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行政层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行政层级,主题功能区,叁级管理,“两型社会”
地方行政层级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芳[1](2016)在《地方政府行政层级改革:鄂州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解放乡镇发展束缚,打破行政层级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瓶颈的试验在全国大范围展开,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层级、实现部门"扁平化"管理是未来行政改革发展方向。鄂州市试行"一级政府叁级管理",对地方政府减少行政层级进行探索,建立了以"市-功能区-新社区"为行政架构的"叁级管理"体制,提升了行政效率,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型路径与机制,并取得许多积极成果。鄂州市G区通过试行"一级政府叁级管理"的基本经验和现实挑战,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宋学文[2](2015)在《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不断发展和更新,在此背景下,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二级制与叁级制重复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变化。地方行政层级如何进行设置,它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问题。在当下建设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要求下,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积极推进之中。鉴往知来,总结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嬗变规律,对于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5年03期)
韩艺,雷皓桦[3](2014)在《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中的市县关系:一个演化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县关系不仅是府际关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城乡一体和区域一体也起关键性作用。如何构建起良性市县关系尤为重要。通过将市县关系放在行政层级改革这一总体背景中进行考察,构建市县关系模型,能够揭示出市县关系背后的相关变量、影响因子与演化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良性市县关系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蒋丽静[4](2014)在《从“省管县”看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共进行过六次大的政治改革。分别是:1982年精简了庞大臃肿的政府机构,1988年的撤销与整合政府部门,1993年的精简机构编制、政企分开、理顺部门之间关系,1998年的政府职能转变,调整部门分工以及进一步的精简机构编制,以及2008年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纵观这几次改革内容,重点都在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很少触及行政体制的纵向层级划分。因此,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仍旧存在严重的职责划分不清,人员超标,结构失衡等问题,而且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往复循环。但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机构,减少行政层级。”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纵向的行政层级改革。紧接其后的几年内,在政府陆续出台的报告中,不断的强调纵向改革的重要性。使得我国纵向层级改革问题被大家所关注。而事实上,我国现存的省-市-县的地方行政层级划分也确实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此臃肿的层级设置,不但不符合我国宪法规定,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效率,降低了信息真实度。并且市的存在已逐渐失去了其最初带动经济发展的意义,反而制约了县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地方行政设置面临改革重任。而“省管县”就是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措施之一。经过近几年改革试点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而本文即从对我国“省管县”试运营中取得的成果与问题分析入手,借鉴德国有关改革的经验,对“省管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尝试性的解决办法,以期建立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层级设置,并希望由此可以推进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4-06-14)
秦江[5](2014)在《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行政层级设置是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于地方行政均采取多层级设置,地方政府层级长期在二级与叁级、虚级与实级间徘徊,古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为我们当今优化地方政府层级设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地方行政层级的设置出现了与以往封建时代截然不同的变革,体现了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全国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目标,借鉴历史经验,创新了我国的地方行政层级设置。放眼全球进行横向比较,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若干地方行政层级,以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世界各国的行政层级设置受制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国土面积大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人口数量及密度以及国家结构形式、经济社会体制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但从所考察的各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情况来看,层级较少、管理幅度较大是不同与我国的重要特点,也给我国推动地方行政层级改革提供了借鉴和思路。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离不开行政区划调整,必然会增加或减少行政管辖幅度,会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相关政区的每一个人。合理的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基层民众的政治需求,对于国家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地方上设置了“省—市—县—乡”四个行政管理层级,多于世界其他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四级行政体制已渐渐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改革当前的层级体制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本文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分析、规范性与规定性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政府扁平化理论、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关系论文和治理与善治理论对于推进行政层级改革的指导性,在横向上比较了当今世界典型西方国家的行政层级设置与改革的状况,分析借鉴我国目前已有的改革案例,得出了我国在推进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本文的结论是,在我国目前信息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扁平化的政府层级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不断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满足公民需求。为此,政府需进行必要的分权和放权,引进企业化的理念,启发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等。在实现路径上,省直管县、市直管镇改革都是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具体实践,并将逐步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层级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时,改革中还必须注意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历史的传承性。对于目前我国地方的省—市—县—乡四个行政层级,本文将改革的突破点放在市县级和乡镇级,就是考虑到了我国省制存在时间较长、民众认可度较高等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目前改革案例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行政层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省管县改革,这是对地方广域性政府关系改革的一个突破,但是没有考虑到城市型政府层级优化改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市级政府的管理层级进行改革的观点,并提供了促成这一改革的实现路径,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我国的行政层级体制改革事关重大,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会影响每一个角落和每个人,影响改革推进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个方面,这给综合把握、驾驭分析选题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01)
牛永健[6](2013)在《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历史借鉴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历史来看,随着朝代更改我国历史上管理体制不断变动,但行政层级仍以叁级制为主;从世界各国地方层级设置来看,以二级制与叁级制为主,极少有国家实行四级制。借鉴我国历史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决定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划分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行政层级保持在二级制或叁级制为宜;法律法规的制度性支持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3年03期)
贾红军[7](201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我国地方行政层级经历过几次大的变革。在各个阶段党和政府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适应当时经济社会环境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原有的行政层级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地对我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进行改革,以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历史回顾,并对各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省管县”改革的可行性、优越性以及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叁种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新疆暂不宜推行“省管县”改革的原因;第叁部分研究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结论部分讲述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层级体制改革是一次伟大的也是必要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但又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本国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同时,也要切忌盲目冒进,要注意保持大局的稳定,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改革进程,从而促进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1-05-22)
胡志辉,张小稳[8](2011)在《二级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就一直面临着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对此,中央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在中央与最高地方行政层级之间设立派出机构,并极力阻止其向地方行政层级转化。汉唐极力将州、道限定为监察机构,宋代的路始终维持派出机构性质,元明清时期的省则为半地方性质。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基调、主调是二级制,而不是叁级制。(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1年02期)
韩春晖[9](2011)在《“省管县”: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观照——中国地方行政层级的优化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历史周期表明:不论"二级制",还是"叁级制",总会出现某一层级直接管理的下级单位数目过多,此时总会面临上级能否对下级有效管理的难题。我国地方行政层级的改革进程经历了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变迁,而"省管县"的改革模式和改革目标都存在多样的可能。今后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管理半径、监督制度和职能转变等诸多因素,提高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行政法学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李仙霞[10](2011)在《论省县直管制度——我国地方行政层级划分改革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地方层级采取了"市管县"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大不断深入发展,这个体制逐渐显示出其弊端。压制县级发展,降低行政效率,改革势在必行。我国这些年的发展,为改革进行提供了物质、技术、经验各方面的条件,可以改革为"省县直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1年01期)
地方行政层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不断发展和更新,在此背景下,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二级制与叁级制重复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变化。地方行政层级如何进行设置,它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问题。在当下建设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要求下,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积极推进之中。鉴往知来,总结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嬗变规律,对于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行政层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芳.地方政府行政层级改革:鄂州样本[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宋学文.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J].理论与改革.2015
[3].韩艺,雷皓桦.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中的市县关系:一个演化模型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
[4].蒋丽静.从“省管县”看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D].外交学院.2014
[5].秦江.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4
[6].牛永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历史借鉴与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
[7].贾红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11
[8].胡志辉,张小稳.二级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基调[J].中州学刊.2011
[9].韩春晖.“省管县”: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观照——中国地方行政层级的优化改革[J].行政法学研究.2011
[10].李仙霞.论省县直管制度——我国地方行政层级划分改革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