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转圆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旋转圆盘,空化装置,空化数,数值模拟
旋转圆盘论文文献综述
葛新峰,徐旭,来亦姝,沈明辉,江启峰[1](2019)在《旋转圆盘内不同转速的空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转速对旋转圆盘空化性能的影响,以卧式旋转圆盘试验装置为例,建立全流道几何模型,使用CF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随着转速的上升,在旋转圆盘空蚀源和试件之间的压力降低,同时低压面积增大,低压区越靠近空蚀源压力越低,其空化越严重;当转速为2 000 r/min时,旋转圆盘空蚀源外边缘开始出现空化,随着转速的上升,旋转圆盘上出现空泡的面积不断扩大,而且越靠近空蚀源边缘,空泡体积分数越大。定义了旋转圆盘空化系数并得到了旋转圆盘转速n与空化数σ关系曲线,随着转速的上升,空化数σ不断降低。(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8期)
刘洋,杭国鑫[2](2019)在《高速旋转联轴器连接圆盘摩擦鼓风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某石化工厂新建煤气化制氢气项目中漏油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邝向军[3](2019)在《变速旋转均匀带电薄圆盘空间电磁场的迭代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场的轴对称性,巧妙联合运用麦克斯韦方程组,以轴线上的场为初值,通过反复迭代的方法,获得了变速旋转的均匀带电薄圆盘空间电磁场的无穷级数表达式。(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1期)
覃文隆,樊未军,石强,徐汉卿,张荣春[4](2019)在《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重力对旋转圆盘表面液体流动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对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平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直接液滴、液柱和液膜3种形态不同,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液柱、液膜和柱膜纠缠3种形态。垂直旋转圆盘底部与顶部液体形态并不一致。底部未出现液膜形态,当流量不大于24 g/s时,为液柱形态;当流量大于等于30 g/s时,为柱膜纠缠形态。当流量为12~21 g/s、转速为1 000~2 100 r/min,顶部出现液膜形态;当流量小于12 g/s时,顶部为液柱形态;当流量大于12 g/s时,液柱形态消失,由柱膜纠缠形态取代。由于重力影响,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变化程度远大于水平旋转圆盘;在流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圆盘底部形成液柱形态需要的转速会大大增加。(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鼎铭,陈薄,古忠涛,周超[5](2019)在《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轴承旋转运动件表面油膜的流动和迁移特性,针对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采用VOF方法描述圆盘表面油膜与空气界面的动态变化,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分析的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和探讨了运行工况和润滑油粘度对圆盘表面油膜流动速度和厚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润滑油膜呈近似圆盘状向圆盘边缘运动和迁移,离开圆盘边缘后分裂成油矢和油滴;油膜的厚度沿圆盘径向逐渐变薄;并随着供油量和润滑油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圆盘转速的增高而减小;油膜的切向速度随着圆盘转速的增高而增大,但受供油量和润滑油粘度的影响较小;油膜的径向速度随着圆盘转速和供油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润滑油粘度的增大而减小。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建立的数值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普适性。(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尹伟,法焕宝,熊燕,李凌杰,雷惊雷[6](2019)在《基于旋转圆盘电极评价氧还原催化剂催化机理的实验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实验基于旋转圆盘电极测试Co/N/C型氧还原催化剂在酸性体系中催化氧还原的线性电位扫描,并计算电子转移数目,对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做出评价。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掌握了Co/N/C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更好地理解了氧还原反应机理和旋转圆盘电极的测试原理,适用于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或仪器分析的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鼎铭[7](2018)在《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航空动力装置中,传动系统和转子系统等高速旋转部件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支承,为适应严苛的工作条件,采用环下供油或喷油方式对轴承进行润滑。