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高大伟[1](2021)在《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术界对"道教清规"的认识存在偏误。道教清规并非产生于"元明之际",而是产生于宋元时期,虽然受到佛教清规的深刻影响但亦非全盘"袭于佛教",也非仅是"道士违犯戒律的惩处条例"。道教清规一般由高道创制或宫观自立,指道教宫观庵堂的组织规程或管理制度及规范其道众修持生活的仪则,亦可称之为道门规式,是道教教团制度。道教清规与戒律存在混涵辩证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是"事后处罚与事前防范"。在道教戒律与清规之间还存在"道教日常威仪"这一"过渡环节"。道教清规的创制精神、形式及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道教清规在新时代宫观管理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高大伟[2](2021)在《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对"道教清规"的认识存在偏误。道教清规并非产生于"元明之际",而是产生于宋元时期,虽然受到佛教清规的深刻影响但亦非全盘"袭于佛教",也非仅是"道士违犯戒律的惩处条例"。道教清规一般由高道创制或宫观自立,指道教宫观庵堂的组织规程或管理制度及规范其道众修持生活的仪则,亦可称之为道门规式,是道教教团制度。道教清规与戒律存在混涵辩证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是"事后处罚与事前防范"。在道教戒律与清规之间还存在"道教日常威仪"这一"过渡环节"。道教清规的创制精神、形式及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道教清规在新时代宫观管理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张重洲[3](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计生荣[4](2021)在《丘处机道教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范德寿(Pham Duc Tho)[5](2020)在《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佛教道德包含各种戒律、各种准则以及各种互相有密切联系的范畴。佛教建设了完善的道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使用其来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同时,佛教还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慈、悲、喜、舍、无我、为他之心的人,一个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佛教道德与越南的传统道德有很多相同之处。佛教道德的基本范畴对越南人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如今由于佛教在越南很兴盛,因此佛教道德将会为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佛教在越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越南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越南佛教不仅能够传播信心,而且还有助于维持社会道德。因而,越南人很快就接受了佛教道德,并将其化为一种神圣的信念来支配他们与他人的行为。越南人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了佛教道德,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佛教道德以其戒律、理论、价值及准则走进了越南人的生活。佛教道德不仅体现在佛教的经典里面,更是影响了整个越南民族的风俗以及每个越南家庭的习惯。越南人的传统美德是相爱、相助、团结、奉养父母、知恩、做善事和风险投资社会,这些与佛教所提倡的伦理道德基本相同。因此佛教道德已深入越南社会以及每个越南人的心中。在越南历史长河中,佛教道德为越南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还对越南的过去和现代社会的准则观念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在《八正道》论中,佛陀提出了“正念”,劝导人们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来赚取财富,而不要在买卖时有欺骗行为、不要买卖国家禁止销售的商品、不要买卖对人体有害的商品。每个人在生活中要自己创造财富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方面,帮助人们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重视培养人们的道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在建设的道德体系是人类传统道德价值的结晶与继承,其中也有佛教道德的价值。佛教关于慈悲、仁爱的哲学与越南人相爱的传统美德非常相像。越南的很多成语、俗语也称赞了这种相爱的美德。佛教的劝善、向善理论不仅影响里佛门弟子,而且对人民生活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如今,佛教道德在越南当代的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慈、悲、喜、舍思想一直在被越南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接受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佛教的戒律,如十善、五戒等与越南社会道德的准则有很多相同点,因此一直受到很多人的信任。任何社会都需要这种生活准则来维持该社会的道德体系以及人们的幸福。佛教以其慈、悲、喜、舍、劝善思想深入了人们的心中,有助于完善人的道德与品格,帮助人们走上为他、平等、博爱之路。佛教的向善思想是人道主义的根源之一;佛教的平等、和平思想符合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和睦共处的趋势;慈悲、博爱精神有助于发挥民族的相爱传统;无常、无我理论帮助人们减少自私。佛教道德并不是空白的理论,而其体现在很多实际行动中,比如寺庙经常组织慈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给人们吃的,穿的,给人们治病等。佛教道德价值也因此而得到了提升。佛教道德劝导人们要以孝为首,因为“孝行是佛行,孝心是佛心”,“世间所以的事都无法与父母养育之恩相比”。另外,佛教的寺庙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最佳地方。所有这些都是积极、切实的道德价值,有助于教化人们,帮助年轻人摆脱生活的诱惑,鼓励他们关心社会的命运,善良地生活,重视人本价值,尊重自然界。此外,佛教道德提倡了“居尘乐道”思想,帮助人们消除贪权固位、爱财如命的不良思想,成为清廉之人。佛教指出贪和嗔是人最强烈的恶习,它们能遮住我们的眼睛,捣乱我们的佛性,因此佛认为灭除贪和嗔是很大的成就。可见,佛教道德已为建设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道德价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道德还帮助人们锤炼堪忍、刻己的生活。这是一种耐心修习的方式,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的诱惑,从而获得解脱。从以上这些价值来看,研究并指出佛教道德哲学思想的实践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与道德价值的教育、保存与发扬事业,乃至整个革新事业,还有助于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平等、文明、幸福的社会。在巩固与发挥民族大团结力量的同时,还要继承并发挥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宗教在建设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越南社会道德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美好价值。
