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株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桦[1](2018)在《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在城市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不仅对城市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制造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缘现象,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优势集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多重背景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为对象,研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对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创新、促进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杨灿[2](2019)在《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和发展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研究的就是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必将带来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恶果。当人类通过过度使用,甚至透支自然资源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时,就会导致生态赤字。生态赤字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平衡问题。对区域自然系统生态赤字演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区域绿色发展实践和成效的检验。以中部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定量化研究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寻找与湖南省生态赤字的产生和加剧密切相关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深入认识湖南省的绿色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建构和维持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从而为湖南省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中部省份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提供有益的借鉴。生态足迹是影响生态赤字的主要能动因素。在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湖南省200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现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生态承载力区域差异,以及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湖南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对湖南省生态足迹影响最大的驱动力因素,并判断其与具体产业的对接关系,从而揭示湖南省生态赤字演变的轨迹和原因。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具体推进对策。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2000-2015年,除2002年为生态盈余,湖南省其余各年均为生态赤字,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与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现背向发展的趋势。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南省自然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时段里,湖南省各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耕地和化石能源地足迹所占比例始终最大。湖南省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耕地和能源消费,此二者是湖南省生态足迹的主导控制因子。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耕地、化石能源用地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的增加造成的,它们之间供需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湖南省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2)湖南省耕地能值生态足迹逐年增大,但增长缓慢。增速最快的是林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湖南省居民生活消费对生物资源的生态需求整体下降,对能源资源的生态需求逐年增加。湖南省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同时,湖南农业可利用资源的存量锐减,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渐大。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需要大量的农业资源。能源和农业问题是湖南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湖南省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间断的逐年减小趋势,至2015年达到研究时段内的最低值(6.36 hm2)。这表明近些年来,湖南省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在不断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表现为经济与环境的逐步协调共赢,湖南省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代价在逐步显着减小。(4)湖南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差异明显,生态承载力也因此水平不一。除大湘西区外,长株潭城市群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都出现了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只有大湘西区,数值为0.60,其他区域的生态压力指数都大于1,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区,有着最为显着的生态压力。(5)湖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同步增长。各种类能源的消费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原煤的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最大份额,达到74.06%,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原油和天然气等在总的能源资源中占比较小,湖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鲜明的“高碳”刚性特征。各类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中,原煤占绝对优势,原油是第二大碳源。作为新能源的天然气占比极低。未来湖南省低碳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经济的增长,湖南省碳足迹强度持续减小,表明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6)根据生态足迹增长与其社会经济驱动力之间的驱动机制模型,分析得出:能源消费和城镇化率的增加是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和产业结构变化是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是引起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投资和进出口总额也会对生态足迹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7)现阶段,要降低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缓和现有的人地矛盾,同时保证不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尽快转变该省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倡导绿色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兼顾生态保护,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健全综合考核机制,完善湖南省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欧阳喆浩[3](2016)在《湖南省区域结构调整的工业废水减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与人类生活健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来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业废水排放进入到了一个高增长阶段。工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各个工业行业经济的发展是工业经济增长重要保障。伴随着行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部门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特征的行业在发展中的弊端也凸现出来。近年来湖南省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各类污染物质排放量居全国前列,省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率,是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与污染减排关系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国家提出构建两型社会与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工业废水减排效应为研究方向,分析了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废水污染排放情况。优化《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中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模型,构建工业废水总量减排模型与减排强度模型,分析湖南省区域经济结构与行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工业废水的减排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区域经济结构、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策与发展方向,指出要加强行业污染治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坚持全面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目标责任制,落实治污减排。
