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梁卫东,任周梁,盛军,徐韬,盛伟斌

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梁卫东,任周梁,盛军,徐韬,盛伟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脊柱骨折,颈椎,骨折脱位,外科手术

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东,任周梁,盛军,徐韬,盛伟斌[1](2019)在《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前路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技术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行手术治疗的30例临床资料,手术采取一期前路减压、颅骨牵引手法/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分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骨折脱位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7.3)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及CT示骨折脱位均复位良好、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12例,E级8例;术后神经功能A级1例无改善,其余21例均1~2级提高。结论一期前路减压、颅骨牵引手法/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是安全可靠的治疗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汶,杨函,王松,王清,康建平[2](2018)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6月—2017年3月采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水平移位、Cobb角、椎间隙高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4.7)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无大血管、气管、食管、硬脊膜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均Ⅰ/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术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3例,咽喉部疼痛8例,肺部感染1例,低钠血症2例,经相关对症处理后皆痊愈。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完全矫正。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损伤加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B级6例,转为C级4例、D级2例;C级13例,转为D级10例、E级3例;D级8例,均转为E级;均较术前提高1~2级(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12个月颈椎间隙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7 d、12个月两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14.6±2.3)分]较术前[(6.8±2.6)分]明显改善,术后改善率为(79.6±18.8)%(P<0.05)。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8年09期)

王新家,姚关锋,陈育春,王伟东,罗滨[3](2015)在《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改良的闭合复位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闭合复位的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技术,并观察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09-05—2013-05采用Halo架辅助的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12例的资料,复位成功后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2例采用改良的Halo架闭合复位技术闭合复位,均取得成功复位,时间40~110 min,平均65 min。复位成功后经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8例,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术4例。术后次日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无恶化。结论 Halo架辅助的改良闭合复位技术应用于术前闭合复位单侧关节突交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颈前路手术的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何海潮,赵宝林[4](2011)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软组织损伤及其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软组织损伤、旋转角度、椎体脱位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 4具C1-T1段40g/L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破坏C4-5双侧关节囊前侧、内侧部分。用自制夹具,分别在侧屈旋转、前屈旋转下模拟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并部分模拟肌肉收缩。结果前屈旋转比侧屈旋转对软组织损伤大;单侧关节突交锁平均旋转角度为19.75°,椎体脱位均为Ⅰ度脱位。结论 屈曲旋转的复合暴力是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力学机制,关节囊的破坏是成功建立模型的关键,交锁侧黄韧带、1/2以上纤维环的破坏是必须的,棘上、棘间韧带的阻力较小,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椎体的旋转角度无关,与椎体的脱位程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巩陈,申才良[5](2011)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治疗一直存在争论,治疗方法有多种,但每一种方法都有适应证及优缺点,只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许多学者通过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使人们对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临(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何海潮,赵宝林,朱庆叁,马洪顺,来颖[6](2010)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旋转角度及X线和CT表现的试验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旋转角度及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4具C1-T1段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2男2女,年龄28~40岁。试验前摄X线片和行CT扫描,用自制夹具分别固定C2-C4、C5-T1,并施加屈曲和旋转暴力,使标本分别在侧屈旋转、前屈旋转下模拟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并部分模拟肌肉收缩,最后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平均旋转角度为19.75°,椎体平均前方移位为3.68mm。以本试验摄片标准,0°、10°、180°、190°时损伤节段下位可见椎间孔;150°、160°、00°、-10°时损伤节段上位可见椎间孔,损伤节段关节突交锁或紊乱。交锁侧前斜位椎间孔变大,对侧前斜位椎间孔变小。CT平扫可见椎体旋转、关节突裸露征、关节突骨折等特点;冠状面叁维重建可见双侧不对称;矢状面重建清晰可见关节突交锁。结论:X线和CT表现都可作为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诊断依据,CT表现能更好地诊断单侧关节突交锁。(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0年12期)

