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小规模养猪”五种技术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曾杨梅[1](2020)在《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在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由此,加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对促进现代畜牧业绿色转型和确保国家畜产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国家环境政策日益趋紧、公众绿色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背景下,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一方面,政府监督、激励养殖户行为的各种环境规制措施,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社会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同样会调整规模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和行为决策。事实上,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往往同时存在于农村社会,厘清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为畜禽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了环境规制或社会规范的某一指标对规模养殖户相关行为的作用与影响,且鲜有学者剥离和剖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强度以及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个人幸福感效应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分析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那么,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清洁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究竟如何?对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如何?不同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下,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水平和幸福感心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有利于系统地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的关键因子,从而为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发展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鉴于畜禽清洁养殖环节较多和按照有限目标的原则,本研究以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瞄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末端利用这一重要环节,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9市(区)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样本区畜禽养殖的发展现状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现实情形,构建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运用多种数理模型与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各部分的章节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介绍研究内容,构建研究理论。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介绍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趋势,分析样本区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和养殖户参与现状,构建并测度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细分指标。第三部分(第5、6、7章)为实证分析章节。该部分利用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组间影响差异。第四部分(第8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大多数规模养殖户愿意采用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实际将畜禽粪污直接还田、制沼气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多,而将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制培养基、出售卖钱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少;部分规模养殖户的清洁生产行为强度有待提高。当前样本区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政策约束较弱,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规模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较低且实际参与有限,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社会约束不足。(2)样本区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的整体水平较高。细分指标中,监督型环境规制水平高于激励型环境规制水平,社会责任规范水平高于个人道德规范、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与不愿意采用的规模养殖户相比,愿意采用粪污制有机肥、制沼气、制饲料、种养结合技术规模养殖户的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水平均较高。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越大,其监督型环境规制、个人道德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和公众认可规范水平均越高。(3)通过对细分指标的分析发现,激励型环境规制、社会责任规范均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监督型环境规制仅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饲料采用意愿;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和种养结合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均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的采用意愿,且公众认可规范还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对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四类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4)规模养殖户对粪污丢弃、直接还田、制沼气等七类处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七类粪污处理行为选择受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的影响不一。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监督型环境规制、群体行为规范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高教育水平组不受影响,低教育水平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监督型环境规制的正向影响;区别于低风险组不受影响,高风险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个人道德规范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小规模组不受影响,群体行为规范显着正向影响中大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但与中大规模组相比,小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更甚。