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肺并发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癌,胸腔镜,心肺并发症,因素
肺并发症论文文献综述
白娟,白娜娜,刘易莎,山卉[1](2019)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2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肺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无并发症组271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手术指标等,分析影响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与年龄、目前吸烟、合并基础疾病、FEV1%、WB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有关(P<0.05),与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病变部位和手术方式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2.815,P<0.05)、目前吸烟(OR=10.496,P=0.000)、手术时间>3 h (OR=7.668,P<0.05)、FEV1%<60.00%(OR=2.617,P<0.05)、合并基础疾病(OR=2.787,P<0.05)是影响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目前吸烟、手术时间>3 h、FEV1%<60.00%、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张玉龙,左友波,董碧倩[2](2019)在《神经阻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神经阻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探究神经阻滞及全麻对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收治IF老年患者98例,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61~80岁,平均67.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n=49)与全身麻醉组(n=49),全身麻醉组行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组行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前(t_0)、术中(t_1)、手术结束(t_2)各时间点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3d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疼痛因子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氧化应激因子,术后7d心肺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t_1、t_2时,神经阻滞组DBP、SBP、HR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3d,神经阻滞组5-HT、DA、NE水平低于全身麻醉组[(0.49±0.05)μmol/mL vs.(0.60±0.07)μmol/mL、(16.86±1.74)ng/L vs.(25.45±2.62)ng/L、(1.94±0.21) pg/mL vs.(2.88±0.29)pg/mL,P<0.05]。术后3d,神经阻滞组GSH-PX、SOD高于全身麻醉组[(198.45±19.93)g/mL vs.(163.73±17.74)g/mL、(19.18±2.00)μg/mL vs.(15.63±1.62)μg/mL],AOPP、MDA低于全身麻醉组[(39.57±4.62)μmol/L vs.(50.21±5.27)μmol/L、(16.75±1.74)U/L vs.(21.58±2.23)U/L,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7d心肺并发症(急性冠脉事件、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4.08%)低于全身麻醉组(16.33%),P<0.05。结论疼痛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生成、抗氧化应激因子减少是影响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机制,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老年IF患者疼痛,减少机体应激,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影响患者心肺功能,避免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凝华,梁续飞,尹希,杨华[3](2019)在《肺癌化疗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前轻度肺功能降低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轻度肺功能降低与化疗后心肺并发症(PCC)的相关性,为临床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提供预测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行化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后1个月内有无心肺并发症分为PCC组和无PCC对照组,探究化疗前轻度肺功能不全与患者化疗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同时探讨肺通气相关指标(FEV1%、FVC%)轻度降低与化疗后PCC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正常、轻度及中重度肺功能不全分别有25例、36例和89例,发生PCC患者共有82例,各组化疗后1个月内PCC发生率分别为20%、61.11%和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3,P=0.001)。化疗前FEV1%轻度减低(≥70%)或FVC%轻度减低(≥70%)与化疗后PCC的发生相关(P=0.019,P=0.011)。结论:化疗前,FEV1%和FVC%同时轻度降低是影响肺癌化疗后PCC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凤琴[4](2019)在《不同排痰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排痰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胸部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排痰护理干预(排痰机辅助排痰),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叩背式排痰),观察所有患者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胸部手术患者实施排痰机辅助护理干预,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有效得到减少,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马飞[5](2018)在《不同排痰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胸部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排痰护理干预方法在预防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0例胸部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排痰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常规叩背式排痰护理干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排痰机辅助排痰干预护理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12/85)14.12%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3/85)50.59%(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82/85)96.4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85)83.53%(P<0.05)。结论:辅助应用排痰机开展排痰护理干预,有效促进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内痰液排出,有效保障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痰液等分泌物堆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排痰护理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王文胜,马志强,李帅,张筱杨,张双林[6](2018)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种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394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4例肺癌患者,按手术30 d是否发生心肺并发症进行分组,61例为并发症组,占15.48%(61/394),333例为无并发症组,占84.52%(333/394)。394例肺癌患者,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为8.88%(35/394),其他主要并发症肺不张发生率为5.84%(23/394),胸腔积液发生率为5.08%(20/394),持续性肺漏气发生率为3.55%(14/394)等。