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能减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金属消能器,抗震性能
消能减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哲明,吴从晓,黄青青,吴从永[1](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的抗震性能,对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和普通预制装配式框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消能器不同设计参数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预制装配式框架,屈服位移有显着提高,较好的延缓了梁端的破坏,对梁端保护作用明显,并且有效的解决了梁端后浇区施工困难的问题;金属消能器腹板高度越小耗能效果越好,但初始刚度及承载力也越小;翼缘板厚度越小消能器越早屈服耗能,但过小的翼缘板厚度会导致耗能能力不足,并且应变过大会导致其与梁柱连接部位被破坏;随着消能器高度的增加,构件跨中弯矩越大,也越早屈服耗能,但过大的消能器高度会导致其弯曲变形严重。(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定斌[2](2019)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混凝土(简称:PC)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新技术研发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重点,通过创新节点连接技术研发具备综合高性能且易于工业化发展的PC结构体系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梳理了PC框架“湿”节点、“干”节点和无粘结“Post-Tensioned”节点的研究思路及其新进展,提出了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新思路:用消能减震装置做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器。并提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PCF-MDC)体系。围绕PCF-MDC体系中柱-金属-梁节点的3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包括:1)金属阻尼器的选择;2)金属阻尼器的设计;3)连接方案开发。为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及PCF-MDC体系的综合性能,首先对金属阻尼器进行减震性能试验,然后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PCF-MDC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第2章中,详述PCF-MDC节点技术方案:适用于PCF-MDC体系的狗骨阻尼器和双弯曲板阻尼器;明确金属阻尼器设计目标为实现金属阻尼器先于预制构件屈服,设计原则为金属阻尼器屈服弯矩应低于梁截面受弯承载力;提出采用槽钢和U型锚固组件的可拆卸型连接方案。2、在第3章中,对狗骨和双弯曲板阻尼器进行减震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弯曲板阻尼器为面内受弯破坏,而狗骨阻尼器因面外刚度不足发生弯扭破坏;双弯曲板阻尼器通过改变截面材料分布特征(几何性质)提高面外刚度,进而控制其破坏模式的策略有效;双弯曲板阻尼器可充分利用钢材塑性,承载性能更优更稳定,安全储备更足。3、在第4章中,对“等同现浇”的“湿”连接PC节点(PCF试件)和分别采用第3章中狗骨阻尼器(PCF-DB试件)和双弯曲板阻尼器(PCF-DP试件)的PCF-MDC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CF-MDC节点的承载力均达到预期设计值;PCF-DP试件的承载性能更优,安全储备更足;PCF-MDC节点预设的由金属阻尼器构成的梁铰耗能机制合理有效,其耗能特性优于PCF节点;连接方案能可靠的传递金属阻尼器与预制构件间的内力。本文研究工作表明,PCF-MDC节点抗震性能优于“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且具备“集中损伤”、可拆卸等综合高性能。“用消能减震装置做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器”的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新思路可行有效,为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孙佳,贾栋,王向英,毛立旸,张纪刚[3](2019)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消能减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优势在于建造速度快、劳动力要求低、结构质量好、经济环保等,更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但这种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差,地震时容易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基于上述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较差这一特点,文中提出了将多种消能装置,按其不同的消能减震性能特点布置在预制结构的梁柱节点和柱脚节点等薄弱节点,形成一种全新的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框架体系,提高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韬[4](2018)在《消能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地震板块活跃性的增强,抗震设计在整个结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一种新的抗震防灾技术,其设计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对消能减震体系的研究现状、设计思路、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列举几种常见消能阻尼器及安装方式,最后讨论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36期)
李博宇,王然,于森林,束伟农,张盟[5](2018)在《高烈度地区物流类建筑消能减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烈度地区重荷载、高层高、大跨度的物流类型的高层建筑,对比框架、框架-剪力墙及框架+消能减震结构体系这叁种结构体系方案的小震分析结果,并且研究了采用屈曲约束支撑(BRB)和支撑式剪切型阻尼器(MD)的混合使用方式(BRB+MD)的框架体系的周期合理性。通过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框架+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高烈度地区框架+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是这种类型建筑可采用的合理抗震体系。(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20期)