徐锋[6](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尹航[7](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巩在兴[8](2020)在《《东度记》研究》文中指出《东度记》中所表现出的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与《禅真逸史》《禅真后史》中的甚为抵牾,其并非如学术界所认为的那样出自后二书作者之手。根据书中所涉及的方言、风俗以及历代文献中“瀫”字的惯常写法,《禅真逸史》《禅真后史》的作者“瀔水清溪道人方汝浩”,籍贯当为浙江兰溪,而非河南荥阳;通过对比《东度记》和《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二书中的序跋、印章,以及分析考察《三教开迷归正演义》文本中所蕴含的线索和该书作者的生平经历,笔者推断《东度记》的作者当为荥阳潘氏,世居南京;或《东度记》出自潘氏之子潘镜若之手,为其假父之号而创作的作品。佛道二教的世俗化进程在晚明时期达到了高潮,成为二教在这一时期的显着特点。二教的世俗化在《东度记》中主要表现为教徒的世俗化,在享乐主义风气的影响下,教团内部风气日趋窳败,戒律毁坏严重,教徒内心空虚、污浊,对宗教修持普遍表现出淡漠的态度,而汲汲于世俗权力、虚名,贪恋世俗生活,频频出入市井,醉心于酒色财气等的世俗追求。城市发展和商品经济勃兴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加之民众对宗教的功利性信仰,也逐渐消解宗教的神圣性,促使着二教教徒角色的转换,使他们从彼岸世界的追求者,转变为满足社会宗教需求的从业人员,二教中诸如道场、斋醮等宗教活动被教徒打上商品的标签,用以牟利。晚明吏治腐败,对宗教的约束能力下降,民间私度教徒的情形泛滥,许多人乘机混入其中,进一步加剧了教团内部的窳败,推动了二教的世俗化进程。《东度记》表现出鲜明的“三教合一”思想,小说中三教人物往往汇通三教,认同“三教合一”之说,并呈现出多重宗教身份归属,在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方面保持一致性;民间信众亦无门第之见,自由出入三教,极力追求三教的融合统一。而汉文化包容开放的基因和多神信仰的传统、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三教本身在教义上的诸多融通之处,和在实行社会教化、维护封建统治等社会功用上的一致性,都为三教的融合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因此作者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和重振社会道德的目标出发,对三教进行整合,主张“三教归儒”,以儒家思想统摄三教,强调儒教在其中的主导地位。虽然《东度记》在诸多方面有规抚《西游记》的痕迹,但它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创作手法上,《东度记》在继承前代小说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作者以世情手法为主,并杂取历史演义、英雄侠义等多种笔法来规模小说,在关照神魔的同时,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开拓了神魔小说的表现领域,提高了神魔小说反映和批判现实的广度和深度;采用双线索环链式结构,巧妙地将零散复杂的达摩事迹组织敷演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小说以通俗的语体叙事行文,简洁明快,毫无涩滞之感,并广泛熔炼民间俗词俚语入文,形成了洗练活泼、诙谐生动的语言风格。
白春霞[9](2019)在《北朝女性与佛教》文中研究指明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统治者兼收并蓄的政策下,出现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佛教在北朝社会盛行传播,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义学兴起,儒家思想和佛教相互会通融合。由于北朝对佛教的利用政策和佛教对政权的依附,北朝翻译的佛教经典多出于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所以在女主政治的背景下,对女性成佛持肯定态度的大乘经典广泛流行,这对女性信仰佛教具有鼓励意义。本文试图从北朝女性群体内部阶层差异的角度,分析皇后妃嫔、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等不同女性群体与佛教的关系,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给予符合历史时代背景的诠释,以此探究佛教对北朝女性生活和北朝社会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据统计有17位皇后出家为尼,如果再算上其他妃嫔,数量更多。这些出家的后妃有“守贞”之意,也有由“受罚”、“失势”所致,还有“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之计掺杂其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探究佛理而出家的。比丘尼戒的粗食、节食、禁食美食,素朴无华的形象要求,严格防范情欲的男女之限,减少睡眠等断欲苦修的规范塑造出了自我克制、贞节高尚的新的女性形象,因而出家成为守贞皇后的选择。出家为尼是一个从世俗社会到神圣的宗教世界的过程,修持戒律需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因此使后妃出家又成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比丘尼身份全新功能的出现与北朝的政权与佛教的关系、女性在宗教信仰中的边缘化及社会对女性角色规范的加强等有关。虽然北朝后妃与人私通、宫廷淫秽之事时有发生,但总体上儒家的妇德女贞观念已渗透到鲜卑统治者的理念中,在帝崩、帝废、国亡之时,安置后妃出家守节逐渐成为惯例和制度,佛教成为父权制社会控制女性的新工具。士族女性因为特殊的阶层身份,一般以相对理性的态度接受佛教。虽然北朝社会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期待仍是具备儒家四德、六行之美,但佛教已经开始成为彰显女性美好品行的新元素。作为一种深奥复杂的哲学理论,阅读佛经成为女性才华横溢的象征;由于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妙解因果的女性拥有了感悟人生真谛的智慧等;表现慈悲善良的布施之举和柔顺精勤的忍辱精进亦符合儒家妇德标准。另外,北朝士族孀居女性奉佛成为明志守节的一种标志,使本身就是道德高尚之举的行为又增加了宗教的神圣色彩。北朝统治者倡导实行三年丧制,儒家对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日益强化,和类似断欲苦修的居丧生活培养起的孀妇的宗教性,及因持戒而展现出的崇高性等因素共同推动她们走向佛教。