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颅内占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灰质成像,脑白质成像,磁共振成像,颅内
颅内占位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阳波[1](2019)在《脑灰白质成像结合常规MRI对168例颅内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灰质成像和脑白质成像对颅内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8例颅内占位病变的MRI检查资料(包含常规MRI、脑灰白质成像、DWI等序列的检查资料),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脑灰白质成像的影像学特征,比较MRI各序列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各序列对颅内168例占位病变的诊断分别为常规MRI序列为92例(54.76%),良性34例,恶性58例;DWI结合常规MRI为117例(69.64%),良性39例,恶性78例;GM/WM-only序列结合常规MRI、DWI为148例(88.10%),良性47例,恶性101例。GM/WM-only结合常规MRI、DWI对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率高于常规MRI和DWI结合常规MRI(P<0.05)。结论与常规MRI、DWI相比,磁共振脑灰成像和脑白质成像结合常规MRI能够更好地判定颅内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质,可作为其必要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06期)
戴小锋[2](2019)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颅内占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发挥脑保护作用,总结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占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作用和其重要性。方法选择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诱导前加入右美托咪啶,B组为等量生理盐水对照,在局麻下做有创桡动脉和右颈内动静脉穿刺,术中进行有创动脉血压(SBP、MAP、DBP)、BIS的检测以及抽血的测定,并给予相应完整的术前、术中精心细致护理和术后有效辅助护理。结果 A、B两组BIS值均维持在40-50,计算脑氧摄取率得到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持续平均9个月的随访,56例治愈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3.3%。结论通过使用右美托咪啶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陈俊生[3](2019)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手术期脑保护的效果及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手术期脑保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的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前加入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前加入右美托咪啶,两组患者都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加入右美托咪啶后,SBP、DBP、MAP数值明显都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手术期脑有显着的保护效果,附加全面的有效护理,可以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3期)
高德鸿,刘欣,林承雄,詹必伟[4](2019)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108例行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与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脑功能血清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DBP、HR显着高于对照组,MAP显着低于对照组;血清中MBP、S100B、NSE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 IFN-γ、IL-2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IL-13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较静脉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脑功能和免疫状态相对更好,术后苏醒迅速。(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贾洋,黄瑞玉[5](2018)在《术中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评价及相关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术中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评价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6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麻醉应用药物将其分为七氟烷组(30例)和丙泊酚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经全麻诱导后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分别采用七氟烷及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并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而后对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术后2h疼痛度及术后24h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丙泊酚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于七氟烷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疼痛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均能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但丙泊酚具有较短的苏醒时间和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根据患儿情况进行综合选择。(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51期)
高培培,陆惠平,朱亚虹[6](2018)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血小板减少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简介患者,女,38岁。因"发现血小板计数低1 d"于2017年5月3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2 ℃,血压104/73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2次·min~(-1),呼吸19次·min~(-1),心率82次·min~(-1);患者于2017年3月27日被确诊为面肌抽搐、颅内占位性病变,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500 mg,qd,口服,后逐渐加量至500 mg,bid(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S1期)
付强,陈培培,李绍山,廖佐明,艾合买提·哈斯木[7](2018)在《颅内多发占位病变误诊为脑胶质瘤四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疑似脑胶质瘤的颅内多发占位病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误诊为脑胶质瘤并进行手术的颅内多发占位病变病人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4例颅内多发占位病变术前均被误诊为脑胶质瘤并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分别为脱髓鞘病变、炎性肉芽肿、颅内原发淋巴瘤和泡性脑包虫病。结论颅内多发占位病变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多样,部分疑似胶质瘤样病变发病率低,症状及体征不具有典型性。综合分析病史和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樊羽[8](2018)在《立体定向下颅内占位活检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为行颅内占位货件患者实施手术期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颅内颅内占位活检治疗的92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手术期全面护理,较比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P<0.05。结论为颅内占位活检的患者实施手术期全面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利于术后康复,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9期)
王逊[9](2018)在《补益心脾治脑瘤》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肿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成人脑实质肿瘤大多为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及听神经瘤等。继发性脑瘤多在肿瘤晚期,经血性转移,其原发癌多为肺癌、乳腺癌及肾癌。脑瘤属于中医厥逆、头风、头痛的范畴。当脑瘤膨胀性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占据较大空间时,不论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8-06-20)
李慢,周新刚,马志园,齐立明,王鹏[10](2018)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以提高对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神经外科手术收治的36例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脑脊液检查指标、脑活体组织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分别根据患者中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理学类型进行分组。结果颅内占位性病变AIDS患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1.4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疼、呕吐、肢体障碍和意识障碍等。无特殊病原体感染的HIV脑病患者16例(44.4%);脑实质感染性病变患者12例(33.3%),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6例(16.7%),真菌感染者3例(8.3%),弓形虫感染者1例(2.8%),巨细胞病毒感染者1例(2.8%),梅毒感染者1例(2.8%);发生颅内肿瘤患者8例(22.2%),其中弥漫大B淋巴细胞瘤患者4例(11.1%),Burkitt淋巴瘤患者3例(8.3%),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1例(2.8%),经治疗后,好转者27例(占75%),无变化者5例(占13.9%)和死亡4例(占11.1%)。36例患者中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者20例(55.6%),50~100个/μl者7例(19.4%),100~200/μl者5例(13.9%),>200个/μl者4例(11.1%)。HIV脑病与脑实质感染性病变、颅内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HIV脑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两种病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P=0.31,F=0.17、P=0.26)。结论 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理类型复杂,HIV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当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时,应尽早行脑活体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3期)
颅内占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颅内占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发挥脑保护作用,总结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占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作用和其重要性。方法选择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诱导前加入右美托咪啶,B组为等量生理盐水对照,在局麻下做有创桡动脉和右颈内动静脉穿刺,术中进行有创动脉血压(SBP、MAP、DBP)、BIS的检测以及抽血的测定,并给予相应完整的术前、术中精心细致护理和术后有效辅助护理。结果 A、B两组BIS值均维持在40-50,计算脑氧摄取率得到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持续平均9个月的随访,56例治愈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3.3%。结论通过使用右美托咪啶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内占位论文参考文献
[1].杨超,阳波.脑灰白质成像结合常规MRI对168例颅内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9
[2].戴小锋.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3].陈俊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手术期脑保护的效果及护理研究[J].海峡药学.2019
[4].高德鸿,刘欣,林承雄,詹必伟.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5].贾洋,黄瑞玉.术中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评价及相关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6].高培培,陆惠平,朱亚虹.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血小板减少1例[J].医药导报.2018
[7].付强,陈培培,李绍山,廖佐明,艾合买提·哈斯木.颅内多发占位病变误诊为脑胶质瘤四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8
[8].樊羽.立体定向下颅内占位活检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9].王逊.补益心脾治脑瘤[N].中国中医药报.2018
[10].李慢,周新刚,马志园,齐立明,王鹏.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