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铸液位计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亮[1](2011)在《方坯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钢迁钢公司炼钢分厂于2004年一期工程建有两台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采用的还是手动开浇,人工控制结晶器液位。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品种和质量,2006年开始对两台方坯连铸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液位自动控制。结晶器液位控制是冶金连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必须将结晶器液位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本文首先根据液位控制的机理建立了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糊控制方法和PID控制方法各自的特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Fuzzy-PID复合控制器。该控制器综合了模糊控制和PID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既具有模糊控制对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又具有PID控制的精确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STEP7编程软件和Intouch 9.0组态软件,对控制系统的上、下位机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编程及调试,实现了结晶器液位的Fuzzy-PID复合控制。液位检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Cs-137)检测法;在塞棒执行机构上使用了高精度数字电动缸,将结晶器液位误差控制在±5mm之间,达到使用要求。应用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静态特性和一定的鲁棒性,而且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有效地提高了铸坯质量。
李刚[2](2008)在《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已经成功应用在铸坯截面为150 mm×150 mm以上的板坯连铸机上,而在小方坯连铸机(铸坯截面为130mm×130 mm)上的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首钢是国内领先的连铸大企业,但小方坯铸机还都是手动开浇,人工控制结晶器液面高度,自动控制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钢坯质量很难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小方坯的质量,同时也为了积累连铸机自动化改造经验,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其他钢铁厂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理念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小方坯连铸机的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本文首先根据液位控制的机理建立了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糊控制方法和PID控制方法各自的特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Fuzzy-PID复合控制器。该控制器综合了模糊和PID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既具有模糊控制对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又具有PID控制的精确性。在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的基础上,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PID控制和Fuzzy-PID复合控制两种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较常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调整时间短等优点,可同时兼顾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STEP7编程软件和WinCC4.0组态软件,对控制系统的上、下位机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编程及调试,实现了结晶器液位的Fuzzy-PID复合控制。液位检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CS137)检测法;在塞棒执行机构上使用了高精度数字电动缸,将液位串级控制结构简化为一阶闭环控制,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将结晶器液位误差控制在±5mm之间,基本达到要求。应用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静态特性和一定的鲁棒性,而且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有效地提高了铸坯质量。
杨其京[3](2007)在《连铸液位计的应用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连铸液位计设计和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及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杨其京[4](2006)在《连铸液位计非线性失真的研究及解决方案》文中指出主要研究改进连铸液位计的非线性失真问题。
杨其京,朱雪玉,李清华,张景旭,高平[5](2003)在《连铸液位计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连铸液位计的系统结构、主机、探测器软件设计方法及其在首钢现场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该仪表通过在首钢三炼钢厂的反复实验和改进,试运行获得成功,仪表运行稳定,满足生产要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仪表,实现国产化的目的。
杨其京,朱雪玉,李清华,张景旭,高平[6](2003)在《连铸液位计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介绍连铸液位计的系统结构、主机、探测器软件设计方法及其在首钢现场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该仪表通过在首钢三炼钢厂的反复实验和改进,试运行获得成功,仪表运行稳定,满足生产要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仪表, 实现国产化的目的。
二、连铸液位计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铸液位计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方坯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连铸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连铸机自动控制的发展概况 |
1.3.1 控制系统的发展 |
1.3.2 PLC控制 |
1.4 结晶器液位控制的发展概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工艺与建模 |
2.1 连铸机的基本工艺 |
2.1.1 连铸工艺流程 |
2.1.2 连铸优越性 |
2.2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
2.2.1 系统辩识方法 |
2.2.2 结晶器钢水液位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迁钢方坯结晶器液位控制硬件设计 |
3.1 结晶器液位控制硬件设计要求 |
3.2 结晶器液位的硬件设计 |
3.2.1 液位检测系统选择 |
3.2.2 执行机构的选择 |
3.2.3 上位机系统 |
3.2.4 PLC控制原理及选型 |
3.3 控制系统工艺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策略研究 |
4.1 连铸机液位控制的方法 |
4.1.1 液位控制方法及特点 |
4.1.2 液位控制方法比较 |
4.2 结晶器液位传统PID控制 |
4.2.1 传统PID控制 |
4.2.2 传统PID控制存在的问题 |
4.3 结晶器液位高级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
4.3.1 智能化液位控制策略 |
4.3.2 Fuzzy-PID复合控制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结晶器液位的控制的系统的实现 |
5.1.1 PLC主要程序流程 |
5.1.2 Intouch 9.0及监控功能的实现 |
5.2 运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连铸工艺及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1.2 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
1.3 液位控制基本策略 |
1.4 液位控制基本方法和特点 |
1.5 结晶器液位检测基本方法 |
1.6 本论文的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液位控制方法的选择 |
2.2 液位检测方法的选择 |
2.3 液位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选择 |
2.3.1 执行机构种类与选择 |
2.3.2 系统执行机构配置 |
2.4 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
2.4.2 液位控制系统方案及控制原理 |
2.4.3 液位控制系统工艺实现描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3.1 结晶器液位串级控制的简化 |
3.2 PID控制方法简介 |
3.2.1 PID控制液位原理 |
3.2.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2.3 PID控制的特点 |
3.3 模糊控制算法 |
3.3.1 模糊控制的特点 |
3.3.2 结晶器液位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 |
3.4 液位控制系统建模 |
3.5 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时的难题 |
3.6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6.1 精确量模糊化 |
3.6.2 模糊控制规则及模糊推理 |
3.6.3 反模糊化处理 |
3.6.4 结晶器液位Fuzzy-PID复合控制器 |
3.7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3.8 小结 |
第4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实现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上位机系统配置及功能 |
4.1.2 PLC原理及系统选型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STEP7及下位机软件设计 |
4.2.2 WinCC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 系统实现及应用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连铸液位计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原理 |
2 连铸液位计的组成 |
3 探测器 |
3.1 高压模块、前置放大器一体化设计 |
3.2 防电磁处理 |
3,3防水、抗高温处理 |
4 抗干扰技术[2] |
4.1 输入输出通道的抗干扰设计 |
4.2 电源电网干扰的抑制 |
4.3 地线系统干扰的抑制 |
4.4 软件的抗干扰技术 |
5 软件设计[2] |
5.1 自顶向下 |
5.2 模块化编程 |
5.3 结构化编程 |
6 应用效果 |
四、连铸液位计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坯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吴海亮. 东北大学, 2011(03)
- [2]连铸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李刚. 东北大学, 2008(03)
- [3]连铸液位计的应用技术[A]. 杨其京. 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007
- [4]连铸液位计非线性失真的研究及解决方案[A]. 杨其京. 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
- [5]连铸液位计的设计[J]. 杨其京,朱雪玉,李清华,张景旭,高平. 冶金自动化, 2003(S1)
- [6]连铸液位计的设计[A]. 杨其京,朱雪玉,李清华,张景旭,高平. 全国冶金企业计控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