均潮差增大,径流控制河段平均潮位降低,潮汐控制河段平均潮位抬升。徐六泾以下分汊河道,北支河宽束窄引起月均潮差增大,平均潮位抬升;南支冲刷后,南支月均潮差、平均潮位减小,但由北支进入河口的潮汐动力增强,徐六泾以上潮差抬升。拦门沙冲刷后,进入口内潮汐动力增强,各站均存在月均潮差增大,平均潮位降低的现象。建立了径流控制河段向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判断指标。以径流流量增大同时该站点潮差是否存在减小趋势为判别标准,划分了径流控制河段及潮汐控制河段。建立潮径比指标并利用M-K方法对径流控制河段向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临界界面的变化存在洪枯季的差异。洪季,当潮径比小于1.31时,临界界面下移至江阴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1.20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天生港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0.89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徐六泾站下游。枯季,当潮径比小于2.23时,临界界面下移至江阴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2.15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天生港站下游,枯季界面不会下移至徐六泾下游。(2)河口悬沙输移规律及其与入海泥沙、径潮相互作用的关系。叁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各组分出库泥沙输运量均出现了大幅度减少,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沿程各站的分组输沙量的研究,得出了各组分入海沙量的变化趋势及来源,各组分入海泥沙量均呈现减小趋势且来源发生变化,叁峡水库蓄水前,d<125μm的入海泥沙中,宜昌站补给量超过70%,河床、湖泊、支流入汇补给累计不超过30%。叁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补给减小,河床补给量增大。至2009年,d<31μm的入海泥沙中河床补给约为40%,湖泊补给约30%;d>31μm的入海泥沙,河床补给超过70%,宜昌补给不足15%。入海沙量的变化也引起了河口各段面悬沙浓度的同步减小及中值粒径同步细化。同时,由于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径流控制河段与潮汐控制河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徐六泾测站为例,洪季,该断面为径流控制河段时,悬沙输移基本收大通入海泥沙影响,中值粒径与大通站中值粒径发生同步变化;枯季,该河段为潮汐控制河段,悬沙输移主要受潮汐动力影响,悬沙中值粒径变化不大,与大通站悬沙中值粒径的减小趋势不一致。由于径潮相互作用中,涨落潮流路差异,入海汊道中泥沙存在分选现象,存在南粗北细的变化特征,北槽悬沙细化是引起回淤量增加的原因之一。(3)地貌特性变化及其与入海泥沙、径潮相互作用关系。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长江河口区域自1950年代以来,整体上经历了由淤积逐渐转为冲刷的过程,伴随着入海泥沙的进一步减少,2009年以后,主要淤积区域仅剩拦门沙附近以及北支口内,这一变化将引起了径潮相互作用中潮汐动力的减弱、径流动力的增强,临界转换界面上溯。以长江口南支河段为例,研究入海沙量变化影响下,滩槽演变规律的变化。伴随着入海沙量的锐减,南支河段逐渐由冲槽淤滩转为冲滩淤槽,洲滩面积变化与入海沙量的锐减响应关系良好,维持洲滩面积冲淤平衡的临界入海沙量约为3.5亿吨/年。在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洲滩位置发生移动,同样取潮径比为指标衡量洲滩位置变化,潮径比越小,洲滩下移速率越大,潮径比越大,洲滩下移速率越小。(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4-01)
权永峥,边淑华,刘建强,冯秀丽,王景川[9](2015)在《黄河口挑河河口悬沙分布与输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测资料对黄河废弃河道挑河河口段的悬沙分布及输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河河口段悬沙浓度与潮流流速正相关,风浪作用则导致悬沙质量浓度大大提高;在空间尺度上悬沙浓度呈河口高、河道上游低的特点;挑河河口附近,涨潮流输沙明显占优势,向河道内侧,悬沙输移率有所降低,且逐渐转变为落潮输沙占优势。结合河口外侧海域冲淤演变趋势以及悬沙输运动力机制,认为河口段河道总体处于弱淤积状态,而风浪作用可以加速河道淤积。本研究可为挑河的河口演变和航道整治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张二凤,陈沈良,谷国传,杨海飞,王如生[10](2015)在《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及输移的时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4次洪枯季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垂向分布、纵向分布和悬沙输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过程在大中潮期以M型(双峰型)为主,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多出现V型,上段在枯季可出现涨潮单峰型;小潮期可出现无峰、单峰或双峰型。涨、落潮悬沙浓度峰值及均值,在枯季多涨潮大于落潮,洪季中小潮特别是小潮期易出现落潮大于涨潮;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易出现落潮大于涨潮。悬沙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在大中潮期与悬沙的潮周期变化型式有关,其中M型存在显着的洪枯季差异。纵向上,最高悬沙浓度在枯季出现于中段灵甸港至叁和港之间及附近河段,洪季则在下段叁条港附近。潮周期悬沙净输移,枯季大多向陆特别是大中潮期,洪季中上段大多向海,下段大潮期多向陆、中小潮易出现向海;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易出现向海。(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悬沙输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16年春季航次观测数据,分析了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温度、盐度及浊度等水文环境要素特征;并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该区兴化湾南日水道连续观测站位资料,以揭示该海域悬沙输移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春季兴化湾及邻近海域温盐变化受木兰溪径流、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共同控制,湾外东南侧海域受高温高盐台湾暖流控制,西北侧近岸海域受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流显着影响。调查海域悬沙浓度总体较低,外海泥沙通过南日水道向兴化湾内输移,但净输运量非常有限,仅为0.32×10~(-4)kg/(m·s)。平流输沙与潮泵输沙是南日水道泥沙净输运的主要机制,底沙再悬浮作用较显着,且剪切扩散效应也不容忽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悬沙输移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锡钰,耿宝磊,赵鹏,黄美玲.航道疏浚施工期悬沙扩散输移数值模拟[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9
[2].赵金鹏,范代读,涂俊彪,张悦,刘伟.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春季水文环境特征及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3].郝林杰,邵宇阳,童朝锋.长江口北槽悬沙输移机理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4].杨林.废黄河口海域悬沙时空变化及输移特征[D].上海海洋大学.2017
[5].樊立东,童朝锋,孟艳秋.博贺湾海域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
[6].朱佳骅,孟艳秋,童朝锋,时健.福建围头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水道港口.2016
[7].童朝锋,郑联枭,孟艳秋,时健.兴化湾悬沙输移机理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
[8].樊咏阳.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悬沙输移影响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6
[9].权永峥,边淑华,刘建强,冯秀丽,王景川.黄河口挑河河口悬沙分布与输移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15
[10].张二凤,陈沈良,谷国传,杨海飞,王如生.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及输移的时空变化[J].海洋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