廖良辉[4](2015)在《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人们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目前,社会各界就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达成了普遍共识,但对具体的发展方式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这无疑会给低碳经济发展造成许多阻碍与困扰。其中,如何处理不同人群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为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伦理准则,以协调与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提出低碳经济伦理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低碳经济伦理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目的,于是,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伦理必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本文对低碳经济伦理的研究将以低碳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多种学科或理论体系为基础。本文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讨论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而提出的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全面了解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把握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第二部分梳理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低碳经济伦理也是生态经济伦理的一部分。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已有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从而为低碳经济伦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伦理角度解读低碳经济。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伦理的角度深化对低碳经济本身的认识与理解。为此,本文从哲学基础、伦理价值、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对低碳经济进行了伦理解读,以剖析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低碳经济存在的伦理冲突。作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替代物,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伦理冲突。本文从市场、政府以及治理机制等视角出发,对可能存在的伦理冲突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提出低碳经济伦理原则奠定基础。第五部分研究低碳经济的伦理原则体系。低碳经济伦理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低碳经济伦理原则体系。本文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三条原则,即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相结合原则、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第六部分以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为实例,结合实际对低碳经济伦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低碳经济伦理只有能用于指导实践时才具有自身价值。为了提高低碳经济伦理原则的实用性,本文通过讨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伦理原则实践这一方式对低碳经济伦理原则进行了检验。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付丽娜[5](2014)在《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摘要:我国的生态工业实践进度比较快但起步较晚。虽然目前有数十家工业园区得到国家批准命名的生态工业园,然而与国外一些发展成熟的生态工业园相比较,这些园区还只能算是处于雏形或形成阶段。而更多的传统工业园正在经历着生态化转型升级的实践。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有序地促进工业园成功实现生态化转型的目标,促使其名副其实地达到生态工业园的标准同时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理念对其赋予的新的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内动力明显不足,处于生态化雏形阶段的工业园内产品链和废物交换链的培育严重不足,园内各参与主体或要素间关系的协调较为困难,如此等等。而目前的理论研究没有为以上种种问题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园区创业现状及转型动因探讨—园区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园区生态效率评价—园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化改造策略设计”的思路对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展开研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且得到相关结论:(1)以两型理念和生态效率思想为引导构建了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动因模型,并基于重要性程度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全体动力因素进行了归类、分层。首先,对工业园的前期(一次和二次)创业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前期创业的动因进行了评述,指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推动其前期创业的动力核心要素。其次,突破前期创业时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和思路,指出工业园在二次创业基础上的生态化转型的战略性导向应该是生态效率,它既是一种测量工具又是一种管理哲学;进而从企业、技术、市场、政府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推动工业园实现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动因模型,特别突出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因素的关键性。最后,按重要性对全体动力因素进行聚类并探讨了各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动力是推进生态化改造进而促使园区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对动力的分析也开启了本研究的起点。(2)探究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首先,明确实施生态化转型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分析工业园成功实现生态化转型的过程机制。采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工业园系统要实现转型升级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过程子机制,并且借助熵流分析法研究了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需要满足的数理条件,即构建了工业园系统达到耗散结构状态的识别标准。再次,运用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分析了园区系统转型升级的实现机制,即通过企业共生实现1+1>2的协同共生效应、产生协同剩余,从而促成系统转型目标的实现。最后,分析了园区系统实现转型的保障机制,着重从沟通、信任和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探讨。本章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确保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园区的综合绩效(或生态效率)奠定基础。(3)实证测度了具体园区系统的生态效率综合水平。首先,对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终选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法作为园区生态效率综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其次,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创新引领-人文发展”为概念框架构建了适用于虽被国家批准为生态工业园但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化改造的综合类工业园(尤其是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型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再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方法分别对泰达工业园和湘潭九华工业园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测度。评价的结果对于相关园区认清自身现状、寻找差距、确定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同类型其它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章的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旨在提升园区生态效率综合水平的对策出台提供有力实证支撑。(4)实证分析了影响园区生态效率的若干因素,并验证了相关中介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所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法作为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阅读与归纳,构建了各类因素对园区生态效率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且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再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测量量表的相应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调整和修正,最终获得通过验证的体现各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与相应指标之间关系的最优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工业共生体、园区管理、政府、市场与文化等层面因素对园区的生态效率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影响,且还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着园区的生态效率水平。本章为寻找促进生态效率改善的有效措施提供了重要支撑。(5)深入探讨了实现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目标的手段,即生态化改造。具体地,分别从企业、工业体系、园区管理三个层面来展开深入分析。企业层面主要是从技术上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及从文化上培育员工和管理者的生态意识;工业体系层面主要是对初具雏形的产业生态链进一步稳固和发展;园区(包括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管理系统的优化,比如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物料交换系统的构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等。进一步地,本章结合湘潭九华工业园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该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的特定措施。
