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文,徐文忠,徐华,陈焱山,何振艳,麻密[1](2010)在《镉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一氧化氮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镉(Cadmium,Cd)诱导植物细胞产生程序性死亡(PCD),但对其机制了解甚少。我们将烟草BY-2悬浮培养细胞暴露于150μMCdCl2,通过TUNEL检测,Hoechst33342和PI双染荧光检测,PCD相关基因Hsr203J转录表达和Caspase3-like蛋白酶活性检测证实镉离子诱导PCD的发生,同时发现此过程伴随NO产生。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已被证明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我们进一步的实验证实NO供体SNP可以加速PCD过程,而NO合酶抑制剂(L-NAME)或NO清除剂(cPTIO)可以减轻镉离子的毒害。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检测和非损伤微测技术分析,发现NO能够加速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在于其可促进镉离子的内流。
雷彩燕,蒲高斌,马东明,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2](2009)在《中药青蒿FPS、ADS双功能酶基因的构建、表达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国传统药用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如蒿甲醚等是一类新型的抗疟特效药,特别是对抗氯喹的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有很好的疗效。由于青蒿素在植物中的含量极低,使得其价格很高,如何提高青蒿素的产量、降低青蒿素的价格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各种传统的育种、生理生化手段和细胞培养技术均未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青蒿
蒲高斌,马东明,雷彩燕,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3](2009)在《青蒿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蒿素是从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新型抗疟特效药,其生物合成途径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目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组织部位及其调控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紫穗槐二烯合酶(amorpha-4,11-diene synthase,ADS)作为青蒿素生物合成分支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催化倍半萜化合物的通用前体法呢基焦磷酸环化,生成紫穗槐二烯。本研究通过对ADS表达特性的分析,
马东明,蒲高斌,雷彩燕,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4](2009)在《中药青蒿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指出青蒿素(artemisinin)是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我国学者70年代初从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它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最有效药物。青蒿素生物合成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异戊烯基焦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丙烯基焦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是所有类异
黄莉莉,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5](2009)在《元宝草二苯甲酮合酶和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认为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是藤黄科(Guttiferae)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为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民间以全草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祛风通络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元宝草中含有丰富的多异戊烯基化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元宝草酮(sampsoniones),目前已发现13种结构各异的元宝草酮,分别命名为元宝草酮A-M。它们是在
吴仁花,王丽丽,王智,商海红,刘霞,朱燕,亓岽东,邓馨[6](2008)在《复苏植物牛耳草引导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文中研究指明复苏植物生长在干旱频繁发生的特殊生境中,具有耐极端干旱的特性,是一种宝贵的耐旱基因资源植物.前期实验从复苏植物牛耳草的叶片中得到一个干旱诱导的细胞壁蛋白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获得全长cDNA,命名为BhDIR1,编码一个199个氨基酸的小分子量蛋白质,与松柏等植物中发现的可能参与木质素合成的引导蛋白具有20—40的序列相似性.表达分析表明BhDIR1在复苏植物牛耳草干旱复水过程中mRNA明显积累,激素、信号分子和温度胁迫都可诱导其表达.BhDIR1在N′端包含一个外泌的信号肽,GFP融合蛋白的荧光定位分析证实BhDIR1定位于细胞膜和壁上.根据牛耳草干旱后酸溶木质素含量下降这一现象及以上结果可推测,BhDIR1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的单体间的连接方式而改变木质素的物理性质来影响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减少干旱对细胞造成的机械伤害.
孙旭武,张艳玲,傅侹娇,郭进魁,马今方,迟伟,张立新[7](2008)在《拟南芥叶绿体DEG蛋白酶参与环境胁迫条件下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降解》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的生长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应对于外界条件的变化,高等植物形成了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自我调节系统。蛋白酶广泛地参与到了叶绿体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在维护植物正常生长和逆境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过程
马东明,蒲高斌,雷彩燕,马兰青,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8](2008)在《青蒿AaWRKY1转录因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青蒿头状腺体是青蒿素生物合成和积累的主要部位。我们从青蒿高产株系001营养生长期的叶片分离完整的头状腺体细胞簇,并以此为材料构建了头状腺体特异的 cDNA 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取1985个单克隆从5’端测序,最后得到1940个平均读长超过500 bp 的高
马兰青,王红,郭艳武,杜志高,李国凤,刘本叶,叶和春[9](2008)在《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植物类型Ⅲ聚酮合酶的分子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类型Ⅲ聚酮化合物合酶(PKS)(也称为查尔酮合酶超家族),是植物类黄酮和一
申海燕,王花红,王红,刘本叶,李国凤,叶和春[10](2008)在《利用转基因烟草合成青蒿素前体的研究》文中提出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到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与传统抗疟药物相比,它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具有极佳的疗效,因此青蒿素的生产备受关注。目前,青蒿素的生产主要以植物提取为主,但由于青蒿植株中青蒿素的含量
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6)复苏植物牛耳草引导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5′-RACE克隆BhDIR1 cDNA |
1.3 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 |
1.4 总RNA的提取 |
1.5 半定量RT-PCR |
1.6 BhDIR1-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亚细胞定位分析 |
1.7 酸溶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 |
2.1 BhDIR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2 BhDIR1的表达分析 |
2.3 BhDIR1-GFP的亚细胞定位 |
2.4 牛耳草干旱过程中酸溶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镉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一氧化氮的作用[A]. 马文文,徐文忠,徐华,陈焱山,何振艳,麻密. 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0
- [2]中药青蒿FPS、ADS双功能酶基因的构建、表达与遗传转化[A]. 雷彩燕,蒲高斌,马东明,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 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3]青蒿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A]. 蒲高斌,马东明,雷彩燕,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 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4]中药青蒿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 马东明,蒲高斌,雷彩燕,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 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5]元宝草二苯甲酮合酶和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A]. 黄莉莉,杜志高,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 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6]复苏植物牛耳草引导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 吴仁花,王丽丽,王智,商海红,刘霞,朱燕,亓岽东,邓馨. 自然科学进展, 2008(10)
- [7]拟南芥叶绿体DEG蛋白酶参与环境胁迫条件下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降解[A]. 孙旭武,张艳玲,傅侹娇,郭进魁,马今方,迟伟,张立新.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
- [8]青蒿AaWRKY1转录因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A]. 马东明,蒲高斌,雷彩燕,马兰青,王红,叶和春,李国凤,刘本叶.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
- [9]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植物类型Ⅲ聚酮合酶的分子克隆及功能研究[A]. 马兰青,王红,郭艳武,杜志高,李国凤,刘本叶,叶和春.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
- [10]利用转基因烟草合成青蒿素前体的研究[A]. 申海燕,王花红,王红,刘本叶,李国凤,叶和春.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