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卫生人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政策,满意度
农村卫生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俞亚君[1](2017)在《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农村与偏远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卫生问题,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卫生人力失衡的问题。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比值不断缩小,但城市卫生人员密度却远高于农村卫生人员密度,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环境差异等原因,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根据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政策尤为重要。研究目的:在分析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政策的基础上,将卫生人力政策分为教育、管理、财政、个人及专业支持四个方面,通过对不同省县乡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探讨可能影响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的原因,为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政策的修改与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从中国西部11个省按经济发展水平抽取33个县的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医院;在已被抽取的县中按人口规模大小每个县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问卷调查法:利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设计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样本县乡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法:对样本地区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认知与满意度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横向比较法:比较各省不同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等;单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样本地区卫生人力政策总体认知与满意度情况:仅有48.50%的卫生人员表示了解国家及省内的卫生人力政策,其中24.52%的人持满意态度,53.41%的人持一般态度,22.07%的人持不满意态度。2.通过对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差异分析得出,在样本县人民医院卫生人员的年龄、学历、医生内部执业类别分组间的满意度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中医院与县疾控中心卫生人员仅性别之间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妇幼保健院各组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年龄、学历、医生护士分组间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省在不同机构之间卫生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较高(78.57%),但也仍有一部分省卫生人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70.00%)。各省之间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类医疗机构各省之间的满意度均值有差异,总的来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较低。4.从教育政策来看,52.40%的卫生人员肯定培训的积极作用,且42.98%的卫生人员认为培训机会不足,41.00%的县疾控中心卫生人员参加培训是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其他机构则多为提高医疗水平,且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实践与培训时间短。在管理政策方面,各机构离职意愿较高,且37.50%的卫生人员主要离职原因是工资待遇较差,其次是个人价值实现、竞争机会等。在财政政策方面,高收入的卫生人员较少,43.63%的卫生人员工资在2000-2999元之间;54.14%的人对单位内部收入表示满意,42.85%的人在与同地区同级别其他医疗机构收入相比时表示满意;在单位激励机制合理性评价中,66.87%的卫生人员认为比较合理,但也仍有31.12%的卫生人员认为作用不大。在个人及专业支持方面,69.68%的卫生人员对居住条件较满意,77.86%的卫生人员对执业环境比较满意,在工作提升机会上县级医疗机构的情况好于乡镇卫生院。建议:1.精准规划政策惠及范围,高效优化人力政策内容2.全国各省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成功经验3.完善农村卫生人力培训制度,加强基层人力继续教育4.制定区域卫生人力规划,构建合理卫生人力流动机制5.增加财政投入政策,鼓励支援农村建设6.创造良好个人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刘蕊,孙蓬飞,李乐园,王朝昕[2](2016)在《我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60年发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60多年来,我国卫生人员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培训模式正在从传统单一的培训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我国卫生人员培训体系发展经历的简单普及、初步探索、规范发展和再次探索的4个阶段。通过对政府主导、医疗机构主导和个人市场主导等培训模式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多样化的培训模式缺乏统筹管理,各种模式经费支持水平不同、管理规范程度不统一,培训的内容、考核认定标准不尽相同,培训的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在新形势下需要将各种模式进行整合,扬长避短、统筹管理,构建"政府主导,统筹管理"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并健全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医学与社会》期刊2016年06期)
李琼[3](2016)在《远程教学应用于培训农村卫生人员的意义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利用现代网络与媒体培训农村卫生人员,为成功构建农村卫生人员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实践经验。分别从远程教学培训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叁个方面阐述,以期能为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6年03期)
毛良,董蜀荣[4](2015)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员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重庆市卫生局等五部门决定开展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工作[1]。重庆叁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负责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培养任务,于2012年录取2 269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和成人大(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12期)
魏洪娟,肖锋刚,崔光成[5](2014)在《优化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服务模式的探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对促进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及提高全民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了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和管理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拓宽乡村医生的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终身教育制度,加强非学历教育。应结合农村卫生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构建教学和培训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而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服务模式。(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4年06期)
王树林,张发斌,刘永年,陈芃,黄明玉[6](2013)在《青海省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及居民收入和卫生支出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青海省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服务、居民卫生支出及就诊情况。方法:抽取青海省叁个县共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结果:每千人拥有卫生服务人员数0.630名,医护比为1:0.55,叁县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者占48.0%,年卫生支出500元到3000元之间的比重较大(61.2%),住院看病首选医疗机构是乡镇卫生院(56.0%)。结论: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卫生服务最重要的机构,但青海省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低,而卫生费用支出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崔宝莹,张永利,马元怡,王雯[7](2013)在《从农村卫生从业人员的培养谈农医教材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室的硬件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与此相比,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百姓的医疗需求,具体表现在我国农村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1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村卫生室是叁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乡村医生承担(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3年06期)
吴黎[8](2013)在《我省加大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宁讯(通讯员/吴黎)为整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州、县、乡叁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和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近日,省卫生厅印发《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方案》,对培训人员、内容等作出具体要求。(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3-03-11)
赵云冬,孙丽媛,黄立篇,徐星慧,张艳杰[9](2012)在《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终身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为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服务,对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村医改的深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医疗诊治水平和疾病预防能力亟待提高。医学教育已经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网络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终身教育法制化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2年12期)
付连国,吴学森,程先进,周纯先,贾贤杰[10](2012)在《安徽省农村卫生保健网网底医务人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卫生保健网网底医务人员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抽样原则从皖北、皖中、皖南地区,按经济好、中、差抽取农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采用自编制调查表,调查其基本状况、教育培训状况、工作满意度、工作时间分布及基础知识测试。结果:村卫生室医疗人员年龄平均为41.54岁,男性占80.6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8.23%,平均村卫生室工作年限13.94年;87.59%的人员接受过正规教育,对现有培训措施及成效评价较好,但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对目前工作、收入、工作条件的满意度均评价为一般;预防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较少;基础知识测试及格率皖北为36.9%、皖中为40.5%、皖南为53.8%。结论:安徽省农村医务人员医疗技能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其职能不明确,应依靠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政府有力的投入给予保障。(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农村卫生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卫生人员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培训模式正在从传统单一的培训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我国卫生人员培训体系发展经历的简单普及、初步探索、规范发展和再次探索的4个阶段。通过对政府主导、医疗机构主导和个人市场主导等培训模式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多样化的培训模式缺乏统筹管理,各种模式经费支持水平不同、管理规范程度不统一,培训的内容、考核认定标准不尽相同,培训的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在新形势下需要将各种模式进行整合,扬长避短、统筹管理,构建"政府主导,统筹管理"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并健全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卫生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1].俞亚君.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7
[2].刘蕊,孙蓬飞,李乐园,王朝昕.我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60年发展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6
[3].李琼.远程教学应用于培训农村卫生人员的意义和作用[J].教师.2016
[4].毛良,董蜀荣.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员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
[5].魏洪娟,肖锋刚,崔光成.优化农村卫生人员培养服务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
[6].王树林,张发斌,刘永年,陈芃,黄明玉.青海省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及居民收入和卫生支出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
[7].崔宝莹,张永利,马元怡,王雯.从农村卫生从业人员的培养谈农医教材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3
[8].吴黎.我省加大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力度[N].青海日报.2013
[9].赵云冬,孙丽媛,黄立篇,徐星慧,张艳杰.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终身教育[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
[10].付连国,吴学森,程先进,周纯先,贾贤杰.安徽省农村卫生保健网网底医务人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