赵洪昌[7](2009)在《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下颈椎(C3~C7)单侧小关节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9例下颈椎(C3-C7)单侧小关节交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X线片、CT及叁维重建CT、MRI等影像学资料和患者的症关体征进行分析。并使用Frankel分级进行功能评价,进而对治疗方案评价。排除死亡病例,29名患者中牵引复位和牵引未复位中单纯关节突交锁者采用颈椎前路植骨内固定术;牵引未复位中伴有交节突骨折者采用颈椎后路、颈椎后前路植骨内固定术;陈旧性患者采用颈椎后前路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有明显提高,全部病例治疗结果满意,神经症状均获得缓解。说明正确的选择手术入路可以促进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颈髓功能的恢复。结论:下颈椎骨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应手术治疗。颅骨牵引复位和牵引未复位中单纯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应行颈椎前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颅骨牵引未复位中伴有交节突骨折的患者应先行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行颈椎前路植骨内固定术;对于陈旧性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应行颈椎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神经通道压迫症状的患者先行颈后路神经通道松解再行颈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金垚[8](2009)在《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椎间盘损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麻醉后对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相应损伤节段的颈椎间盘穿刺造影,判断颈椎间盘的损伤程度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说明“颈椎前路切开复位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治疗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及增强颈椎稳定性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7例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麻醉后行相应节段的椎间盘穿刺造影,使用的造影剂为“欧乃派克”,根据造影剂添充在损伤间盘的裂隙中,在C型臂X光机下显影,而没有损伤的间盘造影剂无法注入不能显影来判断相应节段椎间盘的损伤情况,分析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颈椎的稳定性是否受到破坏。结果:本组7例患者,在术前侧位X线片可见受损以下节段椎体发生轻度旋转,显示相应节段的椎间孔,其中6例术前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入椎管内,压迫相应节段的硬膜囊,麻醉后对这7例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行相应节段的“颈椎间盘造影”,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7例均显影,从而证实了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确实存在着相应节段椎间盘的损伤,颈椎前柱稳定性已遭到破坏,对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结论: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患者确实存在相应节段的椎间盘损伤,颈椎稳定性已遭到破坏,为了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复位,“颈椎前路切开复位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增强颈椎前柱的稳定性都是必要的。而且“颈椎前路切开复位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也有其独到的优势,既可以完成复位(陈旧性除外),又能够达到坚强固定。(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孙岩[9](2008)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后椎间孔形态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后椎间孔上、下、内、外各壁的压力变化,以生物力学方法探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后椎间孔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对四具颈椎标本,固定使C4-5为唯一运动节段,在椎间孔的内侧壁、外侧壁、上壁及下壁四壁贴电极片,连接相应测量仪器以测量交锁前后应变。将标本一端置于夹具中,另一端置于扳手中。向上述运动节段加载相应剪切力(屈曲+旋转),剪切力的大小由静态电阻应变仪反映出来,测试出骨折脱位时的最大剪切力。同时测量旋转角度并观察其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交锁侧及对侧的外侧壁及下壁均受到拉力,且被拉伸;内侧壁及上壁均受到压力,且被压缩。交锁侧外侧壁所受的剪切力最大,且位移最大,其次为内侧壁。交锁侧外侧壁所受的拉力远远大于对侧外侧壁的拉力,二者差别具统计学意义。内侧壁,上下壁的交锁侧与对侧受力无显着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交锁侧各壁受力大小有量的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关节突分离所需要力为70N,旋转角度为19.75°,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完全断裂,关节囊破坏,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部分断裂,1/2以上纤维环破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19)

王怀云[10](2008)在《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正常生理条件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颈椎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特点,依据国人下颈椎(C3~C7)小关突关节面倾角的影像学测量结果,结合既往下颈椎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正常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方法: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1、影像学测量。通过测定100个国人正常下颈椎(C3~C7)小关节面倾角大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为实验模型的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数据及理论依据;2、依据影像学测量结果,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3、建立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并对6具新鲜尸体标本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结果:500个国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角呈正态分布,总体均数为57.302°,中位数为56.9°;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SNK-q检验:C4、C6两椎体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68),表明C4、C6椎体小关节突关节倾角大小相等;C4、C6与C3、C5、C7相比,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下颈椎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大小比较可以概括为C7>C3>C(4.6)>C5,C4=C6;中位数56.9°能比较客观的体现下颈椎(C3~C7)小关节突关节面倾角的集中度。对新鲜体外实验标本模拟颈部肌肉力量后,予以施加剪切力可以实现下颈椎双侧关节突脱位后交锁。因此,我们对双侧小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作了进一步分析:首先应有剪切应力使棘上棘间韧带、黄韧带、小关节囊撕裂,椎间盘或其终板破裂,受伤节段的上下关节突分离脱位;其次应有颈部肌肉因受刺激而产生的强大收缩力使脱位的小关节突交锁。通过本模型的建立充分说明:颈部软组织,特别是颈部肌肉组织在颈椎稳定性的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肌肉的收缩就没有双侧关节突交锁。结论:这种更加符合正常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静态实验模型,能够反映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过程的损伤机制及颈椎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8-04-01)

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6月—2017年3月采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水平移位、Cobb角、椎间隙高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4.7)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无大血管、气管、食管、硬脊膜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均Ⅰ/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术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3例,咽喉部疼痛8例,肺部感染1例,低钠血症2例,经相关对症处理后皆痊愈。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完全矫正。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损伤加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B级6例,转为C级4例、D级2例;C级13例,转为D级10例、E级3例;D级8例,均转为E级;均较术前提高1~2级(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12个月颈椎间隙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7 d、12个月两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14.6±2.3)分]较术前[(6.8±2.6)分]明显改善,术后改善率为(79.6±18.8)%(P<0.05)。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参考文献

[1].梁卫东,任周梁,盛军,徐韬,盛伟斌.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前路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2].李汶,杨函,王松,王清,康建平.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J].华西医学.2018

[3].王新家,姚关锋,陈育春,王伟东,罗滨.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改良的闭合复位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

[4].何海潮,赵宝林.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软组织损伤及其相关因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

[5].巩陈,申才良.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研究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11

[6].何海潮,赵宝林,朱庆叁,马洪顺,来颖.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旋转角度及X线和CT表现的试验观测[J].中国骨伤.2010

[7].赵洪昌.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D].吉林大学.2009

[8].金垚.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椎间盘损伤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孙岩.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后椎间孔形态学变化[D].吉林大学.2008

[10].王怀云.下颈椎双侧关节突交锁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D].第二军医大学.2008

标签:;  ;  ;  ;  

单侧关节突交锁论文-梁卫东,任周梁,盛军,徐韬,盛伟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