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功能论文-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

膈肌功能论文-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膈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体外膈肌起搏,脑梗死,中枢性呼吸衰竭

膈肌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1](2019)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 h后、治疗48 h后、撤机前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膈肌运动度、膈肌收缩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 d、5 d、7 d后的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Vs)和血管阻力指数(R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意识清楚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不仅能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膈肌功能,还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对神经和呼吸系统具有显着保护功效。(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张琳[2](2019)在《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出现膈肌麻痹患儿中选择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呼吸锻炼护理。护理中患儿锻炼的主要工具是呼吸机,密切监测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情况,完成过渡,观察患儿的呼吸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如果患儿痊愈便可出院,如果患儿出现行气管切开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治疗去除气切套管。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30例患儿都安全的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其中有3例患儿出现行气管切开,但经过合理治疗后痊愈。结论:在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护理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并且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康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白骏北[3](2019)在《呼吸肌训练对自行车中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膈肌厚度、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呼吸系统的能力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成绩,在有氧耐力项目中尤为突出,在以有氧耐力为主导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呼吸功能的好坏与运动水平紧密联系。因此通过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提高呼吸肌力量、耐力及抗疲劳能力就十分必要,而呼吸肌训练时很好的练习了呼吸功能,因此观察呼吸肌训练给运动员带来的直接影响成为一种新思路。1.根据对自行车中长项目运动员呼吸肌群训练的情况,总结其递增负荷功率车运动的机能状态变化。2.观察分析自行车队员和普通人的呼吸肌训练过程中肺通气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训练对肺通气功能带来的影响。3.观测自行车队员和普通人的呼吸肌训练前后主要吸气肌膈肌的形态变化,为可能出现的呼吸功能的改变提供解剖学上的根据。4.分析、评估呼吸肌群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及普通人在呼吸生理功能、及主动肌形态上的影响;评估呼吸肌群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专项能力及运动成绩做出帮助。研究方法:受试者:普通男性受试者8人,公路自行车男运动员8人,年龄20-22岁。两组受试者进行6周呼吸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和膈肌厚度测量,运动员训练前后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将两组人群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自身对比。呼吸肌群训练方法:采用Power breath呼吸肌训练器。对实验人群进行6周训练,每天3组,每组30次呼吸,强度为30rm。肺通气功能测试:利用CHESTGRAPHHI-101肺功能测试仪,受试者在训练前后进行测试。内容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记录FVC测试中第1秒呼气百分比(FEV1),以及MVV测试中的呼吸频率(RR)。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测试:受试者在MONARK839E功率自行车上骑行,骑行频率在95-100转/分。记录力竭运动时间及最大运动负荷强度。本研究采用VO2peak标准。记录受试者测试的最大摄氧量、最大功率、最大心率。有氧耐力测试中肺功能测试方法:利用CORTEX便携式心肺功能仪对受试者心率、通气量、摄氧量等指标记录。膈肌厚度测试:利用飞利浦HD7 XE型超声仪对受试者训练前后的膈肌厚度进行测量。测量时机为平静呼气末、用力吸气末和用力呼气末时像。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差异,P<0.05为显着性水平,P<0.01为非常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呼吸肌训练对膈肌厚度的影响:运动员组平静屏气时膈肌厚度训练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该组人员深呼气末膈肌厚度训练前后分别是1.85±0.28、1.79±0.16(mm),没有显着性差异。而运动员训练前后深吸气末时相,膈肌厚度分别为2.73±0.27和2.99±0.35(mm),有显着性差异,变化率为9.5%,说明膈肌在呼吸训练后深吸气时的厚度较训练前有显着增加。普通人群组中,呼吸肌厚度在平静屏气和深呼气末时相的测量数据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而在深吸气末时相的膈肌厚度,从训练前的2.72±0.22(mm)增加到了3.01±0.40(mm),增加幅度为10.6%,两组数据有显着性差异。呼吸肌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经过6周的呼吸肌训练,自行车运动员的VC、FVC、FEV1(%)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变化,而MVV较呼吸肌训练前增加了6.43%,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测量分钟最大通气(MVV)时的呼吸频率(RR)也增加了3.23%,且较训练前有显着性差异。在普通人群组中训练前后呼吸功能的差异更加显着。用力肺活量FVC增加4.81%,同时第一秒的通气率FEV1%也有显着性增加,幅度为3.86%。MVV较训练前有极其显着性增加,增加了10.59%,而RR增加了10.17%,且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自行车运动员组一样,肺活量(VC)在该组没有显着性变化。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组有氧能力的影响:运动员组在有氧耐力测试的相关数据前后比较结果如下,相对最大摄氧量训练前后有所升高,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最大功率有一定上升,上升幅度达到5.77%,并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对最大统计量有显着提高,提升为8.56%(P<0.05);最大心率训练前后几乎没有变化,并且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六周呼吸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男性普通人群与自行车运动员深吸气末的膈肌厚度。2.六周呼吸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普通男性人群用力肺活量百分及分钟最大通气量,可以有效提高男性自行车运动员分钟最大通气量。3.六周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男性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耐力测试中的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通气量,但是未见对相对最大摄氧量有影响。4.呼吸肌训练可以增加膈肌厚度从而增强呼吸功能,进而提升运动表现能力,因此建议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系统的进行呼吸肌训练从而提升专项成绩。(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周以明,余忠技,邱顺平,李志荣,王军[4](2019)在《床旁超声评价膈肌功能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价膈肌功能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47例)和撤机失败组(13例)。比较两组的右侧最大膈肌运动度(DE)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 30 min时测量超声右侧DE和DTF对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的右侧DE和DTF均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DE预测撤机成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以1.23 cm为临界值的灵敏度为82.4%,特异性为57.8%;DTF预测撤机成功的AUC为0.87,以0.265为临界值的灵敏度为80.9%,特异性为71.3%。结论膈肌超声指标右侧DE和DTF对机械通气撤机结果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吴玲玲,郭红云[5](2019)在《参麦注射液联合针刺干预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NT-proBNP和hs-CRP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针刺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参麦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治疗至撤机时。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呼吸机呼吸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指标、膈肌功能、NT-pro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记录2组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2组治疗第3天、第5天、撤机前的肺顺应性(Cdyn)较治疗前显着升高,呼吸做功(WOB)、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撤机前的以上呼吸力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3天、第5天、撤机前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血乳酸(Lac)、氧合指数、膈肌运动度(DE)、膈肌增厚率(DTF)、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膈肌收缩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上述时间点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3天、第5天、撤机前的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以上时间点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费用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针刺疗法可显着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呼吸力学和肺氧合功能,提高膈肌功能,并降低NT-proBNP和hs-CRP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具有较高的效价比。(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刘绛云,胡星星,郭立中[6](2019)在《超声指导穴位电刺激对机械通气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指导穴位电刺激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剔除3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电刺激疗法,穴取章门、大包、脾俞、肾俞等,每次30 min,每天3次,疗程为7d。以膈肌呼吸变异度(TFdi)为指标,指导刺激强度的个体化设置及效果判定,并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再插管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3例,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插管事件1例,对照组8例(P<0.05)。使用穴位电刺激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再插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声指导下穴位电刺激可缓解呼吸机致膈肌功能障碍,减少呼吸机支持时间和再插管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9期)