黄飒[6](2018)在《基于摇摆机制的消能减震框架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一般消能减震体系不同,摇摆墙自身无耗能或改变结构自振周期的能力,而是通过摇摆墙自身的强度与刚度来达到控制框架整体结构变形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理想的框架结构屈服机制。当然,摇摆墙也可与耗能器结合使用,有效降低结构的最大变形。摇摆墙减震体系作为主体结构的一种附加结构子系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工业手段进行加工、制作和安装。摇摆墙构件需要很大的侧向刚度,并且需要在罕遇地震下保持弹性,这对常规混凝土构件是很大的挑战。为此,本文基于双层钢板剪力墙提出装配式摇摆墙。该构件采用双层钢板作为外模板,内填充混凝土,充分发挥钢结构和混凝土的优点。上下层墙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单个构件可以在工厂预制。装配好的墙体通过金属阻尼器与主体框架连接在一起,阻尼器不仅起到耗能的作用,还能在主体框架与摇摆墙之间传递层剪力。针对该种新型结构,进行了预制摇摆墙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首先针对不同框架的变形需求对摇摆子系统进行设计,建造了3组试验体,包括2组摇摆墙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和1组纯框架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式预制装配式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有效约束框架的层间变形,同时附加的阻尼器可提高耗能能力70%以上。但由于附加重力不足,摇摆墙在阻尼器非线性滞回的影响下被抬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这说明需要附加预应力以控制其竖向变形。在试验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某一实际工程进行摇摆墙减震设计,在纵轴方向采用摇摆控制子系统,横轴方向采用普通的减震阻尼墙进行控制。该方法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占用建筑空间小,可以将阻尼器在某一跨内集中布置,但需要对相关联的柱子进行验算,必要时加大其截面和配筋。分析表明,该新型减震体系可满足高烈度区的抗震要求,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减震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8-04-01)
潘超,张瑞甫,罗浩,逯静洲[7](2018)在《金属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等阻尼比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有效地简化金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提出了"等阻尼比"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性能水准的地震作用下使所有阻尼器自身的等效阻尼比相等,该原则在实际参数设计时可等价于更便于应用的"等延性系数"原则。该原则是一种概念优化设计原则,目的是使所有阻尼器都能充分发挥其阻尼耗能作用,从而以较小的代价来实现预定的减震控制效果。应用该原则可简化等效附加阻尼比的估算,并将金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刚度参数与阻尼参数进行解耦,使参数的确定过程更简便。基于"等阻尼比"原则,提出了金属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实用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以金属阻尼器延性系数和体系刚度特征参数为设计控制参数,以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的性能需求为设计目标,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计算位移响应的求解模型。建立了体系等效阻尼比和等效周期的快速估算式,进而给出了两个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阻尼器布置建议。通过对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减震结构的设计和性能验算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萍昌,游健[8](2017)在《消能减震技术在海口地区超高层钢结构体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口市某超高层建筑项目地处地震高烈度地区,结构地震作用效应明显,为保证其抗侧刚度和大震作用下的性能,采用钢结构体系,考虑其核心筒高宽比较大,合理设置伸臂桁架作为结构加强层以有效提高整体抗侧刚度,并设置粘滞阻尼器达到消能减震的目的,使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土木与建筑》期刊2017年04期)
黄忠海,刘付钧,李盛勇,张文华,郭伟亮[9](2017)在《基于消能减震的带消能墙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框架结构存在抗侧刚度较弱、缺少抗震二道防线等不足,现行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有一定限制。基于消能减震的原理,构造了一种新型的消能构件——RBS消能墙,并将其与框架结构结合组成带消能墙的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构件试验及振动台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带消能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并给出了带消能墙框架结构的简便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RBS消能墙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特性;在地震作用下,带消能墙框架结构中的消能墙首先屈服耗能,保护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增加了抗震防线;带消能墙框架结构与纯框架结构相比,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带消能墙框架结构在青岛某大型商业中心项目的应用效果良好,RBS消能墙的平面布置灵活,建筑空间适应性大,安装施工简便,为框架结构在多高层建筑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08期)
刘宗成[10](2017)在《基于位移的框架结构与消能减震体系一体化设计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在人类活动区域的地震往往会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和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了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耗能设备在结构减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许多学者在结构减震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以往的设计方法中结构体系与消能体系是分步、独立的设计。由于结构体系与消能体系之间的耦合相关性,以往的设计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迭代过程,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性能目标。本文以简化消能减震设计过程为目标,研究结构体系与消能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一体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常见的几种被动耗能设备进行了介绍并做了比较,并对装配耗能设备的结构的响应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化设计的数学模型。