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骨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牙列,拥挤,牙弓,基骨弓
基骨弓论文文献综述
盛丽,李桃,吾尔肯·卡满别克,袁晓娟,刘奕杉[1](2019)在《混合牙列期下前牙拥挤与牙弓、基骨弓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下前牙拥挤患者与正常牙弓、基骨弓形态对比研究,分析拥挤度与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9例下颌模型,按拥挤度分为拥挤组(n=71)和正常组(n=68),测量牙弓周长、牙弓、基骨弓长度和宽度,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拥挤度与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结果:(1)正常组各指标男性显着大于女性;(2)拥挤组除牙弓与基骨弓后段长度外,其余指标均较正常组小;牙弓周长,牙弓前段长度,牙弓前、中段宽度,基骨弓前段长度,男性组基骨弓中、后段宽度差异显着;(3)男女组拥挤度与牙弓、基骨弓前段长度,女性组拥挤度与基骨弓中段宽度呈负性相关。结论:牙列拥挤与牙弓、基骨弓形态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曹正飞[2](2019)在《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患者的上气道特征及牙弓、基骨弓宽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的上气道特征及其牙弓、基骨弓宽度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恒牙合早期安氏Ⅰ类(n=29)、安氏Ⅱ类1分类(n=26)及安氏Ⅱ类2分类(n=28)患者,获取患者正畸前头颅侧位片、CBCT及记存模型。利用头颅侧位片及CBCT数据测量患者的上气道,使用3shape扫描仪扫描记存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应用相关性分析检测各测量值间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错合类型之间R-PNS、PNS-UPW、SPP-SPPW、U-MPW、TB-TBPW、V-LPW、A/N比率及下颌骨体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U-MPW及TB-TBPW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R-PNS、PNS-UPW、SPP-SPPW、U-MPW、TB-TBPW、V-LPW及下颌骨体长度小于安氏Ⅰ类,而A/N比率大于安氏Ⅰ类(p<0.05)。与安氏Ⅱ类1分类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R-PNS、PNS-UPW、SPP-SPPW、V-LPW及下颌骨体长度较大,而A/N比率较小(p<0.05)。2、不同错合类型之间仅H-r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1分类H-rGn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及安氏Ⅰ类(p<0.05),其余测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错合类型之间V1、V2、V3、V及V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V2、V3、V及V23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V1、V2、V3、V及V23均小于安氏Ⅰ类(p<0.05);安氏Ⅱ类2分类V1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p<0.05)。不同错合类型之间S1、S2、S3、Min-A及PA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S1、S2、Min-A及PAS-S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S1、S2、S3、Min-A及PAS-S小于安氏Ⅰ类(p<0.05)。4、在排除ANB角及下颌体长度对上气道的影响后,A/N比率与V1、V2、V、V23、S1、S2、R-PNS、PNS-UPW及SPP-SPPW呈负相关性(p<0.05);排除腺样体及下颌体长度对上气道的影响后,ANB角与V2、V3、V、V23、S1、S2、S3、Min-A、PAS-S、U-MPW、TB-TBPW及V-LPW呈负相关性(p<0.05);排除ANB角、A/N比率的影响后,下颌体长度与TB-TBPW及V-LPW呈正相关(p<0.05)。5、牙弓、基骨弓宽度比较结果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U4DW及L3DW小于安氏Ⅰ类患者(P<0.05),其余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恒牙合早期,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及安氏Ⅱ类1分类存在上气道狭窄,且安氏Ⅱ类1分类上气道狭窄更重。2、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舌骨位置无差异3、ANB角主要与口咽部测量指标呈负相关,腺样体大小主要与鼻咽、颚咽部测量指标呈负相关,下颌体长度主要与舌咽部测量指标呈正相关。4、引起安氏Ⅱ类2分类上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颌骨后位,而安氏Ⅱ类1分类上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下颌骨后位与下颌体短小。