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时期论文-马高丽

元丰时期论文-马高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元丰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轼,元丰五年,“自适”心态

元丰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马高丽[1](2014)在《东坡“贬黄”时期“自适”心态之折射——以元丰五年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宗五年(1082)乃苏轼创作丰收期中的黄金期,其享誉古今之代表作亦诞生于此年。在该年的作品中,反映出的超然物外之襟怀、哲理顿悟之体验,是东坡"贬黄"时期一种"自适"心态的显现。(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24期)

朱铁生[2](2011)在《熙宁元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熙丰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和前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此时期,以崔白、崔悫为代表的花鸟画,以“徐黄融合”的面貌出现于画院之内,体制清澹,打破了“诸黄之体”一统画院花鸟画的局面;以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将高度的写实性、概括性和抒情性溶于一炉,将北方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与前期画院之内燕文贵、屈鼎、梁忠信等人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思潮也于此时形成,在此思潮的催生下出现了以李公麟为代表的鞍马、人物画,以王诜为代表的山水画。可以说,熙丰时期正是宋人绘画艺术时代风貌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转捩期。在此之前,美术从功能看主要是经国致用的工具,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雄深雅健、辉煌灿烂的作风以及庄严整肃、宏丽恣肆、雍容华贵、浓于“壮美”的阳刚之气。此时期始,美术成为抒情写意的“余事”,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平淡天真、文静典雅的作风以及闲逸清隽、蕴藉恬淡、萧散婉约、浓于“优美”的阴柔情致。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很多。宫廷画院体制改革中建立了以艺业高低编类等第并晋级的“激劝”制度,促进了画家努力修习绘画技艺的积极性是其政治原因;新儒学中的颐养心性论、“去欲”思想、“理一分殊”观成为此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思想文化因素;而绘画理论中所蕴藏的写实精神、对理趣的追求、对意境的追求成为此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对当代美术的发展有具很重要的启迪性作用。就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来说,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已经认识到,面对绘画艺术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抉择,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过程中蕴含着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应当作为传统艺术中的精华而继承。熙丰时期的画家普遍重视对心性的陶养,如今面对艺术的市场化与商业化趋势,艺术家更应当抵制各种世俗欲望的诱惑,保持一颗虚静的心灵和非功利的心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1-05-01)

魏天安[3](2010)在《熙宁、元丰时期坑冶“召募制取代劳役制”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坑冶普遍实施召募制。召募即公开告知民户,鼓励民户自愿经营坑冶,供纳官课。召募制与劳役制并不对立,民户应募为坑冶户后,不经批准不得脱藉,被强制征役征课,完不成课额会被籍没家产。衙前受官府委派经营坑冶,是职务行为,与劳役制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康瑞军[4](2009)在《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到绍兴时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前期,宫廷设置了功能齐备、体系庞杂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自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施行大规模的官制改革以来,宫廷音乐制度开始精简,冗余的音乐机构与乐官纷纷被撤销,太常寺与太常寺卿等传统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又恢复了本来的职掌。与此同时,教坊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由长期隶属宣徽院转而隶属太常寺及大晟府,职能集中的态势显露无遗。自教乐所成立后,这一机构逐渐在宫廷音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其在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总领全局,埋下了伏笔。与北宋前期及南宋时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相比,元丰改制至南宋初绍兴时期的相关音乐制度建设,体现出了由繁至简、由仪式性而审美性的枢纽性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康瑞军[5](2008)在《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虽有相当部分继承自唐五代,但已呈现出严整完备的新面貌。太常礼院、详定大乐所等机构的设立,各种音乐机构繁复的乐官设置,充分说明宫廷对礼乐活动政教意义(或仪式性)的重视。这是当时文官政治的儒家复古倾向在音乐制度上的表现,也是统治集团透过礼乐活动确立新王朝威仪的意图彰显。同时,宫廷燕乐机构和军乐机构的职能设置,则反映了宋初统治者对勃兴的民间俗乐进入宫廷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这些措施在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的施用长达一个多世纪,为宫廷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概言之,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为今人从制度层面理解并剖析宋代宫廷音乐的复杂面貌,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化艺术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张全明[6](1992)在《简论元丰时期审计制度的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丰年间,在熙丰变法的浪潮中,也包含有对审计组织及其制度在内的各种政治、经济管理与监督体制的改革。然时至今,论及此者却甚少。当时在审计组织及其制度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项重大改革措施:一是重点变革了北宋前期沿袭百余年的财审合一的内部审计旧制,恢复和发展了原有的比部职能及其审计制度,实行财、审分离的外部审计体制;二是在库藏系统中创设了名实相符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司。据史载,这是中外审计史上最早以“审计”明确命名的审计组织,同时也是我国审计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叁是新设了都拘辖司,以代替原叁司所属之内部财审合一的部分审计机构,行使户部审计职能;四是改造、调整了诸军诸司专勾司等专门审计中央机关与军队系统的内审组织,使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及其责权能重迭交叉、彼此牵制,希冀以此作为解决当时冗官与财匮等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发展与完善了军队系统中的审计组织,成为南宋审计院的前身,并影响至今。(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06期)

元丰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宋熙丰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和前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此时期,以崔白、崔悫为代表的花鸟画,以“徐黄融合”的面貌出现于画院之内,体制清澹,打破了“诸黄之体”一统画院花鸟画的局面;以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将高度的写实性、概括性和抒情性溶于一炉,将北方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与前期画院之内燕文贵、屈鼎、梁忠信等人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思潮也于此时形成,在此思潮的催生下出现了以李公麟为代表的鞍马、人物画,以王诜为代表的山水画。可以说,熙丰时期正是宋人绘画艺术时代风貌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转捩期。在此之前,美术从功能看主要是经国致用的工具,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雄深雅健、辉煌灿烂的作风以及庄严整肃、宏丽恣肆、雍容华贵、浓于“壮美”的阳刚之气。此时期始,美术成为抒情写意的“余事”,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平淡天真、文静典雅的作风以及闲逸清隽、蕴藉恬淡、萧散婉约、浓于“优美”的阴柔情致。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很多。宫廷画院体制改革中建立了以艺业高低编类等第并晋级的“激劝”制度,促进了画家努力修习绘画技艺的积极性是其政治原因;新儒学中的颐养心性论、“去欲”思想、“理一分殊”观成为此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思想文化因素;而绘画理论中所蕴藏的写实精神、对理趣的追求、对意境的追求成为此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对当代美术的发展有具很重要的启迪性作用。就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来说,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已经认识到,面对绘画艺术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抉择,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熙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过程中蕴含着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应当作为传统艺术中的精华而继承。熙丰时期的画家普遍重视对心性的陶养,如今面对艺术的市场化与商业化趋势,艺术家更应当抵制各种世俗欲望的诱惑,保持一颗虚静的心灵和非功利的心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元丰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马高丽.东坡“贬黄”时期“自适”心态之折射——以元丰五年作品为例[J].名作欣赏.2014

[2].朱铁生.熙宁元丰时期绘画艺术风格的转变及其原因[D].河南大学.2011

[3].魏天安.熙宁、元丰时期坑冶“召募制取代劳役制”质疑[J].中州学刊.2010

[4].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到绍兴时期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

[5].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08

[6].张全明.简论元丰时期审计制度的改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标签:;  ;  ;  

元丰时期论文-马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