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与虚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真相,唐太宗李世民,历史真实,骄奢,噩梦,心理描写,位高权重,史书,战争场面,欲望
历史与虚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峰[1](2019)在《在文学虚构中抵达历史真相》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曾经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老百姓与统治者的关系。历史的演变,王朝的更迭,向来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内容。无论是官方史书的记载,还是民间演绎的传说,我们都能从中窥到历史真实而有趣的一面。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的新作(本文来源于《珠海特区报》期刊2019-12-01)
唐婷[2](2019)在《非虚构小说解构历史话语的策略——以诺曼·梅勒的两个文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虚构小说的出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以《一场美国梦》和《鹿苑》两个文本为例证,探讨了非虚构小说在解读历史方面所采用的文本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及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罗超,丁蔓[3](2019)在《保罗·利科叙事诗学中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的交织》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叙事研究集中于文学叙事领域,但保罗·利科的叙事诗学兼容了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有其包容性和开放性。文章从利科叙事诗学中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出发,讨论两种叙事形态的交织。在利科的叙事诗学中,历史叙事是事实性与准虚构性的结合,历史叙事在言说过去中预测和筹划未来;虚构叙事是虚构性与真理性的融合,虚构叙事通过叙述不真实之物指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在世存在和世界。叙事是关于存在的,存在是在时间中的,现代性视域下,随着叙事时间被读者化和现实化,新的叙事性也将应运而生。(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0期)
汤俏[4](2019)在《从历史叙事看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也是当下中国文坛引起广泛热议的一个重要存在,关于真实性的争议是观点交锋的重镇。海外华文文学在全球化影响下走向纵深发展并出现新变,一部分作家不约而同地进入非虚构写作,其中尤以历史叙事最为显着。本文试从有关移民史、战争史、家族史、宗教史等几类题材的历史叙事文本出发,分析海外华文文学中的非虚构转向。这种创作倾向的转变,受到当前世界非虚构创作潮流的影响,也与中国当下文坛主流媒体的导向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生发于文学内部自身生产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田瑞雪[5](2019)在《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之间书写新历史——评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篇小说《北上》中,徐则臣实现了时代感与历史感的完美融合。小说以针脚绵密的真实细节与饱满真诚的情感交织建构起百年的京杭运河史,五大家族(谢、邵、周、孙、马)之间的百年秘史,进而展现了一条河流对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小说游走于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之间,书写了新的关于运河的历史。(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罗柏松,杨昌杰[6](2019)在《禅宗历史及其编史中的建构与虚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个世纪,禅宗研究历经了大量卓有意义的改变~①。如今,我们都知道,禅宗传统最初被认为是东方"先验唯灵论"的巅峰;并且,由于受到一些东方学家的幻想和理想化意图的影响,一群禅宗护教论者将禅宗传统视为对抗西方"唯理论"和"唯物主义"的有效手段。他们这种关于所谓"纯粹"禅宗的理想化图景带有"反偶像、反制度"的色彩,并且,这种观念在二十世纪初随着敦煌藏经洞中大量材料的发现开始受到批判性地审视。于此,无需回顾整个禅宗研究史,我们只指出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薛若琳[7](2019)在《尊重历史 合理虚构 谈罗周编写的两部历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于2019年第2期开辟"新时代青年编剧"专栏,首篇推出80后青年剧作家罗周女士的《不曾触及之处——我的历史题材剧目创作》一文。文章刊出后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戏剧》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该文,被朋友圈大量转载,阅读量超过千余次。之后,我刊收到历史剧研究学者薛若琳先生的《尊重历史,合理虚构》一文,与罗周女士的观点进行商榷。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文坛和剧坛曾发生历史剧大讨论的局面,辩题很多,但主要是在历史剧中如何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怎样使用史料,怎样运用虚构,是历史剧绕不开、躲不过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也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戏剧观的问题。那场历史剧大讨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问题仍然集中在史实与虚构的老话题。我们认为这是历史剧创作自今往后如影随形的问题。本刊希望此议题能够引起广大戏剧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诚邀戏剧界的创作者、理论专家、学者发表各种意见进行讨论,以期凝聚共识,推动历史剧的创作。(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07期)
黄莉莉[8](2019)在《历史写作中的真实与虚构——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他偏爱历史题材,代表作《10~(1/2)章的世界历史》《豪猪》《亚瑟与乔治》《福楼拜的鹦鹉》等均可归之于琳达·哈琴所谓"历史编撰元小说"之列。在巴恩斯的此类创作中,看到一种独具魅力的历史书写,它既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言,又与人文主义传统惺惺相惜,从而构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文本世界。在这个文本系统中,"历史"一再出场,不断自我彰显,又不断自我质疑,表达着作者的独特思考。(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多萝西·金,唐伟[9](2019)在《白人至上主义者以虚构的维京史为武器。重温这段真实历史此其时矣 精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西兰本周通过了新的枪支管理法,自周五(4月12日)始,大多数自动和半自动武器已被禁止私人持有——这是对克赖斯特彻奇3·15枪击案的迅速反应。在此惨案中,有50名穆斯林男子、妇女和儿童死于一名据称是白人至上主义恐怖分子枪下。但枪支并不是他唯一的武器。枪手在案发前发布了一系列材料,有些人将其称为宣言,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媒(本文来源于《英语文摘》期刊2019年07期)
张慧敏[10](2019)在《基于文史互证的文史渊源研究——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史互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其来源于中国文学与历史起源的共通性。中国文史起源的交融从以神话传说、符瑞征兆等为代表的叙事上可见,表现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和文学对史书虚构性叙事的继承发展。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史书上,尤其是正史对感生神话一类虚构性叙事史料的选取。史书与小说的互文,展现了文史互证的叙事渊源。这对我们打造文史贯通的学术视野,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历史与虚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虚构小说的出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以《一场美国梦》和《鹿苑》两个文本为例证,探讨了非虚构小说在解读历史方面所采用的文本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及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与虚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燕峰.在文学虚构中抵达历史真相[N].珠海特区报.2019
[2].唐婷.非虚构小说解构历史话语的策略——以诺曼·梅勒的两个文本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罗超,丁蔓.保罗·利科叙事诗学中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的交织[J].海外英语.2019
[4].汤俏.从历史叙事看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倾向[J].当代文坛.2019
[5].田瑞雪.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之间书写新历史——评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J].青年文学家.2019
[6].罗柏松,杨昌杰.禅宗历史及其编史中的建构与虚构[J].佛学研究.2019
[7].薛若琳.尊重历史合理虚构谈罗周编写的两部历史剧[J].中国戏剧.2019
[8].黄莉莉.历史写作中的真实与虚构——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观[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多萝西·金,唐伟.白人至上主义者以虚构的维京史为武器。重温这段真实历史此其时矣精读[J].英语文摘.2019
[10].张慧敏.基于文史互证的文史渊源研究——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J].西部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