5、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小于安氏Ⅰ类,下颌基骨弓宽度与安氏Ⅰ类相比无差异,在矫治过程中,应注意对此类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的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赵爽,莫水学,南澜,郑怡[3](2019)在《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牙弓与基骨弓相关性叁维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叁维重建技术探讨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牙弓与基骨弓形态差异与相关性。方法:根据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角)选取高角、均角及低角患者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各17例,进行叁维重建,分别测量牙弓、基骨弓的长度、宽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低角组磨牙段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大于其他两组(P<0. 05);高角组前段及全段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他两组(P<0. 05);高角,均角,低角组尖牙段相关系数r分别为0. 624,0. 613,0. 466(P<0. 01);磨牙段分别为0. 742,0. 780,0. 858(P<0. 01);前段长度0. 751,0. 433,0. 598(P<0. 01);全段长度0. 839,0. 703,0. 680(P<0. 01)。结论:低角组下颌基骨弓较为扁平,而高角组更为狭长;尖牙段与磨牙段牙弓与基骨弓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邢红,高辉,肖丹娜[4](2018)在《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数学模型匹配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骨性Ⅱ错牙弓与基骨弓数学模型匹配性分析。方法:选用骨性Ⅱ类错、个别正常各30例,获取CBCT图像,对其牙弓、基骨弓标志点测量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匹配性分析。结果:骨性Ⅱ类错上、下颌牙弓长度均较个别正常长;上颌后段较窄。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个别正常而长度较长。上、下牙弓前段曲度均较个别正常小,且上颌小于下颌;上颌基骨弓前段曲度略大于个别正常,下颌基骨弓略小。结论:通过对骨性Ⅱ类牙弓和基骨弓数学模型形态特征及匹配关系的研究,结果可供临床正畸治疗参考。(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武杰,王超然,赵伟,孙梦姣,李洪发[5](2017)在《叁维数字化建立恒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模型对牙弓和基骨弓的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正畸医生使用模型测量能够获得关于牙颌的全面数据,叁维数字化模型显示能比传统模型获得更准确的信息。目的:通过对恒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叁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探讨其牙弓和基骨弓的特点。方法:实验组为恒牙期安氏Ⅱ~1类组(30例)、安氏Ⅱ~2类组(30例),对照组为恒牙期个别正常牙合(30例)。使用3shape R700扫描仪将3组石膏模型扫描生成叁维数字化模型,使用叁维测量软件Orthoanalyzer 2013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上述3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SD法。结果与结论:(1)上下颌牙弓长度、上颌牙弓前中段、下颌基骨中段宽度:Ⅱ~2>个别正常颌>Ⅱ~1(P<0.05);下颌牙弓前段宽度、上下颌基骨长度:个别正常颌>Ⅱ~1>Ⅱ~2(P<0.05);上颌牙弓后段、上颌前中段、下颌前段基骨宽度:个别正常颌>Ⅱ~2>Ⅱ~1(P<0.05);(2)牙体长轴与牙合平面角度:安氏Ⅱ~1、Ⅱ~2、个别正常颌前牙区该角度差异显着;上颌后牙区(冠):Ⅱ~2>Ⅱ~1>个别正常颌(P<0.05);下颌后牙区(冠):Ⅱ~2>个别正常颌>Ⅱ~1(P<0.05);(3)安氏Ⅱ~1弓形有狭而长的趋势,安氏Ⅱ~2弓形有宽而短的趋势;(4)安氏Ⅱ~1牙列前段(3-3)存在矢状向不调,表现为上下颌唇倾;中(4-4)后(6-6)段存在冠状向不调,上牙列表现为腭倾,下牙列表现为颊倾。安氏Ⅱ~2牙列前段存在矢状向不调,表现为上下颌舌倾;后牙区无不调。(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7年36期)
谭励华,周嫣,方志欣,黄敏方,张大灵[6](2017)在《骨性Ⅲ类错非拔牙矫治后牙弓与基骨弓变化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非拔牙矫治后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变化。方法:23例恒牙列骨性Ⅲ类错非拔牙矫治患者,收集矫治前后记存模型,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基骨弓长度,尖牙区、第一、二前磨牙区,第一磨牙区的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比较矫治前后牙弓、基骨弓各测量值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增加,上颌尖牙间、第一、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小;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减小、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矫治后上颌基骨弓长度增加,下颌基骨弓长度减小,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矫治后上下颌牙弓长度、宽度的变化量与对应的基骨弓长度、宽度的变化量呈正相关,尤以下颌尖牙区、上下颌第一磨牙区明显。结论:恒牙列骨性Ⅲ类错非拔牙正畸掩饰性矫治后牙弓代偿性变化可引起相应区域基骨弓的顺应性改建,利于骨性Ⅲ类错单纯正畸掩饰性治疗及稳定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7年11期)
