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震裂山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震裂山体,水电站库区,地震波耦合,动力稳定性
震裂山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裴向军,罗璟,许芃,刘明[1](2018)在《地震与强降雨条件下云南鲁甸王家坡震裂山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震、暴雨等极端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是震裂山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针对云南省鲁甸县红石岩堰塞坝水电库区边坡稳定性问题,运用叁维数值模拟手段,对王家坡震裂山体在竖向和水平向地震波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全过程进行研究,并与暴雨工况及天然工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强震及暴雨作用下,王家坡震裂山体主要位移变形均发生在山体上部的断层影响带全强风化层表层部位,最大位移量分别为0.64 m和0.28 m;结合应力分布及剪应变增量分析可知,斜坡整体最大变形方向为N7°W。在天然状态下,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在极端工况下,坡体上部全强风化层发生坡表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动力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较吻合,可为红石岩水电库区建设及王家坡震裂山体边坡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润秋,裴向军,罗璟[2](2016)在《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崩塌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的崩塌机制,建立其稳定性评价系统,在岩体震裂特征现场调查和河谷风现场测量的基础上,以茂县石大关乡崩塌为例,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大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大关乡崩塌为震裂山体在风载助推作用下发生溃崩的典型实例,此类灾害因震裂山体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得结构面对失稳模式的控制作用不再明显,加之河谷风受地形影响,分布规律复杂多变,具备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整体以溃崩式失稳,表现为迅速解体—溃散—垮塌;岩体震裂损伤是崩塌产生的基础,渐近性风化是主要致灾因素,河谷强风的助推是崩塌发生的诱因之一;岩块的失稳风速与风的入射夹角、岩块的高宽比和后缘缝隙的宽度成反比.(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袁进科,裴向军[3](2015)在《汶川地震震裂山体裂缝变形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地震裂缝的类别、基本特征、分布规律,从发育规模和失稳机制对各类地震裂缝的特点和破坏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地震裂缝的展布、发育特征、变形迹象,并利用岩石断裂力学机理,结合应力强度因子方法分析结构面的震裂损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斜坡地震裂缝的形态特征和变形迹象分为表面型、贯穿型、走向型、倾向型、闭合型、扩展型6种基本类型;2斜坡上地震裂缝总体走向在N30°~60°E;3地震裂缝主要分布在发震断层附近或者山脊位置以及斜坡陡缓交界部位,裂缝延伸性好、张开程度高,充填较少或者无充填;4地震裂缝力学机制主要属于拉张裂缝,岩体结构面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分为破裂、扩展、贯通3个阶段。(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曾元勇[4](2014)在《降雨诱发震裂山体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大树湾震裂山体滑坡为出发点,在对震裂山体结构特征、震裂缝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滑坡边界特征、滑坡物质组成以及滑坡堆积特征;然后分析大树湾山体的震裂损伤特征,包括岩体结构的损伤特征和岩石强度的衰减特征。同时分析降雨对震裂岩体的作用,包括软化等物理作用以及水的力学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降雨条件下震裂岩体裂缝的变形扩展类型,扩展判据,以及震裂岩体断裂韧度和均质度的求解,从而通过断裂力学计算裂缝起裂的临界水头,运用基于损伤力学的RFPA软件对其进行模拟验证分析。