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张广远,朱占平

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张广远,朱占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断层解释,断点组合,扩散滤波,多技术联动

大庆长垣南部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远,朱占平[1](2019)在《大庆长垣南部BQD区块断层精细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研究区断层解释误差大、断层组合难等问题,利用井震结合断层解释、垂直断层走向剖面断层解释、二叁维联动断层直接解释相结合的多技术联动方法,完成了研究区断层高精度精细解释,提高了断层解释精度和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通过利用以上4项技术,断层走向、延伸长度有9处发生变化,断距小于等于5 m的断点组合率由过去的88.3%提高到95.16%,大于5 m断点组合率由过去的91.3%提高到100%。该方法的应用对油田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魏佳林,汤超,徐增连,肖鹏,刘华健[2](2018)在《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经过油田钻井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和钻探验证工作,在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内发现了多个铀矿化富集区,实现了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的重要突破。基于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成矿蚀变及矿物特征等方面,通过野外地质编录、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内的铀矿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该地区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四方台组底部厚层浅灰色河流相砂体中,受曲流河河道沉积相控制作用明显;工业铀矿石类型主要为细砂、中砂岩型,矿化层多为粉砂岩型;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和富铀钛铁氧化物;铀矿化与黄铁矿和炭屑具有紧密的成生联系;成矿具有原始沉积成矿和后期蚀变迭加成矿两期成矿特点。上述研究可为松辽盆地北部新地区新层位铀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赵井丰[3](2016)在《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及敖包塔地区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背斜二级构造单元南部,主要目的层为姚一段的葡萄花油层。在分析各区带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基础上,研究了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主体及边部主要发育构造、构造—岩性以及岩性油藏3种油藏类型,其中构造主体大部分区块已探明开发,待评价区均处于构造两翼及斜坡区的构造—岩性及岩性油藏带内。进一步分析研究分段生长断层传递带控砂、异常高压成藏条件,提出了油藏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为研究区评价部署指明了方向。同时,对研究区内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油气富集部位。(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6年04期)

朱志香[4](2016)在《大庆长垣南部示踪剂监测评价化学剂驱油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化学剂M2ES矿场驱油效果,通过在化学剂注入前、期间、后分别注入不同示踪剂,对连通的7口油井连续取样、化验,判断化学剂注入前后优势注水方向改变情况,分析注入化学剂前后对地层改善作用,评价化学剂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化学剂注入前,井组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化学剂注入过程中平面改善效果显着,化学剂注入结束改注水后平面非均质性有所增强,整体看地层注入化学剂前后起到较好的调整效果。证明示踪剂监测技术可为化学剂驱油效果评价提供准确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6年13期)