肖丹娜[7](2017)在《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建立用于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1.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间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的CBCT资料,依照纳入标准,选取骨性Ⅱ类(安氏Ⅱ1类)错患者CBCT 30例(女19例,21.84±5.14岁;男11例,20.90±3.85岁)作为实验组,个别正常患者30例(女17例,20.24±5.66岁;男13例,21.62±3.93岁)作为对照组。2.通过Invivo5.4软件对患者CBCT资料进行定点、测量,获得牙弓与基骨弓标志点的叁维数据。使用计算机Java语言在Eclipse开发平台上编写预设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软件中所计算出的特征数据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3.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检验Beta函数模型与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曲线的拟合相关度。研究结果 1.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上颌:Y=41.01[1-(2X/61.08)~2]~(0.73)下颌:Y=37.35[1-(2X/59.55)~2]~(0.717) 2.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上颌:Y=29.15[1-(2X/65.63)~2]~(0.721)下颌:Y=30.91[1-(2X/79.19)~2]~(1.242) 3.骨性Ⅱ类错的上下颌牙弓、基骨弓曲线与Beta函数的拟合度较高。结论 1.成功建立用于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2.上、下颌牙弓与基骨弓形态呈现为个性化的弓形曲线,与Beta函数形式拟合良好,曲线形态与函数中的各项常量高度相关。(本文来源于《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9-17)
方姝[8](2017)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数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用于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的匹配性进行比较与分析。同时对这一建模过程进行软件编程,为错(牙合)畸形的数字化诊治设计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样本的选取: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间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的CBCT资料,依照纳入标准,选取骨性Ⅱ类(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CBCT 30例(女19例,21.84±5.14岁;男11例,20.90±3.85岁)作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30例(女17例,20.24±5.66岁;男13例,21.62±3.93岁)作为对照组。2.通过Invivo5.4软件对CBCT资料的相关影像结构进行定点、测量,获得牙弓与基骨弓标志点的叁维数据。使用计算机Java语言在Eclipse开发平台上编写预设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软件中所计算出的特征数据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3.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检验Beta函数模型与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曲线的拟合相关度,并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形态进行匹配性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上颌:Y=41.01[1-(2X/61.08)2]0.73下颌:Y=37.35[1-(2X/59.55)2]0.7172.建立描述骨性Ⅱ类错(牙合)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上颌:Y=29.15[1-(2X/65.63)2]0.721下颌:Y=30.91[1-(2X/79.19)2]1.2423.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上下颌牙弓、基骨弓曲线与Beta函数的拟合度较高。4.骨性Ⅱ类错(牙合)上、下颌牙弓长度均较个别正常(牙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个别正常(牙合),而长度较个别正常(牙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上、下颌牙弓与基骨弓形态呈现为个性化的弓形曲线,与Beta函数形式拟合良好,曲线形态与函数中的各项常量高度相关。2.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在水平向和矢状向均存在牙弓与基骨弓的不协调,而拟合良好的数学模型可以呈现其不协调因素,进而指导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晨,王月,张嘉豪[9](2016)在《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切牙代偿情况及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WALA嵴比较双颌骨前突与双颌牙-牙槽前突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特征,并头影测量分析二者切牙代偿情况。