通过震裂缝的边界效应分析及以上分析,进行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得出滑坡失稳时的临界水头高度,利用RFPA软件模拟验证滑坡的变形过程和失稳过程,从而明确滑坡的失稳机制。最后分析滑坡-碎屑流灾害链效应特征。综合论文研究工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大树湾滑坡是沿岩层倾向偏走向方向滑动的岩质滑坡,主滑方向约109°。滑源区平面上呈圈椅状,滑源区平均坡度约36°。滑坡体纵向长450m,横向平均宽150m,左侧滑体厚20~80m,右侧滑体厚10~20m,平均厚度30m,约为202.5×104m3。滑坡造成10人死亡及8户房屋损毁,堵塞河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滑坡堆积区域分成六部分,分别为滑源区、翻越铲刮区、碰撞解体区、流通铲刮区、超高抛洒区、堆积致灾区。堆积区地形起伏较大,其中沟口区域为主堆积区,最大堆积厚度约50m,平均厚度约32m。通过粒径统计分析,说明了滑体在运动中不断碰撞解体,物质碎屑化程度不断增加,大块体逐步解体成小块体,最终在沟口主要以0.1~0.2m粒径的块体堆积。(3)根据调查看出,土体震裂缝和岩体震裂缝的产生是山体被震裂的宏观特征。该斜坡顶部共发育13条较大土体裂缝,沿山脊发育,且越靠近山脊规模越大,其分布与滑坡边界有较高一致性,可见其对震裂山体滑坡边界形成及规模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表现出了震裂缝的边界效应;岩体震裂缝分为两类,在地震力作用下,一类是原有岩体结构面的错动、张开等,面壁一般有锈染或泥膜附着,另一类是岩体裂缝扩展,结构面连通以及新结构面产生等,此面壁较为新鲜,无锈染,断口为锯齿状,呈拉张力学性质。(4)将坡体按震裂较强区和震裂较弱区两区域进行岩体结构的对比,分别选取滑带及后壁岩体进行精细侧网统计。可以看出,震裂较强区相对震裂较弱区,岩体各结构面张开度、连通率、裂隙度均增大,其中陡倾结构面增大明显,损伤程度较大。同时通过现场回弹试验看出,震裂较强区和震裂较弱区岩石强度基本一致。说明地震对岩体作用主要是对岩体结构的损伤,而岩石强度强度衰减并不明显。(5)用无量纲裂缝长度α等价于陡倾结构面的平均连通率,取α=0.35试件代表后壁底部震裂损伤较轻岩体,α=0.54试件代表后壁顶部震裂损伤较重岩体,损伤较重岩体断裂韧度值最小,为0.6487Mpa*m1/2,作为岩体扩展计算的断裂韧度。岩体震裂程度越大,断裂韧度越小,对应均质度m值越小,其中均质度m=2.5符合大树湾滑坡后壁顶部陡倾结构岩体的震裂程度。(6)地震作用和震后降雨是诱发大树湾滑坡的主要原因,地震是基础,降雨是诱发因素。同时,斜坡内在成因也是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滑坡形成过程是:由于受地震力的影响,岩体结构受到损伤,后缘产生张拉裂缝,大量雨水沿裂缝进入坡体,裂缝中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当水柱高度大于13.5m时(4.4.3节),水柱将会对岩体产生劈裂作用,导致震裂岩体裂缝变形扩展。裂缝沿裂缝尖端发生扩展,直至到潜在软弱滑带,水体沿滑带向下流动,裂缝停止向下扩展,雨水的渗入使本已受地震损失的滑带岩体抗剪能力再次减弱。随着降雨继续入渗,抗滑力不断降低,坡体下滑力不断增加,最终当后缘裂缝中水头高度达到52.0m~65.5m时(5.2.3节),坡体受后缘水柱推力和底部浮托力的双重水压力作用下,底部剪切面贯通,滑带岩体被剪断,从而形成滑坡。(7)从汶川地震发生至今,研究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山体震裂→大树湾滑坡→碎屑流→堰塞湖地震次生灾害链。山体震裂是形成灾害链的演化之源,降雨诱发大树湾滑坡是灾害链的关键环节,碎屑流是灾害链的演化过程,堰塞湖是灾害链的灾害体现形式,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孙录政[5](2013)在《震裂山体危岩发育特征及变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新增了大量的震后松动山体,震裂山体潜在危害性极大,孕育着大量的崩塌。文章主要阐述了震裂山体存在的危岩体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危岩体的几种类型和演化机理。根据裂缝的变形特征将震裂山体危岩体分为:裂开错动型、震裂未动型。地震荷载和暴雨对震裂危岩体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3年06期)
王多军[6](2013)在《震裂山体滑坡启程失稳与运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了成千上万的震裂山体,成为震后地质灾害隐患点。震后经历数个雨季,地质灾害的后效应逐渐显现,灾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规模大、威胁程度高的地质灾害。为何震后汶川灾区发生地质灾害所需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明显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门槛明显降低?