(5)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并不显着影响规模养殖户高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但均显着正向影响其幸福感心理水平。在考虑环境规制、社会规范条件下,粪污高清洁处理规模养殖户若对粪污低清洁处理,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和个人主观幸福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之则反。分组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越小,规模养殖户粪污高清洁处理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幸福感效应均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完善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水平和清洁生产能力;应根据规模养殖户个体、家庭和养殖特征差异,制定并实施恰当的激励型或监督型环境规制政策,以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经济和幸福感水平;应积极搭建社会舆论监督平台和清洁生产示范平台,增强他人在言行方面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软约束;应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感的培育,充分发挥社会责任规范和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引导作用。
李聪[2](2020)在《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我国乡村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乡村在迅速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风貌趋同,风土遗失,人群归属感难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村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焕然一新,而是铢积寸累,稳步经营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其自身价值认同的可持续。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维持好村落发展过程中内外关系的动态平衡,协调好本土特质与外来冲击的矛盾,并对乡村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新”“旧”取舍做出合理判断。怎样守住“乡愁”,让乡村更像乡村?乡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禁让我们思考。本文以农林村为例,对其“建筑风土”展开研究,探讨动态的属“风”的风俗、风习、风尚…与静态的属“土”的作为基质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探寻隐含在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及空间“原型”,建立一种从环境角度考察与审视建筑的方法。为今日的农林村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为昨日消失的农林村留下一个记忆,总结农林村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指导未来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空间形态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分层级对村落、院落、建筑、装饰等层面深入探讨。每一层级的研究都以现状调研与记录为基础,以时间为维度,分阶段剖析。各层级的研究都是基于物质空间本体展开,但并非就本体谈风土,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思维讨论本体基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是村落层面的宏观研究,从村落整体的风土环境展开论述,对其空间布局、景观、道路及公共空间的形态及演变进行分析,追溯早期村落的原生形态,对其初始状态作出推演,逐步阐明村落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村落在特有的风土环境下的形态构成、营建与生长过程。其次是院落和建筑单体层面的中观研究,从院落构成及特点展开论述,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特征及产生动因进行分析,探究院落及组团形态演变的规律,探寻院落发展演变各个阶段的“原型”及“原型”的变化,并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生活时态进行记录,以示环境作用力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再将院落解构成窑洞、门房、正房、厢房等不同类型的单体,对其平面、立面、剖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类型单体空间形态的特征,以及环境要素对单体空间形态、功能演变的作用。随后是建筑装饰及构件层面的微观研究,分别对屋檐、屋脊、门、窗、门楼、影壁、神龛等装饰构件的特点及其演变进行探析。最后对村落现状问题做出总结与评价,并以项目实践为例提出村落发展与建设的相关建议,探索“风土”之于建筑设计的方法。
孟健辉[3](2020)在《混混介入下的乡村秩序探究 ——基于河北省F乡的考察》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学术界针对乡村社会中的混混群体开展了相关研究。在乡村社会经历变迁过程之中,混混作为乡村中的特殊群体,成为理解乡村秩序的一个抓手。作为一种介于正常社会组织与黑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力量,村落中的混混群体已经对当前的乡村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北省F乡的个案调查,考察了混混群体介入下的乡村秩序。本文主要考察乡村社会的内生秩序和嵌入秩序,即人际关系秩序和基层治理秩序。研究发现混混群体的介入改变了原有乡村秩序,一方面改变了乡村人际关系秩序,另一方面改变了乡村的基层治理秩序。混混群体的介入改变了乡村原有以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秩序,导致传统熟人社会发生改变,农村社会差序格局呈现理性化态势。混混群体的介入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正式基层治理秩序,导致了基层治理灰色化现象,进而造成了村民对基层政府的认同感衰减。从乡村人际关系秩序角度来看,乡村混混以“不讲人情讲暴力”和“暴力胁迫得面子”的方式介入到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直接冲击了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交往逻辑,造成了人情秩序的断裂和面子功能的弱化。乡村混混的介入不仅造成了熟人社会交往逻辑的改变,更导致了村庄道德的改变。混混们暴力行事的作风扰乱了村庄舆论的生产秩序,使得村庄舆论功能进一步弱化;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冲击了乡村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对“礼”的价值追求,受混混影响的村民们日益重视讲究实际利益,差序格局日益呈现理性化趋势。从乡村基层治理秩序角度来看,乡村混混以“俘获正式权力”和“截流项目资源”的方式介入到基层治理之中,扰乱了基层治理原本的正式秩序。乡村混混通过“干扰选举”、“经济贿赂”手段俘获正式权力,在“项目争取”、“项目推进”中实现对项目资源的截流,介入基层治理,扰乱正式的治理秩序,攫取灰色利益。另外由于乡村混混本身具备的暴力特征,他们也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理手段被纳入治理过程之中,以灰色治理的方式介入乡村的基层治理。混混对基层治理秩序的介入,导致了基层治理出现灰色化现象,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实际治理效果,进而导致了村民对基层政权的认同感衰减。
