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决策论文-吴广源,任晓宇,武新月

机会决策论文-吴广源,任晓宇,武新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会决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会成本,决策依据,实际收益,最优决策

机会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广源,任晓宇,武新月[1](2019)在《浅析机会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在生活决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将从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应用入手分析我们生活中的机会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并建立了以机会成本为决策依据,以资金时间价值原理为决策工具提供最优决策的决策机制。使我们生活中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帮助我们提高生活决策的科学合理化水平,以至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限制下,在诸多选择方案中做出最优决策以寻求最佳收益。(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21期)

刘宏松,林海文[2](2019)在《反恐融资领域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政治机会与决策程序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机制间合作需要满足能力互补和目标相容两个条件。在能力互补的两项国际机制之间需要达成目标相容,才能实现合作。政治机会可以改变源机制成员国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优先性认识以及目标机制成员国对特定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从而促进相容目标的形成。目标机制的决策程序则会影响其成员国达成相容目标的难易程度。排除低等级政治机会和决策程序极为不利两种极端情形,存在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四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容易实现国际机制间合作。在第二种情形和第叁种情形下,尽管存在不利条件,源机制仍然能够实现与目标机制的合作。在第四种情形下,不会出现国际机制间合作。通过对九一一事件之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联合国在反恐融资领域合作的案例分析,上述四种情形的分析性预期得到了实证支持。(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9年09期)

汪国玮,吴淑园[3](2019)在《机会成本在亏损产品决策中的确认与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企业大都开展多品种生产以寻求规模经济和风险分散,而在多品种生产下亏损产品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时亏损产品的决策就会成为企业的日常决策之一。因此,如何进行方案的取舍成为一项必须予以充分考虑重大问题,其中必然会涉及相关机会成本的确定与计量,本文即围绕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确认与计量展开讨论。(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李金洁[4](2019)在《投资机会价值和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指管理者利用一定资金,寻求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来获得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等直接影响着收益的高低,长期来看,也与企业的发展潜力、规模等密切相关。文章将浅析投资机会价值与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18期)