震后灾区地质灾害如此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牛颈沟滑坡为例,对震裂山体滑坡启程失稳与运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现将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概况如下:(1)根据滑坡的发育、运动和堆积特点,以现场调查为基础,将滑坡分为滑源区(Ⅰ,包括滑动区Ⅰ-1,残留区Ⅰ-2),陡坡加速区(Ⅱ,包括主流通区Ⅱ-1,右侧铲刮滑塌区Ⅱ-2,左侧铲刮区Ⅱ-3),铲刮长距离运动区(Ⅲ),冲击抛撒区(Ⅳ)和堆积区(Ⅴ)。通过滑坡的分区和各分区的仔细描述,客观地展现了滑坡的整个运动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高速远程特点。(2)根据现场仔细调查,对牛颈沟滑坡的震裂裂缝特征进行了仔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裂缝进行分类,并作出裂缝分布平面图。结合现场裂缝的变形特征,表明表面型裂缝经过后期的充填,逐渐消亡,很难形成边界。而震后由于坡体的濡滑变形,沿山脊走向的深大贯入型裂缝和由于地形地貌影响发生偏转的左右侧曲线型裂缝会逐渐变形贯通圈闭,渐渐形成滑坡雏形。裂缝的组合不仅控制着牛颈沟滑坡现有边界形态,对后期滑坡的进一步发展同样起着控制作用,表现出震裂缝的边界效应。(3)根据现场对裂缝的发育程度调查和渗透试验,将斜坡体分为3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分别取样,测得不同试样的岩土力学参数。试验证明,由于地震的影响,滑坡体的渗透性大大增加,滑坡岩土体强度发生衰减。震后岩土体的峰值强度大大降低,几乎为震前的残余强度值。地震导致岩土体强度的衰减,渗透性的增加,伴随着裂缝的高度发育,这些不利因素为后续降雨条件下触发滑坡提供了先决条件。(4)通过有限元软件对8.24降雨诱发牛颈沟滑坡进行了模拟,进一步分析了降雨条件下坡体的渗流场、稳定性和应力应变。在此基础上假设震前斜坡模型,模拟8.24降雨对震前斜坡的影响。通过震前震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震后坡体的渗透系数增加,降雨进入坡体的渗流场发生变化。前期地震的作用,导致滑坡体的强度大大衰减,滑坡稳定性本已大大降低,再加上入渗地下水的作用,使得坡体的抗剪能力再次减弱,导致了牛颈沟滑坡的发生。而在假设的震前模型中,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并没有失稳。同时,通过多次试算,计算出震前引起坡体滑坡所需的临界降雨量约为122~124mm/14h,这与震后103mm/14h相比,诱发滑坡的降雨强度降低了大约17%。(5)通过对牛颈沟震裂缝边界效应和地震导致其岩土体强度衰减的研究,分析其成因机制是地震和降雨的共同结果。总结出该类震裂山体“扒皮型”中浅层土质滑坡的特点。该类型滑坡一般方量小,由于受强大的地震作用,坡体震裂变形,岩土体震裂松散,强度降低,同时沿山脊处发育大量的震裂裂缝。由于大量控制性裂缝的出现,随着后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蠕变,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滑坡雏形。岩土体强度的衰减,使得原本较为稳定的坡体变成欠稳定或者不稳定。此外,大量的裂缝和震裂松散的岩土体为雨季大量的雨水进入坡体提供了条件,改变了震前坡体内部原来的渗流场,使得降雨对震后山体的诱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导致临界雨量降低。(6)采用UDEC离散元分析软件,再现了牛颈沟滑坡的整个运动过程。根据其运动特点将滑坡的整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降雨诱发滑坡启动阶段,②碎屑流化陡坡加速阶段,③碎屑流铲刮长距离运移阶段,④能量耗散减速堆积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该滑坡的最大速度为36.4~42.6m/s,为一高速远程滑坡。同时对滑坡的沿程速度和滑距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吻合。根据计算结果和现场调查分析表明,滑体的高势能、有利的地形、碎屑流效应以及滑坡的物质成分是牛颈沟形成高速远程滑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裴钻,裴向军,付尚瑜[7](2011)在《震裂山体滑坡一溃决型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12"大地震后形成较多震裂山体,震裂山体在暴雨、余震作用下一旦失稳,将会形成高势能滑坡,堵塞下部沟道,形成堰塞湖,在动静水压及掏蚀作用下导致堰塞湖的溃决,形成破坏力极强的溃决型泥石流。四川安县甘沟泥石流就是典型的溃决型泥石流,2009年8月24日,由于强降雨作用,甘沟支沟牛颈沟滑坡高速下滑,形成堰塞湖最终溃坝,暴发了溃决型泥石流,为震区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链。由于牛颈沟还残余大量物源,在暴雨情况下再次暴发溃决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提出以下应对措施:护排为主,结合低坝消能;及时清淤,恢复植被;加强监测,及时警报。