进入北朝士族女性生活的佛教,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其生活轨迹,作为一种辅助因素,佛教进一步强化了儒家伦理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品行。社会动荡的北朝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宣扬因果业报,福报轮回思想的佛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在北朝民众的观念中,佛是一位大神,与之相关的佛经、佛像等都具有神圣性,都是民众的崇拜对象。平民女性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力量,她们积极参加写经、诵经、持戒、斋戒、造像等易于实践的佛教活动。其中女性的造像活动最为突出,她们或者个人单独造像,或者与丈夫一起以家庭为单位造像,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结成佛社组织造像。虽然北朝平民女性借助于自己纺织工作带来的经济主动性,活跃于各种形式的佛教活动中,但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儒家伦理下的家庭生活仍是她们的重心所在,多种形式的崇佛活动主要是为家庭、亲人祈福的方式和手段。不过,在客观上,大乘佛教解脱上的男女平等思想,使得妇女在关注家庭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来世福祉,佛教使平民女性自我意识萌发,精神生活得到拓展,社会活动内容和范围得以扩大。北朝时期,各个阶层的女性佛教活动大体相似,但处于父权制社会的她们,在佛教信仰中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她们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和家庭家族的需要,去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北朝女性的佛教活动体现出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并交织着女性的情感因素,深刻地展现了在儒家伦理文化下,女性以家庭和生活为中心的社会角色期待。但佛教又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北朝后妃、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和士族女性为提升妇德而奉佛的现象延续后世,尤其随着儒家女性伦理的不断强化,持戒守志成为孀妇美德的重要体现,这种现象持续千年而稳定不变。北朝时期,作为同样是限制束缚的两种规范,儒家礼制和佛教戒律的结合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阶层的女性生活,女性参与佛教活动也影响着佛教女性文化的发展动向。
郭峪君[10](2019)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宇宙与道团》英汉节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英汉翻译报告,原文本为《宇宙与道团:道教伦理维度》一书中的介绍和结论部分。该书是一本从伦理维度讨论道教戒律的学术文献,作者孔丽维是美国着名的汉学家,在道教研究领域也颇有成果。原文本逻辑严谨,用词考究,行文携带明显的道教特点,且文中包含了许多引用语,专业术语,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译者需准确传递原作者行文风格,还原原文本的道教特色。统一术语,回译原文中源自道教典籍的引用也是翻译的难点。本报告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较为完备,它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一为影响翻译产品和翻译行为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二为制约翻译规范的四个基本价值观,即明晰、真实、信任和理解;三为在这价值观引导下的三种策略,即句法策略、语义策略、语用策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不仅为译者提供了理论的基础指导,其体系下的翻译策略还为译者提供了诸多方法论,帮助译者解决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报告中,译者用四个翻译基础价值观的理论,分别解决了翻译中的如下问题:在明晰价值观的指导下,呈现道教文献的专业性;在真实价值观的指导下,沿袭学术文献的严谨的特色;在信任价值观的指导下,妥当处理原文本委托人和目标文本读者的特殊关系;在理解价值观的指导下,处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除了四个基本价值观在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指导,三个翻译策略也在微观的层面上提供了应对不同翻译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通过本次报告,译者发现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道教学术文献的翻译。
二、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教清规“袭于佛教”辨析 |
二、道教清规并非“出于元明之际” |
三、道教清规与戒律的关系辨证 |
四、《道门十规》是道教清规类文献 |
五、道教清规的创制 |
六、道教规榜式清规浅析 |
(一)道教规榜式清规的类型 |
(二)道教清规榜的构成形式 |
(三)道教执事榜的作用 |
七、结 语 |
(2)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教清规“袭于佛教”辨析 |
二、道教清规并非“出于元明之际” |
三、道教清规与戒律的关系辨证 |
四、《道门十规》是道教清规类文献 |
五、道教清规的创制 |
六、道教规榜式清规浅析 |
(一)道教规榜式清规的类型 |
(二)道教清规榜的构成形式 |
(三)道教执事榜的作用 |
七、结 语 |
(3)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佛教道德哲学的意义与学术史梳理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的佛教道德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的目的与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
一、历史背景与佛教形成的前提 |
二、佛教的出现与分派过程 |
第二节 印度佛教的衰落 |
一、衰落的成因 |
二、衰落的状况 |
第二章 佛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佛教在越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
一、佛教走进越南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
二、佛教在越南的传教阶段 |
第二节 越南佛教发展的现状 |
一、越南的佛教派别 |
二、越南佛教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佛教的其他哲学思想 |
一、佛教哲学理论的世界观 |
二、佛教认识论中的认识方法 |
三、佛教哲学理论的本体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道德 |
二、道德哲学 |
三、佛教道德哲学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 |
一、缘起论 |
