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学论文-刘久石

亲缘学论文-刘久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亲缘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功劳木,植物代谢组学

亲缘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久石[1](2019)在《中国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大功劳属(Mahonia)植物隶属于小檗科(Berberidaceae),在我国该属约有35种,其中特有23种,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西藏东部)是其分布的多样性中心之一。该属植物中很多物种可做药用,阔叶十大功劳(M.bealei)和细叶十大功劳(M.fortune)的干燥茎作为药材“功劳木”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台湾十大功劳(M.japonica)、长柱十大功劳(M.duclouxiana)等物种也被收载于各地方药材标准中,多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目赤肿痛、胃火牙痛、疮疖痈肿等。本论文首先对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本草典籍记载、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植物分类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化学分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和探讨该属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对阔叶十大功劳的干燥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24个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为本植物首次分离得到。对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及8个化合物均表现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25 mg/L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对H20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盐酸小檗碱次之,并呈剂量依赖性。测定了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发现各个浓度的给药组对各炎症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阔叶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物给药浓度为20mg/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着,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IL-6、IL-1β、TNF-α、NO和PGE2,盐酸小檗碱次之,以上研究为十大功劳属植物抗氧化、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抗炎活性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参考。对十大功劳属植物进行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对其数据结果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将十大功劳属12种植物分成2组,Group Ⅰ和Group Ⅱ,并将Group Ⅱ中物种分为2个亚组,亚组A和亚组B。其中,峨眉十大功劳、小叶十大功劳、长柱十大功劳聚为一组(Group Ⅰ),细叶十大功劳和鄂西十大功劳聚为亚组A,细梗十大功劳、宽苞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台湾十大功劳、小果十大功劳、尼泊尔十大功劳、阿里山十大功劳聚为亚组B。第Ⅱ组(Group Ⅱ)中的物种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各亚组内部物种的化学成分更为接近。结果表明十大功劳属下各物种的化学成分既有差异,又有相似,从化学分类学的角度阐释了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表明了植物代谢组研究在化学分类学上的潜在价值。对十大功劳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十大功劳属植物共分成具有很高支持率的两个大分支Ⅰ和Ⅱ,峨眉十大功劳(M.polydonta)、长柱十大功劳(M.duclouxiana)、小叶十大功劳(M.microphylla)聚为一支,为分支Ⅰ,其余多数种聚成分支Ⅱ。在分支Ⅱ中又分为2个亚支,即亚分支A和亚分支B,以上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传统分类学的观点(Ahrendt系统)。如峨眉十大功劳、长柱十大功劳属于亚组Subsect.Dolichostyles,单独聚为一支(分支Ⅰ)。在分支Ⅱ中,阿里山十大功劳和尼泊尔十大功劳分别属于亚组Subsect.Siamenses和Subsect.Napaulenses可以得到确认。而细梗十大功劳、宽苞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台湾十大功劳分别隶属Subsec.Japonicae、Subsect.Eulongibracteatae和Subsect.Dolichopodae亚组,共同构成一个单系类群。整合植物代谢组学和叶绿体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探讨十大功劳属植物、功劳木药材基原物种及其近缘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化学成分相关性,揭示十大功劳属植物系统进化关系和化学特征,以及其遗传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的内在联系。初步阐明了十大功劳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扩大功劳木的药材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合理开发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6-01)

王晓琴,黄慧,李彩峰,李旻辉[2](2018)在《列当属、肉苁蓉属与草苁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单列叙述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逐一综述了其他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对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申洁[3](2018)在《黄芩地上部位质量评价研究及黄芩属药用亲缘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常用大宗中药材。黄芩根部作为中药,而黄芩地上部位作为“黄芩茶”代茶饮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在一些地区已有黄芩茶商品销售。另外,黄芩地上部位的总黄酮也已开发为黄芩茎叶解毒胶囊上市。但相对黄芩丰富的资源量来说,黄芩地上部位的有效利用量仅占很小的比例。随着综合利用成为中药资源绿色发展的趋势,黄芩地上部位较好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当前对黄芩地上部位的质量评价研究仍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黄芩综合利用产业的提升。