轴承内圈和保持架等旋转运动件表面形成的润滑油膜流动铺展与分离特性不仅极大地影响着轴承的润滑与冷却状态,而且影响到其脱离附着表面后的形态和流动特性以及轴承腔的润滑与换热功能。为探究轴承旋转运动件表面油膜的流动铺展以及破碎转捩为油矢特性分析的可能技术途径,以轴承旋转运动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铺展与破碎转捩为油矢的临界特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工作不仅对于认识轴承旋转运动件表面油膜润滑流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以为高速滚动轴承的润滑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建立了轴承旋转运动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以多相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VOF方法追踪油膜与空气界面的动态变化,建立了旋转圆盘表面润滑油膜流动分析的油气两相流动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圆盘转速、供油量以及润滑油物理特征参数对圆盘表面油膜厚度分布和流动速度的影响。(2)分析了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的受力情况,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圆盘表面润滑油膜稳态流动的理论分析模型,获得了圆盘表面油膜稳态流动特性;利用液体表面波不稳定破碎理论和力学平衡原理,建立了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为油矢的临界特性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了供油量和润滑油物理特征参数对油膜破碎转捩为油矢临界特性的影响。(3)建立了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的测试试验,在明晰圆盘表面油膜破碎转捩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圆盘转速和供油量等工作参数对油膜流动铺展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30)
范凤国,孙剑飞,陈博,李杨,胡克[8](2018)在《旋转磁场调控组装圆盘状微结构磁性水凝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可控微结构的复合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在旋转磁场作用下,通过组装氧化铁纳米颗粒制备具有盘状微结构的磁性水凝胶复合材料.组装用的磁性纳米材料是按照合成Ferumoxytol的方法制备而得,也是唯一的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铁氧化物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在水凝胶内部排列为叁维有序.其形成机理是由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排列链受到旋转磁场作用扭曲从而形成了微观结构系统能量的最低态.通过改变组装参数,可以将微结构尺寸从几微米调整到几十微米.随着组装结构体的增大,其磁各向异性也得到相应的增强.这种情况也证明了即使是微米级的纳米粒子聚集体,也可以通过旋转磁场组装诱导产生各向异性.旋转磁场辅助技术制备有序微纳米结构水凝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我们相信利用这种方法将有利于构建一些快速、绿色和智能制造的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8年08期)
陈薄,王鼎铭,古忠涛[9](2018)在《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临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滚动轴承内圈和保持架等旋转运动件表面润滑油膜的流动铺展以及破碎为油带和油矢的特性决定着轴承的润滑与冷却状态.在获得轴承旋转运动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稳态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力学平衡和液体表面波不稳定破碎理论,建立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为油带和油矢的临界特性分析模型,分析和探讨了表面油膜的稳态流动特性以及供油量和润滑油物理特征参数对油膜破碎转捩临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油膜沿着圆盘径向逐渐变薄,因与圆盘表面存在滑移现象,其流动速度也随之减小;表面油膜破碎的临界波数和临界半径随着圆盘转速的增高而增大,临界厚度则随之减小;表面油膜破碎的临界半径和临界厚度随着润滑油供油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大润滑油密度,将延缓表面油膜破碎,破碎临界半径增大,临界厚度减小;增大润滑油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系数将促进表面油膜破碎,破碎临界半径减小.与相关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吴相森[10](2018)在《旋转圆盘反应器流体流动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圆盘反应器(Spinning disk reactor,SDR)通过圆盘旋转产生离心力场,使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圆盘表面上以快速铺展的液膜形式在圆盘表面流动。圆盘表面对液膜的剪切作用加速了液膜的表面更新,强化了液膜的传质、传热效率,已经用于纳米材料制备、催化反应、聚合反应、生物柴油制备等过程。旋转圆盘是SDR的核心部件,圆盘表面结构特性直接影响SDR内液体的流动及液体分散状态,进而影响SDR的混合及传质性能。