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宦子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员,儿子,子弟,张居正
官宦子弟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政[1](2013)在《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的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叁子张懋修考中状元,同时考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张敬修。消息传来,舆论哗然,众议嚣嚣。原来,就在叁年前,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已考中了榜眼。张居正有六子,有人为此作诗讽刺:"状元榜眼姓俱张,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做探花郎!"无怪时(本文来源于《国学》期刊2013年06期)
李文海[2](2012)在《清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宦子弟”》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寒门子弟相比,官宦子弟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却往往不受好评。如今,当"官二代"引发热议之时,清代社会的"世家子弟"的成长轨迹给今人什么样的启示?封建时代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妻以夫荣,子以父贵。生活在这样家庭背景下的"官宦子弟"或"世家子弟",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官二代",便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清人的着述、书信、家训、日记等作品中,便有许多讨论"官宦子弟"的文字。其中,既有人们对他们成长(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12年15期)
张晓政[3](2012)在《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的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叁子张懋修考中状元,同时考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张敬修。消息传来,舆论哗然,众议嚣嚣。原来,就在3年前,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已考中了榜眼。张居正有六子,有人为此作诗讽刺:"状元榜眼(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2年08期)
李文海[4](2012)在《清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宦子弟”》一文中研究指出封建时代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一入仕途,头戴乌纱,衣着青紫,权势煊赫,富贵随之。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妻以夫荣,子以父贵。生活在这样家庭背景下的"官宦子弟"或"世家子弟",便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引起各方面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期刊2012年05期)
易惠莉[5](2011)在《二十世纪初中下层官宦子弟的生态——秋瑾致兄誉章十一函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往的研究中,秋瑾的形象一面倒的开朗、明快和光辉。秋瑾致兄十一函的内容却告诉我们,在作为一位反清女革命家活动的同时,她有许多属于个人的、秋家大家庭的困扰和烦恼,并为之极度焦虑和痛苦,甚至数度谈及"死"。秋瑾致兄函就成为解读其公开的行为和活动之外的内心世界最有价值之资料。此项解读,笔者以为将丰富已往已有的秋瑾形象,也将丰富对辛亥革命发生原因之了解。另外,也令我们了解在20世纪初中国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代,部分中下层官宦子弟的生态。(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1年06期)
刘锦[6](2010)在《由先进回归保守——晚清官宦子弟孙宝瑄的经历(1894—1902)》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宝碹(1874—1924),字仲玙,浙江钱塘人,父亲孙诒经(1826—1890,字子授)是光绪朝户部左侍郎,一度担任光绪帝师傅;兄孙宝琦(字慕韩)曾任清驻法、德公使及顺天府尹、山东巡抚等官;岳父李瀚章为清两广总督,舅父朱学勤同治朝长期任军机章京领班,身居要津,权势显赫。孙宝碹以荫生入仕,相继在工部、邮传部及大理院供职,他虽功名不显,但留下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日(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期刊2010年00期)
刘锦[7](2010)在《由先进回归保守——晚清官宦子弟孙宝瑄的经历(1894—1902)》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宝瑄(1874—1924),字仲玙,浙江钱塘人,父亲孙诒经(1826一1890,字子授)是光绪朝户部左侍郎,一度担任光绪帝师傅;兄孙宝琦(字慕韩)曾任清驻法、德公使及顺天府尹、山东巡抚等官;岳父李瀚章为清两广总督,舅父朱学勤同治朝长期任军机章京领班,身居要津,权势显赫。孙宝瑄以荫生入仕,相继在工部、邮传部及大理院供职,他虽功名不显,但留下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日记——《忘山庐日记》,1983年出版后广受学界重视。然而,对于孙本人的研究迄今仍较少。(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第二十辑)》期刊2010-11-01)