因此,本研究从黄芩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多指标含量测定、活性评价方面展开了系统的质量评价研究。同时,从资源扩大利用的角度,采用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思路开展了黄芩属药用亲缘学的初步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黄芩地上部位中分离鉴定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3)、汉黄芩素(4)、大波斯菊苷(5)、白杨素(6)、异红花素(7)、丁香醛(8)、反式羟苯基丙烯酸(9)、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10)、对羟基苯甲醛(11)。其中化合物3、8、11为首次在黄芩茎叶中发现,化合物1和2为自然界相对较为稀有的二氢黄酮苷,且在黄芩地上部位含量较高,可成为黄芩地上部位质量评价的指标性化合物。2、采用HPLC-DAD技术对黄芩不同部位中共77份样品(包括34份根、15份茎、15份叶及13份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较全面地比较黄芩根、茎、叶和花等不同组织器官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分布情况,并建立了黄芩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对15种主要黄酮化合物成分的含量测定表明,黄芩不同部位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差异显着。进一步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确定了黄芩地上和地下部位的差异性化合物共31个,根据精确分子量、紫外光谱、保留时间并结合文献报道鉴定出其中的17个成分。3、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对枯芩、子芩、总茎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以及化合物黄岑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筛选,并结合HPLC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黄芩不同部位提取物中1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量效关系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药用根部相比,黄芩地上部位及其所含的主要成分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同时结果也显示枯芩的抗流感活性要强于子芩,为临床传统上枯芩多用于肺部上呼吸道感染(清肺热)提供了科学证据。且发现黄芩地上部位高含量的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野黄芩苷与黄芩地上部位不同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间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进一步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筛选(HTS2)技术研究黄芩地上部位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野黄芩苷对HepG2细胞的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在转录水平上找到各个化合物及提取物作用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首次揭示了黄芩地上部位提取物及主要成分在HepG2细胞模型中显着影响的显着差异基因,以及对不同通路或疾病表型的可能参与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黄芩地上部位的药理活性机制提供了起点和新的思路。4、采用UPLC-QTOF-MS技术,首次对采集得到的黄芩属14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根系较发达的狭叶黄芩亚组植物的根部化学成分较为相近,而其它同组不同系甚至不同部位差异性较大,可用化学手段分开。并对化学研究背景几乎为空白的4个种及2个变种(缙云黄芩、红茎黄芩柳叶变种、京黄芩、京黄芩黑龙江变种、大齿黄芩、纤弱黄芩)黄芩属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在线鉴定。除缙云黄芩和红茎黄芩柳叶变种发现了少量二萜类化合物外,其他种鉴定出的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少量的串联糖苷类化合物。同时,采用HPLC-DAD方法检测了 1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属14种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些种普遍含有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野黄芩苷、黄芩苷、大波斯菊苷、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汉黄芩苷等八种化合物。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除粘毛黄芩、丽江黄芩外,大齿黄芩和甘肃黄芩的地上部位与黄芩有较高的相似性,显示其资源利用等同性的潜力。基于上述化学成分的比较,结合形态学分类和传统应用,本文对黄芩属的药用亲缘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对黄芩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首次采用多指标的方法了建立同时检测黄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为黄芩地上部位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为传统上根部作为中药黄芩应用而地上部位作为茶饮提供了物质基础层次的合理解释;对黄芩地上部位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以及高通量筛选研究为黄芩地上部的应用和黄芩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对黄芩属14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不仅填补了其中4个种及2个变种植物的化学背景空白,同时对黄芩属药用亲缘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6-01)