二、空性论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前提 |
一、戒学 |
二、定学 |
三、慧学 |
第四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价值追求、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念、价值追求与善恶观 |
一、佛教道德关于慈悲、善恶的价值 |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佛教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身和同住 |
二、口和无诤 |
三、意和同悦 |
四、戒和同修 |
五、见和同解 |
六、利和同均 |
第三节 佛教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知父母恩与报父母恩 |
二、父母恩重难报 |
三、报父母恩 |
第四节 佛教处理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国王恩 |
二、三宝恩 |
三、众生恩 |
第五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道德理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中包含的积极内容、合理内核 |
第二节 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当今越南人的道德生活状况 |
二、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吸收佛教道德哲学的合理思想,促进越南的道德理论研究 |
一、佛教道德教育人要有慈悲心 |
二、佛教道德教育人要修心 |
三、佛教道德教育人要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 |
四、佛教道德将人视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 |
五、佛教道德教育人们趋善避恶,无我为他,给人以爱与平等 |
六、佛教道德重视人的自我反省 |
七、佛教道德重视智慧训练与人类解放 |
第六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实践意义 |
一、佛教道德是无我的生活思想 |
二、佛教道德在当今社会的实践价值 |
第二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的社会价值 |
一、佛教道德文化的价值与准则 |
二、佛教道德哲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三节 佛教道德与越南人的道德和生活的建设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世间道德哲学的关系 |
一、佛教道德对巩固传统文化的社区精神的作用 |
二、佛教对培养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
三、佛教对引导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的作用 |
第五节 关于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的思考 |
一、辩证认识佛教道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二、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武德史料研究 |
1.2.2 武德现状研究 |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2.1 “武德”释义 |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胶东半岛 |
1.3.2 低山丘陵 |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
1.3.5 时间范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
2.1.1 “道”的由来 |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
2.4 小结 |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
3.1.1 气候与气象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质地貌 |
3.1.4 植被状况 |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
3.3.9 清代——龙门中兴 |
3.4 小结 |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
4.2.1 至秦、汉时期 |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
4.2.3 至金、元时期 |
4.2.4 至明、清时期 |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
4.3.2 “海上仙境”模式 |
4.3.3 “海上仙山”模式 |
4.4 小结 |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
5.1.4 风环境分析 |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
5.4 小结 |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
6.2.1 “三境”与“六远” |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
6.4 小结 |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
7.1.1 “溪谷”之内 |
7.1.2 “溪谷”之外 |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
7.4.1 院落组合特征 |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
7.5.2 穴地与立向 |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
7.6 小结 |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
8.1 保护对策 |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对策 |
9 结论 |
9.1 研究总结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东度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作者考辨 |
第一节 《东度记》《禅真逸史》《禅真后史》的作者问题 |
第二节 《禅真逸史》《禅真后史》作者辨析 |
一.从作品署名来考证 |
二.从作品内容来推断 |
三.结论 |
第三节 《东度记》作者考辨 |
结语 |
第二章 《东度记》中佛道的世俗化描写 |
第一节 世俗化的含义 |
第二节 《东度记》中佛道世俗化的表现 |
一.渴慕世俗权力 |
二.追求物欲生活 |
三.僧道的职业化和无赖化 |
结语 |
第三章 《东度记》中的“三教合一”思想 |
第一节 “三教合一”在小说中的表现 |
一.儒释融合 |
二.释道融合 |
三.儒道融合 |
第二节 小说中“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三教归儒 |
第三节 小说中“三教合一”思想的成因 |
一.三教教义上的共性 |
二.三教功用相同 |
三.多神崇拜习俗 |
