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空间论文-赵峥,王炳文

多尺度空间论文-赵峥,王炳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尺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新空间,不同尺度,创新型,大都市圈

多尺度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赵峥,王炳文[1](2019)在《全球创新空间发展:多尺度探索与中国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空间是区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尺度的创新空间蓬勃发展,往往能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拥有良好创新环境,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已经成为引领和影响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北京、上海等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本文来源于《中国发展观察》期刊2019年22期)

张兵华,胡一可,李建军,刘淑虎[2](2019)在《乡村多尺度住居环境的景观空间图式解析——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乡村住居环境景观空间的消解和认知表达途径缺失的困境,通过情景、逻辑和构造3种图式以及概念化表达,对景观空间的情景体验、空间感知、秩序构想进行辩证思考。构建景观空间多尺度辩证逻辑层级体系,于大小嵌套空间单元中进行"形势"转换和图式跃迁表达。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从十尺、百尺到千尺3个维度对庄寨多尺度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图式与尺度规律解析。此外,动态身体时空位移的景观空间感知迭加和静态过白视口进行观景的历时性情景迭加,构成庄寨的2种观景路径。立足于地域,通过空间图式解析景观营建与人文内涵,为乡土建筑及多尺度人文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9年11期)

王艺涵[3](2019)在《句法解析下的杭州滨江区多尺度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对于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杭州市滨江区为例,分别应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通过整合度与连接度分析描述中心空间结构,并结合城市流量数据综合评价城市功能空间的中心性与活跃程度。其中基于轴线模型选取了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全局选择度、局部选择度等参数衡量了区域内中心结构与道路网络层级。基于线段模型设置500米、1000米与3000米叁个不同层级度量半径,分别计算整合度与选择度,挖掘出滨江区不同层级的中心空间与特征。结论通过借助空间句法作为研究工具,对比规划用地性质与实际空间使用情况,探讨城市潜在的空间自组织规律,借此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修改与完善,进一步引导城市发展提供一种相对理性的评判方法和客观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期刊2019-10-19)

李舒梦[4](2019)在《空间句法在古城改造方案评估中的多尺度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古城更新改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课题,对于它的规划评价的空间专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于空间几何属性的感性描述。本文通过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式,以武昌古城蛇山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为例,从古城整体、历史街区、建筑组合叁个尺度的空间形态进行改造前后的对比,分析其原有的问题和规划对于问题的解决情况,为武昌古城的保护规划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基于实证的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9-10-19)

李青彦,彭进业[5](2019)在《基于多尺度词典空间金字塔特征的主成分降维图像分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图像中存在着数据冗余过多的情况,无法满足高分类精度要求,基于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词典空间金字塔核函数的分类算法。通过扩充词典规模,在空间金字塔图像分类算法的基础上,将基于不同尺度词典的图像空间金字塔特征相互融合,获得高维的图像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关键信息,减少冗余数据,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采用大规模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进一步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分类精度。(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9年05期)