(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付尚瑜[8](2011)在《震裂山体滑坡—溃决型泥石流灾害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地震灾区出现了大量的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而最为突出的就是那些“悬挂”在山脊附近的震裂山体,它们大多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一旦突降暴雨,极易形成震裂山体滑坡(崩塌)—溃决型泥石流灾害链,使泥石流规模增大、活动加剧,危害程度不可估量。2009年8月24日,位于四川省安县高川乡的甘沟流域突降暴雨,甘沟上游左岸支沟牛颈沟顶部发生了滑坡,滑坡顺着沟道高速向下滑动,进而转化为碎屑流,并近于正交进入甘沟主沟,堵塞甘沟沟道,形成临时堰塞体,随着滑坡碎屑流的不断高速冲击,再加上暴雨影响,很快导致坝体溃决,暴发了溃决型泥石流,造成下游的巨大损失。本论文以“8.24”甘沟溃决型泥石流为实例,通过现场调查、试验、地震、降水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滑坡--碎屑流化--堵沟溃决--泥石流的基本特征、成因机理、运动特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希望能为今后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灾害预测及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对牛颈沟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5.12”汶川大地震致使牛颈沟沟顶山体出现严重的破坏和震裂变形,而“8.24”的局地强降雨是诱发滑坡滑动的主要因素。牛颈沟滑坡为沿着基覆界面滑动的崩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分为滑源区和残留区,目前残留区还有大约24万m~3的松散堆积体,并处于欠稳定状态。其次,探讨了滑坡碎屑流化、堵沟、溃坝的形成过程及机理。高速滑坡碎屑流化机理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暴雨诱发震裂山体滑坡启动阶段—重力加速、前缘刨蚀沟道阶段—高速撞击解体、铲刮长距离运动阶段—堵沟阶段。碎屑流堵沟形成长约80m,平均宽约50m,厚5--10m的堰塞坝,其溃决模式为滑动崩塌型,并对溃坝洪峰流量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溃决后的甘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运动力学特征及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堰塞坝溃决后,暴发了溃决型泥石流,泥石流的洪峰流量瞬时增大,并携大量物质向下游高速运动,泥石流在石灰厂往上约300m的地方取直避弯,直接冲断山梁飞速而下,最后停积于下游段平坦处。甘沟溃决型泥石流的重度为2.05t/m~3,在流通区峰值流量可达494.74 m~3/s,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为35.96×10~4m~3。目前,该泥石流沟处于发展期,由于上游还存在着大量的松散物源,极易再次发生滑坡—溃决型泥石流。(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冯文凯,黄润秋,许强[9](2011)在《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斜坡震裂变形和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力学机理,通过实例详细调查及地震中体波效应和面波效应的深入分析,认为地震中地震波的作用使山体斜坡表部岩土体尤其是坡肩部位受到量值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拉张应力作用,该作用在垂直平面内表现为全方位动态变化特点,导致坡肩岩土体具有旋转倾倒和正、反拉作用;与此同时在坡体内部伴随出现潜在剪动作用力及岩土体的开裂和压碎现象,尤其在潜在滑动面上剪切作用力更为集中;此外坡体表面还受到鼓胀拉力和扭力的共同作用。据此可将地震波作用效应划分为4种重要表现形式,即拉-剪破裂效应、界面动应力效应、潜在的楔劈效应和超空(孔)隙水压力激发机制。分析结果与实例及振动模拟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地震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瑛[10](2009)在《“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灾区发育了1700余处“裂”而未“滑”、“松”而未“动”的震裂山体,对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通过对地震震裂山体的现场调研、类比研究、室内分析计算等综合手段,查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分析其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及特征,对不同类型的震裂山体进行分类,并结合青川县狮子梁震裂山体的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实例,初步建立一套适合于震裂山体的勘查、评价及设计方法。