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述行论文-曹越

文学述行论文-曹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述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希利斯·,米勒,伦理批评,阅读,文学述行

文学述行论文文献综述

曹越[1](2019)在《文学述行的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希利斯·米勒在推行解构批评和言语行为理论的过程中,对于阅读行为和文学批评中的伦理维度给予了特殊的关切,他认为阅读行为和文学批评活动是负有责任的,并试图建构一种合乎伦理的阅读方式。米勒的阅读伦理观代表了西方批评理论演进历程中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出现的一种“伦理转向”的进路,即从文本语言的层面重新探讨伦理法规的涵义。就另一方面而言,米勒的阅读伦理观是探究其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入口,他将阅读看作一种述行过程,强调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生成做出的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文学的述行之力。论文第一章考察和梳理米勒在文学语言观和伦理观层面的理论渊源。米勒在文学语言观上承袭和发展了奥斯汀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和保罗·德曼的修辞性语言观,而在伦理观上他深受后期德里达解构思想中伦理面向的启发。第二章概述米勒的阅读伦理观的内涵。通过对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伦理观进行解构,米勒重构了“伦理”的内涵,他将“伦理”定义为一种建立在文本之上的绝对律令。米勒还将他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延伸应用于对阅读的考察,强调把阅读视为人生中关涉伦理与义务的一种行动,读者在阅读中既受制于来自文本语言的指令性的、被迫的选择,另一方面还具有重写文本的自由性。伦理的阅读致力于实现基于文本之上的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它着眼于文本语言,而其产生的效应又不限于文本世界,米勒确信此种伦理的阅读将对社会、历史、政治等层面产生影响。第叁章旨在探讨米勒阅读伦理观之于文学研究的启示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米勒的阅读伦理观中所体现的方法与视角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具有启迪价值。但也要看到这一阅读伦理观自身存在着无涉价值的缺陷;作为一种阅读理论,它生造了抽象的读者群体,且没有对读者自由阐释的边界做出界定。(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彩娟[2](2017)在《文学述行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述行理论是在奥斯汀创始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形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奥斯汀提出之后,言语行为理论在语言学、哲学、人类学、文学以及文化研究等诸多范畴得到普遍发展和运用,如今已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影响西方文论最重要的批评视角和理论资源之一。在谈及文学述行理论的现状和未来时,乔纳森·卡勒曾说,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语行为"、"述行"等范畴已经使得文学的意义和效果成为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的重大议题。述行语言的文学理论范式被非文学学科关注后,反过来被文学理论家所重视,用来反观文学事件的本质问题,借以应对文学研究中的理论终结危机。这种向内转回到文学本体的方式可以成为后现代背景下学术纵深发展和跨学科知识范式相互融合的一个例证,既契合了当今学界跨学科知识重构的需要,又凸显了文学研究的存在价值。全文分为四章:绪论主要论述文学述行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该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可能",概述了奥斯汀、塞尔、奥赫曼在文学话语方面的基本观点,重点阐释了其中文学话语述行性是否可行的观点,论述文学话语同日常话语的关系。第二章"文学话语的述行方式",主要论述了费什、德里达、米勒对于文学语言如何述行的观念,展现了文学述行的多种表现形式:即读者行事的文学述行,可重复性的文学述行,写作阅读具有不容置疑的述行性叁个侧面。第叁章"文学述行的跨界研究",以巴特勒的性别述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域为例,讨论了"述行性"从哲学、文学领域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政治社会生活领域的理论延伸。第四章"文学述行理论的方法论特点",从跨学科、阅读述行和读者建构、内容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叁个角度,简要探讨了文学述行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特点。结语简明叙述了文学述行话语的交互性、融合性等特征,以及未来向文化述行发展的趋势,并展望了文学述行理论在互联网新媒介时代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6-04)