李鑫[5](2015)在《大庆长垣南部敖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敖南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部,跨齐家古龙凹陷、大庆长垣、叁肇凹陷、朝阳沟阶地四个二级构造带,该区生油层为青山口组,研究目的层为扶余油层。前人针对长垣南部各个工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整个敖南地区的研究还缺乏认识,主要是沉积单元划分和沉积微相展布特征需要进一步明确。就敖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对沉积微相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认识,本论文对研究区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微相的研究,为认识该区沉积相展布及发育情况提供了依据,为油气资源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在调研了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构造演化特征及区域沉积背景的基础上,以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部敖南地区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震、岩心、录井、测井等地质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和沉积学为指导,对研究区扶余油层的细分对比和沉积微相划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发育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经过研究,建立了以高分辨率层序为基础的扶余油层井震结合细分对比思路和方法,完善了沉积微相研究方法,研究中完成了六个地震工区315口井分层对比工作,实现了长垣南部地区扶余油层从5分到12分整体闭合统一对比分层,为细分沉积微相和认识微相演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并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发育5个中期旋回界面,其中FI1、FI3、FII2底为沉积转换面,地震剖面中连续、弱振幅;FI2、FII1底为湖泛面,地震剖面中连续、中振幅;12个超短期旋回界面,主要为岩性突变面或洪泛面。(2)研究区主要发育曲流河、叁角洲前缘和叁角洲平原3种沉积亚相,19种沉积微相;发育块状(粉砂质)泥岩、含钙(泥质)粉砂岩、槽状交错层理粉砂岩、平行层理细砂岩4种沉积岩相。(3)研究区FII2和FII1时期以西北部和东北部物源为主,FI3至FI1时期西南部物源逐渐发育,以较强势头向北延伸,北部物源逐渐减弱,FI1时期发育了东南部物源逐渐发育。总体上来讲,葡南西部和新肇工区以西北部物源沉积为主;葡南东部和空白区北部以东北部物源沉积为主;敖南大部分、敖9、茂兴、葡351工区以西南部和南部物源为主,敖南东南部受南部及东南部物源控制。研究区属多物源沉积体系,发育西南和西北两大物源,局部发育东南和东北物源,呈“南强北弱”趋势演化。(4)研究区FI和FII属于整体持续性水进沉积体,自下而上经历了河流、叁角洲平原、叁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演化过程。FII2-2至FI3-1时期属河流相沉积,具“南曲北网”分布特征;在FI2-2时期,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北部发育叁角洲平原沉积,沉积水体北深南浅;到FI2-1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叁角洲平原沉积;FI1-3时期,研究区北部发育叁角洲前缘沉积,南部发育叁角洲平原沉积;FI1-2至FI1-1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叁角洲前缘沉积。(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马建[6](2015)在《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展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区位于大庆长垣南部,目的层为黑帝庙油层,前人对萨葡高油层研究较多,而对黑帝庙油层相对较少,气源不清、输导通道不明确及保存条件不清楚等对于确定下一步钻探方向非常不利。黑帝庙油层浅层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因此急需开展研究区内黑帝庙油层浅层气成藏规律研究。本文以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对大庆长垣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展布及有利储层预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黑地庙油层为北部物源西南水系分支,属于典型的河控缓坡叁角洲沉积体系,HI1小层在研究区北部缺失是由于受后期构造抬升剥蚀造成的;研究区为叁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此区域发育的微相类型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微相为主,沉积微相垂向演化具有过渡性,从前叁角洲亚相过度到叁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再过渡到叁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叁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反映了垂向上湖盆逐渐萎缩的过程;黑帝庙油层砂体分布总体呈南北向,具有北厚南薄的趋势,东西两侧砂体较薄。孔渗值分布也呈北大南小的趋势,总体与砂体厚度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储层的分布及其物性质量主要沉积相控制,其次是成岩作用的影响;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HⅠ油组的有利目标为葡西-2、葡西-3和新肇-3叁个圈闭,HⅡ油组的有利目标为葡西-2、葡西-3和新肇-2叁个圈闭。(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5-03-01)

刘宗堡,索苏,潘龙,付晓飞,申家年[7](2014)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富集规律及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层气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新领域,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利用岩心、测井、叁维地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浅层气气藏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背斜构造背景与多方位断层分割,气藏圈闭主要有背斜、断背斜、断块和断鼻4种类型;气藏平面上受正向构造影响,主要分布在背斜和鼻状构造高点,垂向上受储盖组合特征影响,主要分布在中、下部H5Ⅰ—H1Ⅱ小层;葡萄花构造天然气成因为生物气,主要来自嫩江组一段、二段,葡西鼻状构造天然气成因为生物气、油型气和无机成因气组成的混合气,分别来自嫩江组一段、二段、青山口组和深部。进而总结出黑帝庙油层浅层气富集主控因素:1多套优质烃源岩构成了浅层气富集基础;2气源断层与有效盖层匹配控制浅层气富集层位;3河控叁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构成了浅层气富集优质储层;4断层侧向封闭性决定浅层气富集规模。最终建立了浅层气成藏模式:明水组沉积末期构造反转定型,断层密集带边界断层复活开启,下伏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着气源断层上运,然后进入与气源断层沟通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优质储层砂体短距离侧向运移,最终在背斜、断背斜、断块和断鼻圈闭中聚集成藏。在气测解释基础上采用容积法计算浅层气累计地质储量86.8×108m3,并刻画出7个浅层气富集区块。(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4年04期)