孙思奥,任宇飞,张蔷[6](2019)在《多尺度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估算及空间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水资源量与用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部分人口、城镇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本研究在多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降尺度处理等,建立了青藏高原省区、市域、县域空间尺度的水资源与用水量数据集。通过比较5、10、20、30年重现期多空间尺度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分析水资源短缺在青藏高原的尺度效应,揭示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格局与特征,识别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省区尺度无水资源短缺;在15个市域单元中,有3个市域出现水资源短缺;在115个县域单元中,有29个县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县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省的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与西藏自治区的一江两河流域等人口、城镇密集区域。总体而言,由于较大空间尺度地理单元内部各县域用水强度差异,在县域尺度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大于市域与省区尺度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发现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30年重现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4%,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0.4%。县域之间水资源短缺指数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显示,省区内部各县域同时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较大,而省区之间各县域同时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相对随机。研究结果为制定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管理对策、促进区域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7](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高原土地面积广阔,但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却高度集中于局部地区,其中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是西藏高原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利用核密度、空间"热点"探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居民点斑块-样带-研究区全域"构成的点-线-面多尺度揭示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自然因素对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全域尺度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各乡镇居民点规模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形成以"彭措林乡-增期乡"为轴线的南北对称态势,居民点形态普遍规则,密度总体偏低;②样带尺度上,仅有拉萨河样带的密度分布呈线性分布,雅鲁藏布江样带和湘曲-年楚河样带的规模、形态和密度以及拉萨河样带的形态和规模在各自方向上均呈现非线性分布,即居民点东西方向呈现分布规模和形态"两端大中间小"、分布密度"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而南北方向规模、形态和密度均呈现"南大北小"的特征;③斑块尺度上,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面积小于1000 m~2的数量高达19 099个,占比达到55.14%;斑块形态比较规则,形状为规则类型的数量有21 256个,占比为61.37%;分布密度整体偏低,全域仅为0.34个/km~2;④自然要素中,海拔对居民点规模和密度的影响最大,地势起伏度和河流邻近性对居民点形态影响显着,而降水量对居民点的规模、形态和密度影响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温倩倩,丁志伟,陈太政,张浩[8](2019)在《基于Super-SBM模型的河南省多尺度旅游业发展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构建的旅游业发展效率指标体系,运用Super-SBM的DEA模型对河南省3种尺度下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异机制.结果显示:①分区尺度下,豫中区、豫西区旅游业发展效率高,豫东区旅游业发展效率一般,豫南区旅游业发展效率较低.②市域尺度下,高值区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低值区逐渐减少,并向较低、较高值区转化,近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较低、较高值区在数量上相对稳定,在空间分布上覆盖面较广.从"冷热点"看,热点区逐渐增加,并向中北部和西部方向发展,该区域空间关联性较强;冷点区在研究期内相对稳定,但在空间上由西南部逐渐向中南部和东部转移,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差异较大;次冷、次热点区呈微弱的波动变化,较稳定地分布于中部、南部和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高、较高值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但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在空间上形成相对集中的片状分布格局;较低、低值区域占据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在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在空间上形成相对广泛的连绵分布区.从县域"冷热点"看,热点、次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郑-汴-洛区域,太行山前地带以及"T"字型集中分布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南部和南北等区域,连绵的分布态势依旧明显.④空间分异机制方面,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是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是效率提升的基本保障,旅游资金投入保障是效率提升的重要支撑,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是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旅游投入与产出协调是持续提升效率的重要动力,旅游项目规划和运营策划的拉动是新时期效率提升的新引领点.(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仙春,赵俊叁,陈国平[9](2019)在《基于“叁生空间”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多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生空间"功能优化是进行国土空间优化的重要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滇中城市群"叁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基于不同的行政尺度,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的4个州市和42个县区的"叁生空间"功能格局分布特征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在市域尺度上,滇中城市的"叁生空间"功能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和信息熵空间分布中、东部高西部低的现状;集中化程度空间分布整体较低且各地相差不大;优势度整体较高;各州市区位特征不显着。(2)在县域尺度上,滇中城市的"叁生空间"功能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和信息熵空间分布东部高,西部低的现状;集中化程度除昆明市主城区外其他各地分布趋近;优势度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现状。(3)通过县域与市域尺度的分析对比,揭示了各尺度间"叁生空间"功能分布格局的相互关系,实现各尺度间的良性约束和优化配置,为城市群的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徐丰,牛继强,林昊,陈时雨,张兵兵[10](2019)在《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度量几何学的观点,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等距同构模型。将多尺度空间实体分别看作刚性图形和弹性图形,利用等距同构不变性的概念,构建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相似性图形距离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通过统一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构成一个二元集值距离,作为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复杂性的面状和线状空间实体多尺度表达图形的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同时顾及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和拓扑结构的改变,且符合空间实体的多尺度抽象规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多尺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乡村住居环境景观空间的消解和认知表达途径缺失的困境,通过情景、逻辑和构造3种图式以及概念化表达,对景观空间的情景体验、空间感知、秩序构想进行辩证思考。构建景观空间多尺度辩证逻辑层级体系,于大小嵌套空间单元中进行"形势"转换和图式跃迁表达。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从十尺、百尺到千尺3个维度对庄寨多尺度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图式与尺度规律解析。此外,动态身体时空位移的景观空间感知迭加和静态过白视口进行观景的历时性情景迭加,构成庄寨的2种观景路径。立足于地域,通过空间图式解析景观营建与人文内涵,为乡土建筑及多尺度人文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尺度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赵峥,王炳文.全球创新空间发展:多尺度探索与中国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2019

[2].张兵华,胡一可,李建军,刘淑虎.乡村多尺度住居环境的景观空间图式解析——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J].风景园林.2019

[3].王艺涵.句法解析下的杭州滨江区多尺度空间结构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2019

[4].李舒梦.空间句法在古城改造方案评估中的多尺度运用[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9

[5].李青彦,彭进业.基于多尺度词典空间金字塔特征的主成分降维图像分类算法[J].微处理机.2019

[6].孙思奥,任宇飞,张蔷.多尺度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估算及空间格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7].乔富伟,白永平,周亮,车磊,曹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城乡居民点多尺度空间分异及自然因素影响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8].温倩倩,丁志伟,陈太政,张浩.基于Super-SBM模型的河南省多尺度旅游业发展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陈仙春,赵俊叁,陈国平.基于“叁生空间”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多尺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

[10].徐丰,牛继强,林昊,陈时雨,张兵兵.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多尺度空间论文-赵峥,王炳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