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放弃治疗,法伦理,医疗资源,法律界定
法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莹,孟杰[1](2019)在《放弃治疗的法伦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放弃治疗中存在的关于权利成立、决定权归属、知情权与保护性医疗的选择、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等问题,认为原因是患者生命价值观淡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关规范性问题的法律界定等,并提出推进预先医疗指示制度立法、维护患者自主权并尊重医学客观事实、坚持适度告知原则、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解决对策,以期达到解决放弃治疗问题合目的、合道义、合理性的统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06期)
周忠华,黄芳[2](2019)在《土家族现代习惯法伦理观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观念总是变迁的。通过调查发现,在外部刺激调适和内部自我扬弃双重力量作用下,一些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民族习惯得以有效矫正,但还存在部分习惯法伦理与国家法伦理、国家主导价值观相冲突,一些乡规民约还未能真正彰显出正向规范作用的状况。面对种种退化现象,可能通过以国家法伦理文化整合习惯法伦理、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习惯法伦理发展,塑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习惯法伦理,为习惯法伦理留足空间。(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赵明烽,杨小丽,王含柔,彭荣荣,刘芸男[3](2018)在《取消互助献血的法伦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互助献血作为一种特殊无偿献血形式在缓解临床用血紧张、解决稀有血型和偏型性血液短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互助献血的法律漏洞变相卖血日渐猖獗。通过分析发现,互助献血行为异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临床用血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因我国互助献血概念的外延拓展过宽。就目前而言,取消互助献血又存在着伦理困境和法律障碍。鉴于此,需要适时修订《献血法》并完善法律规范,将互助献血的外延拓展回归至恰当范围;明确政府在无偿献血宣传中规划、组织、协调及经费投入等主体责任,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临床用血的有效供给。(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A)》期刊2018年12期)
张亚飞[4](2018)在《从晚清民国和奸罪的存废看亲属法伦理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奸罪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处罚极为严。自秦汉律到大清律都保持了和奸罪。清末修律时期,礼、法两派针对"无夫奸"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无夫奸"进入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刑法典——《钦定大清刑律》,一直延续到民国刑法典。当前中国刑法典单方面抛弃中国传统律学或完全继受西方刑法,均不可取,即不能单方面坚持个人本位或家族本位,只有贯通中西,充分融合,方能实现二者有效地结合,为当前中国刑事立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8年11期)
桑东辉[5](2018)在《《周易》与中国传统法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法文化内涵。从伦理视域看,主要体现为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的传统法精神,明慎用刑、议狱缓死的传统慎刑理念,赦过宥罪、小惩大诫的刑罚教化功能,刚健中正、金矢艰贞的公平正义原则,谨言慎行、止争息讼的和谐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周帼[6](2017)在《关于行政强制过程中“人性化执法”的法伦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性化执法"是行政机关在符合道德、保障人权的前提下进行的不违背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的执法行为。行政强制过程中"人性化执法"具有真、善、美叁重向度,它的本质要求是公正,旨在保障人权。(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上旬)》期刊2017年12期)
龚群,何小嫄[7](2016)在《斯多亚派的自然法伦理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斯多亚派哲学中,自然是一个核心概念,自然这一概念不仅包括着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也包括着对人的世界的理解。自然与理性相等同意味着人必须遵循着必然性,即命运。而遵循理性也就是依自然而生活。合乎自然的生活也就是德性的生活。宇宙与自然秩序中包含着自然法,自然法是永恒不变和普遍适用的理性法。自然法是宇宙与人类的共同法,在这一自然法中,包含着正义。自然法超越习俗或成文法,遵循自然法即为遵循正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杨咪,杨小丽[8](2016)在《人体器官获取的法伦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尊重供者意愿的器官获取是各国普遍遵从的方式。绝大多数国家采取无偿捐献的法律模式,少数国家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采取强制征收尸体器官或者国家控制下的有偿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却因违背了全球公认的人权理念和生命伦理原则而受到质疑。我国无偿自愿捐献的器官获取法律模式存在激励机制缺失和体系不完善等缺陷,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法伦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器官获取激励机制和完善器官获取体系等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6年09期)
任昊[9](2016)在《帕尔默案的法伦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帕尔默案是英美判例法中研究亲属法的重要案例,其审判依据是深植于社会的公共政策的一般法律原则:任何人不得通过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获利。相对比英美法系,我们没有等同的公共利益,但我们有伦理道德。运用法伦理分析此案,同样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两者异曲同工,然而相同的判决的背后,其推理方式和内在逻辑存在着巨大区别。我们应更好地挖掘法律背后的伦理内涵,重塑伦理在现代法治的社会功用。(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18期)
赵媛[10](2016)在《“亲亲相隐”制度的法伦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亲亲相隐”是一项重要的制度,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原则,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安定,都沿用了这一制度。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该制度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经历了被彻底否定到近几年的稍稍肯定,港澳台地区却一直对该制度有所保留。近年来,学术界与伦理界的着名学者针对“亲亲相隐”是否应在法律制度中给予承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主张,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亲亲相隐”制度在法律中的否定,会让整个社会付出伦理的代价。大多数学者都对“亲亲相隐”制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肯定,究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充分考虑了这一制度所蕴含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等。但是,一些学者所提出的“亲亲相隐”制度所带来的社会损失,也应该成为我们所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亲亲相隐”制度时,给予一定的范围限制,寻找“亲亲相隐”制度和法律的平衡点。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冲突是我们会经常遇到的,现行立法否定了“亲亲相隐”制度,使人们在面对亲属犯罪时,在选择举报揭发亲属,还是帮助亲属进行逃匿隐藏时,面临着艰难的取舍,人的理性要求自身遵从法律以避免承担法律的处罚,人的感性要求自身遵从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当亲属面临困难时,要尽己所能帮助亲属。这就出现了法律的要求与人性的要求的不一致,“亲亲相隐”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二者矛盾的调和,使法律给伦理一定的生存空间。当然,当面临价值冲突时,也要注意优先性原则,“亲亲相隐”制度不应该在严重危害国家利益时依然被允许。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法律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对人性的关怀,更多的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关注人们的基本需求,尊重人们的伦理诉求。本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法学、伦理学等交叉学科的有关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对“亲亲相隐”制度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给予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期待能够为当前法律制度的相关规范给予有效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法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伦理观念总是变迁的。通过调查发现,在外部刺激调适和内部自我扬弃双重力量作用下,一些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民族习惯得以有效矫正,但还存在部分习惯法伦理与国家法伦理、国家主导价值观相冲突,一些乡规民约还未能真正彰显出正向规范作用的状况。面对种种退化现象,可能通过以国家法伦理文化整合习惯法伦理、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习惯法伦理发展,塑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习惯法伦理,为习惯法伦理留足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莹,孟杰.放弃治疗的法伦理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2].周忠华,黄芳.土家族现代习惯法伦理观念调查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
[3].赵明烽,杨小丽,王含柔,彭荣荣,刘芸男.取消互助献血的法伦理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8
[4].张亚飞.从晚清民国和奸罪的存废看亲属法伦理变迁[J].社会科学家.2018
[5].桑东辉.《周易》与中国传统法伦理[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周帼.关于行政强制过程中“人性化执法”的法伦理思考[J].新校园(上旬).2017
[7].龚群,何小嫄.斯多亚派的自然法伦理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8].杨咪,杨小丽.人体器官获取的法伦理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6
[9].任昊.帕尔默案的法伦理分析[J].商.2016
[10].赵媛.“亲亲相隐”制度的法伦理思考[D].河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