楚芳芳[6](2014)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群在全国生产力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地区和重点治理地区,为此迫切需要分析城市群的生态承载状况,判别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态势,寻求解决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和对策。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城市群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法、时间与空间相结合法、多学科交叉法等,解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机理,建立复合Logistic发展模型、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等,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承载状况,使之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描述、系统评价、预测、控制、管理、监测、决策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和工具。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模型,用最优结构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计算,把脉和诊断从2000年到2011年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演变态势,判断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研、模拟和分析国内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结合长株潭城市群自身历史、现状和机遇,提出长株潭城市群人口、社会、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选发展模式,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以生态承载力为核心,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公众、从生产到消费、从理论到实践,有针对性地构架起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导向措施、推进路径和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对于长株潭城市城市群的生态经济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发展战略、国土整治、经济开发等重大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完善和健全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理论体系,丰富了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理论;针对城市群的生态经济系统特点,将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有机结合,建立起基于能值分析的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根据DPSIR框架和承载机制,模拟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五层指标体系,共70个指标,全面反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创新性地把生态承载设计理念贯穿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规划的过程中;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Kuznets曲线,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群的成熟经验,设计跨越式发展曲线,提出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方法。由于当前社会理论水平的限制,本人知识结构的制约,理论体系、实践操作和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袁莉[7](2014)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实现途径及对策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群作为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开展本项目研究旨在响应我们今天面对的越来越复杂的城市群组织管理问题,以推动运用整体思维方法改善和处理自然、经济、社会的复杂问题,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自组织理论、循环经济等理论为基础,以CSM的整体观视角,通过深入研究城市群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系统特性,揭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系统内涵及系统发展的内部结构条件;其次,通过研究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及超循环演进的自组织机理和实现途径,提出空间域上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和动力机制;再次,通过构建城市群复合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评价长株潭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状态;最后,针对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协同发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主要结论:(1)城市群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系统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城市和乡村系统的生态耦合;(2)城市群协同发展是:城市系统与乡村系统耦合形成一个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共生发展的统一体;一定地域内的各大、中、小城市以及乡村在自我演进过程中形成共生、协调、有序演化的系统结构的过程;在功能上达到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增强、互利互补的状态;是城际之间、城乡之间形成紧密互动、产业关联、协同发展的格局。集中表现为城市群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3)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超循环的形式演进发展的,并在动态演化中形成自组织过程和自组织自身,即形成超循环结构。(4)城市群超循环系统由城市、乡村循环的亚单元组成,它们彼此间通过自催化、“交叉催化”的催化耦合作用在功能上链接起来,从而形成城市、乡村、城际、城乡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的超循环网络结构。(5)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状态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十分显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趋于合理,系统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均衡。创新之处:(1)基于系统整体观视角,界定城市群概念,揭示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系统内涵;(2)基于城市群的系统特性和运行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和实现途径。(3)根据城市群的适应性循环发展阶段,揭示影响、支配现阶段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和控制参量,提出城市群协同发展需要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民间组织机制合力促进。图46幅,表31,参考文献136篇。
裴氏芳草[8](2014)在《借鉴长株潭经验的越南城市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既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个目标使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大挑战,即既要兼顾眼前利益与中长期利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题目为《借鉴长株潭经验的越南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研究和借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来探索越南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本文以越南的城市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有利于越南城市发展的模式及城市规划策略。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可以用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城市现代化起步时间较晚,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近年来,越南城市化势头迅猛,带动了越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鉴于越南发展特点,越南必须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走出一条既符合其自身发展实际又富有越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率先创建了“两型”产业体系、“两型”文化体系、“两型”人居体系、“两型”环境体系和“两型”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其创新特点。越南城市化应该重视以下几点:积极建设、完善生态型、宜居性、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力,带动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优势;健全管理体制,城市规划政策调控。这是越南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智勇[9](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肖海平[10](2012)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核心在于产业结构演变所选择的路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路径和方向选择,已成为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产业结构及其不同演进路径对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同,选择何种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经济实现的核心问题,由此,构成了论文选题的基本依据。为此,论文首先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理论构建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理论以及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根据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包括产业部门“质”的内在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低碳转型两个基木目标,通过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最终促使区域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化、合理化和高度化,即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升级和CO2排放控制的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根本目标。其次,构建了区域产业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低碳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必须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与低碳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由此构成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区域产业能源要素结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的基本内容。