陈娟艺[5](2019)在《新创企业创业身份、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业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创业也成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的有效举措。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必须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业创新驱动以提升价值链的位置,因此政府已将创业活动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创业环境正在持续完善和提升,中国政府为鼓励创业提出了一系列从注册流程及费用、税收优惠、营改增、创业平台建设等支持政策。在“双创”的热情下,新创企业和双创平台的数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创历年新登记数量新高。我国在投资环境改善工作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经济仍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影响。较之于成熟经济背景而言,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面临着更高不确定性的市场制度、制度环境和资源约束,新创企业的存活质量和成长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陈彪,2016)。近年来,有学者指出新创企业死亡率高是中国创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初创企业存活比率偏低,能存活甚至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新创企业的存活质量亟需提高。腾讯研究院《2017中国创新创业报告》对150家“死亡”样本企业的存活时间做了整理和统计,指出中国新创企业存活的平均年龄是4年,死亡率比较高的领域包括了智能硬件、教育、房地产、O2O等。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新创企业能够健康地存活和成长,乃至发展为独角兽企业,而有的企业却难以逃出失败乃至死亡的困境?应该如何提升或者改变这种现状?战略决策导向对创业行为产生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以身份视角探讨战略决策导向和创业行为的作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五个研究问题:(1)创业身份是否是影响新创企业创新型机会识别的重要因素?(2)创业身份是如何影响了战略决策导向的选择?(3)战略决策导向对创新型机会的识别发挥着何种作用?(4)组织规模和行业成长性是否能够在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发挥着调节效应?(5)战略决策导向是否能够在创业身份影响创新型机会识别过程的中介作用?借鉴创新理论、身份/社会身份、决策理论等基本思想,本研究构建了创业身份、战略决策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深入揭示了在新创企业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战略决策导向(目标导向、手段导向以及二者的交互)对创新型机会识别发生作用的机理,创业身份(达尔文型身份、社群型身份和使命型身份)对战略决策导向选择产生的影响差异;同时,剖析了组织规模和对行业成长性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存在的调节效应,还剖析了战略决策导向在创业身份影响创新型机会识别过程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选取了五家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多案例研究,试图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所建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为验证理论假设,本研究根据对创业身份、战略决策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变量间的关系的考察,选取了北京和长春两个城市的215家新创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与此同时,本研究通过利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这些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创业身份与战略决策导向之间存在关系。也就是说,达尔文型身份能够积极影响目标导向的选择;达尔文型身份对手段导向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社群型身份积极影响手段导向的选择;社群型身份对目标导向的负向作用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使命型身份对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二者间存在关系。具体而言,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对创新型机会识别的积极影响均得到了数据支持和验证。然而,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二者间存在交互作用且有助于创新型机会识别的正向影响没有得到数据支持。相反的是,数据结果表明了,二者的交互对创新型机会识别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再者,本研究还实证检验了组织规模和行业成长性对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组织规模对目标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正向作用起着负向的调节作用。组织规模对手段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正向作用发挥着正向的调节作用。(2)行业成长性对目标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起着消极的调节作用;行业成长性对手段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接着,本研究还实证检验了创业身份与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达尔文型身份、社群型身份和使命型身份均有利于帮助企业识别到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机会。最后,本研究还实证检验了战略决策导向在创业身份影响创新型机会识别过程的中介作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战略决策导向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基于战略决策导向相关研究和社会身份理论的不足,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战略决策导向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剖析创业身份(达尔文型身份、社群型身份和使命型身份)对战略决策导向选择识别产生的影响差异,还关注了行业成长性与组织规模对战略决策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基于战略决策导向视角,本研究将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身份/社会身份理论融入了创业领域,试图剖析创业领域机会识别的问题,以期更好地完善创业领域的相关理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首先,尽管有学者基于个体特征对创业身份展开了研究,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创业身份具有的社会属性,制约了实证研究的深入展开。由于创业身份不仅要体现出新创企业基于经济兴趣创建企业,也要体现出基于为了他人的社会目的创建企业。新创企业的决策行为被赋予并表现出了企业自我和社会的期望和属性。与此同时,学者们强调了新创企业根据身份对机会进行识别、评价和选择的重要性。然而,创业身份和机会开发过程作用路径缺乏更为细致化的研究。特别地,鲜有研究针对机会开发过程展开的细化研究,例如,探讨创业身份对机会开发某个特定行为(如,机会识别、评价、选择和利用)产生的作用机制。由于不同身份在风险偏好的认识、信息搜集和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存在不同,企业根据身份特征识别到创新程度不同的机会。因此,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创业身份是影响目标导向/手段导向选择以及创新型机会识别的重要因素,并建构了关于创业身份对战略导向和创新型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模型,从而能够深化战略决策导向选择和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其次,由于受到资源的约束,新创企业并不可能对所有识别到的创业机会进行开发,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发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机会。目标导向/手段导向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编排和整合资源以识别到更具创新性的机会。现有研究忽略了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则认为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不仅可以同时出现,而且可以相互转化。然而,二者到底是相互增强还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尚未得到证据的支持,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识别到创新型机会,同时提出了二者能够形成互补关系,有利于推动企业实现特定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实证检验了手段导向和目标导向二者的交互效应属于干扰型交互而并非互补型交互。目标导向的增加,将会逐渐减少手段导向的效果,反之亦然,二者的同时使用负向地影响了创业结果。