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化学致癌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苯胺,六氯苯,体内染毒,大鼠肝脏
环境化学致癌物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和,周锡昌,梅秀丽,梅启明,郭鹏[1](2010)在《环境化学致癌物联苯胺和六氯苯对大鼠肝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mg·kg-1)的联苯胺(Benzidine)和不同浓度(200、400、800mg·kg-1)的六氯苯(1,2,3,4,5,6-Hexachlorocyclohexane),通过对大鼠进行体内染毒建立毒性作用动物模型,分析了大鼠肝脏线粒体抗氧化物酶及呼吸代谢和能量转换酶(SOD、GSH-Px、COX和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联苯胺(50mg·kg-1)和六氯苯(200mg·kg-1或400mg·kg-1)作用下酶活性出现应激反应,而高浓度联苯胺(100、200mg·kg-1)和六氯苯(800mg·kg-1)则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分析认为,联苯胺和六氯苯可能经体内代谢活化后,对线粒体DNA及其转录和翻译系统产生作用,导致线粒体代谢功能紊乱,这可能是联苯胺和六氯苯毒性作用对线粒体损伤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刘珊[2](2005)在《远离环境化学致癌物苯并芘》一文中研究指出苯并芘及其致癌性 苯并芘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芘分子结合而成,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1933年,英国学者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并芘(BaP),并诱发出小鼠皮肤癌,使BaP成为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 在已查出的致癌物中(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05-10-21)
卢纯惠[3](1986)在《环境化学致癌物评价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6年公布的资料,在评价环境中人类所接触的化学物(包括化学混合物)有无致癌性时,所遵循的原则系根据以下叁方面证据。一、动物致癌实验研究证据 1.证据充分 (1)指在多种实验动物或一种动物的多种品系(Strains)中进行过实验,证明接触某一化学物(包括化学混合物,下同)能导致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2)或者是采用多种实验——不同的染毒剂量、不同的染毒途径,可导致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3)或者是实验动物所产生的肿瘤部位、类型、发病年龄、发病率与未接触化学物的同种、同系动物存在非常显着差异。“剂量—反应”关系资料可作为附加证据。(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1986年12期)
李杰,丁恬[4](1986)在《细胞转化试验在检测环境化学致癌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癌症有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因素。人类环境中已登记的化学物质就有400余万种,且每年仍以约30万种的速度增加。鉴定环境中如此浩瀚的化学物质是否致癌,已成为当前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传统动物致癌实验法耗资费时,且敏感性差,远不能满足需要。以(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期刊1986年02期)
瞿永华,徐冠雄[5](1983)在《“全国环境化学致癌物讲习班”在沪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1982~1983年卫生技术合作计划,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于11月8~19日受托主办“全国环境化学致癌物讲习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微生物学和毒理学专家朱繁(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1983年01期)
瞿永华[6](1982)在《我国在环境化学致癌物方面的研究近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对环境致癌物的研究如果从Pott发现扫烟囱儿童以后易得阴囊癌算起已有200多年历史,如果从Cook合成苯并(α)芘算起也有50年历史;我国对环境化学致癌物的研究仅始于60年代中期。虽然与国外相比起步晚得多,并且由于种种技术条件(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1982年04期)
环境化学致癌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苯并芘及其致癌性 苯并芘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芘分子结合而成,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1933年,英国学者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并芘(BaP),并诱发出小鼠皮肤癌,使BaP成为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 在已查出的致癌物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化学致癌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明和,周锡昌,梅秀丽,梅启明,郭鹏.环境化学致癌物联苯胺和六氯苯对大鼠肝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0
[2].刘珊.远离环境化学致癌物苯并芘[N].健康报.2005
[3].卢纯惠.环境化学致癌物评价原则[J].上海环境科学.1986
[4].李杰,丁恬.细胞转化试验在检测环境化学致癌物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6
[5].瞿永华,徐冠雄.“全国环境化学致癌物讲习班”在沪举行[J].肿瘤.1983
[6].瞿永华.我国在环境化学致癌物方面的研究近况[J].肿瘤.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