黄慧[4](2018)在《列当总苷制备工艺、生物活性及列当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依据历代本草和各地中草药手册记载,列当属Orobanche多种药用植物如列当O.coerulescens、黄花列当O.pycnostachya、弯管列当O.cernua在民间常用作肉苁蓉的代用品,具有与肉苁蓉相似的强筋壮骨、补肾助阳、抗疲劳的传统疗效。研究发现,列当属药用植物含有大量苯乙醇苷类成分,这类成分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和免疫增强等药理活性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弯管列当作为内蒙古地区农间常见的寄生杂草,资源丰富,富含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因此,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以弯管列当为研究材料,纯化富集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建立其质量表征方法,并进行了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初步研究。列当属Orobanche、肉苁蓉属Cistanche和草苁蓉属Boschniakia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叁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因此,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以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HPLC法和UV-Vis法对列当属、肉苁蓉属以及草苁蓉属药材的特征性苯乙醇苷类成分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以及整理,探讨列当属与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而为合理利用并综合挖掘列当属药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立列当总苷的提取工艺;(2)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大孔树脂种类,上样浓度、流速,乙醇洗脱浓度,洗脱速度、体积等确定大孔树脂纯化工艺;(3)以总苯乙醇苷、活性单体acteoside、crenatoside和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列当总苷的最佳制备工艺;(4)按最佳制备工艺制备12批列当总苷,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以表征质量;(5)采用酶标仪对各类型苯乙醇苷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消除活性进行测定,并探讨苯乙醇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6)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列当总苷,通过观测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和血清胰岛素等指标对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7)利用HPLC和UV-Vis法建立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苯乙醇苷特征性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优选的列当总苷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列当总苷、acteoside和crenatosid的含量可分别达到70%、30%和12%;(2)建立了12批列当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5个共有峰,归属其中9个峰,相似度可达到0.99以上;(3)采用酶标仪对苯乙醇苷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消除活性进行测定,列当总苷、acteoside:crenatoside=1:1和12种苯乙醇苷类单体化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4)降糖活性研究表明列当总苷能明显改善糖耐受量,增强糖尿病大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能够促进胰岛细胞的分泌,升高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5)分别建立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苯乙醇苷的特征性图谱,结果表明肉苁蓉属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与列当属的更相近,草苁蓉属苯乙醇苷化学成分与其他两属差异明显,crenatoside及isocrenatoside仅分布于列当属,echinacoside仅分布于肉苁蓉属;(6)建立了UV-Vis测定总苯乙醇苷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叁属总苯乙醇苷含量分别在47.77~325.43 mg·g~(-1)、15.46~117.79 mg·g~(-1)和56.65~132.42 mg·g~(-1)之间,列当属总苯乙醇苷含量明显高于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结论:本课题以传统疗效-成分-生物活性为主体思路进行,研究中采用了传统药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以及数理统计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和方法,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列当总苷成品,并且可用指纹图谱有效表征质量,在降糖活性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建立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特征性图谱和总苯乙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地反映属间和属内苯乙醇苷类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毕武[5](2016)在《苦津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津茶是一种在民间有近千年应用历史的别样茶(Non-Camellia-Tea)。亦称桑芽茶、高茶、皋茶、桑条、青桑、鸡骨枫和银桑叶等,为槭树科植物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和苦茶槭(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theiferum (Fang) Fang)的嫩叶经加工而成。现代研究初步表明苦津茶在恶性肿瘤、氧化应激、糖尿病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和相应的物质基础仍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苦津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本文从药理活性、植物化学、质量评价及药用植物亲缘学等方面对苦津茶展开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一、苦津茶等33种别样茶功能性成分分析与评价采用福林酚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分别对33种中国别样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别样茶中总多酚含量以藤茶最高(177.25 mg GAE/g),其次是苦津茶、鹧鸪茶和药王茶,均显着高于绿茶(80.07 mg GAE/g);别样茶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EC50值范围为38.41 μg/mL~724.13 μg/mL。其中,溪黄草茶(EC50 38.41 μg/mL)、黄鹂芽茶(EC50 41.83 μg/mL)和苦津茶(EC50 48.27 μg/mL)的抗氧化活性与绿茶(EC50 44.23 μg/mL)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其它别样茶及普洱茶(EC50 108.10 μg/mL)和红茶(EC50 176.23 μg/mL)。