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释药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方组分,纳米粒,温敏凝胶,双相释药系统
释药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戴娟[1](2017)在《复方多组分内耳给药新模式:纳米粒及纳米粒—温敏凝胶双相释药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患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5.3%。对于70岁及以上的人群,近叁分之二患有老年性聋疾病。这可能会导致社会孤立和主要的沟通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经鼓室注射(IT)的局部治疗方式已成为目前治疗内耳疾病的新方法之一,其可以减小用药剂量与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便捷、安全和微创,但由于中耳腔的容积较大且存在咽鼓管这一自然泻出通道,实际与圆窗膜接触,以及经由圆窗膜扩散进入内耳的药物总量十分有限或并不十分确切。温敏原位凝胶能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发生一定的相变。可实现注射植入和长期释药,广泛应用于眼部给药、鼻部给药以及注射给药,在药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药物在温敏凝胶剂中的缓释特征明显,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内耳局部给药系统。随着温敏凝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研究将温敏凝胶和纳米粒、脂质体和微球等结合起来,使所得到的复合给药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克服单一制剂的不足,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达到更好的缓、控释效果。丹参、叁七是中国传统古方常用的中药药对之一,均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配伍后相须互补,广泛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噪声性听力损伤等内耳疾病。本课题以丹参-叁七复方有效组分叁七皂苷R_1(R_1)、人参皂苷Rg_1(Rg_1)、人参皂苷Rb_1(Rb_1)、丹酚酸B(Sal B)和丹参酮IIA(Ts IIA)作为模型药物,以生物相容性好的PLGA为药物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O/W)制备PLGA纳米粒,且以纳米粒的粒径、粒径分布(PDI)、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进行处方优化。为提高丹参酮IIA(TS IIA)的溶解度,采用旋蒸法制备丹参酮IIA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TS IIA-HP-β-CyD),与PLGA纳米粒共孵育,制备成核-壳型丹参酮IIA-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PLGA纳米粒(HP-β-CyD-PLGA NPs)。激光粒度仪测得HP-β-CyD-PLGA NPs的平均粒径为234.12±4.83 nm,PDI为0.12±0.02,Zeta电位为44.42±4.13 mV。超滤离心法测定各组分R_1、Rg_1、Rb_1、Sal B和TS IIA的包封率分别为:78.97±6.39%,85.22±5.95%,85.64±8.23%,76.59±9.19%和94.70±2.56%;载药量分别为:0.37±7.24%,0.27±5.86%,0.54±9.12%,0.33±12.39%和0.23±8.34%。透射电镜(TEM)显示HP-β-CyD-PLGA NPs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为较圆整的球形且分布均一。采用透析袋法研究HP-β-CyD-PLGA NP s的体外释药,释药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R_1、Rb_1和Sal B的释药过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模型,Rg_1的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TS IIA的释药过程符合Ritger-Peppas模型。分别选用泊洛沙姆和壳聚糖为温敏凝胶主要基质材料,将HP-β-CyD-PLGA NPs分散于两种温敏凝胶中,形成纳米粒-凝胶双相释药系统。试管倒置法显示载纳米粒的两种温敏凝胶在37℃均具有良好的温敏性能。载纳米粒的泊洛沙姆凝胶(HP-β-CyD-PLGA-NPs-P-gel)体外释药研究表明,各成分释放均呈现显着地缓释效应,R_1、Rb_1及TS IIA的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模型,Rg_1和Sal B的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机制均是溶蚀和扩散的共同作用。扫描电镜显示载纳米粒的壳聚糖凝胶(HP-β-CyD-PLGA-NPs-CS/GP-gel)内部呈叁维网状结构,且成功包载纳米粒。体外释放研究表明HP-β-CyD-PLGA-NPs-CS/GP-gel中各组分释放也都符合溶蚀-扩散动力学模型,Rg_1的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其余四中成分均符合Ritger-Peppas模型。此外,在溶菌酶存在的PBS溶液中,凝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在豚鼠实验中,考察了共载罗丹明B和香豆素6荧光素的纳米粒(C-6-HP-β-CyD-R-B-PLGA NPs)、纳米粒-泊洛沙姆凝胶(C-6-HP-β-CyD-R-BPLGA-NPs-P-gel)及纳米粒-壳聚糖凝胶(C-6-HP-β-CyD-R-B-PLGA-NPs-CS/GP-gel)在耳蜗Corti器(OC)、螺旋神经节细胞(SGNs)和血管纹(SV)的分布情况,同时也考察了丹参-叁七复方组分各给药系统经豚鼠鼓室注射在内耳外淋巴中(PL)的药物分布及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纳米粒-泊洛沙姆凝胶及纳米粒-壳聚糖凝胶给药系统均能成功地将药物递送进入耳蜗PL,且在OC、SGNs及SV均有分布。纳米粒-凝胶复合给药系统能够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达96 h,同时药动学参数显示其能够延长药物在豚鼠PL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以及提高TS IIA的生物利用度(AUC)。综上所述,复方组分纳米粒-凝胶双相释药系统兼具纳米粒与凝胶的性质,以液体的形式经鼓室给药后,可在中耳腔内发生相转变,形成半固体凝胶,使药物与圆窗膜的接触时间延长,达到缓释效果,提高局部生物利用度,从而减少给药次数、克服液体制剂需多次给药的缺陷,是极具临床应用潜力的内耳局部缓释给药新模式。(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陈立格[2](2015)在《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简要探究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方法:实验一:从提取溶剂、特定溶剂系统、温度叁个角度分析丹参药效部位提取效用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实验二,参照《中国药典》方法考察丹参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结果:最佳的综合提取工艺为加入丹参材料14倍量提取溶剂1、加入特定溶剂系统浓度1,80℃下回流提取150min,此时丹参酮ⅡA提取均值为2.764mg/g、丹酚酸B均值为75.23mg/g,转移率分别为91.49%、95.04%;峰面积(A)为坐标、浓度线性关系为A=11.642-6.083,r=0.9999(丹酚酸B范围9.6~96μg/ml)精密度实验RSD为1.33%,稳定实验48h内,峰面积RSD最高值仅为1.84%,重复性实验验峰面积RSD<2.5%,加样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55±0.31)%,模拟介质结果分析,至第12h,复方丹参缓释片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肠液介质体外释放度释放度均在97%以上。结论: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工艺影响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溶剂系统设计,复方丹参缓释制剂释放持续时间在48h左右。(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5年21期)
