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黄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黄泥,晚稻,“3414”试验,回归分析
红黄泥论文文献综述
管建新[1](2018)在《祁东县红黄泥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选择祁东县代表性土种(红黄泥)进行了杂交晚稻"3414"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相对产量分别为62.9%、74.5%、91.3%;全肥区氮、磷、钾单位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98 kg/100 kg、1.00 kg/100 kg、2.68 kg/100 kg;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89%、22.16%、46.4%;每667 m2最佳产量为501.2 kg,每667 m2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0.18 kg、2.05 kg、2.69 kg。(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18期)
彭星辉[2](2013)在《熟红黄泥春玉米NPK肥料效应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肥料效应模型试验方案,在熟红黄泥土上进行春玉米N、P、K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P、K施肥比例和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有直接影响,其中氮肥施用量影响最大,3种元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K>P。(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胡召华[3](2013)在《湘潭市红黄泥和麻砂泥早晚稻肥料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湘潭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开展"3415”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了湘潭市红黄泥和麻砂泥条件下氮、磷、钾和有机肥在早、晚稻上的增产效应,据此建立了湘潭市红黄泥和麻砂泥条件下早、晚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模型及其施肥参数,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施肥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红黄泥条件下早稻的地力产量、地力贡献率、有机肥和化肥增产率分别为4582.8kg/hm2、65.44%、10.40%和24.16%,晚稻依次分别为5276.5kg/hm2、65.94%、7.34%和26.72%,其地力产量和化肥的增产率均低于晚稻,而地力贡献率和有机肥的增产率则高于于晚稻;麻砂泥条件下早稻的地力产量、地力贡献率、有机肥和化肥增产率分别为4553.0kg/hm2、63.79%、11.46%和24.75%,晚稻依次分别为4927.5kg/hm2、65.80%、6.73%、27.48%,其地力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化肥的增产率均低于晚稻,而有机肥的增产率则高于晚稻。2、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对早、晚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在红黄泥和麻砂泥条件下,早、晚稻氮肥的农学效率为9.59kg/kg~12.85kg/kg、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1.27kg/kg~24.57kg/kg、钾肥的农学效率为11.12kg/kg~13.91kg/kg,(?)种化肥的增产效率因土壤、水稻和肥料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且化肥的农学效率随其用量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早、晚稻产量与3种化肥施用量的关系都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r)在0.9663~0.9996之间。3、采用叁元二次函数能够很好地拟合化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在红黄泥条件下,早稻的肥料效应模型为Y=4819.15+14.17N+15.86P+18.27K-0.07N2-0.21P2-0.14K2+0.06NP+0.03NK-0.04PK (r=0.9913),晚稻肥料效应模型为Y=5467.79+11.88N+35.68P+15.29K-0.05N2-0.71P2-0.11K2+0.08NP+0.04NK-0.03PK(r=0.9940);麻砂泥条件下,早稻的肥料效应模型为Y=4808.36+15.01N+21.97P+12.81K-0.08N2-0.32P2-0.12K2+0.06NP+0.06NK+0.01PK(r=0.9866),晚稻肥料效应模型为Y=5096.42+15.87N+38.10P+4.26K-0.05N2-0.54P2-0.09K2-0.07NP+0.05NK+0.13PK (r=0.9955)。4、根据肥料效应模型进行估算,红黄泥条件下早稻氮、磷、钾肥的最佳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6.9kg/hm2、46.3kg/hm2和66.1kg/hm2,最佳理论产量为6939.9kg/hm2;晚稻3种化肥推荐施肥量依次为160.0kg/hm2、31.3kg/hm2和80.5kg/hm2,最佳理论产量为7858.9kg/hm2。麻砂泥条件下早稻氮、磷、钾肥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5.0kg/hm2、44.0kg/hm2和70.9kg/hm2,最佳理论产量为6935.6kg/hm2;晚稻3种化肥的推荐施肥量依次为159.1kg/hm2、31.7kg/hm2和82.2kg/hm2,最佳理论产量为7411.3kg/hm2。(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11-01)
张海平[4](2013)在《醴陵市红黄泥田晚稻最佳施肥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红黄泥田上,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15个处理对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叁种肥力水平田施氮量越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占优势,理论产量越高,高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2.89千克,P2O5=2.39千克,K2O=10.91千克,最佳产量为580.9千克;中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3.806千克,P2O5=2.316千克,K2O=6.926千克,最佳产量为520.7千克;低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6.643千克,P2O5=2.95千克,K2O=6.328千克,最佳产量为479.5千克。(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3年01期)
