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装配线论文-段孟轲

柔性装配线论文-段孟轲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装配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柔性装配线,教学平台,轨迹规划,免疫遗传算法

柔性装配线论文文献综述

段孟轲[1](2019)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柔性装配线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旨在提高我国的制造水平。智能制造作为其中一个重点工程,它的建设离不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的参与,由他们来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系统的设计工作。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紧跟制造业发展的步伐,开展相关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因此,需要开发出一款能体现出智能制造理念、面向高校教学的科教设备。柔性线应用到较多智能制造技术,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方式灵活,扩展性强等优点,逐渐被国内制造企业应用于生产之中。本文以柔性线为模板,设计了一款柔性装配线教学平台,其主要由零件存放模块,物料输送模块以及组装模块组成,具有仓储,运输以及装配功能,能够完成齿轮泵的组装工作。该平台集中了机电控制技术、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与通信技术,其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便学习者根据功能需要对其进行组装。借助Unity3D引擎为该平台开发配套的教学软件,使用C#语言为软件中的叁维模型编写运动控制程序,使用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各模块的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调试以及生产节拍的规划等训练。为教学软件中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开发轨迹规划和轨迹优化功能;使用非均匀五次B样条在关节空间内为机器人规划搬运轨迹,使机器人关节的运动光滑平稳;借助免疫遗传算法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减少机器人的运动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能耗评价函数对优化结果进行二次寻优,找出与最短运动时间接近,但能耗评价值更小的运动时间作为最终优化结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韩松[2](2018)在《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电动装置总成在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对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使轴承与密封件安装、蜗轮蜗杆主传动转矩装调可靠性、电控组件功能检控、传动配合位置精度调整等满足工艺要求。对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的工艺目标进行了分析,确认装配线设计合理,满足大批量作业需求,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气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姚相宜[3](2018)在《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同时以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制造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要求中国制造业要精准的抓住未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流中的创新机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因此,在信息化革命的大环境下,“智慧制造”的出现进一步促使制造型企业向协同物联网、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工厂等方向转型。当今制造业环境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需求挑战。在制造业中,装配以其制造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特点成为制造业研究与转型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以飞机、机车、轮船等为代表的重型复杂产品装配作业更是占据整个制造过程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其市场需求少、覆盖率低、定制化要求高的特点,其制造行业的转型往往被忽视,相关信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欠缺也拖慢了重型产品装配水平。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分析装配过程信息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所提出的将装配过程深度数字化、信息化、结构化建立工序、物料、资源叁维一体的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孪生思想提出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SFAS)的理念。通过建立虚拟工位与虚拟生产线实现对物理环境的映射,将装配过程的柔性化转化为工位的柔性化。针对重型产品装配过程自身的特点,采用基于物料的专业模块化装配线平衡算法,简化装配过程难度的同时使得系统算法更贴合实际。同时明确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功能需求,并分别从概念模型、交互流程、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具体论述。最后,通过装配线管理系统在Q所制造公司装配过程的应用,对系统内部装配线平衡算法进行验证,并对系统的运行界面进行描述,总结该系统实施的辅助措施。最终系统在企业的成功应用证明文章所提的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理念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余华峰,江强强,张祖辉[4](2017)在《基于IE的双作用离合器柔性装配线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企业双作用离合器装配线生产效率不高、柔性低,难以适应生产计划要求的不同生产节拍,基于精益生产的思想,运用工业工程分析方法对双作用离合器装配线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分解作业内容,合并工序,更换设备,优化工位器具,并给出了装配线两种不同生产节拍的人员布置情况。通过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得出改善结果:生产节拍降低了很多,装配线平衡率和产能得到较大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7年05期)

任进丽,刘乐斌,张勇[5](2017)在《轮毂总成柔性装配线自动化在线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型商用车轮毂总成柔性化装配线的在线检测要适应多种类型轮毂总成自动装配过程中自动线检测的要求,实现自动扫码,自动生成随机装配卡,同时保证所有装配工序在线监控并自动保存检测数据作为产品售后追溯、质量分析使用,提升产品装配质量,节省人力,增加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轮毂总成柔性化装配线在线检测的功能实现及记录数据的传输应用。(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师》期刊2017年03期)