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灾区新增对人居环境构成直接威胁的地质灾害点达9000余处,地震地质灾害在空间上沿发震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和线状分布;存在明显的上盘效应。距离发震断裂越近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越高,在地形坡度由缓变陡的过渡转折部位、单薄山脊和孤立山头或多面临空的山体部位尤其发育。这些地质灾害在硬岩地层的发育程度高于软岩地层;硬岩地层中通常发生的是崩塌类型的灾害,而软岩地层中通常以滑坡居多。(2)震裂山体多发育于长条形的山脊部位,震裂的面积较大,震裂的裂缝分布较广,潜在灾害点多呈零星分布,并且受土质岩性、地貌条件、水文地质和地震地面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灾害形式,如崩塌、滑塌体及泥石流等。同时,山体被震裂后,大多裂缝比较隐蔽,对灾后重建构成极大威胁。作者根据震裂山体发育的地层岩性将其分为硬岩区震裂山体、软岩区震裂山体和松散堆积体区震裂山体;根据震裂山体发育的灾害类型分为潜在崩塌、潜在滑坡及滑塌体和潜在泥石流。(3)结合以往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方法,通过归纳总结,针对震裂山体发育的震裂裂缝、潜在危岩体、潜在滑坡及滑塌体和潜在泥石流灾害分别提出了详细的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方法。(4)结合实例针对青川县狮子梁震裂山体进行全面的现场调查,制定相应的勘查方案,查明了狮子梁震裂山体地质灾害的总体发育分布特征,变形迹象、斜坡结构特征、空间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狮子梁震裂山体发育的3个潜在滑塌体和11处危岩体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出了“清方+裂缝夯实+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拦石墙+锚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震裂山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揭示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的崩塌机制,建立其稳定性评价系统,在岩体震裂特征现场调查和河谷风现场测量的基础上,以茂县石大关乡崩塌为例,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大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大关乡崩塌为震裂山体在风载助推作用下发生溃崩的典型实例,此类灾害因震裂山体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得结构面对失稳模式的控制作用不再明显,加之河谷风受地形影响,分布规律复杂多变,具备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整体以溃崩式失稳,表现为迅速解体—溃散—垮塌;岩体震裂损伤是崩塌产生的基础,渐近性风化是主要致灾因素,河谷强风的助推是崩塌发生的诱因之一;岩块的失稳风速与风的入射夹角、岩块的高宽比和后缘缝隙的宽度成反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震裂山体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裴向军,罗璟,许芃,刘明.地震与强降雨条件下云南鲁甸王家坡震裂山体稳定性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
[2].黄润秋,裴向军,罗璟.风载作用下震裂山体崩塌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
[3].袁进科,裴向军.汶川地震震裂山体裂缝变形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
[4].曾元勇.降雨诱发震裂山体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5].孙录政.震裂山体危岩发育特征及变形机制研究[J].安徽建筑.2013
[6].王多军.震裂山体滑坡启程失稳与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7].裴钻,裴向军,付尚瑜.震裂山体滑坡一溃决型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
[8].付尚瑜.震裂山体滑坡—溃决型泥石流灾害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9].冯文凯,黄润秋,许强.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
[10].张瑛.“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