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匠精神,民族艺术,生命本体,历史理性
本体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震东[1](2018)在《由“匠”至“心”:论民族艺术美学中的生命本体与历史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艺术既是技匠式的"生存技艺",也是叙述内心意绪的"情感符号",言说着特定族群的生存样态、历史演进和文化境遇。少数民族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的成形过程,同时也是族群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并关涉着对其生命本体、历史理性的确证、肯定与超拔;昭示着"匠"与"心"、"技术"与"艺术"、"生命"与"审美"、"个体存在"与"族群历史"之间的互渗与同构。(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8年04期)
徐勇[2](2018)在《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性是人们在自己生命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中国人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中产生出中国理性。中国经历无数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血缘关系,中华民族因此自称为"炎黄子孙",并形成中国特有的血缘理性。作为血缘关系的祖先是人的生命的来源,由此构成血缘理性的本体原则——"祖赋人权",即因为祖宗而赋予同一血缘关系的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合理性和依据。血缘理性的第一法则是生命、财产、规则的起点同等性;第二法则是年龄、性别、身份的过程差等性;第叁法则是位置、权力、责任的关系对等性。叁个法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链条。与"天赋人权"内含的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不同,"祖赋人权"内生的是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荣关系,形塑的是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时代进步,血缘理性需要转换和提升,但其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基因的重要元素,内在的价值值得在扬弃中汲取。(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黄莎[3](2017)在《老子美学思想:“道”本体对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子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在于从一开始就以追问宇宙人生之本源的方式提出和思考问题。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思范畴,以"道"之"无"与"有"的统一作为宇宙人生之根源,将人、地、天合于"道"、"道法自然"作为"德"之根本,从宇宙本体的层面超越了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视域。基于此,老子通过阐述"道"作为本体的存在特性和运动状态,形成了一系列哲学与美学范畴,于多方面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审美价值原则;以超脱现实功用关系的"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主张人们追求生命自由的朴素自然主义精神,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人生、美和艺术之思,产生了一种发源性的影响。因此,老子美学思想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的哲学与美学范畴,还在于其"形而上"的思想从总体上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精神所带来的深远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丁立钦,王志乔,吕建国,孙元帝[4](2017)在《基于围岩本体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层理性岩层斜井井壁稳定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理性地层中进行大斜度井施工的井壁失稳问题较为突出,在传统井壁稳定模型基础上,以弱面对岩石强度的弱化作用实验为依据,引入欧拉变换充分考虑叁维地应力方向的任意性,利用Mogi-Coulomb准则强化中主应力对围岩本体强度的影响,结合单弱面强度准则建立分析层理性地层斜井井壁稳定问题的模型,并进一步给出计算斜井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的方法与公式。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当加载方向与弱面夹角为30°时岩石强度最低;Mogi-Coulomb准则因考虑了中主应力的影响而对围岩本体强度的估计更为有效;考虑层理弱面影响的井壁坍塌破坏区域明显增大,破坏位置也发生改变;取得最小坍塌压力值的钻井方向在空间中与层理面并非简单的垂直关系;空间中关于地应力主平面对称的井孔破裂压力相同。利用所建模型进行安全泥浆压力窗口的计算可为安全钻井以及斜井轨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马梦洁[5](2016)在《康德自由观视角下心学对理性本体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理学经历了从理学到心学的转变。这一转变之所以产生,乃在于理学的重点是伦理学,而不是宇宙论。张载、朱熹所建构的理性本体,起初就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即无法将本体世界与现实世界区隔开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阳明心学实现了对理性本体的超越——"发明本心"即可认识天理,尽管其心体中的自由意志,依旧只是其预设的自由。(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6年07期)
李路野[6](2015)在《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检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所拥有的知识资产及其对知识资产的有效使用。鉴于设计理性(Design Rationale)是十分重要的产品设计知识,对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关设计理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设计理性在企业中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还很不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设计人员难以从企业积累的大量设计理性中准确、方便地找到所需知识的问题,本文对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表示和检索展开研究,旨在显着提高设计理性的检索效果,支持对设计理性的重用。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种有效支持设计知识检索和重用的设计理性表示及其基于本体的表达。通过分析需要检索和重用的设计知识,给出以IBIS表示为基础,结合产品需求表示、FBS模型、产品层次模型和设计过程的扩展的设计理性表示,并据此构建设计理性本体以及相关的语义规则,以有效地支持设计知识的检索和重用。·提出一种利用本体辅助索引的设计理性检索方法。首先利用本体填充技术将设计理性文件转换为相应的实例本体,然后通过本体推理将本体中隐含的丰富语义信息推理出来,最后以实例本体中的原有信息和推理出来的隐含信息为基础构建索引。该方法通过利用本体辅助的索引将检索需要的各种语义信息都放在索引中,以提高检索的效果。此外,该方法能够支持关键词、自然语言和基于设计理性记录的叁种查询方式,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检索需求。·提出一种基于SPARQL的设计理性检索方法。首先基于SPARQL模板匹配或利用本体自动生成SPARQL语句的方法将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然语言或设计理性记录等查询自动转换为初始SPARQL查询,然后基于关键词的扩展和优化生成最终的SPARQL查询。该方法使用户能够以常规的查询输入实现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检索,从而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开发一个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管理系统DRManager,并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4-01)