同时,采用UHPLC对33种中国别样茶的20种游离氨基酸和3种嘌呤生物碱(咖啡因、可可碱、茶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别样茶的总氨基酸含量(0.62-16.12 mg/g)均显着低于绿茶(24.99mg/g),但就某些特定氨基酸来说,部分别样茶显着高于绿茶;别样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除玫瑰茄茶(7.73 mg/g)、藤茶(7.60 mg/g)和枸杞叶茶(6.44 mg/g)外,也均低于绿茶(5.51 mg/g);少数别样茶中还检测到少量的茶氨酸或γ-氨基丁酸;此外,所有别样茶中均未检测到咖啡因等嘌呤生物碱。本研究为富有悠久应用历史、维系人民健康的我国别样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可为别样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其中,苦津茶具有资源丰富、总多酚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等特点,因此选择苦津茶作为本论文重点研究对象。二、苦津茶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其初步机制探索1、采用MTT法测定了苦津茶不同萃取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BGC823,肺癌细胞A549,卵巢癌细胞A2780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苦津茶的抗肿瘤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这两个部位均对这五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 μg/mL时抑制率多在50%以上。其中正丁醇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率达到73.0%,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达到78.7%;IC50值分别为17.30 μg/mL和14.27 μg/mL。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模型首次对苦津茶茶水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苦津茶+AOM组大鼠变性隐窝(AC)数,变性隐窝病灶(ACF)和平均隐窝数/病灶数(Crypts/focus)均显着低于AOM组(p<0.01)。此外,实验期间各组动物均正常活动,体重、饮水量无明显差异,重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重量也均无明显差异。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苦津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2、基于UPLC-TOF/MS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AOM模型组和苦津茶+AOM组均能够明显区分,表明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产生明显变化。进一步比较发现,肌酸(Creatine)、尿酸(Uric acid)、吲哚-3-甲酸(Indole-3-carboxylic acid)、马尿酸(Hippuric acid)和对甲酚葡萄糖醛酸(p-Cresol glucuronide)等内源性化合物可能是AOM诱导大鼠结直肠癌癌变的主要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嘌呤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的变化密切相关。给予AOM大鼠喂饲苦津茶可以不同程度上逆转这些代谢物的变化趋势。此外,对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苦津茶干预AOM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后,可显着降低其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α和IL-10的水平,并显着提高IL-2的水平,从而表现出防治结直肠的活性。本研究初步阐释了苦津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该茶饮的深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叁、苦津茶抗肿瘤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其含量测定1、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c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填料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苦津茶来源植物之一的茶条槭树叶中分离鉴定了35个化合物,经1H、13CNMR和MS等光谱技术测定,这些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豆甾醇-β-D-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L-2-O-甲基-手-肌醇(4),杨梅二醇(5),豆甾醇(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醇(8),β-谷甾醇(9),棕榈酸1-甘油酯(10),cis,cis-diunsaturated-a-meromycolic acid(11),没食子酸甲酯(12),没食子酸(13),茶条槭素A(14),茶条槭素B(15),茶条槭素C(16),3,6-di-O-没食子酰基-1,5-anhydro-D-glucitol (17),槲皮素(18),山萘酚(1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0),槲皮素-3-O-β-D-来苏糖苷(21),槲皮素-3-O-a-L-鼠李糖苷(22),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a-L-鼠李糖苷(23),槲皮素-3-O-(2″,6"-二-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2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25),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26),槲皮素-3-0-(2″-O-没食子酰基)-β-D-阿拉伯糖苷(27),槲皮素-3-0-(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28),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29),山萘酚-3-O-(2"-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30),山萘酚-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31),1-p-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32),龙胆酸-5-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33),Maplexin B (34), 3"-O-galloyl-benzyl-O-a-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35)。其中有12个化合物为本植物首次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同时为本属/科首次分离得到。