贾咏梅,付义敏,赵华[7](2019)在《超声观察肺叶切除患者膈肌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二维及M型超声评价肺叶切除患者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探讨膈肌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或胸腔镜辅助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应用二维及M型超声观察术前患侧膈肌运动和肺叶切除术后同侧膈肌运动幅度。分别观察术前和术后肺功能指标,肺功能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结果肺叶切除患者的超声表现为患侧膈肌运动幅度明显减弱,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叶切除患者膈肌运动幅度的减弱是引起肺功能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超声可以直接观察膈肌运动及测量运动幅度,能一定程度的反映肺功能的状况,简单易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S1期)

王丽,高琳,史莹,谭焰[8](2019)在《超声对老年AECOPD患者膈肌功能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在老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膈肌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3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呼衰组,24例AECOPD无呼吸衰竭患者为无呼衰组,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膈肌超声的吸气及呼气厚度、增厚分数、膈肌收缩强度、膈肌收缩速率,体表膈肌肌电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结果呼衰组膈肌增厚分数、收缩强度、膈肌收缩时间均较无呼衰组及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而无呼衰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膈肌肌电最大值、平均值在叁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膈肌收缩强度呈负相关。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膈肌功能均有降低,M超的膈肌收缩强度和膈肌收缩时间可以反映AECOPD患者膈肌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王银燕,施荣华,林志敏,陈思蓓,桑岭[9](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膈肌收缩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颤触性跨膈压客观定量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膈肌收缩功能,并与健康成年人对比。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实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膈肌功能检测。同时检测10例健康成年人膈肌功能进行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运用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方法,检测颤触性跨膈压以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2例经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未能探测到颤触性跨膈压,其余20例患者颤触性跨膈压为(7.6±2.5)cm H_2O。10例健康成年人颤触性跨膈压为(26.7±4.9)cm H_2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颤触性跨膈压较健康人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磊,李静,喻鹏铭,何成奇[10](2019)在《体外膈肌起搏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有效性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膈肌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ICU获得性衰弱患者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观察组A 21例、观察组B 2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早期心肺康复,常规治疗+早期心肺康复+体外膈肌起搏。在2周后进行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最大吸气压(MIP)、Barthel指数、ICU住院时间测量,并记录。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膈肌活动度、MIP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膈肌活动度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A无统计学差异(P=0.362),观察组B分别与对照组及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P: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膈肌厚度及Barthel指数比较: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ICU住院时间: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能够有效增加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膈肌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06期)

膈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出现膈肌麻痹患儿中选择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呼吸锻炼护理。护理中患儿锻炼的主要工具是呼吸机,密切监测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情况,完成过渡,观察患儿的呼吸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如果患儿痊愈便可出院,如果患儿出现行气管切开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治疗去除气切套管。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30例患儿都安全的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其中有3例患儿出现行气管切开,但经过合理治疗后痊愈。结论:在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护理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并且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康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膈肌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张琳.心脏术后膈肌麻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探讨[J].人人健康.2019

[3].白骏北.呼吸肌训练对自行车中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膈肌厚度、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周以明,余忠技,邱顺平,李志荣,王军.床旁超声评价膈肌功能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

[5].吴玲玲,郭红云.参麦注射液联合针刺干预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疗效及对膈肌功能、NT-proBNP和hs-CRP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6].刘绛云,胡星星,郭立中.超声指导穴位电刺激对机械通气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7].贾咏梅,付义敏,赵华.超声观察肺叶切除患者膈肌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8].王丽,高琳,史莹,谭焰.超声对老年AECOPD患者膈肌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9].王银燕,施荣华,林志敏,陈思蓓,桑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膈肌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

[10].李磊,李静,喻鹏铭,何成奇.体外膈肌起搏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有效性的研究分析[J].中国康复.2019

标签:;  ;  ;  ;  

膈肌功能论文-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