方法随机选取30例双颌前突患者,其中15例为双颌骨前突患者(实验组A);15例为双颌牙-牙槽前突患者(实验组B)。对各实验组双颌石膏模型标定测量点FA(临床冠中心点)、WALA(基骨点),分析两实验组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特征差异;利用头影测量分析两实验组代表下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和凸度各指标以描述二者切牙代偿情况。结果两实验组FA曲线与WALA曲线显着正相关。两实验组牙弓宽度无明显差异,牙弓深度、基骨弓宽度、基骨弓深度均存在差异。两实验组之间上切牙倾斜度及凸度、下切牙倾斜度及凸度存在差异。结论双颌前突患者牙弓与基骨弓曲线有显着相关性;在基骨弓宽度与深度方面双颌骨前突患者均大于双牙槽前突患者,而双牙槽前突实验组牙弓深度大于双颌骨前突实验组,表明双牙槽前突患者相较于双颌骨前突患者基骨更加短而狭窄,前者切牙更加唇倾,提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上应采取不同的方案。(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6-10-10)
孙上然[10](2016)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数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选取骨性Ⅲ类错(牙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颌面部CBCT的影响资料进行定点测量分析,建立描述牙弓基骨弓形态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牙弓基骨弓的匹配性研究,讨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和基骨弓的代偿机制和协调性,为临床病例的确诊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在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拍摄CBCT的患者中,选取骨性Ⅲ类患者35例(女20例,22.87±5.48岁:男15例,23.45±7.28岁)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30例(女18例,25.80±3.14;男12例,23.62±3.54)选为对照组。通过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并对牙弓标志点和基骨弓标志点进行标记,将标记点的数据导入到Matlab 7.0软件,进行工作平面的运算和标志点的投影,计算尖牙和第二磨牙牙弓标志点、基骨弓标志点在工作平面投影点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然后利用Beta函数建立描述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数学方程。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Beta函数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基骨弓形态的拟合水准,再进行牙弓和基骨弓的匹配性分析。结果1.建立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形态的数学模型上颌:Y=46.12[1-(2X/70.99)~2]~(1.052)下颌:Y=39.16[1-(2X/64.51)~2]~(1.038)建立骨性Ⅲ类错(牙合)基骨弓形态的数学模型上颌:Y=43.14[1-(2X/75.09)~2]~(1.061)下颌:Y=39.03[1-(2X/60.63)~2]~(1.021)2.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上下颌牙弓、基骨弓与尖牙间宽度和深度、第二磨牙间宽度和深度高度相关r>0.80,且牙弓、基骨弓曲线的拟合度较高。3.上颌的Fa点均位于Ba点的唇侧,其距离为正值;下颌的Fa点均位于Ba点的舌侧,其距离为负值。与临床中的观察一致。4.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的上颌牙弓、基骨弓在矢状向和横向上与个别正常(牙合)相比,有宽度和长度变小的趋势;下颌牙弓和基骨弓存在矢状向和横向上的发育过度。其形态受到尖牙间宽度和深度、第二磨牙间宽度和深度的影响。结论1.上下颌牙弓、基骨弓的形态是个性化得曲线,曲线的形状根据e值得变化而变化,e值又受到尖牙间宽度、深度和第二磨牙宽度、深度的影响。2.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存在矢状向和横向的牙弓和基骨弓不协调,可以通过牙弓和基骨弓的数学模型找到不协调的原因,来指导临床上矫治计划的制定。(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基骨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的上气道特征及其牙弓、基骨弓宽度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恒牙合早期安氏Ⅰ类(n=29)、安氏Ⅱ类1分类(n=26)及安氏Ⅱ类2分类(n=28)患者,获取患者正畸前头颅侧位片、CBCT及记存模型。利用头颅侧位片及CBCT数据测量患者的上气道,使用3shape扫描仪扫描记存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应用相关性分析检测各测量值间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错合类型之间R-PNS、PNS-UPW、SPP-SPPW、U-MPW、TB-TBPW、V-LPW、A/N比率及下颌骨体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U-MPW及TB-TBPW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R-PNS、PNS-UPW、SPP-SPPW、U-MPW、TB-TBPW、V-LPW及下颌骨体长度小于安氏Ⅰ类,而A/N比率大于安氏Ⅰ类(p<0.05)。