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90420000106xxxx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辽宁省阜新市123000
摘要:伴随着智能电网信息建设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型人才。智能电网发展理念的出现,承载着高度的能源安全,促进新能源的有效开展和利用,提升经济发展等重大职责。针对电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依靠学校在信息学科占据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培养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型人才理念。本文主要从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措施两点入手,目的在于提升人才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并且培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领域技术的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在满足国家智能电网建设需求而出现的新型学科专业。智能电网技术主要是集电气工程、信息、通信和控制工程多个学科领域一体,对于技术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往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全能型人才。
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核心在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信心采集和处理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规律等各个环节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它属于工业学中的电气类,是特设的一种专业,而特色型专业是根据高校办学特色,在满足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从专业名称上可以看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研究的重点在智能电网和信息技术领域。
1.2重要性
最近几年,国外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理念,智能电网成为了目前世界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对其加大了重视。伴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各个企业对拥有智能电网技术方向的专业性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电网智能化提出了更多的新型业务内容,其中主要包含发电环节的电源接入电网控制技术;变电环节的智能化变电站信息检测等。从实际运行现状可以看出,以往传统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培养人才重点在于电网的建设和运行,其自身能力很难满足电网智能化的新型需求。对此,高校必须培养出一批从事电网运行过程中信息检测、传输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智能电网和运行。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2.1专业建设培养目标
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主要以设计、创造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培养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建设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和工程技能,使其成为在智能电网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电力系统等领域从事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等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出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发展。
2.2课程体系目标
专业教育类重点课程除了具备基本的强电基础课程以外,同时还增加了信号系统和通信原理两门通信基础课程,以此增强通信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特色课程是在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出现的,以此设置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化输配电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等专业化课程,目的在于满足智能电网人才对社会的需求。因为智能电网需要监控电网中大部分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因此,需要采取传感器设备展开检测,它作为特定的信息数据传输网络,时长存在着网络安全性问题。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一个专业类课程,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1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
要加大对教师培养力度,完善相关人才配光和激励体系,定期培养教师业务,有计划的参加各项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开拓视野,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教师队伍业务水平。通过创建多种出国留学机会,和国内其它高校机构联合培养,让学员在项目中担任重要任务,锻炼其能力。
3.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是一门工科专业,自身具备良好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学生不但要有充足的知识理论和专业面,并且还要有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以专业课实验教学为关键点,在相关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以此发挥出学校优势,从而建设出更多的实验室,推动智能电网领域装备制造和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创新发展。
3.3人才培养方案
3.3.1根据相关需求,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门专业课程的相关需求,构建智能电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的科学课程体系,其中,主要包含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在教育类中,重点在于增加学生面积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在专业教育中,构建科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成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创新中,开展创新比赛。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既包含主干课程,又包含具备专业特色方向的选修课程,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和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将学科之间的性能体现到教学中去。
3.3.2满足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学校主要包含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行业几种,从而为培养人才奠定了有利基础,在面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智能电网领域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朝着全方位发展,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电网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出可以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以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等科技人才。
3.4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工程能力
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学科基础训练。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完整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模块。
第二,综合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构建课程设计、综合设计以及专题讨论等实践模块,达到不同知识点、课程和电气以及信息学科之间的知识调节和整合。
第三,创新能力培养;依靠软件资源和师资队伍,以各种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活动、研究项目为重点,采取灵活的课外组织模式,培养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理论意识。
3.5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严格遵循高校工作内容和相关规定,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严守纪律,做好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学整体质量。在学员层面上,可以搭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运行监测,形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反馈,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保证质量。
4、人才培养效果
因为实行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了素质和能力。本次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思路明确,人才培养具备特色性特点,培养方式新颖。这一专业体系的出现,使学生得到了全方面发展,从而实现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和知识面积广的目标,取得的成绩明显,从而为后期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5、结语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不但符合高等院校发展规律,同时还适应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准确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并且根据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鞠阳,张惠刚,韩念杭,李干林,李升,陈锦涛.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廖斌,艾欣.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2.
[3]杨倩,赵红梅.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