本文首先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在不锈钢圆盘表面构筑了具有纳微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的疏水涂层,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SDR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观测研究,并建立叁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对SDR圆盘表面上的液膜流动状态进行分析;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对SDR的微观混合性能进行研究;最后利用S02-NaOH的气体吸收体系,研究SDR的传质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静电喷涂技术构筑了疏水不锈钢圆盘表面,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由70.6°提高到115.6°。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SDR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了圆盘转速、液体流量、液体粘度、液体表面张力、浸润性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粘度越大的液体在表面处理后的圆盘(Hydrophobic surface-modified spinning disk,OSD)上的面积等效铺展半径(Area-equivalent radius,Rm)受转速影响越敏感,液体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在OSD上铺展。液体在圆盘外边缘空腔区存在四种流型(液滴-液线流、液线流、液线-液膜流、液膜流),提高圆盘转速和液体流量有利于流型向液膜流转变;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出现液膜流的临界液体体积流量减小,提高液体粘度,形成液膜流的临界液体体积流量会增大;最后拟合获得了流型转变的临界条件关联式。空腔区内的液滴直径随着圆盘转速、液体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液体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减小;液体流量大小影响空腔区内液滴的数量,对液滴直径的影响不大,OSD产生的液滴直径较未改性圆盘(Non-modified spinning disk,NSD)产生的液滴直径稍大;液滴的尺寸分布符合R-R分布,分布指数m随着转速的增大、粘度的增大、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大,分布指数的范围为4.78~6.81。液滴的平均合速度u和平均径向速度ur随转速增大而增大,液体流量、粘度和表面张力对u和ur的影响不大。拟合空腔区平均液滴直径和平均速度的关联式,误差均在±15%以内。2、建立了 OSD表面上的液膜流动的叁维CFD模型。模拟结果表明:OSD表面上液膜流动分为进口区(Inlet zone)和波动区(Wave zone),液膜在圆盘表面上铺展的Rm变化规律与实验吻合,模拟值与实验值误差±15%以内;并获得了液膜厚度和液膜速度沿圆盘径向的分布规律,进口区与波动区的分布规律差异明显;根据速度分布沿径向的分布规律,获得了液膜流动进口区的半径大小。3、关于SDR的微观混合性能,首先通过CFD对SDR的预混合液体分布器结构进行了对比优选;利用碘化物-碘酸盐体系研究了圆盘转速、液体总流量、液体流量比、氢离子浓度、表面浸润性对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改性圆盘的旋转圆盘反应器(Hydrophobic surface-modified spinning disk reactor,OSDR)存在最优微观混合操作点,使用未改性圆盘的旋转圆盘反应器(Non-modified spinning disk reactor,NSDR)最优微观混合操作点则不明显。利用团聚模型计算得到了 NSDR和OSDR的微观混合特征时间。针对SDR的传质性能,采用SO2-NaOH的气体吸收体系,SO2的最高脱除率为95.98%。对SDR的传质系数KGa的经验关联式进行了无量纲拟合。(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旋转圆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某石化工厂新建煤气化制氢气项目中漏油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转圆盘论文参考文献
[1].葛新峰,徐旭,来亦姝,沈明辉,江启峰.旋转圆盘内不同转速的空化特性研究[J].人民黄河.2019
[2].刘洋,杭国鑫.高速旋转联轴器连接圆盘摩擦鼓风效应的研究[J].石化技术.2019
[3].邝向军.变速旋转均匀带电薄圆盘空间电磁场的迭代计算[J].大学物理实验.2019
[4].覃文隆,樊未军,石强,徐汉卿,张荣春.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5].王鼎铭,陈薄,古忠涛,周超.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分析[J].推进技术.2019
[6].尹伟,法焕宝,熊燕,李凌杰,雷惊雷.基于旋转圆盘电极评价氧还原催化剂催化机理的实验教学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
[7].王鼎铭.旋转圆盘表面油膜流动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8].范凤国,孙剑飞,陈博,李杨,胡克.旋转磁场调控组装圆盘状微结构磁性水凝胶(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8
[9].陈薄,王鼎铭,古忠涛.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临界特性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8
[10].吴相森.旋转圆盘反应器流体流动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