李武装[7](2015)在《价值理性限度与“新伦理本体境界”的体验发生——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何以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再度勃兴有其现实存在论根据和学术背景。当代中国以"公益民生"为本位的"幸福中国"执政理念和诉求愿景,无论是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还是伦理学意义上,都要求人们在学理上先行厘定或澄明"道德——幸福——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建构,理当基于"价值理性之限度"(指对终极价值的认可与接受程度)立场并面向"新伦理本体境界"(指对以财富和富裕为价值优位的正视,但并不等于价值上的全部认可)的体验发生,也即分配正义视野下综合考察幸福与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行为、与行为对所在社会的加权影响等的深生态阈关系。对幸福满意度或幸福指数的厘定,须臾也不能脱离道德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调适,只是后者(指社会结构)的调适更具有基础地位或者在逻辑上优先于前者。(本文来源于《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修海林[8](2012)在《“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当《吕氏春秋》对"适"的概念从"行适"、"心适"、"音适"这叁个方面作具体的概念界定时,就已经将一种认识音乐存在的思维模式(甚至文化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理的角度看,其概念界定和区分本身,已经具备从"行为、形态、观念"叁要素来认识音乐的理论特征,这正是"乐本体"思维模式在两千多年前的具体呈现。本文还认为,在《吕氏春秋》的天道自然观中,音乐的产生具有数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两个基础,并指出,《大乐》、《适音》诸篇中使用的"和"、"适"这两个概念,都是为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而设定的概念,具有不同以往的音乐哲学思维高度。(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2年02期)
李荣,张赛赛[9](2011)在《论《纯粹理性批判》中自在之物与本体的区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区分了自在之物和本体。超验的自在之物的设定是其批判哲学得以可能的条件和根据,本体作为可思想体是自在之物在其批判进路中的延伸。康德试图通过区分主体不同层次的认识功能来解决主客体的统一问题,但由此造成了自在之物和本体对于客体的分裂。(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1年11期)
章罗生[10](2009)在《关于报告文学的“学理性”与“功利性”——报告文学本体新论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文学本体论中的传统"叁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已不能规范和指导当今的报告文学"现实",而必须代之以"文本内涵的学理性"等新"五性"。如果说,新时期以前的报告文学侧重的主要是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的"政论性",那么,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则不但将其潜在的批判理性与政治理性发展至新的阶段,而且还增加了批判传统、反思历史、文化启蒙与学术性、知识性等理性内涵,从而形成了以追寻"现代性"、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新理性精神"。"学理性"与"理性美"的价值和意义有叁:一是在理论上补充和丰富了哲学社会科学;二是在实践上推动和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叁是在精神上启迪心智、激励斗志、陶冶情操。以往学界对报告文学的轻视,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文体。实际上,注重文学价值的"功利性"是中国现代文论现代性的重要特色。报告文学"学理性"与"理性美"的凸显,说明我们的时代仍是一个需要高扬"理性"而没有进入"真正的审美"的时代,也说明文学的"功利性"价值观仍值得尊重与肯定。(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本体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理性是人们在自己生命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中国人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中产生出中国理性。中国经历无数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血缘关系,中华民族因此自称为"炎黄子孙",并形成中国特有的血缘理性。作为血缘关系的祖先是人的生命的来源,由此构成血缘理性的本体原则——"祖赋人权",即因为祖宗而赋予同一血缘关系的人的存在与行为的合理性和依据。血缘理性的第一法则是生命、财产、规则的起点同等性;第二法则是年龄、性别、身份的过程差等性;第叁法则是位置、权力、责任的关系对等性。叁个法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链条。与"天赋人权"内含的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不同,"祖赋人权"内生的是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荣关系,形塑的是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时代进步,血缘理性需要转换和提升,但其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基因的重要元素,内在的价值值得在扬弃中汲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震东.由“匠”至“心”:论民族艺术美学中的生命本体与历史理性[J].民族艺术.2018
[2].徐勇.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2018
[3].黄莎.老子美学思想:“道”本体对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超越[J].山东社会科学.2017
[4].丁立钦,王志乔,吕建国,孙元帝.基于围岩本体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层理性岩层斜井井壁稳定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
[5].马梦洁.康德自由观视角下心学对理性本体的超越[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
[6].李路野.基于本体的设计理性检索研究[D].浙江大学.2015
[7].李武装.价值理性限度与“新伦理本体境界”的体验发生——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何以可能[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
[8].修海林.“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2
[9].李荣,张赛赛.论《纯粹理性批判》中自在之物与本体的区分[J].东岳论丛.2011
[10].章罗生.关于报告文学的“学理性”与“功利性”——报告文学本体新论之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