王建香[3](2008)在《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奥斯汀首创,格莱斯和塞尔等人不断发展完善的言语行为理论给当代西方文论带来了自索绪尔引发的语言论转向以后的又一次重要冲击。在其直接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文学述行理论,既关注文学作品建构文本内部世界的行为,也考察文学话语作为一种指向现实世界的实践行为,即文学在创造现实、改变现实或影响现实方面的“行事”作用。学术界在经历激烈论争和探索之后,一般认为,文学也是一种言语行为,文学话语也是述行话语,它用特定的方式以言行事。文学述行理论使文学同时摆脱了单一的指涉性和封闭的自足性。它一方面认为文学并不指涉外在世界,也不以反映外在世界为指归,而是建构了一个独立的文本世界。另一方面又认为文本也不是一个自足系统,而是一个生产观念、事件和世界的自在自为的场所。作者、读者、语境等在其中的互动是文本成功述行的必要条件。它将文本的想象性和真实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文本内与文本外、内容与形式、表述与述行等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了宽广的理论包容性。全文共分六章:绪论主要分析言语行为与文学述行概念的内涵,探讨文学述行理论的生成语境以及梳理关于文学述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可能”,概述奥斯汀、塞尔以及奥赫曼等人对文学话语是否具有述行性的探讨,厘清文学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的关系。第2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形态”,分别讨论费什、德里达、德曼和米勒等人对文学话语是何种述行的相关论述,考察文学述行的诸种不同表现形式,勾勒出文学述行的不同侧面:即通过读者行事的文学述行、作为“典范”的文学述行、作为修辞的文学述行以及与表述合一的文学述行等特质。第3章“文学述行的规约与语境”,主要论述自言语行为理论产生以来一直都很关注的关于述行有效性、述行实现条件等问题;阐释文学述行理论既继承言语行为理论关于规约与语境的立场,又考察文学述行中特有的阐释语境、述行模式与述行伦理等问题。第4章“文学述行与意义生产”,讨论文学述行与文学意义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重点分析费什的读者阐释行为观、德曼的文学修辞学以及米勒的双重阅读等文本意义生产方式的内涵。第5章“文学述行的运作机制”,综合论述文学述行发挥现实社会作用时必须具备的运作机制,指出自我赋权、读者行动以及多重合作是当代文学述行理论中的普遍认识。第6章“文学述行与现实社会”,主要探讨文学述行理论中文学与现实的复杂关系问题。与摹仿说不同的是,文学述行理论质疑现实或日常语言的霸权地位和文学的屈从地位,主张文学文本与社会现实之间开放、多元和互文的关系。结语简要论述文学述行的融合性、建构性等理论特征及其迈向文化述行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文学述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述行理论是在奥斯汀创始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形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奥斯汀提出之后,言语行为理论在语言学、哲学、人类学、文学以及文化研究等诸多范畴得到普遍发展和运用,如今已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影响西方文论最重要的批评视角和理论资源之一。在谈及文学述行理论的现状和未来时,乔纳森·卡勒曾说,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语行为"、"述行"等范畴已经使得文学的意义和效果成为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的重大议题。述行语言的文学理论范式被非文学学科关注后,反过来被文学理论家所重视,用来反观文学事件的本质问题,借以应对文学研究中的理论终结危机。这种向内转回到文学本体的方式可以成为后现代背景下学术纵深发展和跨学科知识范式相互融合的一个例证,既契合了当今学界跨学科知识重构的需要,又凸显了文学研究的存在价值。全文分为四章:绪论主要论述文学述行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该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可能",概述了奥斯汀、塞尔、奥赫曼在文学话语方面的基本观点,重点阐释了其中文学话语述行性是否可行的观点,论述文学话语同日常话语的关系。第二章"文学话语的述行方式",主要论述了费什、德里达、米勒对于文学语言如何述行的观念,展现了文学述行的多种表现形式:即读者行事的文学述行,可重复性的文学述行,写作阅读具有不容置疑的述行性叁个侧面。第叁章"文学述行的跨界研究",以巴特勒的性别述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域为例,讨论了"述行性"从哲学、文学领域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政治社会生活领域的理论延伸。第四章"文学述行理论的方法论特点",从跨学科、阅读述行和读者建构、内容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叁个角度,简要探讨了文学述行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特点。结语简明叙述了文学述行话语的交互性、融合性等特征,以及未来向文化述行发展的趋势,并展望了文学述行理论在互联网新媒介时代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述行论文参考文献

[1].曹越.文学述行的伦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杨彩娟.文学述行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D].山东大学.2017

[3].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  

文学述行论文-曹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