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动力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动力时程分析法,地震响应,列车制动力
制动力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吕龙,薛小强[1](2018)在《列车制动力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根据高速列车制动模型,获得列车制动力,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共同作用及地震单独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列车制动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对地震作用下梁端和塔顶位移影响较塔底剪力和弯矩大。当不设置黏滞阻尼器时,列车制动力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不显着;设置黏滞阻尼器后,列车制动力对梁端位移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4期)
沈锐利,王江浩[2](2016)在《铁路悬索桥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纵向约束体系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设计中的叁跨铁路悬索桥为背景,给出制动力的时程曲线和加载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模型,计算3种纵向约束体系(塔梁纵向固定约束体系、半飘浮体系及阻尼体系)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对阻尼体系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下,半飘浮体系的梁端位移和梁端速度远远大于纵向固定约束体系和阻尼体系;3种纵向约束体系下,塔顶纵向位移差异不大;半飘浮体系的塔底内力在3种体系中最小,纵向固定约束体系的塔底内力最大;在铁路悬索桥中,纵向约束体系采用阻尼体系更合理。(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6年06期)
吕龙,李建中[3](2014)在《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结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一正在设计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塔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时,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并与未设置黏滞阻尼器情况下的结构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塔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能有效地降低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梁端及塔梁相对位移,结构受力也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4年06期)
乔晓琳[4](2011)在《制动力作用下简支梁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相关规范对制动力按最不利影响取值,根据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编制程序,计算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多跨简支梁结构在不同影响参数(如制动速度、墩台刚度)下的纵向动力响应,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要求。(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11年11期)
制动力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纵向约束体系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设计中的叁跨铁路悬索桥为背景,给出制动力的时程曲线和加载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模型,计算3种纵向约束体系(塔梁纵向固定约束体系、半飘浮体系及阻尼体系)在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对阻尼体系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下,半飘浮体系的梁端位移和梁端速度远远大于纵向固定约束体系和阻尼体系;3种纵向约束体系下,塔顶纵向位移差异不大;半飘浮体系的塔底内力在3种体系中最小,纵向固定约束体系的塔底内力最大;在铁路悬索桥中,纵向约束体系采用阻尼体系更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动力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吕龙,薛小强.列车制动力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2].沈锐利,王江浩.铁路悬索桥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桥梁建设.2016
[3].吕龙,李建中.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结构响应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4
[4].乔晓琳.制动力作用下简支梁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J].交通标准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