杜泽[6](2016)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阀门柔性装配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来自于某企业的横向课题“分体式蝶阀的结构设计以及阀门柔性装配线的设计”。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阀门柔性装配线的设计,该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阀门柔性装配线的平衡设计以及不同品种阀门投产排序的设计。本文首先对阀门柔性装配线进行数学建模。结合对企业实际调查的结果,本文设计了阀门柔性装配线的总体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阀门柔性装配线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同时,完成对待装配阀门的结构以及装配工序的分析。针对粒子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出现的离散性差以及搜索能力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离散化算法,并结合模拟退火、禁忌搜索等算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其搜索能力的改进算法;通过不同算例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由于不同品种阀门装配过程中装配任务以及装配时间存在差异,阀门柔性装配线平衡设计的难度大大增加,本文通过对不同阀门装配工序的分析与归并,建立了以工作站数目、工作站负载波动指数以及装配线耦合程度为优化目标的阀门柔性装配线模型;在算法求解过程中,结合启发式算法以及随机算法,设计了初始粒子群的生成算法,并通过归一化方法与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了适应度函数;在求解结果的基础上,通过EM-Plant仿真分析,完成缓冲区的设计。针对因阀门投产顺序不同造成的库存成本、时间成本的差异,本文在对设计完成的阀门柔性装配线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库存成本、工艺辅助时间、时间准备成本为优化目标的阀门投产排序模型;通过归一化与多目标优化的方法设计了适应度函数,完成投产排序的设计,并与只考虑工艺辅助时间的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本文投产排序的优越性。通过上述的研究,本文最终设计了一条工作站数目最小、各工站负载波动较小、耦合性较好的阀门柔性装配线;并为企业设计了一个生产批次内的装配工作的安排,按照该投产顺序安排生产,企业的总成本最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海涛[7](2016)在《数字化智能柔性装配线在DCT变速器试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公司DCT系列变速器数字化智能装配线的应用,实现了DCT系列变速器分序流水作业,保证了DCT系列变速器的装配质量。(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6年02期)

何家盼,卫瑞元,刘雅云[8](2015)在《柔性装配线缓冲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柔性装配线缓冲区设计问题,采用数学方法与仿真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合理的缓冲区。利用e M-Plant软件进行仿真,找出柔性装配线的瓶颈工位位置;再利用装配线可用度与缓冲区容量之间的关系;设置满足要求的最小缓冲区容量;通过e M-Plant软件仿真,验证缓冲区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5年05期)

张惠煜,陈庆新,毛宁[9](2015)在《基于排队网的柔性装配线设备优化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面向资源的工程订货生产方式下柔性装配线生产系统的设备配置问题,以最小化设备投资成本为目标,建立了具有系统产能(产出率)和订单交货期(生产周期)双重约束的优化模型。由于该优化问题是一个随机非线性的整数规划问题,首先基于具有有限缓冲区的开排队网建模方法,提出扩展近似计算的方法求解系统性能指标值,并给出缓冲区容量配置与设备配置的约束关系。然后提出一种启发式优化算法求解设备优化配置方案。最后设计两类算例,算例一将扩展近似法的求解结果与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扩展近似法的精确性;算例二通过案例的求解确定合理的设备配置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5年12期)

黄文进[10](2014)在《驱动桥柔性装配线MES数据模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面向车间生产的管理信息系统。MES能够把企业计划管理层和车间控制层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的断层得以减小或消失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现代企业中,MES已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管理系统。论文按照“研究的必要性——详细研究——实例验证”的思路对驱动桥MES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对MES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驱动桥MES研究的必要性。研究了驱动桥产品体系、驱动桥装配工艺、生产线、企业组织结构和用户权限,并分别进行了抽象;在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驱动桥MES各模块及整体的数据模型,并分别给出了概念模型及物理模型描述。研究了MES的业务流程,给出了涉及到设备、生产部门、生产调度部门、生产计划部门、销售部门等工厂五大区域的MES业务流程图;研究了MES数据流,给出了MES数据流图及MES与PCS之间的数据流图;研究了MES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归类并分析了MES与ERP、PCS之间需要流通的信息并给出MES与ERP、PCS集成的中间表结构。最后以某车桥公司的驱动桥MES为例,阐述了驱动桥MES的研发过程。参考ISA95所给出的MES参考模型,并综合用户提出的需求,制定了实际MES项目的总体需求;根据需求,设计了项目中MES的系统网络结构图和功能结构图;以软件的“系统管理模块”、“生产计划管理模块”和“质量管理模块”等为例,阐述了软件功能,从而验证了论文所研究的驱动桥MES数据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4-04-02)

柔性装配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保障电动装置总成在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对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使轴承与密封件安装、蜗轮蜗杆主传动转矩装调可靠性、电控组件功能检控、传动配合位置精度调整等满足工艺要求。对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的工艺目标进行了分析,确认装配线设计合理,满足大批量作业需求,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装配线论文参考文献

[1].段孟轲.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柔性装配线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韩松.电动装置总成柔性装配线工艺研究[J].上海电气技术.2018

[3].姚相宜.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江苏大学.2018

[4].余华峰,江强强,张祖辉.基于IE的双作用离合器柔性装配线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7

[5].任进丽,刘乐斌,张勇.轮毂总成柔性装配线自动化在线检测[J].汽车工艺师.2017

[6].杜泽.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阀门柔性装配线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王海涛.数字化智能柔性装配线在DCT变速器试制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

[8].何家盼,卫瑞元,刘雅云.柔性装配线缓冲区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5

[9].张惠煜,陈庆新,毛宁.基于排队网的柔性装配线设备优化配置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

[10].黄文进.驱动桥柔性装配线MES数据模型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标签:;  ;  ;  ;  

柔性装配线论文-段孟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