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第二中学杨政艳
【摘要】通过对农村学生不良影响的产生和分析,得出农村问题学生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如果不及时的转化,将对家庭、学校、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问题;学生;产生因素;转化
【中图分类号】G396.2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49-01
我们的学校虽然在县城,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一个偶然机会,我和农村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的心中,许多年来,农村学校是块净土;农村学生秉承父辈善良淳朴的美德,节俭、上进、好学。但是现在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构成了庞大的群体。
一、问题学生的家庭特征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调整,给农村,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视、网络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生活变了,思想当然也在变化。农民的孩子不再把读书看作是唯一的出路。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毕业不再有铁饭碗。许多农民错误地认为上学读书没有用。改革给农民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他们的孩子不断出现问题。农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错误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问题学生出现的前提条件。走访问题学生的家庭,大致都有这样的特征:
(一)农村个体户和生意买卖家庭。这些家庭靠专业种养或者经营饲料、化肥、农药等买卖很快富裕起来。家长的文化素质基本不高,有的仅小学毕业。有了钱,他们开始溺爱和纵容孩子。这样的致富之路和发财之道让他们认为读书没有用。这部分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抽烟、喝酒、赌博、沉迷上网和聚众打群架。
(二)沉迷于赌博的家庭。这几年,以买六合彩、打扑克、搓麻将等方式进行赌博的风气在农村盛行。许多家长懒于生产,沉迷于赌博活动。赢了钱大吃大喝,输了钱无理取闹,甚至大动干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经常缺课、逃学,精神萎靡不振。
(三)打工族家庭。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民工的孩子还留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缺少父母的关心照顾,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成绩差。常常违反纪律和老师对着干。
(四)离异家庭和丧亲家庭。因父母离异或丧失父母,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心理脆弱,自卑心强。他们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慰藉,也很容易出问题。
(五)不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家庭。这种家庭在农村占有很大的比例。家长不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不明白孩子现在的学习对终身的重要性。读书无用的思想常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辍学生相当一部分就出于这种家庭。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社会因素
因家庭问题而导致的问题学生的情况令我们十分担忧。然而,造成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家庭,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近年来,以色情、暴力等诱惑毒害青少年的网吧出现了不少,并很快侵蚀农村。初中生频繁出入,迷恋上网而彻夜不归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些与学生有关的恶劣斗殴事件常常发生在网吧里。同时,不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电影、电视和不健康的读物充斥市场。很多学生都直接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还没有定型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被腐蚀、被毒害。
(二)农村不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对学生也产生比较坏的影响。现在走访当地每一个村庄,随时随地可见赌博的窝点,参与赌博和凑热闹的村民多至近百人。农村学生长期耳闻目睹,难免会沾染上这些恶习。在学校,老师们晚上检查学生宿舍时,常常发现聚集在床铺上以玩扑克形式进行赌博的学生。
中国农村现在有九亿多农民,农民孩子的素质对中国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整个社会,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来净化、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问题学生产生的教育因素
当然,作为专门教育培养学生的教师,更要负起对问题学生转化的责任。因为我们教育本身的许多不良因素导致了问题行为的产生。
(一)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老师养成了只热衷于给优生“锦上添花”的习惯,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缺少关注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再加上知识缺漏、性格懦弱、智力差、自控能力低等原因的制约,导致学习后进的学生心灵中的希望之火熄灭,问题行为随之出现。
(二)不当的教育手段不但没有制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反而加剧问题行为的暴发。一些班主任甚至是个别领导对问题学生带有偏见,尤其对思想品德行为出偏差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缺乏耐心。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把问题学生拉到办公室训斥一番,甚至把他们交给校警来粗的。在众人面前,这些学生一开始觉得很丢脸,慢慢地就不以为然,和老师对着干。
在我们走访和动员辍学生回校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谈话让我们内心深处受到震撼。这些学生对老师的训斥和无礼的行为都怀着厌恨,有些被打过的学生无论怎么劝说都不同意再读书,还愤愤不平地扬言以后要报复对他们动粗的人。教师们也许没有想到:教育竟摧残了学生的心灵。
四、学校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一)尊重理解是转化的前提。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它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教育理念,转变学生观。那些嫌弃、斥责、挖苦或者体罚等伤害学生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的做法必须摒弃。其实,问题学生也有克服问题的欲望和依靠自己摆脱不了的痛苦。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纠正对问题学生的偏见和错误认识,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就能找到转化的切入点。
(二)关爱奉献是转化的保障。大部分问题学生的家庭都存在对孩子教育的失误或缺陷。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付出父母般的爱,经常进行家访,转变家长的思想,争取家庭的配合教育。教师无怨无悔的爱一定能感化学生和家长,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农村学校环境艰苦,工作待遇与城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很容易让人心理失去平衡。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拓展胸襟,乐于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关爱农村的学生,转化工作才有保障。
(三)德育教学是学生做人的统率。问题行为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偶发事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学校要从新生入学起,就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许多问题就能防患于未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对问题学生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