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合并冠心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术前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比值(NLR)、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WBC、术前合并冠心病、术前合并COPD为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WBC、术前合并冠心病、术前合并COPD为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许有助于预测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为围术期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黄俊,何家贤[7](2017)在《肺癌手术治疗围术期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肺癌手术治疗围术期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合并疾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术后体征等对肺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79例(39.50%)出现肺部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吸烟情况、术前肺气肿、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术式、切除范围、手术时间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吸烟≥400支/年、术前FEV1<1.5 L、术前有肺气肿、全肺切除、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 h为肺癌手术治疗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癌手术围术期肺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术前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可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手术相关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以减少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刘念,李素莲,熊正容,李同莲[8](2017)在《改良式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改良式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8月31日收治的71例老年手术患者实施改良式集束化护理,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收治62例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改良式集束化护理组与历史对照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15例,心衰4例,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30.65%;观察组肺部感染3例,心衰1例,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及治疗制定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集束化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生理耐受力,最大限度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7-09-27)
M.P.Debray,G.Dauriat,A.Khalil,S.Leygnac,S.Tubiana[9](2016)在《胸部低毫安CT结合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在诊断肺移植后早期胸膜-肺并发症的准确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基于模型迭代重建算法(MBIR)的低剂量、低毫安胸部CT(RD-CT)和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的标准剂量胸部CT(SD-CT)在肺移植后早期并发(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鲁高鹏[10](2016)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胸腔镜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肺性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等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肺并发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探究神经阻滞及全麻对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收治IF老年患者98例,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61~80岁,平均67.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n=49)与全身麻醉组(n=49),全身麻醉组行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组行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前(t_0)、术中(t_1)、手术结束(t_2)各时间点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3d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疼痛因子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氧化应激因子,术后7d心肺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t_1、t_2时,神经阻滞组DBP、SBP、HR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3d,神经阻滞组5-HT、DA、NE水平低于全身麻醉组[(0.49±0.05)μmol/mL vs.(0.60±0.07)μmol/mL、(16.86±1.74)ng/L vs.(25.45±2.62)ng/L、(1.94±0.21) pg/mL vs.(2.88±0.29)pg/mL,P<0.05]。术后3d,神经阻滞组GSH-PX、SOD高于全身麻醉组[(198.45±19.93)g/mL vs.(163.73±17.74)g/mL、(19.18±2.00)μg/mL vs.(15.63±1.62)μg/mL],AOPP、MDA低于全身麻醉组[(39.57±4.62)μmol/L vs.(50.21±5.27)μmol/L、(16.75±1.74)U/L vs.(21.58±2.23)U/L,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7d心肺并发症(急性冠脉事件、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4.08%)低于全身麻醉组(16.33%),P<0.05。结论疼痛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生成、抗氧化应激因子减少是影响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机制,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老年IF患者疼痛,减少机体应激,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影响患者心肺功能,避免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肺并发症论文参考文献
[1].白娟,白娜娜,刘易莎,山卉.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9
[2].张玉龙,左友波,董碧倩.神经阻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9
[3].刘凝华,梁续飞,尹希,杨华.肺癌化疗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前轻度肺功能降低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张凤琴.不同排痰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马飞.不同排痰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6].王文胜,马志强,李帅,张筱杨,张双林.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8
[7].黄俊,何家贤.肺癌手术治疗围术期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8].刘念,李素莲,熊正容,李同莲.改良式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实践[C].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7
[9].M.P.Debray,G.Dauriat,A.Khalil,S.Leygnac,S.Tubiana.胸部低毫安CT结合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在诊断肺移植后早期胸膜-肺并发症的准确性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
[10].鲁高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