四.统治者的提倡 |
第四章 《东度记》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洗练风趣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瑰伟奇谲的想象世界 |
第三节 双线并进式叙事结构 |
第四节 简单朴素的形象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北朝女性与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佛教经典中的女性观研究 |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所用材料 |
第一章 佛教的传播与北朝女性 |
第一节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会背景 |
一、战乱灾害与佛教的盛行传播 |
二、北朝佛教与政权 |
三、北朝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
第二节 北朝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 |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
二、北朝佛教女性观 |
三、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的交融 |
小结 |
第二章 礼制与戒律约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
第一节 北朝后妃出家现象及原因 |
一、北朝后妃出家现象 |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
二、比丘尼戒的内容 |
三、比丘尼戒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会形象 |
五、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
六、后妃为何出家为尼而不做女冠 |
小结 |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与佛教 |
第一节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
一、士族家学门风传统的影响 |
二、士族女性的个人追求 |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
第二节 佛教视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
一、佛教影响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义 |
第三节 丧礼的宗教性导向与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
一、三年丧制与北朝民众的居丧尽礼 |
二、北朝时期的居丧礼仪与佛教 |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与佛教 |
小结 |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与佛教 |
第一节 佛教影响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
一、佛教影响下的民众日常生活 |
二、戒律影响下的女性生活 |
三、女身污秽观与女性奉佛 |
第二节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动 |
一、造像方式 |
二、造像目的 |
第三节 平民女性实现造像的经济基础及意义 |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经济基础 |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时代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 |
一、信仰群体的差异性与信仰世俗性的结合 |
二、崇佛活动中伦理道德与情感的交织 |
三、崇佛活动与修持成就的性别化差异 |
第二节 北朝内尼制的后世影响 |
一、内道场的出现及职能 |
二、内道场内尼制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节 寡居女性的宗教选择 |
一、逐渐加强的贞节观念 |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选择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宇宙与道团》英汉节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4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Four Values |
2.1 Development of Norm Theory |
2.2 Concepts in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 Theory |
2.2.1 Two Norms |
2.2.2 Three Strategies |
2.2.3 Four Values:Clarity, Trust, Truth, and Understanding |
2.3 Guidance of the Four Values |
Chapter 3 Application of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1 Application of Syntactic Strategies |
3.1.1 Transposition |
3.1.2 Unit Shift |
3.1.3 Sentence Structure Change |
3.1.4 Cohesion Change |
3.2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Strategies |
3.2.1 Synonymy |
3.2.2 Hyponymy |
3.2.3 Emphasis Change |
3.3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
3.3.1 Cultural Filtering |
3.3.2 Visibility Change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 |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四、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J]. 高大伟. 宗教学研究, 2021(04)
- [2]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J]. 高大伟. 宗教学研究, 2021(04)
- [3]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4]丘处机道教教育思想研究[D]. 计生荣. 宁夏大学, 2021
- [5]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D]. 范德寿(Pham Duc Tho).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东度记》研究[D]. 巩在兴. 青岛大学, 2020(02)
- [9]北朝女性与佛教[D]. 白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宇宙与道团》英汉节译报告[D]. 郭峪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