杨丹[4](2018)在《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体环境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农业污染物占全国水污染量的50%左右,而畜禽养殖废水的水污染排放量占农业水污染量的70%以上,其中养猪废水占比最高。在掌握养猪污染源排放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干清粪方式,实现污染物从源头控制及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源分离-ABR厌氧处理后的养猪废水富含高NH4+-N、低COD的特性,造成C/N较低,后期脱氮效果变差,如何高效处理养猪废水中是面临的挑战及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传统上脱氮效果差、后期操作复杂和能耗高等问题,构建一种以PCL为基质的强化硝化反硝化组合的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时NH4+-N和COD去除特性,以及PCL填加量和HRT对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PCL在清水溶出性实验中释碳量稳定持久,每克日平均释碳为0.22mg/L。在以PCL(25g)作为反硝化过程所需碳源与微生物载体时,研究进水C/N对养猪废水内NO3--N及COD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转算PCL的适宜填加量。C/N为4至7时,NO3--N的去除率达到最佳,位于86.27%-99.40%范围内,但随着C/N的升高,COD浓度也发生积累趋势,由30.61mg/L升高至43.48mg/L,由PCL填料的释碳性能及不同C/N条件下NO3--N的处理效果可得日处理1mg/L的NO3--N宜填加PCL范围为18g至33g。2.研究HRT对不同C/N条件下的NO3--N及COD去除率的影响,NO3--N和COD的去除率随着HRT的延长逐渐提高,在等同的HRT条件下,NO3--N的去除率与C/N的大小成正相关。3.对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当反应器水力负荷为1.06m3/(m2·d),进水COD和NH4+-N的浓度分别为300mg/L和110mg/L时,在强化硝化区内,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4.29%和86.05%,强化反硝化区对NO3--N的去除可达到83.47%。串联组合时,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70.03%和89.00%,NO2--N的积累量在0.32mg/L-2.71mg/L范围内,出水水质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排放标准。4.当反应器水力负荷为1.06m3/(m2·d),进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300mg/L和100mg/L时,反应器内PCL的最佳填加量为1500g到2000g,此时COD、NH4+-N及NO3--N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去除率范围分别为77.34%-78.68%、55.60%-58.61%和69.55%-70.08%。5.当反应器进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300mg/L和100mg/L时,强化硝化区HRT为60min时,此时硝化作用强度最高,NH4+-N得到最有效的去除。强化反硝化区HRT为6h时,可实现NO3--N的高效去除,COD浓度相对为最低值,此时为PCL碳源释放量与反硝化作用强度的最佳动态平衡点。所以新型填料人工湿地的强化硝化区与强化反硝化区的HRT分别为60min与6h组合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
舒畅[5](2017)在《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养殖废弃物污染,尽管政府已将污染治理提上日程,但废弃物数量的增加、有害物质的超标残留以及消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种养脱离、利益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治理链条长等困难束缚着治理进程。因此,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在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形成及污染机理、治理行为及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形成及超载负荷现状,实证研究了相关利益主体采纳治理技术模式和选择治理纵向关系的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经济生态效益,分析评价了我国政府参与畜禽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政策及其绩效,探讨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及其机制,总结了发达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政策经验及可借鉴之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污染表象原因是种养脱离,其治理效果受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影响显着;养殖场户采纳的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以简易化为主,且影响因素各异;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纵向关系松散,交易链条不稳定;种植户废弃物治理技术以粪肥为主,纵向关系松散,影响因素各异;减量化生产经营方和资源化中间商治理行为以基础性为主,参与动力不足;政府治理监管范围拓宽且强度加大,但政策手段不完善;种养脱离型治理模式和松散型治理机制在我国仍是主流,种养结合型治理模式和紧密型治理机制则是优化路径;可借鉴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存在适用条件。据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基于种养品种和环境可承载能力优化种养产业布局;划定禁限养区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保障消纳用地和基础设施供应;全面改进完善治理技术标准,并根据治理环节及治理程度推行不同技术;根据种养结合程度加强治理纵向关系,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依托约束因素构建治理主体间紧密的制衡关系;建立权威与明确、全面与合理的治理政策体系,提高废弃物经济价值。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在于:从经济管理层面理论探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机理、治理行为及治理机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治理主体的治理行为及政府政策绩效;揭示了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类型、约束因素和适用条件。获得的研究成果既能为丰富和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经济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借鉴,也能为政府优化治理监管政策和种养业相关利益主体改进治理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张秋菊[6](2012)在《关中地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现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政策及规范主要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对于农村规模较小散户畜禽养殖和集中畜禽养殖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污染处理技术尚不完善。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关中地区农村畜禽养殖及污染状况调查研究,对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技术进行了集成,提出了适合关中地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成套处理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散户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宜采用“厌氧发酵+沼气处理工艺”,结合人粪便尿液等建设户用沼气池处理污染物;亦可采用“自然堆肥还田处理工艺”(2)养殖大户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宜采用“固液分离+堆肥+氧化塘处理工艺”“厌氧发酵+沼气处理工艺”(3)养殖小区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宜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工艺”、“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处理工艺”,配套建设村级沼气综合利用管网。(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处理以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主,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宜采用“固液分离+固体好氧堆肥+液体(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固液混合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处理工艺”。