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黄酮类和没食子酸鞣质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其中具有没食子酰基的黄酮苷类活性更强,且活性强弱与没食子酰基数目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苦津茶抗氧化和防治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阐明,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采用UHPLC-DAD技术,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苦津茶茶水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没食子酸,茶条槭素A、B、C和3,6-di-O-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来源的苦津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条槭素A是苦津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多数样品含量均在30 mg/g以上。其次为没食子酸(0.63-10.58mg/g)、茶条槭素B(0.38-9.55 mg/g)和3,6-di-O-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 (0.35-9.65 mg/g)。茶条槭素C (0.51-4.58 mg/g)的含量最低。本研究首次对苦津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为苦津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首次采用DNA条形码(ITS2, trnH-psbA和trnL-F)技术,对苦津茶来源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槭属茶条槭组植物鞑靼槭、茶条槭和苦茶槭遗传背景较为接近,天山槭相对较远。首次采用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对苦津茶来源植物及槭属27种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条槭、苦茶槭和天山槭主要化学成分非常相似,从北美引种的红花槭也含有与它们相似的化学成分。条槭槭、苦茶槭、天山槭、红花槭与同属其它植物差异显着。对4种活性成分(茶条槭素A、B、C和3,6-di-O-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在这些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发现,仅在茶条槭、苦茶槭、天山槭和红花槭中检测到这4种成分,它们有可能作为该类群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另外,基于对槭属植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全面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论文相关实验结果对槭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支持将茶条槭组植物和红花槭组植物作为邻近分组的分类处理。本研究可为槭属植物药用价值的发现和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综上所述,本文首次对苦津茶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和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苦津茶对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干预效果,为苦津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步揭示了苦津茶干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生化机制和相关代谢途径;进一步阐明了苦津茶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发现了一些新的抗肿瘤成分;建立了苦津茶茶水主要活性成分的UHPLC检测方法,为苦津茶的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采用代谢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首次对苦津茶来源植物及槭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学进行了探讨,初步发现了茶条槭组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及与苦津茶有相似活性成分的槭属植物资源。(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5-01)

郝大程,肖培根,刘立伟,彭勇,何春年[6](2015)在《药用亲缘学论纲——知识谱系,认识论和范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采用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寻找和发现中药新资源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药用亲缘学研究药用生物(特别是药用植物)的生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传统疗效和药理活性)间的相关性,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中药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可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相关问题研究,在组学水平拓展了药用亲缘学的领域,由此衍生出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的新概念。该文简述药用亲缘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方法和范式转换,凸显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建议选择《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最多的毛茛科为例,对药用基因组亲缘学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在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水平探讨毛茛科及其重要族属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揭示药用植物基因型和代谢表型,以及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的内在关联。通过毛茛科示范研究,丰富药用亲缘学研究的内涵,扩展其外延,将药用基因组亲缘学视为药用亲缘学的升级版,开放地吸收有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中药资源学科的成长,推动中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5年17期)

