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载电子设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车载电子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苏杭,李静,祝歆[1](2019)在《基于AHP的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交车辆上信息化设备的广泛推广,有效控制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是公交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检修流程的角度梳理出了系统的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影响因素体系,计算结果表明所需人员数量、设备数量、所需人员技术水平是当前影响最大的叁个因素,因此,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的控制应着力于人员和设备的优化,并建立配套的保障制度。(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王汉青[2](2019)在《车载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搭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车辆平台内的各类电子设备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人为电磁脉冲的发展与应用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车载电子设备的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是进行有效电磁兼容设计的前提,对保障车辆机动性和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以搭载超短波电台和北斗导航系统的某民用车为载体,以数值仿真和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重点研究车载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中的车辆电子设备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车载电子设备间的干扰、车载电子设备对车辆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电磁脉冲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四类干扰效应,基于研究结果进行车载电子设备的天线布局优化与电磁脉冲防护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车辆电子设备与车载电子设备间电磁兼容性分析。从车辆点火系统、雨刮电机电路原理入手,分析其电磁干扰产生机理,提取其共模传导干扰信号并建立车辆系统级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基于线缆辐射发射模型与天线接收模型仿真多干扰源共存下的车辆电磁环境,分析了车载超短波天线、北斗导航天线在车辆不同安装位置的受扰信号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未经电磁兼容处理的点火系统与雨刮电机电磁干扰共存时,车载超短波天线与北斗导航天线端口受扰信号幅值均超过其接收机灵敏度,通过调整天线安装位置可有效降低受扰程度。(2)车载电子设备辐射特性分析与天线综合布局。以天线间耦合度计算模型与天线辐射理论为基础,仿真分析了车载超短波天线与北斗导航天线间耦合度和天线方向图畸变度与天线安装位置间的关系,以及大功率超短波天线激励时车辆驾驶室场强统计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天线安装位置可有效降低天线方向图畸变度与天线间耦合度,超短波天线激励下驾驶室内整体场强样本服从广义极值(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分布,高值场强样本服从广义帕托累(Generalized Pareto,GP)分布,采用过阈值(Peak Over Threshold,POT)模型可计算出驾驶室场强极大值。最后采用理想点排序法以天线受扰信号、天线间耦合度、方向图畸变度和驾驶室内场强极大值为量化指标,实现车载电子设备天线综合布局优化。(3)车载电子设备前门电磁脉冲效应分析与防护。建立车载电子设备前门电磁脉冲辐照模型,仿真分析了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和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辐照时车载超短波天线和北斗导航天线端口受扰信号特性,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高功率微波俯仰角、方位角和极化角改变时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信号电压值变化区间,依据仿真结果,设计了车载超短波电台前门防护电路。结果表明:设计的前门防护电路带内插入损耗为0.6dB,对连续且高电压的纳秒级电磁脉冲具有30dB以上的抑制能力。贡献与创新性如下:(1)提出了基于POT模型预测车辆驾驶室内场强极大值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值软件获取驾驶室场强样本,采用GEV分布拟合场强整体分布,应用基于GP分布的POT模型研究场强高值部分统计特性并预测场强极大值。结果表明,频率144MHz、发射功率50W的超短波天线在车顶的不同安装位置激励时驾驶室内场强均服从GEV分布,GP分布拟合高值场强偏差更小,通过POT模型可计算出,相比于其它位置超短波天线在车顶左上角激励时驾驶室场强极大值最小,此时场强极大值为194.8V/m。(2)提出了多干扰源共同作用下的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分析方法与天线布局方案。该方法基于车辆电子设备辐射发射模型与车载电子设备天线辐射模型,定量分析了车载电子设备在车辆电子设备与其它车载电子设备干扰共存下的受扰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采用理想点排序法实现了综合多种电磁兼容性指标的车载电子设备天线布局优化。结果表明:未经电磁兼容性处理的多种车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共存时,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信号超过了其接收灵敏度,理想点排序法可以针对车载电子设备天线受扰信号大小、天线间耦合度和方向图畸变度等多项电磁兼容性指标对车载电子设备与车辆间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荣,沈健,王峰,毛禹婧[3](2019)在《LRM模块化车载电子设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型车载电子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和标准化的设计要求,以及严格的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借鉴现代航空电子系统中现场可更换模块(LRM)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新型LRM模块化车载电子设备设计方法,分析了现有LRM标准的共同点以及在车载应用场景中的不足,给出了电气接口、结构防护、散热处理、携行设计和在线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改进设计。