其中,产业能源要素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基本前提;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产业空间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空间表现。第三,按照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结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低碳转型的逻辑顺序,采用数据包络法、投入产出法、因子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提出了湖南省各市州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化策略。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产业部门在能源效率、碳排放强度和节能减排潜力,以及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部门和空间差异。总体看来,在现阶段,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高碳产业部门是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需重点调整的产业部门。最后,低碳因子、规模因子、效率因子和技术因子是影响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主要因子。由于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下,各主因子对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程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部门差异性。因此,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可以从结构转型、技术转型和制度转型三个维度提出。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各低碳转型策略的作用程度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制定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化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创新性成果方面,论文首先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及其基木要求为切入点,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界定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概念内涵,并构建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论文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一定程度上扩展和丰富了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理论运用的具体化。其次,对相关研究模型和方法,如投入产出法、因子分析法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中进行创新性应用和诠释。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区域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动因机制及其空间差异,据此提出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这是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实现方式和技术支撑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细化。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论文关于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不够全面和深入,如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没有考虑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成本因素。其次,由于有关指标数据所限,没有对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发展的演变趋势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论文对典型产业部门和典型区域个案研究不足。以上研究的不足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总之,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相关理论,论文在阐述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区域产业能源结构、部门结构低碳转型的概念内涵、现状特征、动因机制、转型策略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因此,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对实现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长株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株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集聚的增长效应 |
1.2.2 集聚效应研究方法分异 |
1.2.3 产业集聚与城市增长 |
1.2.4 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现状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2.1.1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2 地理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3 经济增长与地理空间双重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1.4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
2.2 城市增长理论 |
2.2.1 要素供给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2.2 市场需求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2.3 内生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
2.3 理论述评 |
第3章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
3.1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研究框架 |
3.2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3.2.1 制造业知识的形成机制 |
3.2.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分工 |
3.2.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 |
3.3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3.3.1 知识溢出产生的机制 |
3.3.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溢出 |
3.3.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 |
3.4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 |
3.4.1 空间差异性及空间依赖性 |
3.4.2 制造业集聚与空间关联 |
3.4.3 空间关联的城市增长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聚现状及相关指标测算 |
4.1 制造业集聚现状分析 |
4.1.1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4.1.2 制造业的空间结构集聚现状分析 |
4.1.3 小结 |
4.2 城市增长指标测算 |
4.2.1 城市经济效率测算 |
4.2.2 创新和人力资本指标 |
4.3 制造业集聚度测算 |
4.3.1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测算 |
4.3.2 制造业集聚多样化集聚度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分析 |
5.3.1 时间异质性 |
5.3.2 地区异质性 |
5.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
5.4.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设定 |
6.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6.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6.3.1 时间异质性 |
6.3.2 地区异质性 |
6.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
6.4.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
7.1 模型建立、空间权重设定及检验 |
7.1.1 模型设定 |
7.1.2 空间权重计算 |
7.1.3 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 |
7.2 地理邻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
7.2.1 地理邻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7.2.2 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7.2.3 结论 |
7.3 社会关系接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
7.3.1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
7.3.2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
7.3.3 结论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2)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1.3.1 生态赤字(足迹)研究进展 |
1.3.2 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赤字 |
2.1.2 绿色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3.2 自然资源状况 |
2.3.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数据来源 |
3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现状(2015) |
3.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
3.1.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 |
3.1.2 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
3.2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测算与分析(2015) |
3.2.1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的测算与分析 |
3.2.2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
3.2.3 2015年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的测算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演变与趋势分析研究(2000-2015) |
4.1 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
4.2 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 |
4.3 湖南省生态盈余(赤字)演变与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
5.1 研究区域划分 |
5.2 区域能值生态承载力差异比较分析 |
5.3 区域能值生态足迹差异比较分析 |