周宇清[8](2010)在《《苏报》馆主陈范:从官宦子弟到辛亥革命者》一文中研究指出1903年,在辛亥革命走向高潮的过程中,中国报业界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苏报》案,这起事件的背后有一位虽不甚为人瞩目但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苏报》馆主陈范。出身官宦家庭的陈范不是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革命巨子,他是个小人物,他由一个旧式封建士子转变为革命分子,在革命过程中又屡屡受挫,过着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生活,一生艰辛备尝,但始终没有泯灭革命信念。(本文来源于《名人传记(上半月)》期刊2010年04期)
刘锦[9](2009)在《晚清一个官宦子弟的经历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宝瑄出生于同治末期所谓“同治中兴”时代的一个官宦家庭,青少年阶段历经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本文选取1893年到1902年孙宝瑄的经历和思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孙宝瑄的日记以及与他个人、家庭有关的人物的资料,勾勒出孙宝瑄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这十年的人生轨迹。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孙氏家族原是浙江钱塘一个耕读之家,经过四代人的科举努力,终于在孙宝瑄父亲诒经这一代获得成功。并且随着孙诒经仕途的升迁,孙氏家族也由耕读之家转变为官宦家族。孙宝瑄继续着家族的传统,在科举上谋求个人发展。中日甲午战争打破了孙宝瑄悠闲平静的生活。在喧嚣的主战气氛中,孙宝瑄与其它十叁位浙籍京官联名上书恭亲王要求主和。此举为舆论所不容,饱受诟议的孙宝瑄选择离开北京移居上海。来到上海后,孙宝瑄结识了宋恕、张焕纶、钟天纬等众多具有维新思想的人物。在他们的影响下,孙宝瑄的思想和视野远非甲午战前可比。1895年7月,孙宝瑄赴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立报馆、兴学堂”的变法主张,并游说李鸿章扛起变法大旗,未被李氏采纳。返沪后,孙宝瑄与宋恕、张焕纶、钟天纬、胡庸等人创办“申江雅集”,议论时事,探讨变法原理。后时务报馆成立,雅集便被报馆内的聚会所取代。戊戌变法前后,孙宝瑄的变法思想趋于成熟,认为“设议院、扶民权”才是变法的根本要务。维新变法失败后,孙宝瑄的变法热情反而高涨,主持恢复了“申江雅集”。庚子八国联军侵华,孙宝瑄加入了汪康年、唐才常组织的中国国会,并在国会中担任干事。1901年3月24日上海绅商在张园集会,抵制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孙宝瑄参加了集会,并且带头发表演说,也因此在《中外日报》有关集会的报道中,他成了集会主持人。但在孙宝瑄的要求下,《中外日报》又刊登一则更正,指出孙宝瑄并非集会主持人。之后,孙宝瑄与章太炎关于排满问题发生争论,导致二人几乎绝交。1902年孙宝瑄回到北京为出使法国的兄长在官场中联络关系、传递信息,就此结束了他在上海的八年生活,同时也为他十年的经历划上句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周玉堂[10](2008)在《后进生、问题生家教误区之“高干误导问题”(十一) 官宦子弟未必强 平民儿女未必差》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老子是局长,儿子是班长;老子能左右逢源,儿子也能呼风唤雨;老子官运亨通,儿子的学习成绩却按兵不动,滞后不前。这是一个干部家庭,妈妈是身居要职的主任。白(本文来源于《好家长》期刊2008年21期)
官宦子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寒门子弟相比,官宦子弟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却往往不受好评。如今,当"官二代"引发热议之时,清代社会的"世家子弟"的成长轨迹给今人什么样的启示?封建时代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妻以夫荣,子以父贵。生活在这样家庭背景下的"官宦子弟"或"世家子弟",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官二代",便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清人的着述、书信、家训、日记等作品中,便有许多讨论"官宦子弟"的文字。其中,既有人们对他们成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宦子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政.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的限制[J].国学.2013
[2].李文海.清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宦子弟”[J].传承.2012
[3].张晓政.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的限制[J].报刊荟萃.2012
[4].李文海.清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宦子弟”[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
[5].易惠莉.二十世纪初中下层官宦子弟的生态——秋瑾致兄誉章十一函之解读[J].史林.2011
[6].刘锦.由先进回归保守——晚清官宦子弟孙宝瑄的经历(1894—1902)[J].近代中国.2010
[7].刘锦.由先进回归保守——晚清官宦子弟孙宝瑄的经历(1894—1902)[C].近代中国(第二十辑).2010
[8].周宇清.《苏报》馆主陈范:从官宦子弟到辛亥革命者[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
[9].刘锦.晚清一个官宦子弟的经历和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周玉堂.后进生、问题生家教误区之“高干误导问题”(十一)官宦子弟未必强平民儿女未必差[J].好家长.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