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成长母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论点,真情实感,中心论点,写作文
成长母题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母题五:成长感悟》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战篇【题目1】一群同学在讨论"写作要不要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一位同学说:"写作应该说真话,抒真情,因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另一位同学说:"可我们的经历太简单,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如果总是说真话抒真情,就有可能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虚构,虚构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得分也蛮高的。"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本文来源于《万象》期刊2019年Z4期)
涂童童[2](2019)在《迷惘成长,青春狂欢——近十年大陆青春电影共载的叙事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的叙事母题通常具有符号化、类型化的特征。2010年前后,青春成长历程中曾美好也迷乱过的爱情与性,祭奠青春的暴力与死亡仪式,或颓堕或拼搏的梦想与现实博弈等叙事母题,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电影的发展历程后,作为大陆青春电影的主要表现内容沉积下来,反复地出现在近十年的大陆青春电影的叙事文本里,从而形成大陆青春电影文本中共载的具有程式性的叙事母题。(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6期)
李竹平[3](2019)在《班级活动母题与儿童成长愿景中的一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教育母题,"向真向善向美"是所有班级活动的母题,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追求。班级活动母题与儿童成长愿景总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要求班级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也要求班级活动的主题设计要有延续性。班级活动母题为班级共同体成长发展指明方向、定位目标诉求。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只有得到儿童个体的积极回应,它才能真正体现出积极的教育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万红芳,冯春园[4](2016)在《回到旅程起点 生命已有不同——评奥古斯特·威尔逊剧作《钢琴课》的成长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追求学术繁荣的时代,各种批评理论为我们审视同一文学作品、文学主题提供了多种参照和方法。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和人生经历中的现实问题,而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并且占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地位。一部优秀的成长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体现着文学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其艺术感召力可以被各个民族、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所接受。受贫穷,种族主义和制度不公的影响,美国黑人的成长呈现给读者忧伤和悲哀,表现为"反成长"传统。~[1]美国着(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6年02期)
曾那迦[5](2015)在《美国动画电影的成长母题与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典动画文本中不难发现,种种不同形式的文本表象的内里、主题或者戏核都是相通的:围绕成长、关注成长、探讨成长,乃至20世纪大众娱乐文化输出地——好莱坞模式对于成长、救赎主题进行反复演绎。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成圣、成佛和成仙,到红色文化中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成长"是不同文化、族群和宗教所孜孜不倦关注和探求的,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普世价值的不懈追求。一、成长:人性叙事的本质与母题(本文来源于《成才》期刊2015年08期)
邢岛[6](2015)在《旅行在交错的时间中——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旅行母题和主人公的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从旅行这一母题和巴赫金的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教育小说理论分析文本的旅行元素和主人公在旅途中的成长。得出结论 :主人公在挣脱了绊住他叁十多年的庄园生活后,在他处获得清晰的视野,并在旅行的终点,重新审视过去和现在的自我,获得成长。(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12期)