5.4 区域生态赤字(盈余)差异比较分析 |
5.5 区域生态压力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研究 |
6.1 计算方法 |
6.1.1 碳足迹计算方法 |
6.1.2 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
6.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动态研究 |
6.2.1 湖南省分品种能源消费分析 |
6.2.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序分析 |
6.2.3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序分析 |
6.2.4 湖南省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南省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分析 |
7.1 驱动分析方法介绍 |
7.1.1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简介 |
7.1.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 |
7.2 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的分析 |
7.2.1 驱动因子的筛选与模型的建立 |
7.2.2 分析与讨论 |
7.3 生态足迹与各影响因素的时序演变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推进对策 |
8.1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 |
8.1.1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健全绿色发展的综合考核机制 |
8.1.2 推进市场化环境保护机制,完善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
8.1.3 支持面向绿色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健全绿色金融机制 |
8.1.4 倡导绿色消费,完善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引领和制度保障 |
8.1.5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强化绿色人才的培养与科技创新机制 |
8.1.6 加强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完善绿色发展的信息公开制度 |
8.2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推进对策 |
8.2.1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创新能源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
8.2.2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8.2.3 强化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 |
8.2.4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
8.2.5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_1 湖南省生物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2 湖南省可更新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3 湖南省碳排放相关数据(2000-2015) |
附录A_4 湖南省各项社会经济指标(2000-2015) |
附录B_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课题 |
附录B_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湖南省区域结构调整的工业废水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减排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工业废水 |
2.1.2 经济结构 |
2.1.3 节能减排 |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减排相关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
3.2 湖南省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
3.2.1 总量排放特征 |
3.2.2 湖南省区域工业废水排放状况 |
3.2.3 湖南省工业行业废水排放状况 |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1 结构调整的减排量变动 |
4.1.2 结构调整的排放强度变动 |
4.1.3 数据来源 |
4.2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影响 |
4.2.1 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对减排量的影响 |
4.2.2 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对排放强度的影响 |
4.2.3 情景分析 |
4.3 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影响 |
4.3.1 行业经济结构变动对减排量的影响 |
4.3.2 情景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低碳经济 |
1.2.2 经济伦理 |
1.2.3 低碳经济伦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
1.3.2 经济伦理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 |
2.1 气候变暖危机的爆发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 |
2.1.1 气候变暖危机的爆发 |
2.1.2 气候变暖危机爆发并加剧的原因 |
2.1.3 气候变暖危机下传统经济模式的困境 |
2.2 国际环保运动与低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2.2.1 国际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2.2.2 国际社会低碳运动的兴起 |
2.2.3 环保运动与低碳运动的意义 |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诉求 |
2.3.1 生态现代化 |
2.3.2 绿色发展道路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来源 |
3.1 中国古代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
3.1.1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3.1.2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3.2 西方早期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
3.2.1 浪漫主义自然观 |
3.2.2 国家公园理论 |
3.3 西方现代主要生态伦理思想 |
3.3.1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四种学说 |
3.3.2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第四章 低碳经济的伦理解读 |
4.1 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 |
4.1.1 中国古代哲学的和谐观念 |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思想 |
4.1.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 |
4.2 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 |
4.2.1 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
4.2.2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
4.2.3 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保障 |
4.3 发展低碳经济的价值观念转变 |
4.3.1 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 |
4.3.2 从环境利己到生态正义 |
4.3.3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
第五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与治理机制 |
5.1 外部性问题与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 |
5.1.1 外部性理论的提出 |
5.1.2 外部性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3 外部性问题引发的伦理冲突 |
5.2 政府失灵与低碳经济的伦理冲突 |
5.2.1 政府失灵理论的提出 |
5.2.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
5.2.3 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
5.2.4 环境规则失效与政府局限 |
5.3 伦理冲突下的低碳经济治理机制 |
5.3.1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
5.3.2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失灵 |
5.3.3 低碳经济的社会治理 |
5.3.4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协作 |
第六章 低碳经济的伦理原则 |
6.1 确立低碳经济伦理原则的依据 |
6.2 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相结合的原则 |
6.2.1 环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矛盾 |
6.2.2 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的结合 |
6.3 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6.3.1 从公民环境权到生态正义 |
6.3.2 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 |
6.3.3 生态正义考虑下经济效率的失衡与调整 |
6.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4.1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6.4.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
6.4.3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
6.4.4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具体要求 |
第七章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伦理反思 |
7.1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现状 |
7.1.1 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 |
7.1.2 长株潭城市群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情况 |
7.2 长株潭城市群的低碳经济伦理实践 |
7.2.1 区域一体化与低碳经济伦理 |
7.2.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低碳经济伦理 |
7.2.3 低碳经济伦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
7.3 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
7.3.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
7.3.2 资源和环境政策的应对与完善 |
7.3.3 金融和财政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
7.3.4 继续推动发展方式与观念的转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园区系统形成与发展动因研究现状 |