江林祥[7](2009)在《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规划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开来,但在发展建设方面重视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致使农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瞩目,特别是山区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湖南山地新农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山地的特殊性和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学、仿生学、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与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尊重自然过程,重视环境建设与农村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类型和建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农村规划的仿生学设计观点: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决定整体功能的原理,提出新农村规划的景观结构可以仿照生命细胞的结构特征进行设计。2.山地农村生态系统的内涵: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山地农村的自身特点,从庭院生态子系统、村落生态子系统、农业生态子系统、经济生态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五个层次分析了农村复合系统的结构。3.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体系:从生态理念、生态结构、生态内涵、生态产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效益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构山地农村的生态规划体系,确定了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实施条件、目标体系和建构模式。4.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模式:在分析湖南山地农村概况和存在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湖南山地农村独特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归结,提出湖南山地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是生态产业导向下的规划模式。结合邵阳县余津村和宁乡县关山村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两个村庄分别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的整体规划;余津村以庭院生态经济、温室大棚蔬菜、“猪—沼—果”生产、食用菌生产、中草药立体开发、森林养殖、“鱼—鸭—菜”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关山村以森林避暑度假、山地休闲农庄、山塘休闲渔庄、村落民俗风情的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综上所述,笔者以湖南山地新农村为研究对象,建构以生态产业为主的新农村生态规划模式,以期对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本项研究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徐长根[8](2005)在《农户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文中研究说明
黄俊杰,兀文,张晖,张榜[9](2005)在《陕西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在商洛示范推广情况调查》文中认为
徐卫东[10](2004)在《农户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新模式》文中指出
二、“种植+小规模养猪”五种技术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小规模养猪”五种技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梳理 |
1.3.2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社会规范 |
2.1.3 规模养殖户 |
2.1.4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 |
2.1.5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资源稀缺性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2.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2.3.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不同阶段 |
2.3.2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现状剖析 |
3.1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
3.1.1 我国畜禽养殖的历史发展情况 |
3.1.2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3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
3.2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政策、措施和推广现状 |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2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分析 |
3.2.3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现状分析 |
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与参与现状 |
3.3.1 规模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情况 |
3.3.2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情况 |
3.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情况 |
3.4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及规模养殖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政府相关政策、技术推广有待完善 |
3.4.2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较低、实际参与有限 |
3.4.3 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的社会约束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测度与解析 |
4.1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指标体系 |
4.1.1 指标设计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指标测度 |
4.2.1 数据说明 |
4.2.2 指标测度方法 |
4.2.3 指标测度与评价结果 |
4.3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特征分析 |
4.3.1 环境规制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规范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的影响 |
5.1 研究假说的提出 |
5.2 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4 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2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有机肥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3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饲料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4 规模养殖户种养结合技术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的影响 |