覃青芝[7](2015)在《《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斯·门罗(1931-)享誉加拿大文坛,于20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叁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加拿大作家。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也促进了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展。她的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赋予了小说本身一定的空间基础,突显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洞察力,女性独特的感受和视角,展现女性形象的复杂多样,敏感多思且独特的个性,揭开了女性的成长历程。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Open Secrets,1994)是门罗的第八部作品,是其南安大略哥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对于该作品,国内尚未有相关研究。国外主要研究门罗的《逃离》等作品,涉及《公开的秘密》的研究较少。其中主要从女性主义、心理学、文化等角度研究《公开的秘密》中的《忘情》、《荒野小站》两篇短篇小说,目前只有一篇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其中的短篇小说《荒野小站》。本文对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叙事空间进行探讨,运用爱德华·WH·苏贾的空间认识论,将该小说划分出叁个层次:真实空间、想象空间及第叁空间。第一空间认识论被看作物化的物理空间,偏重于客观性,可以从外部形态直接把握。第二空间认识论是通过话语构建空间,精神性的空间活动来完成的,被视为精神的建构。苏贾在传统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叁空间理论。第叁空间的基础是通过“真实”的物质空间和空间性的“想象”来实现的,同时包含两个空间并超过二者之和,是一种创造性的组合和拓展,展现文本空间中的文化、历史、身份等的逻辑关系,具有无限性和开放性。本文运用叙事空间理论分析荒僻宁静小镇中的平凡女子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爱情、婚姻、家庭及环境变化的两难处境,探索其中的成长母题。正文主要包含叁个部分。首先,指出小说中的叁个真实空间:窗、房屋、卡斯泰尔斯小镇。这叁个空间由小至大,逐层包含,应和了人物自我、自我与外部,自我与社会之间的次递碰撞。然后,从阿尔巴尼亚、宇宙飞船、信这叁个想象空间分析小说人物在生活的阻碍中挣扎与成长。最后,这一部分对真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的解构、重组形成第叁空间,从个人、两性、历史方面分析人物的思想意识变化,两性的矛盾与融合以及社会历史形态特征。本文通过人物在不同空间中的体验,分析小说人物在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碰撞中提升自我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胡英歌[8](2014)在《论《追风筝的人》的成长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凭借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而享誉文坛。"成长母题"是文学中常见母题之一。文中主要论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U型成长之路:美好的童年——少年犯错——忏悔救赎——长大成人,阐述了主人公从人性的真善美堕落至道德的低谷,随后通过救赎的方式重获新生,升华到人性的高度,这样一个U型的成长过程。同时以其他人的精神层面的"成长"经历为辅线,向我们阐释了成长的本质和内涵。(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吴宏杰[9](2014)在《朝花夕拾——解读高畑勋的成长母题电影《岁月的童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岁月的童话》采用双线叙事法,一边描绘妙子27岁时在山形县的生活,同时又不时地将镜头切换到妙子读小学五年级时的画面,是观众感到仿佛童年的美好回忆近在咫尺。从妙子小学五年级时的任性可爱到27岁的成熟稳重,看到了成长的过程与代价,也体会到了纯洁美好的童趣。(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4年03期)
王文斌[10](2013)在《从草根狂欢到家国叙事——论宁浩商业电影的母题成长与类型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6年以来的"疯狂"系列电影到今年的《黄金大劫案》,宁浩的商业电影创作在大力追求票房盈利的同时更在努力实现一种个人风格的突破。一方面,宁浩在新作《黄金大劫案》中依旧沿袭了"疯狂"系列电影的商业策略,以精巧的故事和丰富的笑料保证票房。另一方面,宁浩赋予新作更大的野心,企图通过革命话语和家国叙事的植入完成对一个成长母题的论述。这种转型在带来新意的同时也造成了缺憾,显示出宁浩曾经独树一帜的"黑色喜剧"商业电影正面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类型焦虑。(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成长母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影的叙事母题通常具有符号化、类型化的特征。2010年前后,青春成长历程中曾美好也迷乱过的爱情与性,祭奠青春的暴力与死亡仪式,或颓堕或拼搏的梦想与现实博弈等叙事母题,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电影的发展历程后,作为大陆青春电影的主要表现内容沉积下来,反复地出现在近十年的大陆青春电影的叙事文本里,从而形成大陆青春电影文本中共载的具有程式性的叙事母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长母题论文参考文献
[1]..母题五:成长感悟[J].万象.2019
[2].涂童童.迷惘成长,青春狂欢——近十年大陆青春电影共载的叙事母题[J].视听.2019
[3].李竹平.班级活动母题与儿童成长愿景中的一致性[J].江苏教育.2019
[4].万红芳,冯春园.回到旅程起点生命已有不同——评奥古斯特·威尔逊剧作《钢琴课》的成长母题[J].电影评介.2016
[5].曾那迦.美国动画电影的成长母题与叙事策略[J].成才.2015
[6].邢岛.旅行在交错的时间中——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旅行母题和主人公的成长[J].青年文学家.2015
[7].覃青芝.《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D].广西师范大学.2015
[8].胡英歌.论《追风筝的人》的成长母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9].吴宏杰.朝花夕拾——解读高畑勋的成长母题电影《岁月的童话》[J].青春岁月.2014
[10].王文斌.从草根狂欢到家国叙事——论宁浩商业电影的母题成长与类型焦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