1.3.2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研究现状 |
1.3.3 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两型社会建设基本理论 |
2.1.1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
2.1.2 “两型”理念对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要求 |
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4 清洁生产与共生理论 |
2.4.1 清洁生产理论 |
2.4.2 工业共生理论 |
2.5 耗散结构理论 |
2.6 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 |
2.6.1 国外生态工业园典型实践 |
2.6.2 各国生态工业园实践特征比较分析 |
2.6.3 国外经验对我国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工业园的创业现状及转型动因分析 |
3.1 工业园的前期创业及其动因简析 |
3.1.1 工业园的两次创业实践 |
3.1.2 工业园前期创业的动因分析与评述 |
3.2 “二次创业”基础上的生态化转型 |
3.3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动因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生态效率思想 |
3.3.2 模型的构建及解析 |
3.4 对动力因素的评价:排序与分层 |
3.4.1 评价方法的确立 |
3.4.2 评价的具体实施流程 |
3.4.3 评价结果的获得及讨论 |
3.4.4 动力因素内部相互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转型的基石:主体或要素间关系的协调 |
4.2 转型的基本路径及机制界定 |
4.2.1 生态化转型的基本路径:“点-线-面”三步骤 |
4.2.2 转型机制的内涵界定 |
4.3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过程机制 |
4.3.1 基础性过程子机制 |
4.3.2 临界条件机制 |
4.4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实现机制:基于Logistic方程 |
4.5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保障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园生态效率的评价 |
5.1 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1.1 单一比值法 |
5.1.2 综合模型法 |
5.1.3 评价方法评述与选择 |
5.2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方法设计及具体实证 |
5.2.3 结果的分析与进一步讨论 |
5.3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评价 |
5.3.1 传统DEA模型的改进 |
5.3.2 指标选择与实证测度 |
5.4 对基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业园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结构方程模型 |
6.2 理论模型的确立:各类影响因素与生态效率的关系 |
6.3 若干待验假设的提出 |
6.4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检验 |
6.4.1 问卷设计与说明 |
6.4.2 调查对象确立 |
6.4.3 数据的整理及检验 |
6.5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1 初始模型的构建 |
6.5.2 对初始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3 调整一次后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4 待验假设的验证情况 |
6.6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与说明 |
6.7 本章小结 |
7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实现:生态化改造 |
7.1 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
7.2 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具体策略 |
7.2.1 企业层面的改进:清洁技术应用及文化培育 |
7.2.2 工业体系的调整:工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
7.2.3 园区管理系统的优化 |
7.2.4 园区外部环境的营造与改善:地方政府的支持 |
7.3 例子:湘潭九华工业园的生态化改造策略 |
7.3.1 企业层面的改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
7.3.2 工业体系调整:构建和培育生态产业链 |
7.3.3 园区管理系统的优化:管理与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动因调查问卷 |
附录2:工业园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城市群理论综述 |
2.1.1 国外对城市群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对城市群研究进展 |
2.1.3 城市群研究综合述评 |
2.2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对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进展 |
2.2.2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综合述评 |
2.3 生态承载力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对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2.3.3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合述评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国外对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4.2 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4.3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合述评 |
2.5 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耦合研究综述 |
第3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机理分析 |
3.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分析 |
3.2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分析 |
3.3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分析 |
3.3.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机制 |
3.3.2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
3.3.3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机制 |
3.4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
3.4.1 生态经济系统健康 |
3.4.2 生态安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
4.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复合LOGISTIC发展模型 |
4.2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 |
4.2.1 能值分析的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 |
4.2.2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 |
4.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 |
4.3.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框架 |
4.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
4.3.4 权重的确定 |
4.3.5 数据标准化 |
4.3.6 定量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核算 |
5.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
5.1.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分析 |
5.1.2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
5.1.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问题 |
5.2 长株潭城市群复合LOGISTIC发展曲线 |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演变态势分析 |
5.3.1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 |
5.3.2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的比较 |
5.4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演变态势分析 |
5.4.1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的计算 |
5.4.2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5.4.3 生态盈亏的计算与可持续性分析 |
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核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状况未来动态预测及评价 |
6.1 生态承载力未来预测情景规划和条件分析 |
6.1.1 生态承载力未来情景规划的构思和城市群国内外发展模式分析 |
6.1.2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和功能定位 |
6.1.3 长株潭城市群“环境曲线”和跨越式发展 |
6.2 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可选发展方案设计和优化方案的确定 |
6.2.1 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可选发展方案设计 |
6.2.2 长株潭城市群优化方案的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和对策 |
7.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导向措施 |
7.1.1 系统视角的导向 |
7.1.2 规划视角的导向 |
7.1.3 空间视角的导向 |
7.1.4 响应视角的导向 |
7.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推进路径 |
7.2.1 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调控 |
7.2.2 走集约发展之路,优化能值结构 |
7.2.3 走融合发展之路,促进能值匹配 |
7.2.4 走绿色发展之路,增加生态承载力 |
7.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对策 |
7.3.1 基于logistic发展曲线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2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3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对策 |
7.3.5 基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6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实现途径及对策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研究的简评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基本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思路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
