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梗死论文-黄春玲,常艳美,刘云锋,童笑梅

新生儿脑梗死论文-黄春玲,常艳美,刘云锋,童笑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生儿脑梗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产儿,足月儿,脑梗死,临床分析

新生儿脑梗死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玲,常艳美,刘云锋,童笑梅[1](2019)在《新生儿脑梗死19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产儿及足月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经影像学确诊的19例新生儿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早产儿及足月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19例脑梗死新生儿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11例。8例足月儿均为缺血性脑梗死;早产儿中3例为缺血性脑梗死,8例为出血性脑梗死。11例缺血性梗死患儿中,9例梗死部位为大脑中动脉;8例出血性脑梗死则均为脑室旁静脉性梗死。发病因素包括血管发育异常6例、围生期缺氧6例、重症感染3例、先天凝血因子缺乏2例,4例病因不明,5例为多因素。8例足月儿脑梗死患者中6例表现为惊厥,发生在生后4天内;11例早产儿起病无特异性,仅2例表现为惊厥,发生于生后7天内。好转出院12例;家属放弃治疗7例,放弃治疗后死亡5例。结论足月儿和早产儿均可发生新生儿脑梗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助确诊。(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康晶晶,程宪,杨晓岩[2](2019)在《新生儿脑梗死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脑梗死患者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右侧肢体偏瘫,1例未随诊,通过电话询问,患儿出现语言发育落后。余4例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新生儿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神经系统预后的脑损伤,应对患儿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进一步做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0期)

付佳博,薛辛东[3](2019)在《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治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action,NCI)又称新生儿脑卒中(neonatal cerebrl stroke),是指生后至28 d内的新生儿脑血管或其一个或多个分支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导致相应区域发生缺血坏死~([1])。脑梗死包括动脉缺血性梗死(artery ischemic stroke,AIS)和出血性梗死,NCI通常指AIS~([2]),可发生于大脑前、中、后动脉,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受累更为常见。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在新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付佳博[4](2019)在《47例新生儿脑梗死MRI及MRA成像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NCI)是新生儿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由于新生儿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必须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常作为首选。然而常规MRI序列对于NCI急性期成像并不敏感,且不能明确动脉具体梗塞情况,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可直接明确动脉梗塞部位,但在新生儿脑梗死应用较少。本文将探讨新生儿脑梗死的MRI及MRA成像特点及对比分析,为NCI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7例经磁共振确诊的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磁共振影像资料,47例患儿初次MRI平均检测时间为梗塞后2.3d(1d~7d),其中32例患儿行MRA检查,平均检测时间为梗塞后4.0d(2d~10d)。其中19例患儿于梗塞后(10d~18d)再次进行头部MRI检查。结果:1.梗塞受累部位:在47例NCI患儿中,左侧大脑受累共有33例(70.2%),其中25例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53.2%),右侧脑梗死共有11例(23.4%),其余3例为双侧脑梗死(6.4%)。2.MRI成像特点:47例患儿中有35例患儿(74.5%)存在T1WI异常低信号改变,40例患儿(85.1%)T2WI高信号改变,再次扫描时(10d~18d)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改变、T2WI高信号改变,所有47例患儿弥散加权成像(DWI)均为高信号改变,还可显示出常规MRI未显示的胼胝体压部、丘脑、内囊后肢等部位梗塞。3.MRA成像特点:所有进行MRA检查的32例患儿中,有11例存在异常改变(34.4%),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受累动脉狭窄、纤细、分支减少等改变,MRA存在异常改变的平均检测时间为梗塞发生后2.9d(2d~4d),MRA无异常改变平均检测时间为梗塞发生后4.5d(2d~10d)。进一步研究发现,MRA异常组检测时间早于MRA无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为NCI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惊厥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NCI以左侧大脑中动脉受累更为常见,常规MRI可协助了解NCI病程,DWI有助于NCI早期诊断及明确梗死范围,且早期联合MRA检测更有助于发现受累血管异常。(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王鹏[5](2016)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探讨CRP水平变化和新生儿脑梗死危险因素、诊断、临床分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3-2015年确诊为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以新生儿脑梗死为实验组,患儿结合临床表现,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新生儿脑梗死,排除合并有感染疾病、肝脏疾病患儿和未能坚持治疗的患儿。本研究共收集到35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22例,过期产儿3例,体重2500-4300g,日龄1-28天。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为对照组,要求仅诊断为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未合并其他疾病,和病例组在性别、胎龄和日龄方面没有较大差异,且排除合并有感染疾病患儿。本研究共得到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22例,过期产儿2例,体重2300-4200g,日龄1-28天。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描述的形式为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新生儿脑梗死分为轻度和重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描述的形式为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根据患儿是否有运动障碍、认知发育障碍、癫痫和视听功能障碍,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新生儿脑梗死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较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描述的形式为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新生儿脑梗死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新生儿脑梗死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脑梗死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新生儿脑梗死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新生儿脑梗死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5例新生儿共随访到30例,失访5例,随访率85%,失访率15%。随访到且存活的30例患儿中,3例因末次随访年龄<6个月,目前尚无结论,故实际统计的患儿为27例,其中预后良好20例,预后较差7例。统计分析预后较差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中C反应蛋白高水平与新生儿脑梗死有关,但尚不清楚是原因还是结果,故当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CRP增高时建议及时行头颅核磁检查,确诊是否发生新生儿脑梗死。2.CRP可以作为新生儿脑梗死的辅助检查,但建议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3.CRP水平随着新生儿脑梗死病情的加重而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故CRP水平可以用来帮助判断脑梗死病情的轻重。4.CRP水平可以用来帮助预测新生儿脑梗死预后。(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6-16)