通过样机试制和实物测试验证了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曹晓政,姜文涛,李倩,唐贵基[4](2018)在《车载电子设备隔振的随机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运输过程中的振动问题一直是影响车载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问题。为提高车载电子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机械环境适应能力,本文先从隔振缓冲的基本理论和运输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钢丝绳隔振器作为隔振系统的组成。根据电子设备运输中的实际要求目标,进行随机振动的仿真分析。最后利用电动振动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能够满足隔振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戴迎宏,胡华锋,孙万士[5](2018)在《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载电子设备的减振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载电子设备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受到各种振动、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减振装置,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这一减振装置的有效性,为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如今,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支持下,车载电子设备类型越来越多,使用也逐渐广泛,不同行业对设备有着不同的要求。当车载电子设备在运输和使用时,无法避免的会受到各种机械力的作用,其中破坏力最大的是振动和冲击的影响。它们造成的破坏主要有强度破坏和疲劳破坏两(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23期)
岳超[6](2017)在《某军用越野车车载电子设备的减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载电子设备的发展也倍受人们关注。由于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承受来自发动机工作和运输过程中等多种形式产生的机械力,倍受振动和冲击的作用,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危害极大。根据调查显示,由于振动引起的电子设备故障占到电子设备总故障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此高的占比说明了振动对于车载电子设备的危害是最大的,必须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进行车载电子设备的隔振系统设计,希望对促进我国车载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7年21期)
石冬玮[7](2017)在《公交车载电子设备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公共交通产业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经济现代化挂钩。因此,公共交通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国家的重视。公交运输作为公共交通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公交运输产业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向科技化的方向靠拢。但公交车载电子设备科技化的背后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而公交车载电子设备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也不断显现。(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7年27期)
张艺馨,罗慧娟[8](2017)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车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功能车辆越来越多,如移动通信车、数据分析车、数据操控车,而此类车辆的消防措施相对落后,一旦发生火灾重要的电子设备将受损,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加强车辆的消防措施。基于此,本文浅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车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7年14期)
姜昊,张立中,李小明,高艺[9](2016)在《某车载平台电子设备抗振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车载平台所受外界的力学环境影响,提高电子设备抗振动能力等问题,研究电子设备抗振系统理论,建立了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减振器的布局方式研究,分析了不同布局方式下的振动耦合情况,完成了减振系统设计。按照外界力学环境参数对电子设备结构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和冲击响应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和分析,验证了减振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某车载平台完成的减振系统提高电子设备抗振动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胡立彪[10](2015)在《车载电子设备利弊两面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美国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美国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人数增长了8.1%。分析认为,智能手机和其他分散驾驶注意力的因素正使得美国的道路越来越危险。事实上,不光美国,世界任何地方的道路,如今都在因为同样的问题而变得更加危险。这也引发一些人(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5-12-01)