最后,在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把研究重心放在目标导向/手段导向与绩效间的关系,对目标导向/手段导向和绩效二者关系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研究忽略了主效应间存在的边界条件。现有研究指出了目标导向/手段导向使用的情境是产生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然而,如何区分和度量目标导向/手段导向使用的情境(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境)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行业成长性和组织规模两个影响因素拓宽了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文献的理论边界已发展战略决策导向理论。(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欣珂,梁建[6](2019)在《决策参与机会如何以及为何影响员工服务绩效:一个基于自我概念理论的过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员工的决策参与机会与服务绩效对企业越来越重要,但二者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证检验。通过对某一电信营业厅215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分析了决策参与机会对员工服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决策参与机会对员工服务绩效的正向关系受到员工建言以及员工心理所有权的连续中介。此外,下属感知到的领导支持不仅正向调节了决策参与机会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同时还对整个间接效应模型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文略,刘旋,余劲[7](2018)在《风险与机会视角下生态移民决策影响因素与多维减贫效应——基于陕西南部1032户农户的面板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陕西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区深度贫困农户的四年面板调研数据,加入风险与机会、农户个体风险态度要素,探讨生态移民的决策因素,并以农户陷入的贫困维度数和贫困剥夺得分为贫困代理指标,运用基于PSM的双重差分法,对生态移民的减贫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遭遇的风险对其生态移民决策有推力作用,能够获得的外部机会对生态移民决策有拉力作用,风险偏好型农户更倾向于参加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农户陷入的多维贫困数,但对农户的多维贫困剥夺得分减轻作用较弱。进而提出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外部机会、引导改变风险态度、把握发展机会、提升自身能力、尽快找到替代生计增加收入等建议,以期使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农户尽快摆脱贫困。(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郭丹,陈红[8](2018)在《股权激励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公司股利平滑决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时点DID模型检验股权激励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和公司股利平滑决策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其股利平滑程度显着增强,管理层通过股利平滑来放大股权激励收益;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与股利平滑程度成正比;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国有上市公司股利平滑行为的影响不显着,但非国有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股利平滑程度显着上升。文章为发挥股权激励制度的长期激励效应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项国鹏,潘凯凌,张文满[9](2018)在《网络关系、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决策——基于浙江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影响创业决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并引入创业者网络能力研究其对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调节效应。为帮助新创企业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实现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以浙江省地区164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其中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决策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显着;第二,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关系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弱关系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更积极显着的影响;第叁,创业者网络能力有利于推动创业机会识别。(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王雷,王少华,张耀辉[10](2018)在《基于机会策略的多部件系统状态维修决策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部件间存在维修相关性的多部件系统,引入机会策略增加机会维修阈值,将部件间的维修策略进行组合,建立多部件系统状态维修决策优化模型。采用劣化状态空间划分法分析系统中维修活动组合及其概率计算方法,基于半更新过程理论建立以系统长期运行平均停机率(简称"平均停机率")最小为目标的多部件系统状态维修决策优化模型,联合优化了系统机会维修阈值、预防性维修阈值和系统检测间隔期3个决策变量。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通过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得到的系统最优检测间隔期、机会维修阈值和预防性维修阈值进行状态维修决策,可有效降低多部件系统的平均停机率,提高系统可用度。(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机会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机制间合作需要满足能力互补和目标相容两个条件。在能力互补的两项国际机制之间需要达成目标相容,才能实现合作。政治机会可以改变源机制成员国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优先性认识以及目标机制成员国对特定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从而促进相容目标的形成。目标机制的决策程序则会影响其成员国达成相容目标的难易程度。排除低等级政治机会和决策程序极为不利两种极端情形,存在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高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有利、中等级政治机会+决策程序较为不利四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容易实现国际机制间合作。在第二种情形和第叁种情形下,尽管存在不利条件,源机制仍然能够实现与目标机制的合作。在第四种情形下,不会出现国际机制间合作。通过对九一一事件之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联合国在反恐融资领域合作的案例分析,上述四种情形的分析性预期得到了实证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会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1].吴广源,任晓宇,武新月.浅析机会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在生活决策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2019

[2].刘宏松,林海文.反恐融资领域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政治机会与决策程序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3].汪国玮,吴淑园.机会成本在亏损产品决策中的确认与计量[J].现代经济信息.2019

[4].李金洁.投资机会价值和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5].陈娟艺.新创企业创业身份、战略决策导向与创新型机会识别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李欣珂,梁建.决策参与机会如何以及为何影响员工服务绩效:一个基于自我概念理论的过程模型[J].上海管理科学.2019

[7].王文略,刘旋,余劲.风险与机会视角下生态移民决策影响因素与多维减贫效应——基于陕西南部1032户农户的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8

[8].郭丹,陈红.股权激励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公司股利平滑决策的视角[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8

[9].项国鹏,潘凯凌,张文满.网络关系、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决策——基于浙江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

[10].王雷,王少华,张耀辉.基于机会策略的多部件系统状态维修决策优化模型[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机会决策论文-吴广源,任晓宇,武新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