卢继源[8](2014)在《大庆长垣南部扶杨油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剩余资源的不断减少,开发低渗透、特低渗透油层成为研究的重点。为使这部分低丰度的油层实现有效动用,使储量变为产量,通过开展储层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研究,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依据。长垣南部地区扶杨油层属于叁角洲平原相沉积,河道砂主要分布在杏南开发区的中西部和高台子油田,主要发育在扶Ⅰ组的上部和下部及扶Ⅱ组的中部,纵向上油层和干层间互分布,平面上多呈局部片状和条带状分布,连续性差。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扶杨油层储集层岩性为含泥长石岩屑细砂、粉砂岩,粘土含量高,空气渗透率集中在0.1~2.0mD,平均孔隙度分布在10~16%之间,产状以油浸、油斑为主。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发现油层孔隙结构单一,以小孔喉为主,动用难度较大;从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渗透率的关系来看,扶杨油层的开发效果要比头台、榆树林油田开发效果差,但好于其它几个同类区块。储层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扶杨油层有较强的水敏、酸敏、压敏特征。扶杨油层通过实际岩芯实验测得启动压力梯度为0.0174MPa/m,当渗透率小于1.0mD,启动压力梯度迅速增大。相对渗透率曲线表明,油水两相共渗区窄,可动油饱和度低。通过对研究区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研究结果,在开辟矿产试验区对井网部署进行了优化,针对压敏特征通过超前注水保持地层压力,针对渗流能力低的特性,通过压裂投产提高单井产能,矿产试验区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为研究区扶杨有效规模开发做好技术储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广颖[9](2014)在《ABV烃检测技术在大庆长垣南部扶余油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长垣南部扶余油层河道砂体厚度薄,宽频窄,地震识别难度大,常规方法都是基于迭后地震资料,充分利用迭前信息,增强了对复杂储层的描述和流体检测的能力。基于双相介质理论,建立了一套检测低频共振的时频分析方法,低频异常增强(ABV)进行油气检测,该技术储层识别率达到65%。(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8期)

杨永军,王敬岩[10](2013)在《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大庆长垣南气田敖7区块为重点研究区。在长期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随着测井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测井资料采集系统应用多样化,研究区黑帝庙油层探评井测有老横向、JD-581、DLS及CSU等多套测井系列[1]。由于研究区不同测井时期完井泥浆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对自然电位、深侧向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影响较大,因此开展了泥浆电阻率对测井曲线影响分析并优选反映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曲线。在试油、岩心分析及测井等基础资料调研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将各测井系列分类建立气水层识别图版,为研究区今后勘探、评价及开发中测井气水层识别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经过油田钻井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和钻探验证工作,在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内发现了多个铀矿化富集区,实现了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的重要突破。基于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成矿蚀变及矿物特征等方面,通过野外地质编录、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内的铀矿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该地区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四方台组底部厚层浅灰色河流相砂体中,受曲流河河道沉积相控制作用明显;工业铀矿石类型主要为细砂、中砂岩型,矿化层多为粉砂岩型;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和富铀钛铁氧化物;铀矿化与黄铁矿和炭屑具有紧密的成生联系;成矿具有原始沉积成矿和后期蚀变迭加成矿两期成矿特点。上述研究可为松辽盆地北部新地区新层位铀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广远,朱占平.大庆长垣南部BQD区块断层精细解释[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2].魏佳林,汤超,徐增连,肖鹏,刘华健.大庆长垣南部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化特征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8

[3].赵井丰.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

[4].朱志香.大庆长垣南部示踪剂监测评价化学剂驱油效果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5].李鑫.大庆长垣南部敖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6].马建.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展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7].刘宗堡,索苏,潘龙,付晓飞,申家年.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富集规律及潜力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

[8].卢继源.大庆长垣南部扶杨油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9].张广颖.ABV烃检测技术在大庆长垣南部扶余油层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

[10].杨永军,王敬岩.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3

标签:;  ;  ;  ;  

大庆长垣南部论文-张广远,朱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