鄢一笑[5](2010)在《宁乡县红黄泥上早稻N、P、K肥的施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第四纪红土质发育而成的红黄泥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宁乡县红黄泥上早稻施用N、P、K肥的效应,并据此建立宁乡县红黄泥土早稻的肥料效应模型及其施肥参数,以为指导当地农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条件下,施用N、P、K任一单元素化肥处理与相应不施该元素化肥处理相比,早稻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该元素化肥用量的增加,早稻产量不断增加,但增产幅度呈下降趋势。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早稻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除了处理2与不施肥处理相差不大,其它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显着,说明施肥有显着的增产效应。其中,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较显着。2.根据“3414”试验结果,分别得到了供试红黄泥条件下早稻的氮、磷、钾肥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丘块一的氮肥效应模型为y=275.67+18.94N-0.59N2;丘块二点的氮肥效应模型为y=262.61+18.74N-0.57N2;丘块叁的氮肥效应模型为y=270.48+16.44N-0.58N2。丘块一的磷肥效应模型为y=382.06+7.44P-0.61P2;丘块二磷肥效应模型为y=368.80+7.40P-0.56P;丘块叁磷肥效应模型为y=357.47+4.07P-0.18P2。丘块一的钾肥效应模型为y=386.68+7.91K-0.57K2;丘块二钾肥效应模型为y=360.00+12.03K-0.98K2;丘块叁钾肥效应模型为y=357.10+5.75K-0.40K2。3丘块早稻的N、P、K肥的平均效应模型分别为y=270.08+18.43N-0.61N2,y=369.43+6.31P-0.45P2和y=367.95+8.55K-0.65K2。由此得到的最佳施肥量及其相应产量与处理6的实际情况很相符合,说明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适用于该土壤条件下早稻的施肥资料。3.根据“3414”试验结果,分别得到了供试红黄泥条件下早稻的氮、磷、钾中任意二元肥料效应模型。丘块一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50.89+17.51N+8.84P-0.51N2-0.75P2+0.004NP;丘块二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68.13+14.62N+3.13P-0.50N2-0.64P2+0.46NP;丘块叁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78.43+13.02N+0.90P-0.54N2-0.35P2+0.45NP;丘块一氮、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71.74+16.29N+2.58K-0.52N2-0.29K2+0.22NK;丘块二氮、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75.95+13.48N+3.49K-0.53N2-0.93K2+0.73NK;丘块叁氮、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88.95+12.29N+0.43K-0.56N2-0.58K2-0.65NK;丘块一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52.15+28.41P+24.37K-0.99P2-0.51K2-2.84PK;丘块二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80.05+18.90P+21.37K-0.96P2-1.16K2-1.25PK;丘块叁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93.70+12.72P+13.59K-0.38P2-0.52K2-1.10PK。各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中的最佳施肥配比很不合理,而且最佳产量均低于各丘田的处理6的产量,因此模型效果不佳。4.根据“3414”试验结果,得到了供试红黄泥条件下早稻的氮、磷、钾肥的叁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丘块一、丘块二、丘块叁的叁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分别为y=264.670+8.89N+10.65P+4.08K-0.45N2-0.52P2-0.05K2+0.52NP+0.75NK-1.55PK;y=255.69+10.11N+8.51P+7.15K-0.52N2-0.71P2-0.91K2+0.47NP+0.82NK-0.78PK;y=249.59+9.93N+9.41P+7.43K-0.55N2-0.41P2-0.55K2+0.38NP+0.63NK-1.20PK。叁丘块的平均叁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256.02+9.63N+9.54P+6.21K-0.51N2-0.54P2-0.50K2+0.46NP+0.74NK-1.18PK。根据上述模型,得到本试验条件下早稻推荐的每亩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2.65kg、P2O5=7.71kg、K2O=3.81kg,早稻的最佳产量399.28kg/亩。(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0-10-09)
赵培军[6](2008)在《湘潭县红黄泥上晚稻N、P、K肥的施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湘潭县红黄泥上晚稻N、P、K肥的施肥效应,建立湘潭县水稻施肥的肥料效应模型和水稻施肥技术体系,以指导当地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合理依据,于2006年在湘潭县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红黄泥上进行了“3414”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湘潭县红黄泥条件下晚稻N、P、K肥的施肥效应,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湘潭县红黄泥上晚稻N、P、K肥的施肥效应模型。所得结果表明,1.在固定肥料N、P、K叁要素其中两个要素的条件下,施用单元素化肥处理与不施用该元素化肥处理相比,晚稻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在一定施用量范围内随着该元素化肥用量的增加,晚稻产量不断增加,但当该元素化肥的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随着化肥用量增加,晚稻产量反而下降。施化肥处理与不施化肥处理相比,晚稻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差异显着,说明施肥对晚稻的增产效应显着。2.根据“3414"田间小区试验结果,通过对N、P、K叁元素进行叁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了3个试验点红黄泥上晚稻的N、P、K肥效应模型和达到最大产量时的N、P、K施用量。3个试验点的氮肥效应模型分别为,中路铺点:y=337.05+12.26N-0.52N~2;河口点:y=348.08+36.81N-1.84N~2;乌石点:y=352.8+21.48N-1.03N~2。达到最大产量时的N肥施用量分别为,176.85 kg/hm~2(中路铺点,最大产量为6.20 t/hm~2);150.00 kg/hm~2(河口点,最大产量为7.98 t/hm~2);156.45 kg/hm~2(乌石点,最大产量为6.97 t/hm~2)。