6.1 研究假说的提出 |
6.2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影响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及样本特征 |
6.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强度的影响 |
6.3.1 实证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异质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 |
7.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划分及其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测度 |
7.1.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划分 |
7.1.2 规模养殖户家庭经济水平和幸福感水平测度 |
7.2 理论分析与模型选择 |
7.2.1 理论分析 |
7.2.2 模型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7.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3.1 随机优势分析 |
7.3.2 内生转换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幸福感的处理效应分析 |
7.4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的组间差异分析 |
7.4.1 环境规制强度不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差异 |
7.4.2 社会规范强度不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现状 |
8.1.2 规模养殖户感知环境规制、社会规范特征 |
8.1.3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的影响 |
8.1.4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的影响 |
8.1.5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完善技术推广机制 |
8.2.2 科学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 |
8.2.3 培育、建设支持性社会规范,鼓励养殖户交流互鉴 |
8.2.4 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完善自我监督机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乡村聚落发展与乡风、乡土遗失的矛盾 |
1.1.2 学科背景:缺少基于乡村“建筑风土”研究的工作方法与指导借鉴 |
1.1.3 现实背景:农林村未来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1.5.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扶风县及农林村概况 |
2.1 扶风县背景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建制沿革 |
2.2 扶风地区民居特点 |
2.2.1 合院 |
2.2.2 窑洞 |
2.3 农林村背景概况 |
2.3.1 地理区位 |
2.3.2 行政区划及村落分布状况 |
2.3.3 建制沿革 |
2.3.4 自然环境 |
2.3.5 地方人文 |
2.3.6 产业及经济 |
2.4 农林村背景分析 |
2.4.1 上层环境要素及空间序列 |
2.4.2 村域空间格局及农业景观形态 |
2.4.3 农林村与周边村落形态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林村村落形态 |
3.1 聚落与环境 |
3.1.1 适应与共生 |
3.1.2 聚落的系统性 |
3.2 村落空间布局及形态 |
3.2.1 村落选址及格局 |
3.2.2 村落的构成 |
3.2.3 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征 |
3.2.4 村落布局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
3.3 村落景观形态 |
3.3.2 村落景观特征 |
3.3.3 村落景观形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
3.4 村落道路及公共空间形态 |
3.4.1 村落道路形态特征 |
3.4.2 村落绿化及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特征 |
3.4.3 道路与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3.5 社会形态到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3.5.1 社会形态的变化 |
3.5.2 聚落形态结构的变化 |
3.5.3 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农林村院落形态 |
4.1 院落构成及特点(概况) |
4.1.1 院落的构成 |
4.1.2 院落构成及其特点 |
4.2 院落类型 |
4.2.1 四合院院落 |
4.2.2 三合院院落 |
4.2.3 “[”型合院 |
4.2.4 “L”型院落 |
4.2.5 “凹”型院落 |
4.2.6 其他类型院落(单厢房、无厢房、单正房) |
4.3 院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
4.3.1 院落建设时序及类型分布 |
4.3.2 院落形态演变的动因 |
4.3.3 院落形态演变的特征 |
4.3.4 院落组团的形态演变 |
4.4 典型院落生活时态调查 |
4.4.1 四合院类型院落 |
4.4.2 三合院类型院落 |
4.4.3 “[”型合院类型院落 |
4.4.4 “L”型合院类型院落 |
4.4.5 “凹”型合院类型院落 |
4.5 小结 |
4.5.1 院落演变中的启示 |
4.5.2 院落形态演变中的风土特征的遗失 |
第五章 农林村建筑单体形态 |
5.1 窑洞形态演变 |
5.1.1 平面形态分析 |
5.1.2 立面形态分析 |
5.2 门房演变 |
5.2.1 平面形态分析 |
5.2.2 立面形态分析 |
5.2.3 剖面形态分析 |
5.3 正房的演变 |
5.3.1 平面形态分析 |
5.3.2 立面形态分析 |
5.3.3 剖面形态分析 |
5.4 厢房的演变 |
5.4.1 平面形态分析 |
5.4.2 立面形态分析 |
5.4.3 剖面形态分析 |
5.5 其他辅助功能性空间的演变 |
5.5.1 存储空间形态演变 |
5.5.2 便厕空间形态演变 |
5.5.3 淋浴及洗衣间形态演变 |
5.6 砖窑形态 |
5.6.1 砖窑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
5.6.2 平面形态 |
5.6.3 立面及剖面形态 |
5.7 小结 |
5.7.1 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 |
5.7.2 建筑功能的演变特征 |
第六章 农林村建筑装饰形态 |
6.1 传统民居装饰类与形 |
6.2 农林村民居建筑装饰 |
6.2.1 屋檐与屋脊装饰 |
6.2.2 门窗装饰 |
6.2.3 门楼装饰 |
6.2.4 影壁 |
6.2.5 神龛 |
6.3 建筑装饰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下的设计实践 |
7.1 农林村现状问题与价值评估 |
7.1.1 农林村现状问题总结 |
7.1.2 农林村价值评估 |
7.2 项目背景 |
7.2.1 项目建设目标 |
7.2.2 项目建设内容 |
7.2.3 项目运营模式 |
7.3 村落规划设计 |
7.3.1 规划范围 |
7.3.2 总体规划理念 |
7.3.3 规划设计定位 |
7.3.4 规划设计内容 |
7.4 民宿建筑设计 |
7.4.1 设计原则 |
7.4.2 设计概念 |
7.4.3 方案生成 |
7.4.4 建筑空间设计 |
7.4.5 外部空间设计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文章总结 |
8.2 思考与启示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3)混混介入下的乡村秩序探究 ——基于河北省F乡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秩序 |
2.1.2 乡村混混 |
2.2 理论依据 |
2.2.1 理性选择理论 |
2.2.2 结构化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资料分析 |
2.4 创新之处 |
3 田野概况 |
3.1 河北省F乡区域概况 |
3.2 河北省F乡乡村混混概况 |
3.3 河北省F乡乡村混混介入下的乡村秩序 |
4 混混介入下的乡村人际关系秩序 |
4.1 熟人社会之变 |
4.1.1 人情秩序的断裂 |
4.1.2 “面子”功能的弱化 |
4.2 村庄道德之变 |
4.2.1 村庄舆论的弱化 |
4.2.2 差序格局理性化 |
5 混混介入下的乡村基层治理秩序 |
5.1 基层治理灰色化 |
5.1.1 混混共谋与权力俘获 |
5.1.2 项目资源截流与利益分摊 |
5.2 基层政权认同感衰减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人员信息表 |
致谢 |