与安氏Ⅱ类1分类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R-PNS、PNS-UPW、SPP-SPPW、V-LPW及下颌骨体长度较大,而A/N比率较小(p<0.05)。2、不同错合类型之间仅H-r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1分类H-rGn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及安氏Ⅰ类(p<0.05),其余测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错合类型之间V1、V2、V3、V及V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V2、V3、V及V23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V1、V2、V3、V及V23均小于安氏Ⅰ类(p<0.05);安氏Ⅱ类2分类V1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p<0.05)。不同错合类型之间S1、S2、S3、Min-A及PA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SD两两比较发现,安氏Ⅱ类2分类组S1、S2、Min-A及PAS-S小于安氏Ⅰ类,安氏Ⅱ类1分类S1、S2、S3、Min-A及PAS-S小于安氏Ⅰ类(p<0.05)。4、在排除ANB角及下颌体长度对上气道的影响后,A/N比率与V1、V2、V、V23、S1、S2、R-PNS、PNS-UPW及SPP-SPPW呈负相关性(p<0.05);排除腺样体及下颌体长度对上气道的影响后,ANB角与V2、V3、V、V23、S1、S2、S3、Min-A、PAS-S、U-MPW、TB-TBPW及V-LPW呈负相关性(p<0.05);排除ANB角、A/N比率的影响后,下颌体长度与TB-TBPW及V-LPW呈正相关(p<0.05)。5、牙弓、基骨弓宽度比较结果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U4DW及L3DW小于安氏Ⅰ类患者(P<0.05),其余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恒牙合早期,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及安氏Ⅱ类1分类存在上气道狭窄,且安氏Ⅱ类1分类上气道狭窄更重。2、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舌骨位置无差异3、ANB角主要与口咽部测量指标呈负相关,腺样体大小主要与鼻咽、颚咽部测量指标呈负相关,下颌体长度主要与舌咽部测量指标呈正相关。4、引起安氏Ⅱ类2分类上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颌骨后位,而安氏Ⅱ类1分类上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下颌骨后位与下颌体短小。5、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小于安氏Ⅰ类,下颌基骨弓宽度与安氏Ⅰ类相比无差异,在矫治过程中,应注意对此类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的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骨弓论文参考文献
[1].盛丽,李桃,吾尔肯·卡满别克,袁晓娟,刘奕杉.混合牙列期下前牙拥挤与牙弓、基骨弓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2].曹正飞.恒牙合早期安氏Ⅱ类患者的上气道特征及牙弓、基骨弓宽度特征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
[3].赵爽,莫水学,南澜,郑怡.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牙弓与基骨弓相关性叁维测量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4].邢红,高辉,肖丹娜.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数学模型匹配性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5].武杰,王超然,赵伟,孙梦姣,李洪发.叁维数字化建立恒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模型对牙弓和基骨弓的测量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
[6].谭励华,周嫣,方志欣,黄敏方,张大灵.骨性Ⅲ类错非拔牙矫治后牙弓与基骨弓变化的分析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7
[7].肖丹娜.骨性Ⅱ类错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的Beta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C].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8].方姝.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数学模型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7
[9].陈晨,王月,张嘉豪.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切牙代偿情况及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研究[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6
[10].孙上然.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匹配性数学模型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