郝大程,肖培根,刘明,彭勇,何春年[7](2014)在《从药用亲缘学到药用基因组亲缘学:分子系统发育、进化与药物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开始采用基因组数据,因此出现一些新术语,如系统发育基因组学(phylogenomics,基因组系统学/基因组亲缘学)、药用基因组亲缘学(pharmacophylogenomics)、转录组亲缘学(phylotranscriptomics)等。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进化和基因组学的交叉学科,是将基因组数据用于进化关系重建的综合分析;药用亲缘学研究药用生物(特别是药用植物)的生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传统疗效和药理活性)间的相关性;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可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相关问题研究,在组学水平拓展了药用亲缘学的领域,由此衍生出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系统学(亲缘学)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和交叉学科的根基所在,在生药学和药用生物学等药学相关领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此对与药用亲缘学(pharmaphylogeny)密切相关的若干术语做一简要辨析。(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唐仕欢[8](2011)在《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北沙参“辛味”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医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一般认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其中,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中药药性,揭示其科学内涵,是中药理论自身创新的客观要求。为此,本论文以分析中药药性形成的思维方法为切入点,比较了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亲缘学和中药药性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出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策略,以伞形科“辛味”中药为代表,开展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象思维——中药药性形成的思维方法“取象比类”是古代认识复杂性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古代中国文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为更好的理解中药药性的形成及其科学内涵,本论文对中药药性形成的主要思维方法——象思维进行了阐述。指出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是历代医家在大量临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象思维方法加以总结归纳而得出的,其中的各个方面均有象思维的具体应用。在对中药药性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以“象”为工具,根据药物外在之象,与天地自然之象加以关联,将中药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进行标志、归类,从而达到认识和应用中药的目的,蕴涵了“取象、类比、交叉、明理”的深刻含义。象思维的方法仍然为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带来重大启示。二、类比——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亲缘学与中药药性之关系本论文对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亲缘学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各自的认识方法,联系中药药性形成的思维方法,指出叁者在认识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象思维指导了中药药性的形成,并成为认识药物和发现药物的工具,而药用植物亲缘学是现代发现新药物和新资源的理论和方法,同样也蕴含了传统象思维的理念,植物分类学则是认识和鉴别植物的理论,是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基础;也是中药(植物类药)药性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叁者都非常重视植物(药用植物)的外在特征(外在之象),即形态性状,依据形态性状的共同性,进一步归纳总结其共性规律,包括从外在的形态性状进行类比或(和)归纳推理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传统疗效、性味归经等。叁、交叉——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策略药用植物亲缘学证实,亲缘关系-化学成分-药理效应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将药用植物学中的亲缘关系与传统中药药性相互结合,在科属的分类单元内,对其中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其共性的化学成分、相似的药理效应、共同的中药药性,从而开展中药化学成分、药理效应、药性叁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由此提出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策略,即按照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提供的线索,在一定亲缘关系范围内,确定同一药性的共性药理效应,分析与药性相关联的化学成分,进而揭示中药药性-药理效应-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以此将中药药性、药理效应、化学成分有机结合,为突破制约中药药性研究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四、实践—伞形科中药“辛味-血管活性-化学成分”的关联性研究根据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策略,本论文以伞形科中药为代表,药性中“辛味”为切入点,开展了伞形科辛味中药的共性功效和生物效应的关联性分析研究。伞形科常用中药多数具有辛味,能祛风止痛或行气活血。根据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结合现代药理学实验结果以及前期的研究表明,以血管舒张作用为观测指标,伞形科辛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均具有较好的血管舒张活性,表现出辛味的功能。血管舒张作用是伞形科辛味的药理活性之-五、探索——北沙参“辛味”探索及其实验研究北沙参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该科常用中药白芷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本文进行了北沙参、白芷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北沙参与白芷的成分共有峰有16个,体现了北沙参的化学成分与白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结合现代研究的文献报道及前期的研究结果,北沙参与白芷含有的共性成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具有很好的舒张血管的活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辛味能行能散的作用特点。以此为基础,根据伞形科辛味中药共性的功效表现在祛风止痛的作用,本实验考察北沙参水煎液的止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北沙参能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呈现出与白芷趋同的止痛效应。古籍本草中沙参没有南、北之分,通称为沙参。为更好地认识北沙参的功效和药理作用,本文进行了北沙参、南沙参的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北沙参与南沙参的成分共有峰及其峰面积比例低于北沙参与白芷的成分共有峰及其峰面积比例,进一步体现了北沙参的化学成分与白芷更具有相似性。