(4)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养猪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1.2.1 养猪废水的特征 |
1.2.2 养猪废水的危害 |
1.3 养猪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1 生化处理技术 |
1.3.2 生态处理技术 |
1.4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
1.4.1 净化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
1.4.2 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研究进展 |
1.4.3 人工湿地添加固相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工艺设计与思路 |
2.1.1 提高复氧能力 |
2.1.2 加强反硝化效果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填料 |
2.2.2 接种污泥与实验用水水质 |
2.3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法 |
2.3.1 PCL填料性能实验 |
2.3.2 人工湿地实验 |
2.4 试验检测方法与设备 |
2.4.1 分析方法 |
2.4.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章 PCL填料性能研究 |
3.1 释碳性能 |
3.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2 实验结果 |
3.2 C/N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脱氮影响 |
3.2.3 有机物去除影响 |
3.3 HTR对不同C/N条件下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2 脱氮影响 |
3.3.3 有机物去除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分析 |
4.1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研究 |
4.1.1 氮的去除效果 |
4.1.2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1.3 pH的变化 |
4.2 单个周期内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
4.2.1 TN的去除 |
4.2.2 COD的去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的影响因素 |
5.1 实验方法 |
5.2 PCL填加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1 氮的去除效果 |
5.2.2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3 不同HRT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3.1 强化硝化区污染物的去除 |
5.3.2 强化反硝化区污染物的去除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4 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逻辑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2 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机理 |
2.3 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的理论分析 |
2.4 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与超载负荷 |
3.1 分析框架 |
3.2 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演变历程 |
3.3 畜禽粪污超载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4 畜禽粪污超载负荷影响因素分解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行为之一:技术模式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3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行为特征 |
4.4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 |
4.5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行为之二:纵向关系 |
5.1 分析框架 |
5.2 养殖场户畜禽粪便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3 养殖场户养殖污水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4 养殖场户病死畜禽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5 养殖场户选择资源化治理纵向关系的经济生态效益 |
5.6 小结 |
第六章 减量化生产经营方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技术模式和纵向关系 |
6.1 分析框架 |
6.2 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选择减量化投入治理行为 |
6.3 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选择减量化投入治理行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资源化消纳方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技术模式和纵向关系 |
7.1 分析框架 |
7.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3 种植户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认知及行为特征 |
7.4 种植户选择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
7.5 中间商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行为 |
7.6 小结 |
第八章 政府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 |
8.1 分析框架 |
8.2 政府治理责任、目标和行为界定 |
8.3 国家层面的政策体系及评价 |
8.4 政策实施绩效及评价——北京案例1 |
8.5 政策实施绩效及评价——北京案例2 |
8.6 小结 |
第九章 中国不同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分析 |
9.1 分析框架 |
9.2 治理模式类型及其运作流程 |
9.3 不同治理机制的类型及约束因素 |
9.4 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适用条件和优化 |
9.5 小结 |
第十章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经验借鉴 |
10.1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的政府责任及政策法规 |
10.2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 |
10.3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纵向关系 |
10.4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 |
10.5 发达国家与我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异同点及经验借鉴 |
10.6 小结 |
第十一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研究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养猪场户调查问卷 |
附录Ⅱ 种植户调查问卷 |
附录Ⅲ 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Ⅳ 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Ⅴ 有机肥生产经营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Ⅵ 政府部门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关中地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特征与防治现状 |
2.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特征 |
2.2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