2.1.1 发展观的演替 |
2.1.2 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
2.2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 |
2.3.2 协同学理论 |
2.3.3 超循环理论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群的系统特性、协同发展的系统内涵分析 |
3.1 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特性分析 |
3.1.1 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
3.1.2 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 |
3.2 系统观视角下的城市群 |
3.2.1 城市群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系统的耦合 |
3.2.2 城市群是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生态耦合 |
3.3 城市群的系统结构分析 |
3.3.1 资源子系统 |
3.3.2 环境子系统 |
3.3.3 经济子系统 |
3.3.4 社会子系统 |
3.4 城市群的系统功能分析 |
3.4.1 系统的功能及类型 |
3.4.2 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 |
3.4.3 系统功能实现的形式 |
3.5 城市群的系统特性分析 |
3.5.1 开放性 |
3.5.2 整体性 |
3.5.3 耗散结构特性 |
3.5.4 主体的适应性 |
3.5.5 自组织性 |
3.5.6 自相似性 |
3.5.7 动态性 |
3.6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系统内涵分析 |
3.6.1 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一个积聚扩散往复循环的过程 |
3.6.2 城际、城乡之间形成协同发展的共生态 |
3.6.3 城际、城乡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对称互惠的共生模式 |
3.6.4 城际、城乡之间形成系统共生结构 |
3.7 本章小结 |
4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机理和实现途径研究 |
4.1 协同进化、系统协同进化 |
4.2 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 |
4.2.1 农耕文明阶段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及特征 |
4.2.2 工业文明阶段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及特征 |
4.2.3 生态文明阶段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及特征 |
4.3 复合生态系统演进的目标分析 |
4.3.1 复合生态系统演进的终级目标 |
4.3.2 复合生态系统演进的最佳目标 |
4.3.3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涵分析 |
4.4 复合生态系统的超循环演化及自组织机理研究 |
4.4.1 超循环及其特征 |
4.4.2 复合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超循环 |
4.4.3 复合生态系统超循环发展的动因 |
4.4.4 复合生态系统超循环发展的自组织机理 |
4.4.5 复合生态系统超循环发展的动力机制 |
4.4.6 复合生态系统超循环的内部实现途径 |
4.4.7 复合生态系统超循环的外部实现途径 |
4.5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自组织机理研究 |
4.5.1 城市群的循环阶段 |
4.5.2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
4.5.3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部条件——序参量 |
4.5.4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外部条件——控制参量 |
4.5.5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竞争—协同动力 |
4.6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超循环结构及构建原则 |
4.6.1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超循环结构 |
4.6.2 城市群超循环结构的构建原则 |
4.7 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超循环结构 |
4.7.1 城市循环系统 |
4.7.2 乡村循环系统 |
4.7.3 城际循环系统 |
4.7.4 城乡循环系统 |
4.8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超循环发展模式研究 |
4.8.1 推进产业生态化,构建循环经济的多维产业体系 |
4.8.2 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废弃物再资源化体系 |
4.8.3 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城市群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
4.8.4 创新城市群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 |
4.8.5 全方位推进城市群循环型社会的建设 |
4.8.6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 |
4.9 本章小结 |
5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 |
5.1 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的内涵分析 |
5.2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 |
5.3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系统要素解析 |
5.3.1 资源子系统要素与结构 |
5.3.2 环境子系统要素与结构 |
5.3.3 经济子系统要素与结构 |
5.3.4 社会子系统要素与结构 |
5.4 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1 指标选择原则 |
5.4.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4.3 城市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4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初级指标体系 |
5.5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评价模型研究 |
5.5.1 评价模型 |
5.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3 数据的标准化 |
5.6 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评价 |
5.6.1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6.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5.6.3 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6.4 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
6.1 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序参量 |
6.1.1 产业集聚与扩散驱动 |
6.1.2 城市群公共基础设施网络的驱动 |
6.1.3 城市化的驱动 |
6.2 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控制参量 |
6.2.1 政策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先导 |
6.2.2 技术是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 |
6.2.3 信息是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要素 |
6.3 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
6.3.1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机制架构 |
6.3.2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政府机制 |
6.3.3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 |
6.3.4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民间组织机制 |
6.4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的现状 |
6.4.1 建立了城市群协调机构和省、市两级管理体制 |
6.4.2 初步形成“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协调管理模式 |
6.4.3 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
6.5 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主要障碍的分析 |
6.5.1 地方利益分化、利益协调难度大 |
6.5.2 城市间功能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 |
6.5.3 城乡二元体制突出 |
6.5.4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 |
6.6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 |
6.6.1 加强“两型”城市群规划实施体系建设 |
6.6.2 大力推进城市群系统的开放 |
6.6.3 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有机性组织机构 |
6.6.4 构筑城市群域经济体,推进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
6.6.5 构建城市群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 |
6.6.6 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多极协商机制 |
6.6.7 加快综合立法的步伐 |
6.6.8 创新多方合作机制 |
6.6.9 完善信息公开和通报机制 |
6.6.10 完善科学与技术发展机制 |
6.6.11 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借鉴长株潭经验的越南城市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越南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研究状态 |
1.3.1 可持续发展——当代发展的观念 |
1.3.2 新型城市化 |
1.3.3 越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 |
2. 中国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
2.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基本情况 |
2.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
2.2.1 “两型社会”的内涵 |
2.2.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 |
2.2.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思考 |
2.3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越南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
2.3.1 工业化、现代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2.3.2 交通网络是城市化发展的带动力 |
2.3.3 开展政府引导和示范,干部队伍廉洁是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力催化剂 |
2.3.4 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 |