(2)在明确了一体化设计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体化设计的设计变量,并提出了一体化设计流程。与以往分步、串行的方法相比,本文采用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更为简单、易用。(3)根据与规范谱相匹配的7条地震动记录,绘制了位移反应谱,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平均位移反应谱以评估结构的阻尼比需求。在确定了阻尼比需求的基础上,对不同目标位移时的设计变量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随着结构体系侧移刚度与一体化体系侧移刚度比值k_s/k的增加,支撑的侧移刚度k_b显着增加。(4)以成本指数最小化为目标,对最优一体化设计进行了探索。对于给定的成本比值,根据结构体系基本周期T与目标位移u即可确定一体化设计的最优设计变量(结构体系侧移刚度k_s、支撑刚度k_b、粘滞阻尼系数c_v),省去了以往设计方法当中的迭代过程。(5)使用MATLAB软件对一体化体系进行了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体系可以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验证了一体化设计方法对SDOF体系的有效性。通过侧向刚度沿高度一致、沿高度等比例分布的两个MDOF体系算例,对一体化设计方法扩展至MDOF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证实了一体化设计方法对MDOF体系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消能减震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简单、易用的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具体算例进行动力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以往分步、独立的设计方法,本研究所提出的一体化设计方法避免了大量的迭代过程,简化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流程,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0)
消能减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制混凝土(简称:PC)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新技术研发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重点,通过创新节点连接技术研发具备综合高性能且易于工业化发展的PC结构体系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梳理了PC框架“湿”节点、“干”节点和无粘结“Post-Tensioned”节点的研究思路及其新进展,提出了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新思路:用消能减震装置做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器。并提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PCF-MDC)体系。围绕PCF-MDC体系中柱-金属-梁节点的3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包括:1)金属阻尼器的选择;2)金属阻尼器的设计;3)连接方案开发。为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及PCF-MDC体系的综合性能,首先对金属阻尼器进行减震性能试验,然后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PCF-MDC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第2章中,详述PCF-MDC节点技术方案:适用于PCF-MDC体系的狗骨阻尼器和双弯曲板阻尼器;明确金属阻尼器设计目标为实现金属阻尼器先于预制构件屈服,设计原则为金属阻尼器屈服弯矩应低于梁截面受弯承载力;提出采用槽钢和U型锚固组件的可拆卸型连接方案。2、在第3章中,对狗骨和双弯曲板阻尼器进行减震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弯曲板阻尼器为面内受弯破坏,而狗骨阻尼器因面外刚度不足发生弯扭破坏;双弯曲板阻尼器通过改变截面材料分布特征(几何性质)提高面外刚度,进而控制其破坏模式的策略有效;双弯曲板阻尼器可充分利用钢材塑性,承载性能更优更稳定,安全储备更足。3、在第4章中,对“等同现浇”的“湿”连接PC节点(PCF试件)和分别采用第3章中狗骨阻尼器(PCF-DB试件)和双弯曲板阻尼器(PCF-DP试件)的PCF-MDC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CF-MDC节点的承载力均达到预期设计值;PCF-DP试件的承载性能更优,安全储备更足;PCF-MDC节点预设的由金属阻尼器构成的梁铰耗能机制合理有效,其耗能特性优于PCF节点;连接方案能可靠的传递金属阻尼器与预制构件间的内力。本文研究工作表明,PCF-MDC节点抗震性能优于“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且具备“集中损伤”、可拆卸等综合高性能。“用消能减震装置做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器”的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新思路可行有效,为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能减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哲明,吴从晓,黄青青,吴从永.装配式混凝土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2].李定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
[3].孙佳,贾栋,王向英,毛立旸,张纪刚.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消能减震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9
[4].张韬.消能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5].李博宇,王然,于森林,束伟农,张盟.高烈度地区物流类建筑消能减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J].建筑结构.2018
[6].黄飒.基于摇摆机制的消能减震框架体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7].潘超,张瑞甫,罗浩,逯静洲.金属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等阻尼比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8
[8].刘萍昌,游健.消能减震技术在海口地区超高层钢结构体系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7
[9].黄忠海,刘付钧,李盛勇,张文华,郭伟亮.基于消能减震的带消能墙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结构.2017
[10].刘宗成.基于位移的框架结构与消能减震体系一体化设计初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