朱澄云,郑佳妮,周名扬,佟立今,阎心丽[3](2014)在《正交试验法优化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处方工艺及微球体外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制备条件并对其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西咪替丁中空微球。以微球包封率、收率及漂浮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处方工艺,最终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微球。以优化处方制备的中空微球进行体外溶出实验,进行释放机理的探讨。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处方工艺,在最优处方下制得的微球外观圆整,微球的粒径较均匀,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9.48%与65.37%,在人工胃液中12 h漂浮率可达99%。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得的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具有良好的漂浮及缓释特性,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幸良红,程青华[4](2008)在《西咪替丁控释微丸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制备西咪替丁控释微丸并研究其释药机理,方法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包衣液中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的浓度、包衣膜厚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丸释放出的药物浓度。结果制作的微丸,包衣液中的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浓度及包衣膜厚度共同决定衣膜的控释能力。体外释放表表明制备的微丸属于包衣骨架控释微丸,随包衣厚度的改变释放机理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首都医药》期刊2008年10期)
谢凯[5](2008)在《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丹参药材中已知化学成分众多,目前多认为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是其主要发挥药效成分。相关研究报道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均是不耐热,长期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故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对丹参的精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题以“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为模型药物,系统研究了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中主要方丹参药材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同时,论文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的释放度和释放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有效提取及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概念,同时为中药复方丹参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课题首先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溶剂、溶剂倍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两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优选出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单独提取的最佳工艺;再根据影响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因素,设计加入特定溶剂系统,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一种提取工艺可同时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同时还对提取液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研究浓缩方法,提取液浓缩密度比,醇沉工艺,真空干燥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确定了提取液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论文还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以实验室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体外释放12h,日服两次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作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在蒸馏水,胃液及肠液中的释放度,并对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蒸馏水中的释药曲线进行了拟合;论文还比较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释放度及其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对实验室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提取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且转移率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4倍量提取溶剂1,加入特定溶剂系统浓度1,80℃下回流提取150min(第一次90min,第二次60min);结果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为75.23mg/g,转移率为95%;丹参酮ⅡA含量为2.763mg/g,转移率为91.49%。最终确定的最佳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为:将丹参药材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g):提取液体积(ml)=1:1,抽滤,滤渣保留,滤液用乙醇醇沉至溶液含醇量为80%,取醇沉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50℃真空干燥;结果显示,最后所得干燥产物中,丹参酮ⅡA转移率为84.27%,丹酚酸B转移率为87.75%,固含物含量为19.23%。对实验室自制复方丹参缓释片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制缓释片批间,批内释放均一性良好,主要指标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 2~10 h的释放曲线接近Higuchi方程的释放行为,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所制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释放度及其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缓释片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放曲线接近,符合缓释制剂的设计要求。结论论文建立了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工艺条件,同时对药材提取液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丹参药材的有效提取及提取液的分离纯化提供新的参考。论文首次对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丹参提取物为原料,以自行研究的制剂工艺制备的体外释放12h,日服两次的复方丹参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还将实验室以自行研究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与以美晨公司提供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复方丹参缓释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释放度及样品释放HPLC色谱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自行设计研制的复方丹参缓释片批内释放均一性良好,批间工艺重现性良好,符合缓释制剂的设计要求,且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复方丹参缓释片的制备。(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08-05-01)