2.3.5 承继传统文化历史是城市化发展建设的特殊竞争力 |
3. 越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成就与问题 |
3.1 越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越南城市化的历程 |
3.1.2 越南城市建设概况与现状特征 |
3.2 越南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
3.2.1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率持续上升 |
3.2.2 城镇发展迅速 |
3.2.3 经济结构转移 |
3.2.4 城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3.2.5 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
3.3 越南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 |
3.3.1 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
3.3.2 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 |
3.3.3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4 城市规划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
3.3.5 土地利用,贫民住宅问题 |
3.3.6 地方政府管理制度问题,管理干部能力问题 |
4. 越南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模式研究 |
4.1 越南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
4.2 越南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
4.2.1 关于越南政府对城市化建设的相关政策 |
4.2.2 越南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分析 |
4.2.3 越南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
5. 越南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可借鉴之处 |
5.2 推进越南城市化的主要对策建议 |
5.2.1 积极建设、完善生态型、宜居性、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 |
5.2.2 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5.2.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 |
5.2.4 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力,带动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5.2.5 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 |
5.2.6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优势 |
5.2.7 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政策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
5.1 相关理论 |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10)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关键问题和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内容 |
1.2.3 关键问题 |
1.3 相关核心概念 |
1.3.1 产业结构概念及内涵 |
1.3.2 经济转型与产业转型 |
1.3.3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低碳转型 |
1.4 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1 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 |
2.2 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 |
2.3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影响因素 |
2.4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部门和空间差异 |
2.5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测度方法 |
2.5.1 碳足迹分析 |
2.5.2 因素分解法 |
2.5.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5.4 灰色关联分析 |
2.5.5 脱钩理论分析 |
2.5.6 情景分析 |
2.6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路径策略 |
2.7 小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第3章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理论基础 |
3.1 低碳经济理论 |
3.1.1 低碳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
3.1.2 低碳经济本质 |
3.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3.2.1 产业结构分类理论 |
3.2.2 产业结构理论 |
3.3 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
3.3.1 区位理论 |
3.3.2 区域开发与布局理论 |
3.4 环境经济(伦理)学理论 |
3.4.1 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 |
3.4.2 产业生态学理论 |
3.5 小结 第4章 区域产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
4.1 能源和能源结构概念及分类 |
4.1.1 能源及其分类 |
4.1.2 能源结构及其分类 |
4.2 区域产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内涵 |
4.3 区域产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影响因素 |
4.4 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模型 |
4.4.1 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 |
4.4.2 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模型构建 |
4.5 区域产业能源效率低碳转型模型 |
4.5.1 能源效率基本测度模型 |
4.5.2 区域产业能源效率低碳转型内涵 |
4.5.3 区域产业能源效率低碳转型模型构建 |
4.6 小结 第5章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 |
5.1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影响因素 |
5.1.1 需求因素 |
5.1.2 供给因素 |
5.1.3 环境因素 |
5.2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基本模型及其选择 |
5.2.1 基本模型 |
5.2.2 模型选择 |
5.3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及其修订 |
5.3.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模型 |
5.3.2 投入产出模型修订 |
5.4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模型构建与运用 |
5.4.1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模型构建 |
5.4.2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模型运用 |
5.5 小结 第6章 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实证研究 |
6.1 湖南省产业能源结构特征分析 |
6.2 湖南省产业能源效率低碳转型 |
6.2.1 产业能源效率低碳转型评价单元 |
6.2.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产业能源效率部门特征 |
6.2.4 产业能源效率空间特征 |
6.3 湖南省产业部门碳排放低碳转型 |
6.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2 产业部门碳排放强度分析 |
6.3.3 产业部门碳排放影响力分析 |
6.3.4 产业部门碳排放评价结果 |
6.4 湖南省产业空间结构低碳转型 |
6.5 小结 第7章 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动因机制及转型策略 |
7.1 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
7.1.1 评价指标选取 |
7.1.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7.2 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及其动因机制 |
7.2.1 影响主因子提取 |
7.2.3 影响主因子命名解释 |
7.2.4 影响主因子作用程度 |
7.2.5 影响主因子作用机制情景分析 |
7.3 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转型效果 |
7.4 湖南省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路径及策略选择 |
7.4.1 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转型策略选择路径 |
7.4.2 湖南省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具体策略 |
7.4.3 湖南省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基本策略 |
7.5 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基本策略效应的空间差异 |
7.5.1 地理加权回归原理与方法 |
7.5.2 变量选择 |
7.5.3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结果 |
7.5.4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基本策略效应空间特征 |
7.5.5 湖南省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选择 |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
四、长株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D]. 袁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2]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D]. 杨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2)
- [3]湖南省区域结构调整的工业废水减排研究[D]. 欧阳喆浩.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4]低碳经济的伦理审视[D]. 廖良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5)
- [5]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D]. 付丽娜. 中南大学, 2014(12)
- [6]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D]. 楚芳芳. 中南大学, 2014(12)
- [7]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实现途径及对策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袁莉. 中南大学, 2014(02)
- [8]借鉴长株潭经验的越南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 裴氏芳草.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肖海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