结合文献报道,南沙参不含有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等舒张血管活性的成分。南沙参水煎液的止痛实验结果显示,南沙参未能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北沙参具有辛味,拥有伞形科辛味中药的共性功效即止痛作用。六、提升——中药药性的概念及其科学内涵上述思路与实践表明,亲缘(遗传)关系是中药药性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以此,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现代的相关认识,进一步对中药药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是中药秉承遗传之变化,秉受环境之异同,用于机体之调整,便于临床之辩证,而运用中国哲学之方法(象思维等)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形成及其思维方法,有助于加强两个属性(取象、类比)之间的关联性(交叉),将中药药性的研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揭示自然属性—化学成分—生物效应—效应属性的关联规律(明理),从而解读和诠释中药药性的内在本质和内涵。本论文综述了中药药性、辛味理论、北沙参的研究进展,以中药药性形成的象思维方法入手,将中药药性与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亲缘学进行类比和交叉,提出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与策略,并以伞形科中药为代表,药性中“辛味”为切入点,对伞形科中药辛味共性药理效应和功效分析,探讨了伞形科中药“辛味—血管活性—化学成分”的关联性,以此思路和实践进一步对该科中药北沙参具有辛味及其相应的新功效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验做以佐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药药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上述内容对明确中药药性的研究内容,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开展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1-05-25)

王哲[9](2011)在《中国大黄属植物亲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黄属(Rheum L.)为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Subfam.Rumicoid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约6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及亚热带的高寒山区。我国产39个种2个变种,占总数的叁分之二以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多生长在高海拔区域,是大黄属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中药大黄的功能主治在历代本草、方书和现代药典中均有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收载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为中药大黄的基源植物。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大黄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阐明该属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种间关系,为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同时更为解决中药大黄使用中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对大黄属植物的系统进化进行了研究;传统药物学调查研究了本属植物民间药用情况;采用色谱分析方法对多种不同来源的大黄药材进行成分分析,探讨了野生品和栽培品的成分差异及正品和伪品的异同;考察了本属植物提取物抗HIV-1RT活性;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应用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建立了中药大黄药性观点,并应用生命动力元素对观点内容进行了验证。应用分支分类方法对分布于中国的大黄属39种植物进行了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选取2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首次对国产大黄属各种间及属内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和谐性分析,发现所选取的29个形态学特征,多数与系统进化方向一致;系统进化研究了大黄属各组间进化顺序,结果显示大黄属植物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叁条进化分支;在研究中对几种属下归属存疑的植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垂枝大黄和红脉大黄的归属问题;讨论了大黄属植物形态改变与系统进化间的关系。通过大黄属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了解了本属植物的民间使用情况,其中本属有26种植物可以作为民间药物使用,均具有清热或者泻火的功效,可治疗实热便秘等疾病;明确了本属植物的药性均为“寒性”。实地调查中发现正品大黄缺乏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相比于野生大黄药材,种植大黄疗效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种植方式的影响,植物的生长时间和海拔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较大;而同时现有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及合理性均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运用HPLC-PDA建立了可同时测定5种蒽醌类成分和2种番泻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采集到的44批大黄样品(正品大黄3种,27批;非正品大黄13种,17批)进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种植样品化学成分含量远低于野生样品,野生大黄样品中总蒽醌含量约为种植样品的2倍,而总番泻苷含量约为种植样品的4-7倍;部分种植大黄样品中不含或仅含有一种番泻苷。而非正品大黄中虽不含有番泻苷和大黄酸,但普遍含有游离蒽醌;同时一部分非正品大黄(红脉大黄、丽江大黄、天山大黄、苞叶大黄、西藏大黄)中蒽醌含量较高。首次开展了大黄属植物抗HIV活性的研究。筛选比较不同来源大黄属植物抗HIV-1 RT的活性。结果显示:野生正品大黄活性强于种植品大黄;通过对多种来源大黄属植物进行筛选,发现叁种大黄属植物具有较高HIV-1 RT抑制率,分别为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和苞叶大黄;通过对不同受体进行分析,明确了这叁种植物提取物主要针对HIV-1 RT酶的两种功能,但对其突变体及HIV-2无作用。中药大黄是临床常用“寒性”中药,但对中药大黄的“寒性”成因尚无合理的解释。本研究以“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为主要思想,结合“疗效-药性”理论,开展了大黄药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大黄药性成因的观点。主要内容将大黄“寒性”与中药大黄所含主要化学成分(蒽醌类和番泻苷类)进行了关联;同时分析了大黄“寒性”与生物活性(抗菌和泻下活性)的关系和大黄“寒性”受自然属性(生长方式)的影响。该观点以药用植物亲缘学观点阐述了大黄药性的成因,并与大黄属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一致。通过对14批大黄样品的生命动力元素分析验证大黄药性成因观点。研究结果显示除药用大黄外,所测定的正品大黄的阴性明显强于非正品大黄,两者间有明显的界线。研究结果确认了药性成因观点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1-05-01)