姜玲海,冯怡,沈岚,徐德生[6](2008)在《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敏凝胶因具临界相转变温度而被作为能达到定点、定时、定量释药目的药物控释体系的载体之一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温敏凝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其释药模式及机制被不断提出和发现,不同释药特征的释药模型也相继建立。温敏凝胶释药模型、模式及机制的研究透彻将使温敏凝胶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龙致贤,杨可立,王玉蓉[7](2007)在《肠安康制剂的“一种剂型、胃肠二步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炎症性大肠疾病,是现代难治病之一。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口服汤剂配以灌肠剂,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是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灌肠给药仅能达到乙状结肠部位。本课题组在创制肠安康制剂过程中提出"一种剂型、胃肠二步释药模式",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07年06期)
董文心,潘峰,顾丰华,李朋云,陈庆华[8](2007)在《石杉碱甲微球注射剂动物体内释药模式和改善记忆的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石杉碱甲微球的体内释药模式,并经动物体内试验验证其药效持续作用。方法采用HPLC检测法测定给药后动物皮下注射部位微球残余药量,间接检测微球的体内释药速度;采用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研究药物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结果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3%,日内、日间RSD小于2.74%,在0.5~2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5μg.L-1。石杉碱甲微球首日释药16.7%后能缓慢释放14 d。药效学结果显示,在由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体积分数45%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研究中,石杉碱甲微球制剂显示与药动学有效期内相吻合的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于给药24 h后即显示明显疗效,其作用维持至给药后14 d,至16~19 d时作用明显减弱。100μg.kg-1.d-1的石杉碱甲微球注射剂的药效强度与需每天用药的石杉碱甲口服制剂相当。结论石杉碱甲微球制剂可采用一次给药的方式,通过每日恒量释放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达14 d,发挥其药效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07年13期)
幸良红,程青华[9](2007)在《西咪替丁控制微丸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西咪替丁控制微丸并研究其释药机理,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包衣液中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的浓度、包衣膜厚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丸释放出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制作的微丸,包衣液中的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浓度及包衣膜厚度共同决定衣膜的控释能力.体外释放表表明制备的微丸属于包衣骨架控释微丸,随包衣厚度的改变释放机理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罗云,何文,李荣凌[10](2005)在《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体外释药模式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治疗白癜风的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定量考察。方法以同浓度的补骨脂素凝胶为对照,用透析法检测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体外释药模式,并对其在 4℃下贮存 3周的释药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与补骨脂素凝胶比较,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具有明显的缓释及长效作用,且前 3h释药符合Higuchi扩散模式 (k=4. 67%h-1 /2 ), 3h后遵循零级释药模式(k=0. 74%h-1 )。而补骨脂素凝胶在实验的 24h内释药均符合Higuchi扩散模式(k=7. 18%h-1 /2 )。在贮存期内,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释药模式及包封率均维持稳定。结论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稳定性理想,值得进一步研发。(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释药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简要探究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方法:实验一:从提取溶剂、特定溶剂系统、温度叁个角度分析丹参药效部位提取效用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实验二,参照《中国药典》方法考察丹参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结果:最佳的综合提取工艺为加入丹参材料14倍量提取溶剂1、加入特定溶剂系统浓度1,80℃下回流提取150min,此时丹参酮ⅡA提取均值为2.764mg/g、丹酚酸B均值为75.23mg/g,转移率分别为91.49%、95.04%;峰面积(A)为坐标、浓度线性关系为A=11.642-6.083,r=0.9999(丹酚酸B范围9.6~96μg/ml)精密度实验RSD为1.33%,稳定实验48h内,峰面积RSD最高值仅为1.84%,重复性实验验峰面积RSD<2.5%,加样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55±0.31)%,模拟介质结果分析,至第12h,复方丹参缓释片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肠液介质体外释放度释放度均在97%以上。结论: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工艺影响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溶剂系统设计,复方丹参缓释制剂释放持续时间在48h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释药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戴娟.复方多组分内耳给药新模式:纳米粒及纳米粒—温敏凝胶双相释药系统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
[2].陈立格.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3].朱澄云,郑佳妮,周名扬,佟立今,阎心丽.正交试验法优化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处方工艺及微球体外释药模式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
[4].幸良红,程青华.西咪替丁控释微丸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模式研究[J].首都医药.2008
[5].谢凯.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8
[6].姜玲海,冯怡,沈岚,徐德生.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8
[7].龙致贤,杨可立,王玉蓉.肠安康制剂的“一种剂型、胃肠二步释药模式”研究[J].世界中医药.2007
[8].董文心,潘峰,顾丰华,李朋云,陈庆华.石杉碱甲微球注射剂动物体内释药模式和改善记忆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
[9].幸良红,程青华.西咪替丁控制微丸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7
[10].罗云,何文,李荣凌.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体外释药模式的考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