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心态论文-王俊哲

郁闷心态论文-王俊哲

导读:本文包含了郁闷心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关干部,心理健康,心态疏解

郁闷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哲[1](2018)在《少数机关干部郁闷心态疏解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少数机关干部出现的郁闷心态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郁闷心态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利于高效开展工作,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在个人层面,要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在组织层面,要注重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在社会层面,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师》期刊2018年05期)

冯伟,刘晓娟[2](2014)在《大学生“郁闷”心态及解决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郁闷"这个词作为校园流行语经常被大学生挂在嘴边。"郁闷"看似一句不经意的口头语,却从更深层次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虑。对大学生"郁闷"心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刘璞[3](2014)在《大学生郁闷心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郁闷成为当今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的郁闷心态,无论封闭、烦躁或是厌学、空虚等,都是他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认知偏差所产生的自我发展危机。排解大学生心态郁闷,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来源于《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何静[4](2013)在《大学生“郁闷心态”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临的诱惑更加多样,压力也更加沉重,多样性的艰难选择充斥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促使大学生的"郁闷心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郁闷心态"的叁种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提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合理的就业观念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强化自主意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3年34期)

蒋丽莉[5](2013)在《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缓解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它反映出大学生在新形势下面对其自身心理特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压力,如:自我认识不全面、社会责任感薄弱、心理承受力下降等,这使得研究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缓解对策极为重要。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为切实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叁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强化其自主意识,积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经验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和抽样问卷调查法展开分析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对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六所高校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在借鉴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2)人际关系不和谐;(3)就业压力难疏解;(4)恋爱情感易受挫。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在确立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的缓解对策:(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培养正确的择业观;(4)疏解控制自身郁闷情绪。最后,为了使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缓解对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1)营造和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2)构建全面、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3-06-30)

章国平,徐季丹,邹小平[6](2011)在《当前大学生“郁闷”心态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生心态,其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却存在一些负面心理状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郁闷心态。从当前大学生"郁闷"的内心世界来看,有的是对生活乏味的郁闷、有的是对学习紧张的郁闷、有的是对情感困惑的郁闷、有的是对经济贫困的郁闷。"郁闷"心态是当前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郁闷"心态呈现出悲观失落、自卑封闭、浮躁骚动、空虚迷惘等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邓学易,章国平[7](2011)在《运用“九型人格”理论解读大学生的郁闷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郁闷"心态从静态来看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从动态来看是一种失衡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前它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其"郁闷"心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人格因素对大学生"郁闷"心态的影响又是潜在性的,并且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从"九型人格"理论出发剖析大学生在情感困扰、就业困惑和生命困顿中所表现的"郁闷"情绪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进而探索出一条从个体主观因素方面来解决大学生"郁闷"心态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1年13期)

章国平[8](2009)在《大学生“郁闷”心态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世界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生存压力与未来人生的焦虑、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的困惑、教育目的与价值标准的模糊等是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构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实施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救援的长效机制、打造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网络平台等则是疏导大学生"郁闷"心态的基本对策。(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09年07期)

王宁[9](2009)在《郁闷为戏剧 哭泣即文章——元人杂剧创作心态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位元杂剧的当下读者,在阅读这些数百年前产生的文字时,只要略加留意,总能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激越情绪。文学是作者心灵折射的社会影像。(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10](2008)在《好心态:职场郁闷的杀手锏》一文中研究指出身在职场,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总是或多或少地让人郁闷。近日由国内知名网络招聘企业中华英才网公布的一项"职场郁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人能够实现每天开心地工作。而面对常有的郁闷心情,七成的职场人则表示,尽管烦恼时而有之,但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这表明,现在的职场人正越来越善于调整心态,正视工作中的烦恼。(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师》期刊2008年11期)

郁闷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郁闷"这个词作为校园流行语经常被大学生挂在嘴边。"郁闷"看似一句不经意的口头语,却从更深层次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虑。对大学生"郁闷"心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郁闷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哲.少数机关干部郁闷心态疏解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8

[2].冯伟,刘晓娟.大学生“郁闷”心态及解决路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3].刘璞.大学生郁闷心态探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

[4].何静.大学生“郁闷心态”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园.2013

[5].蒋丽莉.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缓解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6].章国平,徐季丹,邹小平.当前大学生“郁闷”心态透视[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邓学易,章国平.运用“九型人格”理论解读大学生的郁闷心态[J].世纪桥.2011

[8].章国平.大学生“郁闷”心态解读[J].教育探索.2009

[9].王宁.郁闷为戏剧哭泣即文章——元人杂剧创作心态略论[J].文艺研究.2009

[10]..好心态:职场郁闷的杀手锏[J].软件工程师.2008

标签:;  ;  ;  

郁闷心态论文-王俊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