2.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 |
2.4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技术分析 |
3.1 粪便处理技术 |
3.2 污水处理技术 |
3.3 恶臭防治技术 |
3.4 组合处理技术 |
3.4.1 干燥/发酵+饲料/有机肥技术 |
3.4.2 固液分离+自然干燥+堆肥+氧化塘技术 |
3.4.3 固液分离+好氧堆肥+(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技术 |
3.4.4 固液分离+干发酵+湿发酵技术 |
3.4.5 厌氧发酵+沼气处理技术 |
3.4.6 组合处理技术综合分析 |
第四章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技术集成及适应条件 |
4.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原则 |
4.2 养猪污染物处理技术 |
4.2.1 散户养猪污染物处理技术 |
4.2.2 养殖大户养猪污染物处理技术 |
4.2.3 养殖小区养猪污染物处理技术 |
4.2.4 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处理技术 |
4.3 养鸡污染物处理技术 |
4.3.1 散户养鸡污染物处理技术 |
4.3.2 养殖大户养鸡污染物处理技术 |
4.3.3 养殖小区养鸡污染物处理技术 |
4.3.4 规模化养鸡场污染物处理技术 |
4.4 养牛污染物处理技术 |
4.4.1 小规模养牛污染物处理技术 |
4.4.2 规模化养牛场污染物处理技术 |
4.5 病死畜禽尸体处理技术 |
第五章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工艺典型设计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
5.3 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5.3.1 畜禽养殖污染物产出量预测 |
5.3.2 工艺方案选择 |
5.4 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方案设计 |
5.4.1 工艺方案 |
5.4.2 设计原则 |
5.4.3 平面布置原则 |
5.4.4 工艺流程及原理 |
5.5 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方案分析 |
5.5.1 方案处理成本分析 |
5.5.2 预测收益分析 |
5.5.3 方案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新农村建设规划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山地 |
2.1.2 农村 |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 |
2.2 研究的相关学科和理论 |
2.2.1 相关学科 |
2.2.2 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生态规划理论 |
2.3.2 国外生态村的规划建设 |
2.3.3 国内新农村的生态规划 |
2.4 生态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山地农村的概况与分析 |
3.1 湖南山地农村的概况 |
3.2 湖南山地农村存在的生态问题 |
3.2.1 自然资源方面 |
3.2.2 社会建设方面 |
3.2.3 经济发展方面 |
3.3 湖南山地农村生态系统的内涵 |
3.3.1 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3.3.2 农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3.3.3 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3.4 湖南山地农村生态问题解析 |
3.4.1 自然环境的制约 |
3.4.2 社会文化的影响 |
3.4.3 经济产业的束缚 |
3.5 湖南山地农村的发展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山地新农村的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4.1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
4.2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体系 |
4.2.1 生态理念方面—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
4.2.2 生态结构方面—以生态人居、生态环境为基础 |
4.2.3 生态内涵方面—以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为中心 |
4.2.4 生态产业方面—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 |
4.2.5 生态建设方面—以生态设计、生态技术为原则 |
4.2.6 生态效益方面—以生态工程、生态安全为标准 |
4.3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基础条件 |
4.3.1 生态环境基础条件 |
4.3.2 经济基础条件 |
4.3.3 社会文化基础条件 |
4.4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主要类型 |
4.4.1 生态农业型 |
4.4.2 生态旅游型 |
4.5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指标与目标 |
4.5.1 生态规划的指标 |
4.5.2 生态规划的目标 |
4.6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的模式建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实例 |
5.1 生态农业型—以邵阳县余津村为例 |
5.1.1 现状概述 |
5.1.2 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分析 |
5.1.3 生态农业的设计思路 |
5.1.4 余津村的生态规划与功能分区 |
5.1.5 生态农业的设计模式 |
5.1.6 生态工程设施的建设 |
5.1.7 生态规划的效益分析 |
5.2 生态旅游型—以宁乡县关山村为例 |
5.2.1 现状概述 |
5.2.2 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分析 |
5.2.3 生态旅游的设计思路 |
5.2.4 关山村的生态规划与功能分区 |
5.2.5 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 |
5.2.6 生态工程设施的建设 |
5.2.7 生态规划的效益分析 |
5.3 湖南山地新农村的生态规划的实践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山地新农村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图片来源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图 |
四、“种植+小规模养猪”五种技术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D]. 曾杨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2]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D]. 李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混混介入下的乡村秩序探究 ——基于河北省F乡的考察[D]. 孟健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新型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实验研究[D]. 杨丹. 长安大学, 2018(01)
- [5]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D]. 舒畅.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6]关中地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研究[D]. 张秋菊. 西北大学, 2012(01)
- [7]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研究[D]. 江林祥.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8]农户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J]. 徐长根. 农村百事通, 2005(10)
- [9]陕西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在商洛示范推广情况调查[J]. 黄俊杰,兀文,张晖,张榜. 畜禽业, 2005(04)
- [10]农户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新模式[J]. 徐卫东. 农村百事通,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