曾军安[6](2016)在《新生儿脑梗死8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分析8例确诊NCI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引起该病的可能病因进行探讨,并对患儿进行2个月至4岁的随访。结果:8例确诊为脑血管畸形5例,原因不明2例,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1例;8例均出现各种形式惊厥,在早期均无定位体征。8例均做头颅B超检查,5例未见异常,3例仅发现不同程度颅内出血;1例做头颅CT检查: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5例MRI+DWI,4例MRI+MRA)检查:诊断为NCI。随访2个月至4岁,1例因2月内反复惊厥夭折,1例随访至4月大运动发育正常,肌张力偏高,2例半岁时大运动发育正常,无肌张力异常,1例随访至1岁半语言发育偏慢,其余3例1岁10个月至4岁运动,语言及智力发育未见异常。结论:新生儿脑梗死是新生儿惊厥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MRI+DWI+MRA是本病主要确诊方法,预后与梗塞部位及面积相关。(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李彦甫[7](2016)在《36例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生儿脑梗死的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脑梗死的新生儿,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患儿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6例患儿为左侧脑梗死、15例患儿为右侧脑梗死、5例为双侧的脑梗死。随访1年后,所有患儿痊愈。结论:围产期缺氧是新生儿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惊厥和抽搐是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对于患儿的健康恢复和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田宝丽,翟淑芬,何冬慧[8](2016)在《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脑梗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患儿,男,36h,主因呕吐血性物1次入院。患儿系孕40+2w自然分娩,母亲孕期体健,出生史无异常,无窒息缺氧史,出生体重3.5kg,生后3h开奶,吸吮有力,生后34h呕吐1次新鲜血性物,量较多,伴有发绀,呼吸不规则,未排血性便,未诉发热、抽搐,未经治疗,生后36h来诊。入院查体:T37.9℃,P150次/分,R45次/分,BP70/40mm Hg,Wt 3.09kg,反应差,呼吸不规则,肤色欠红润,(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侯晓静,张成元[9](2016)在《新生儿脑梗死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围产期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总结干预治疗措施,提高对新生儿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头部MRI检查,所有病例均于生后7d内行常规序列扫描后接受弥散加权序列(DWI)扫描,其中4例于治疗后10-14天进行了第2次头部MRI检查,并对存活患儿进行3~12月随访。结果 (1)研究期间共确诊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其中男4例,女2例,足月儿5例,早产儿1例,4例剖宫产出生,2例经阴娩出。(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抽搐2例(其中双下肢频繁抽搐2例、右侧肢体抖动1例),肌张力增高1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3例。6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观察中,发育落后4例,发育正常1例,1例出院时间较短随访中。(3)MRI扫描结果初期(7d内)病灶部位T1稍低信号,T2加权稍高信号,相同部位弥散加权影像均表现为高信号,且病灶边界清晰;再次扫描时(治疗后10-14天)病灶部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较前明显,相同部位弥散加权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脑梗死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多为非特异性表现,对突发的顽固性新生儿惊厥病例,应将脑梗死作为重要的鉴别诊断疾病;头颅MR是确诊金标准,梗死早期DWI表现为高信号,继之常规MRI出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并随时间推移逐渐明显,T2表现更为敏感;本病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14期)

周立,周秀芳,王瑞娟,王洁,王宝玲[10](2016)在《新生儿脑梗死四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性分析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3—2013.7月4例明确诊断病例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新生儿脑梗死临床常见,病因不明,常见临床表现为惊厥,早期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新生儿脑梗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脑梗死患者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右侧肢体偏瘫,1例未随诊,通过电话询问,患儿出现语言发育落后。余4例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新生儿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神经系统预后的脑损伤,应对患儿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进一步做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生儿脑梗死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春玲,常艳美,刘云锋,童笑梅.新生儿脑梗死19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9

[2].康晶晶,程宪,杨晓岩.新生儿脑梗死6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付佳博,薛辛东.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4].付佳博.47例新生儿脑梗死MRI及MRA成像对比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

[5].王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6

[6].曾军安.新生儿脑梗死8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

[7].李彦甫.36例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8].田宝丽,翟淑芬,何冬慧.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脑梗死1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

[9].侯晓静,张成元.新生儿脑梗死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0].周立,周秀芳,王瑞娟,王洁,王宝玲.新生儿脑梗死四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甘肃科技.2016

标签:;  ;  ;  ;  

新生儿脑梗死论文-黄春玲,常艳美,刘云锋,童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