彭冰[10](2011)在《叁白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叁白草科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白草科Saururaceae植物是由一个共同祖先发生的单系类群,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idae胡椒目Piperales,与胡椒目的其他科如胡椒科、马兜铃科以及短蕊花科归为被子植物的基底类群。该科有4属6种,呈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格局,东亚现存四分之叁的属并代表着科内从原始到进化的各个阶段,是叁白草科多样化中心和可能的起源地。我国是叁白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分化发展及多样性中心。叁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沟旁、沼泽等低湿处及近水的地方。叁白草作为一种常用草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它具有抗炎、保肝、抗癌、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药用植物亲缘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相关性的一门多学科交叉和渗透的边缘学科。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们在对叁白草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探讨叁白草科的药用植物亲缘学关系,同时根据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对叁白草资源利用的前景进行展望。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叁白草科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阐明该科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种间关系,为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我们对叁白草全草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初步分离,结合反相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对叁白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分离出61个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了其中53个化学成分,包括萜类17个、木脂素类18个、黄酮类8个、生物碱类3个、酚酸类3个、甾体2个、核苷类成分1个。其中新化合物11个(1☆-9☆,21☆,22☆),其余有22个化合物为本属首次分离得到,有13个化合物为本科首次分离得到。详见下表(Tab.1)和图(Fig.1)。在研究中,通过协作,我们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抗氧化及心血管活性等药理模型的活性筛选。我们在对国内叁白草样品采集和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叁白草地上和地下部分中叁白草酮进行含量测定;同时也对同科植物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 Decne.、白苞裸蒴Gymnotheca involucrate Pei、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和峨眉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var. emeiensisZ.Y.zhu et S.L.Zhang中叁白草酮的分布进行了考察。本文还对叁白草科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包括系统分类学、地理分布、传统药效、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并对叁白草科植物的化学分类学和药用植物亲缘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注:☆为新化合物*本科首次分得**叁白草属首次分得13图1叁白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53)结构Fig.1 Chemical structures (1-53) isolated from the Saururus chinensis.(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1-05-01)

亲缘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单列叙述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逐一综述了其他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对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亲缘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久石.中国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2].王晓琴,黄慧,李彩峰,李旻辉.列当属、肉苁蓉属与草苁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2018

[3].申洁.黄芩地上部位质量评价研究及黄芩属药用亲缘学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4].黄慧.列当总苷制备工艺、生物活性及列当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8

[5].毕武.苦津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6].郝大程,肖培根,刘立伟,彭勇,何春年.药用亲缘学论纲——知识谱系,认识论和范式转换[J].中国中药杂志.2015

[7].郝大程,肖培根,刘明,彭勇,何春年.从药用亲缘学到药用基因组亲缘学:分子系统发育、进化与药物发现[J].药学学报.2014

[8].唐仕欢.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北沙参“辛味”探索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9].王哲.中国大黄属植物亲缘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10].彭冰.叁白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叁白草科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标签:;  ;  ;  ;  

亲缘学论文-刘久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