3个试验点的磷肥效应模型分别为,中路铺点:y=369.38+35.48P-5.83P~2;河口点:y=476.96+100.22P-24.51 P~2;乌石点:y=404.39+53.95P-10.82P~2。达到最大产量时的P肥施用量分别为,45.60 kg/hm~2(中路铺点,最大产量为6.35 t/hm~2);30.60 kg/hm~2(河口点,最大产量为8.69t/hm~2);37.35 kg/hm~2(乌石点,最大产量为7.07 t/hm~2)。3个试验点的钾肥效应模型分别为,中路铺点:y=388.88+18.20K-1.90K~2;河口点:y=410.62+46.12K-3.23K~2;乌石点:y=412.73+17.36K-1.36K~2。达到最大产量时的K肥施用量分别为,71.85 kg/hm~2(中路铺点,最大产量为6.49 t/hm~2):107.10kg/hm~2(河口点,最大产量为8.63 t/hm~2);95.40 kg/hm~2(乌石点,最大产量为7.02 t/hm~2)。3.根据“3414”田间小区试验结果,通过对N、P、K叁元素进行叁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了3个试验点红黄泥上晚稻的N、P、K肥的综合肥料效应模型分别为,中路铺点:y=316.05+14.23N-1.54P+2.06K-0.53N~2-1.86P~2-0.83K~2+0.10NP-0.27NK+3.54PK;河口点:y:306.24+34.64N+4.05P-21.07K-1.28N~2-1.39P~2+0.20K~2-4.79NP+1.20NK+10.44PK;乌石点:y:323.99+22.19N-34.18P+3.04K-0.69N2-2.57P2-0.24K2+1.29NP-1.38NK+7.87PK。(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10-08)
彭星辉,李定华,谢小阳[7](2007)在《红黄泥早稻田的氮磷钾肥料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氮磷钾在红黄泥早稻田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N、P、K施肥比例和用量直接影响早稻产量,特别是N肥施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10期)
仇少君,彭佩钦,李玲,刘强,荣湘民[8](2007)在《盆栽条件下红黄泥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盆栽条件下红黄泥微生物和晶格对有机、无机氮源的固定以及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和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15N示踪技术对有机无、机氮源交叉标记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单施尿素(15NU)、标记尿素与稻草配施(15NU-S)和标记稻草与尿素配施(15NS-U)3个处理。结果在水稻生育期内,SMBN和固定态铵占全氮比例分别为2.20%~4.00%和4.77%~8.37%;SMBN在孕穗期出现最低值,各处理固定态铵在分蘖期出现最低值。水稻成熟时,SMBN和固定态铵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微生物和晶格固定的尿素氮分别为4.01~15.14和0.47~4.82 mg.kg-1,占施用尿素氮的1.76%~8.83%和0.28%~2.11%;固定的秸秆氮分别为0.97~2.85和0.09~0.50 mg.kg-1,占施用秸秆氮的1.69%~4.98%和0.15%~0.87%。有机无机肥配施促进了微生物对尿素氮的固定,降低了晶格的固定。单施尿素处理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SMBN的最大释放率为66.04%和69.15%,固定态铵最大释放率为87.75%和87.64%。结论盆栽水稻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矿物晶格对外源氮的固定和释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SMBN和固定态铵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刘朝友,陈宏云,严艺,陈莲珍,胡锐进[9](1996)在《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试验研究刘朝友,陈宏云,严艺,陈莲珍,胡锐进,胡开松(临澧县农业局,415200)我县位于湘北澧水中游,武陵山脉与洞庭湖盆地之间的丘陵地带,总面积120980hm2.其中耕地面积36753.33hm2.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形成...(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96年05期)
刘朝友[10](1996)在《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临澧县红黄泥稻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肥力和施肥效益的长期定位监测,分析了土壤基础肥力的变化,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不同施肥结构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影响,以及主要耕作制度下土壤养分的平衡与预测等,为红壤区稻田的合理施肥及土壤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1996年03期)
红黄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肥料效应模型试验方案,在熟红黄泥土上进行春玉米N、P、K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P、K施肥比例和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有直接影响,其中氮肥施用量影响最大,3种元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K>P。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黄泥论文参考文献
[1].管建新.祁东县红黄泥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总结[J].南方农业.2018
[2].彭星辉.熟红黄泥春玉米NPK肥料效应模型试验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3].胡召华.湘潭市红黄泥和麻砂泥早晚稻肥料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4].张海平.醴陵市红黄泥田晚稻最佳施肥量试验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3
[5].鄢一笑.宁乡县红黄泥上早稻N、P、K肥的施用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6].赵培军.湘潭县红黄泥上晚稻N、P、K肥的施用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7].彭星辉,李定华,谢小阳.红黄泥早稻田的氮磷钾肥料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7
[8].仇少君,彭佩钦,李玲,刘强,荣湘民.盆栽条件下红黄泥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7
[9].刘朝友,陈宏云,严艺,陈莲珍,胡锐进.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6
[10].刘朝友.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研究[J].作物研究.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