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文本评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文,小说评点,语图,文本
叙事文本评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周群[1](2013)在《互文性视阈下小说评点文本的画学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态中,语言和图像构建的互文关系颇为常见,明清小说评点文本中援引的绘画语汇与小说文本之间构成的互文关系则属于一种隐性的互文现象,它将传统的语言与图像之间的二元关系衍化为绘画语汇、隐性图像与语言的叁维关系,通过隐喻作用构建了颇为独特的"语-图"互文体系,从而拓展了"语-图"互文研究关注的视阈,为当下的"语-图"研究提供了鲜明的个性化案例。(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张曙光[2](2012)在《“圣叹文字”与文本解释中的自我理解——从哲学解释学谈金圣叹叙事文学评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圣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评点蕴涵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他从批《西厢记》的"圣叹"文字中表明文学解释是一种"自我理解"行为,必然带有读者的理解视域。但在他那里,这种理解视域不是封闭的,而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中保持开放性。金圣叹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上升为对人生意义、人类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引领。(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曙光[3](2008)在《中国古代叙事文本评点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解释学、叙事学、文本学等当代学术理论为参照框架,对古代叙事文本评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力图从看似零散的评点中发掘其内在的思想精华,使之明朗化、体系化。鉴于叙事文本评点量多面广、研究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本文采取了以金圣叹的叙事文本评点为中心、就相关问题向其他评点家辐射的研究思路。就评点对象而言,包括小说、戏剧、史传等在内的不同文体的叙事文本都是评点的对象,它们被评点家统称为“文”;依据今人的眼光来看,评点家是按照审美的、文学的标准来评点这些不同文体的叙事文本,因而本文也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叙事文本评点的。论文以叙事文本为中心,从文本的“文心”创作、文本的审美边界、文本的本体构成、文本的解释与阅读四个维度上确立研究框架。第一章考察了评点兴起的文化传统,揭示了评点形态形成与评点精神发展的过程。文学评点在经学注疏、选学和文章学传统中兴起,并逐渐形成了它特有的外部形态;不同时期评点家文学观念、思想观念的演变,形成了叙事文本评点的文学视域与思想视域,开辟了不同于经学解释的另一路向。第二章考察了评点家的文学自觉意识。在评点家看来,“才子”是在一种审美自由的创作心态中经营构造文本的,评点家所讲的“以文为戏”在叙事评点中的本质内涵就是审美自由。评点家从“文心”出发追问“文”之“不得不然”的本质特征,强调了“文心”在“文”之经营构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文”并非总是控制于“文心”,“文”也有着自身内在的生命驱动力,以至于“文心”有时不得不顺从文势之力,不自知为文而成就“绝世奇文”。实际上,这是“心”与“文”融合为一体的高度自由境界。第叁章探讨的是叙事文本的审美边界问题。在后现代历史叙事语境中,考察了金圣叹史传叙事文评点中的文学话语:金圣叹强调了“文”作为文学话语在史传叙事中作用,肯定了文人通过“文”参与历史评价、揭示历史规律的主体精神。从文本虚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评述了评点家的不同观点,指出了金圣叹虚构观的精华成分,即文本世界往往预示了人类生活的前景。依据当代“形式”理论和解释学理论评述了金圣叹形式美追求的倾向,对他形式追求中的矛盾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分析了评点家对叙事文本各构成层次的评点。评点家从文本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出发,归纳出了叙事文本的基本特征;金圣叹对“文”与“事”的划分标志者对叙事文本概念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评点家对叙事语言的多重意义、言—意关系中的意蕴生成、语言的反讽效应,语言的对话特征等几个方面都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关于叙事结构,本文主要解读了评点家对结构经营内在规则的认识。评点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叙事结构,从内在“神理”讲,他们认为对天道与人道的理解往往是作者确立叙事结构的内在哲理依据;从整体构造讲,叙事结构是完整统一的,是富有生命特征的;从微观层面讲,细小叙事单位的划分以及叙事序列的组合显示出叙事结构的内在运行机制;叙事结构中的“活法”经营显示出形式中的“意味”。关于叙事文本的意义层面,主要从叙事“文法”、叙事“意象”与叙事“隐笔”叁个角度谈了评点家如何揭示叙事文本的审美意义,其中“文法”是指叙事文本的审美形式,“意象”指叙事文本的形象世界,“隐笔”指隐含之义的表达方式。第五章依据哲学解释学理论对评点中的文本解释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维度考察了评点家的文本解释思想。追问作者意图的“知音”意识表达了评点家寻求理解的良好愿望;评点中的古今融合意识表明,文本解释的实质是将文本的意义引向读者的现实生活,并永远地延伸向未来的读者;文本对评点家具有一种强烈的影响力,但同时它也存在于评点家的解释之中,并因评点家的解释而得以经典化。评点中的意义解释也是一种“自我理解”活动,评点家的真知灼见总是能够启发读者理解、反思人生意义与现实生活。第六章依据当代文学阅读理论考察了评点中的审美阅读活动。评点家对阅读活动的强调表明了读者与文本之间审美关系的确立:阅读是一种审美解释活动,文本的意味世界是读者在文字的、互文本的、心理的解释活动中生成的;阅读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评点家描述了从阅读期待到阅读共鸣的审美体验过程,揭示了审美阅读对于更新读者经验、提升人生境界的意义。总起来说,本文立足于当代学术研究成果,对以金圣叹为中心的古代叙事文本评点作了较深入的考察,大体勾勒出了蕴含在评点家只言片语中的理论框架,在深入透视评点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也期望它融入到今天文本学、叙事学、解释学等学术视野中,实现古今的沟通、融合与对话,在今天的研究视野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20)
叙事文本评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圣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评点蕴涵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他从批《西厢记》的"圣叹"文字中表明文学解释是一种"自我理解"行为,必然带有读者的理解视域。但在他那里,这种理解视域不是封闭的,而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中保持开放性。金圣叹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上升为对人生意义、人类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引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文本评点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周群.互文性视阈下小说评点文本的画学叙事[J].东疆学刊.2013
[2].张曙光.“圣叹文字”与文本解释中的自我理解——从哲学解释学谈金圣叹叙事文学评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3].张曙光.中国古代叙事文本评点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