车载电子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汽车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搭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车辆平台内的各类电子设备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人为电磁脉冲的发展与应用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车载电子设备的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是进行有效电磁兼容设计的前提,对保障车辆机动性和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以搭载超短波电台和北斗导航系统的某民用车为载体,以数值仿真和统计分析方法为手段,重点研究车载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中的车辆电子设备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车载电子设备间的干扰、车载电子设备对车辆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电磁脉冲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干扰四类干扰效应,基于研究结果进行车载电子设备的天线布局优化与电磁脉冲防护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车辆电子设备与车载电子设备间电磁兼容性分析。从车辆点火系统、雨刮电机电路原理入手,分析其电磁干扰产生机理,提取其共模传导干扰信号并建立车辆系统级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基于线缆辐射发射模型与天线接收模型仿真多干扰源共存下的车辆电磁环境,分析了车载超短波天线、北斗导航天线在车辆不同安装位置的受扰信号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未经电磁兼容处理的点火系统与雨刮电机电磁干扰共存时,车载超短波天线与北斗导航天线端口受扰信号幅值均超过其接收机灵敏度,通过调整天线安装位置可有效降低受扰程度。(2)车载电子设备辐射特性分析与天线综合布局。以天线间耦合度计算模型与天线辐射理论为基础,仿真分析了车载超短波天线与北斗导航天线间耦合度和天线方向图畸变度与天线安装位置间的关系,以及大功率超短波天线激励时车辆驾驶室场强统计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天线安装位置可有效降低天线方向图畸变度与天线间耦合度,超短波天线激励下驾驶室内整体场强样本服从广义极值(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分布,高值场强样本服从广义帕托累(Generalized Pareto,GP)分布,采用过阈值(Peak Over Threshold,POT)模型可计算出驾驶室场强极大值。最后采用理想点排序法以天线受扰信号、天线间耦合度、方向图畸变度和驾驶室内场强极大值为量化指标,实现车载电子设备天线综合布局优化。(3)车载电子设备前门电磁脉冲效应分析与防护。建立车载电子设备前门电磁脉冲辐照模型,仿真分析了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和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辐照时车载超短波天线和北斗导航天线端口受扰信号特性,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高功率微波俯仰角、方位角和极化角改变时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信号电压值变化区间,依据仿真结果,设计了车载超短波电台前门防护电路。结果表明:设计的前门防护电路带内插入损耗为0.6dB,对连续且高电压的纳秒级电磁脉冲具有30dB以上的抑制能力。贡献与创新性如下:(1)提出了基于POT模型预测车辆驾驶室内场强极大值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值软件获取驾驶室场强样本,采用GEV分布拟合场强整体分布,应用基于GP分布的POT模型研究场强高值部分统计特性并预测场强极大值。结果表明,频率144MHz、发射功率50W的超短波天线在车顶的不同安装位置激励时驾驶室内场强均服从GEV分布,GP分布拟合高值场强偏差更小,通过POT模型可计算出,相比于其它位置超短波天线在车顶左上角激励时驾驶室场强极大值最小,此时场强极大值为194.8V/m。(2)提出了多干扰源共同作用下的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分析方法与天线布局方案。该方法基于车辆电子设备辐射发射模型与车载电子设备天线辐射模型,定量分析了车载电子设备在车辆电子设备与其它车载电子设备干扰共存下的受扰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采用理想点排序法实现了综合多种电磁兼容性指标的车载电子设备天线布局优化。结果表明:未经电磁兼容性处理的多种车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共存时,车载电子设备前门受扰信号超过了其接收灵敏度,理想点排序法可以针对车载电子设备天线受扰信号大小、天线间耦合度和方向图畸变度等多项电磁兼容性指标对车载电子设备与车辆间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载电子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1].苏杭,李静,祝歆.基于AHP的车载电子设备检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9
[2].王汉青.车载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刘荣,沈健,王峰,毛禹婧.LRM模块化车载电子设备设计[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9
[4].曹晓政,姜文涛,李倩,唐贵基.车载电子设备隔振的随机振动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8
[5].戴迎宏,胡华锋,孙万士.基于并联机构的车载电子设备的减振装置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8
[6].岳超.某军用越野车车载电子设备的减振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
[7].石冬玮.公交车载电子设备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纳税.2017
[8].张艺馨,罗慧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车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
[9].姜昊,张立中,李小明,高艺.某车载平台电子设备抗振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胡立彪.车载电子设备利弊两面看[N].中国质量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